西方纪录片中作为“他者”的西藏形象

2015-03-11 10:41刘忠波
艺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他者西藏话语

刘忠波

西方纪录片中作为“他者”的西藏形象

刘忠波

西藏因其文化、地理、民族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独特性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民族地域之一,也是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关注中国形象的主要议程和舆论焦点。本文通过考察西方西藏题材纪录片的典型文本,发现作为“他者”的西藏形象,在西方话语的表述下呈现出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的两种形象。

西方纪录片 西藏形象 他者 乌托邦化 意识形态化

注:本文系第5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14M560176)成果。

西藏作为中国形象的重要符号,官方、民间和西方话语所构成的权力场域中的西藏言说涉及多重利益,呈现出复杂的时空意象和概念内涵,体现出不同话语主体的权力关系。西藏因其文化、地理、民族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独特性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民族地域之一,也是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关注中国形象的主要议程和舆论焦点。 正如大卫·斯普尔提出过的问题:“西方作者遭遇到陌生的、往往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非西方世界时,如何建构出逻辑连贯的表达?这建构是基于哪些文化的、意识形态的或者文学的前提? ”①通过考察《狮子吼》(The Lion's Roar1985)、《西藏谍影》(The Shadow Circus:The CIA in Tibet1998)、《转世灵童双胞记》(Karmapa1998)、《上 师 的 教 言》(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2003)、《西藏的瑜伽》(The Yogis of Tibet2003)、《西藏失去的财富》(Lost Treasures of Tibet2003)、《西藏:雪山狮子的哭泣》(Tibet:Cry of the Snow Lion2003)、《内视中国》(CHINA from the Inside2007)、《西 藏 佛 教 和 宗 教 自 由 》(Devotion and Defiance2004)、《雪域谋杀》(Murder in the Snow2008)等域外西藏题材纪录片,发现作为“他者”的西藏形象,在西方话语的表述下呈现出乌托邦化与意识形态化的两种形象。

一、西藏形象的乌托邦化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根据对西藏的想象出版了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创造了一个理想之地“香巴拉”,人们心中的“香格里拉”。 希尔顿从来没到过西藏,这部完全基于先验理解的小说对西藏充满了乌托邦想象。 在一段时期内,西方对西藏形象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消失的地平线》、《西藏生死之书》(索甲仁波切) 等在西方社会影响广泛的著作。1938至1939年,由恩斯特·舍费尔率领的德国纳粹考察队进入西藏考察,拍摄了当时在德国备受关注的《神秘的西藏》(Geheimnis Tibet)。“西藏——更准确地说是香巴拉、香格里拉——成为许多西方人的梦幻世界:神秘的、精神性的、充满启示的、非技术的、热爱和平的、道德的、能够通灵的世界。 ”②作为神圣、遥远的精神家园而存在的西藏,一直对西方有着精神上的吸引力,具有诱惑性。 西藏是一个意象性的世界,完全由臆想构建的想象时空,西方渴望从西藏的哲学和信仰中找到心灵慰藉,对其充满一种乌托邦化的理解。

西方以“游客凝视”方式拍摄的西藏纪录片,大多强调西藏神秘色彩的原始文化、奇观民俗和藏传佛教信仰题材等内容,往往通过奇观化的异域审美想象赋予西藏更多精神层面的内涵,这种脱离了现实的纯粹精神世界,侧重宗教场景的描述,比如叩长头、诵经超度等宗教语境下的活动,缺少对普通藏人生活的关注,并不是对西藏文化习俗深入理解上的接受。 面对西藏社会的巨大变革,西方话语仍在强化一种隔绝感十足的西藏形象。《盐程万里》(The Salt Men of Tibet)、《美丽中国》之《西藏》、《西藏的瑜伽》等影片都呈现出神性的形象内质。

《西藏的瑜伽》被认为是一次难得的拍摄,以字幕的形式表示该片是献给西藏修行者的,解释所谓的瑜伽士是指多年隐居闭关密修,自我身心转化修持,藉此令身心得以自在的出家或在家修行者。 在影片中,西藏被认为是一个远离困苦与争斗,为慈悲与非暴力的哲学所管理,能够不断地激起奇异传说的,一个隐秘于世界之外的香格里拉,它宁静、神秘、唯美而深厚:“源于神话云端的西藏雪域是一个处于群山之外的远方,近千年来为外界所不知。 在这个为喜马拉雅山脉所环绕,远离尘世的辽阔高原上,存在着各种奇特的传说。 遥远且难以进入的西藏,在西方人的心中,永远有一种神秘的臆测。 ”(解说词)《西藏的瑜伽》不仅展示了雪域高原幻象般的自然风情,同时也承认西藏早期的历史尽是残酷的部落间以及外族间的战争,生存于高原之上的藏族人对生命的无常和痛苦有着敏锐的感受,因此转而寻求内心的永恒与宁静。 西方拍摄者显示出“朝圣”心态,为西藏所折服正是这种“绝对隐秘而奇特的,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纯粹性的,带有身体和精神双重性的,即将消失的”(解说词)自我修炼的技术形式。

西藏形象就意味着藏传佛教,形象内涵的宗教化、精神化使得世俗生活往往被隐匿。 正如《西藏一年》导演书云认为,西藏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落后不是当代西藏的全貌,将西藏定性为原始封闭的‘香格里拉’,只是西方社会的一厢情愿。 ”③西方正是通过宗教化、神秘化的方式对西藏形象施展权力的,有学者也认为西藏的超现实的精神性是东方主义式的,作为西方的文化想象来源于神智论。④西方东方主义话语方式未能从全球现代化整体视角下考量西藏,缺少对西藏实际的现实关注,拒绝理解西藏必然性的社会变化,形成了“停滞的香格里拉”的套话(stereotype,又称为“刻板成见”)认知模式。 西方权力话语通过附魅机制将西藏形象神秘化、宗教化形成固置的景观。正是这种欲望化动力,使得西藏形象的生产源源不断地满足观看者的幻想,也形成了混合了不同时空的杂糅性形象。

二、意识形态化的西藏形象

西方视野的另一重西藏形象是意识形态化的,也反映出中西之间的现实权力和国家关系。西藏不仅是象征性的香格里拉,作为政治化的空间一直也是西方寻求殖民利益的区域。海因里希·哈勒(Heinrich Harrer)在西藏游历了7年完成了一部名为《西藏七年》(Seven Years in Tibet)的小说,除了对西藏的文化描写之外,包含了大量的关于“西藏被入侵”、“160万人遭到宗族灭绝”等政治内容,小说后来改编为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西藏七年》,从小说到电影可以视作是西方意识形态化表述西藏的典型。西方涉藏报道基于政治动机、地缘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等因素的舆论导向操控大多具有强烈的负面倾向。西藏一直是国际间政治博弈的议题,以中美关系最为典型,由于政治上的需要,美国对西藏流亡政治进行操控,西方涉藏报道歪曲中国的现实,包含着复杂的政治动机,这种意识心态化的态度几乎成为普遍化的现象。 美国对中国炮制的“西藏人权问题”,多年来纠缠于中美关系之中。 美国国会不断推动对西藏问题的干涉,无端批评中国政府对西藏的宗教政策以及西藏的人权状况,核心内容之一是对达赖喇嘛的支持。达赖的影像出现在大量国外西藏题材纪录片中。 对待达赖问题,中西的政治态度是对立的,也体现出双方意识形态上的对抗,西方受刻板印象和报道框架的限制,缺少客观公正的视角,将达赖喇嘛形象塑造成西藏代言人和精神领袖——一个和平、慈悲和宽容的宗教领袖兼政治领袖形象。

西方主流舆论通过占据国际话语主导权,一直试图掌握对西藏舆论的导向控制,藏汉二元对立的报道框架主要表现在对所谓“西藏问题”的表述,“西藏问题”涉及达赖问题、藏独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宗教问题、人权问题等方面的倾向性表述。 例如,以“中国政府侵入西藏”“中国人正在破坏西藏”⑤的议题剥夺西藏属于中国的合法性;西藏被构建为一个地理上的独立个体,暗示西藏为独立国家;强调汉藏的文明矛盾以及西藏的“文化自决权”。 赫尔佐格的《时间之轮》(The Wheel of Time)拍摄了印度和奥地利等地的时轮灌顶法会,影片对于地点的字幕标注为:印度菩提伽耶(Bodh Gaya,Indien)、奥地利格拉茨(Graz,Austria)、藏西 (Western Tibet),这种标注方式暗含着西藏是一个独立的区域, 在影片中西藏被描述成为一个“封闭的独立的喇嘛王国”、“国中之国”,以常见的含混的方式否定中国对西藏的主权。1998年德国导演 Ulrike Koch 拍摄的《盐程万里》是一部藏区藏族盐民生活的纪录片,西方人将西藏的神话进行重组,以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强化藏文化的独立性,有批评者认为该片“当解说词当中出现‘国家’、‘自由’等政治性概念时,这一纪录片制作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原教旨主义和单一民族文化独立自治的思想已经昭然若揭了。 ”⑥《西藏谍影》、《转世灵童双胞记》、《上师的教言》、《西藏的瑜伽》、《西藏失去的财富》、《西藏: 雪山狮子的哭泣》、《西藏佛教和宗教自由》、《雪域谋杀》等影片中,可以看到政治意图往往成为表述西藏形象的指导性因素,有的影片大量采访达赖等西藏流亡分裂势力,攻击中国政府“侵犯”西藏人权,解说词充斥着反华言论。2008年1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关于中央与达赖喇嘛私人代表接触商谈情况发布会举行,请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介绍近期中央与达赖喇嘛私人代表接触商谈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白玛赤林也出席发布会。这次发布会对于达赖方面试图通 过 接 触 商 谈 搞“西 藏 独 立 ”、“半 独 立 ”、“变 相 独 立 ” 的 主 张 , 进行了强硬的回绝。⑦而英国 BBC2却在当日播出了反映西藏偷渡者的《雪域谋杀》。

由 PBS 和 BBC 联合制作的《内视中国》,其中第4集《自由与公正》认为中国政府钳制人民自由、社会不公,影片通过西藏的段落论证西藏宗教受到中共控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长年来控制西藏宗教信仰的企图。信仰是西藏人民生活的重心,并且和他们的国家认同息息相关,这让统治西藏的中国政府惴惴不安。作为无神论的共产党,可以容忍宗教活动。作为政治控制的手段,中国官方则认为达赖喇嘛披着宗教的外衣,搞宗教独立分裂活动。在爱国主义教育下,僧侣和尼姑必须签署谴责达赖喇嘛的声明以及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解说词)影片关注西藏政治组织的结构和基层的权力组织运作,不仅采访藏族高级共产党员干部,拍摄了一位女党员在西藏乡村的工作方式。“这是西藏的冬天,1950年中国人来到这里以后, 共产党员也跟着来服务,他们说着‘不畏稀薄的空气’、‘严苛的气候’,来西藏任职被看作是牺牲,是表达自己理想和奉献的方式。戴凤霞是党的官员,担任村的副领导,辖下有五个西藏村庄,她睡在学校的教室里,周末才能见到在拉萨的丈夫。 她的6岁儿子和祖父母,住在一千四百里外。 一年才能见一次。 ”(解说词)欧美媒体一直以“西藏 正在 遭到破 坏”“藏 人受损 , 汉 人收益 ”“藏人正在西藏成为少数民族”等为理由,反对现代化进程对西藏的影响。“青藏铁路问题”也成为西藏问题的议题之一。《内视中国》也拍摄了青藏铁路,解说词如此阐述:“党和政府长久以来都把西藏视为动荡的地方,需要警戒对抗常打着宗教幌子寻求独立的民族主义偏激分子,这个地方需要被控制。共产党决定增加西藏交通的便捷程度。拉萨将和中国其他地方的铁路线接轨,这条铁路将贯通崎岖山区,而这不同凡响的工程事迹,将引来更多的店家和观光业。这条铁路将让西藏更有钱,是否会冲淡西藏味儿呢?共产党对这条铁路十分自豪,树立了广告牌,但上头写的是中文而非藏文。 ”(解说词) 解说词包含了常见的西方话语对西藏的认知框架,即“中国灭绝西藏文化”,“破坏了生态环境, 阻断了野生动物的迁徙”等观点。 整体而言,西方话语以一种先验的藏汉二元对立的单一框架来塑造西藏形象,意识形态化的形象塑造方式简化、抽空了西藏形象的内涵。

注释:

①大卫·斯普尔.帝国的修辞:在新闻、游记和帝国行政中的殖民话语[A].许宝强,罗永生.解殖与民族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34.

②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2011:29.

③独立导演书云谈 《西藏一年》 拍摄历程和感受.新华网.http://tibet.news.cn/xwzt/.2009-10-13.

④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2011:29.

⑤2008年拉萨“3.14”事件爆发后,3月18日《纽约时报》刊登了名为《中国恐吓西藏》(China terrorizes Tibet)的读者来信。

⑥寇才军.外国电影中的藏文化“刻板印象”[J],西藏研究,2007(1).

⑦关于中央与达赖喇嘛私人代表接触商谈情况发布会举行.http://www.gov.cn/xwfb/2008-11/10/content_1144770.htm.2008-11-10.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他者西藏话语
都是西藏的“错”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西藏:存在与虚无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