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民
小学语文教材中历史故事有很多,有的侧重于写事,比如《虎门销烟》等;有的侧重于写人,比如《郑成功》等。不管是写事还是写人,人和事都是交集的,写事的文章需要人物的活动去推动,写人的文章需要事情体现其人物形象。由此带来教学上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实现写人与叙事的结合?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极具思辨性,更具挑战性。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个人想法。
一、巧挖课文空白,练笔中将写人叙事有机结合
很多历史故事都有空白点,其中有些空白点若巧加利用就可以将故事延展开来。擦亮眼睛我们就会发现,《卧薪尝胆》中二十年如何转弱为强,只一句带过没具体写;发现《郑和远航》中有六次远航没具体写;《虎门销烟》的23天中有22天没具体写……这些没具体写的部分也有其精彩的地方,如果我们沿着文本出发,去拓展,就可以在练笔中将写人叙事结合起来。
比如《郑和远航》,文本主要描写了能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的“遇到风浪”及“打击海盗”的事情,这也是作为历史故事的情节所在,这两件事也很好地凸显了郑和的人物形象——沉着、机智。由此可以让学生想象:六次远航中可能还会发生哪些扣人心弦的事情?郑和又是怎样机智应对并率领他的船队解决的?这样的故事拓展具有开放性,给了学生很广阔的练笔空间,能将自己新奇的想象,以及对郑和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创作中去,唤起的是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此时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想审美之树保持长青和繁茂,从而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潜质。这些情节不仅能体现郑和的冷静、沉着,甚至还能有郑和其他性格特点的彰显。可见历史故事教学中巧妙地挖掘文中的空白点,就能将写人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巧借课文插图,想象中将写人叙事有机结合
翻开这些历史故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课文中大都配上了插图,有的还不止一幅。这些插图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的,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虎门销烟》一课,曾两次借用课文中的插图,将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有机结合起来。本文具体写林则徐的笔墨不多,仅有两句话,却用了将近1/3的版面安排了两幅有关林则徐的插图:一幅是林则徐紧握双拳,目光坚定,号令销烟的场面;一幅是满天彩霞映照下的林则徐的塑像。
根据第一幅图,让学生从林则徐的凛然正气入手,去体会他为民请愿,不销毁鸦片誓不罢休的雄心壮志,进而丰满对林则徐这一人物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从一群光着脊背、赤着双脚的民工热火朝天销毁鸦片的场面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人们对鸦片的仇恨和销毁鸦片时的喜悦心情,让虎门销烟这一历史壮举在学生心中更加直观、清晰、明朗。
根据第二幅图,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人物的衣着、神情、动作、姿态之后,锻炼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图画中自己看到的内容,之后再引导学生说说面对林则徐的塑像,想到了什么?想对林则徐说些什么?学生在看、想、说的基础上,既加深了对林则徐的崇敬之情,又真切体会到了虎门销烟这一历史故事的重要意义。
三、巧抓课文复述,训练中将写人叙事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都要求学生能复述,历史故事类的课文尤其重视这一点。复述不是背诵,它是课文内容、语言、情感的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
如教学《郑成功》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复述课文,我采取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行文主线。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们知道这篇文章的条理是浅显的,课文最后一段直接揭示了出来: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建设台湾。
其次,让学生知道这条主线还不够,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的梳理。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叙述的?建设台湾又是怎么写的?后者是明显的: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兴办学校。如果我们再细细读一读,就会感觉这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一是起因——荷兰侵略者强占台湾,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二是发展——郑成功为收复台湾所做的准备,时机成熟,开始东征。三是高潮——郑军官兵英勇机智地打败了侵略者。四是结果——台湾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胜利。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郑成功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也越来越具体可感,更有说服力。
最后,根据课后最后一道题目的提示,我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开头和结尾。开头即告诉我们郑成功是民族英雄,课文的结尾也点出了郑成功的伟大历史功绩,这样的处理让郑成功这一人物形象始终贯穿于课文始终,没有游离于事件之外。
这样的复述,学生既内化了课文的语言、故事的情节,也感悟了人物的形象、内在的精神,积淀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我们在教历史故事类课文时,如果都能本着“人在事中,事中有人”这样的原则,那课文的教学将会更加具有人性的光辉、人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