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李红,蒋法兴,孙晓杰,李铁男,徐丽敏
(1.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沈阳 110003;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3.安徽省立医院,合肥 230001)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缺乏安全有效的可以长期服用的治疗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病发病与自身免疫异常密切相关。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是白芍的干燥根内提取的药效成分单体,主要含有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糖苷类化合物,TGP 对免疫细胞的增殖或分泌功能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1]。本试验主要是观察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在不同时间阶段对该病的复发情况的影响。
1.1 入选标准 辽宁地区符合典型的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特征,PASI 评分≤20 分的轻、中度银屑病患者;年龄在18~70 岁之间;最近2 个月内未进行与本病相关的光疗或者系统性药物治疗(如维A 酸类、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自愿接受本研究制定的干预措施及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排除标准 排除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银屑病患者;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合并肿瘤患者,包括皮肤肿瘤;孕妇及哺乳期患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有精神疾病史或精神疾病家族史者;患者在筛选前1 个月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或本研究筛选时仍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
1.3 研究方案 筛选96 例患者,采用按就诊顺序编码的方法随机分为2 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311 nm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每3 天1次。治疗6 个月。治疗组:帕夫林(白芍总苷胶囊,朗生医药有限公司生产)2 次/d,0.6 g/次;同时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每3 天1 次。治疗6 个月。NB-UVB 照射方法:试验开始时每例患者都要测定最小红斑量(MED),依据MED 确定起始剂量(0.1~0.4 J/cm2),照射方法为每3 天1 次,每次照射时均依据红斑反应调整照射剂量。治疗过程中鼓励患者最少光疗24 次;如果患者皮损持续好转,不限制最高光疗次数;如果患者病情完全缓解,可提前终止治疗。治疗期间,可以外用润肤霜、尿素等保湿护肤品,以滋润皮肤,保护皮肤屏障。不允许外用含有激素、卡泊三醇等有治疗作用的外用制剂。如治疗期间出现腹泻不良反应,帕夫林可以减量服用,给予0.3 g,2 次/d。
1.4 疗效判定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3、6 个月时皮损的PASI 评分的变化。完全缓解(治愈):PASI 评分降低90%以上;部分缓解(显效):PASI 评分降低75%以上。计算第3 个月及第6 个月时的治愈率和显效率。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复发的评价标准:痊愈或显效患者再次出现新皮疹,且PASI 评分增加≥1 分[2];观察治疗后6,12,18,24 个月内皮损复发情况。复发率=复发例数/(治愈+显效)例数×100%。
1.5 安全性评价 治疗前后及治疗第3 个月均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例资料 共入选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6 例,治疗组48 例,男22 例,女26 例,年龄18~67岁,平均38.6 岁,病程3 个月~20 年,平均5.1 年。对照组48 例,男20 例,女28 例,年龄18~68 岁,平均41.2 岁,病程2 个月~23 年,平均4.9 年。2 组性别、年龄、病程及PASI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访情况:治疗组3 例,对照组2 例在治疗过程中失访,原因是失去联系未能及时复诊等。
2.2 2 组治疗过程中PASI 评分的变化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AS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个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PASI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 个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PASI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 组银屑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皮损的PASI 评分的情况(x±s)
2.3 治疗第3 个月及6 个月的疗效比较 2 组治疗3 个月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6 个月较3 个月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银屑病患者治疗3 及6 个月时有效率的比较例(%)
2.4 治疗后第6,12,18,24 个月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皮损复发情况 2 组在治疗后6 个月时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18 个月时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个月时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 组银屑病患者随访过程中复发例数及复发率的变化例(%)
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 例患者服用TGP 后出现轻度腹泻,将药物减量至2 次/d,0.3 g/次,3 d 后大便恢复正常,继续参与本试验;其他参与试验者未出现其他不适。试验过程中2 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未出现异常。
银屑病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已有临床研究显示,银屑病病人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伴CD4+,CD4+/CD8+的下降,提示银屑病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3]。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NF-α,IL-8,CD8+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进行期与静止期比较,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 含量亦显著增高,CD4+,CD4+/CD8+显著下降,说明TNF-α,IL-8,T 细胞亚群的血清学水平与银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4]。因此效应性T 淋巴细胞异常活化,是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雷公藤、甲氨喋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银屑病不良反应大,患者依从性差,停药易复发等弊端,临床急需疗效确切、可以长期服用且安全性好的免疫调节药物。TGP 为一组糖苷类物质,芍药苷占总苷量的90%以上,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起主要作用。TGP 已成功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紊乱性疾病的治疗[5],TGP 治疗静止期银屑病有着较好疗效,随病情的好转,TNF-α 及IL-8 血清水平下降,提示TGP 抑制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是治疗银屑病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6]。TGP 通过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降低IL-17,TNF-α,IFN-γ 水平,从而干扰这种链式反应发生的某些环节,通过抑制Th1 及Th17 细胞因子表达来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调节Th1 和Th2细胞的平衡,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7]。TGP 治疗银屑病具有天然、安全、不良反应少且轻,适合慢性患者长期治疗使用,并具有独特的保肝作用,可减少其他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前景。国内文献报道仅见于治疗慢性荨麻疹[8]、短疗程的寻常型银屑病[9]、口腔扁平苔藓[10]等治疗。但其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尤其是银屑病治疗方面尚缺乏大样本的较长时间疗程的观察及随访研究。本研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研究中发现,治疗组银屑病患者在加用TGP 后较对照组PASI 评分明显降低,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ASI 评分得到更显著地降低,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TGP治疗银屑病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且长疗程的治疗较短疗程的总有效率亦有明显提高;TGP 的加用能有效地延长银屑病患者疾病的缓解时间,特别是长疗程的治疗对减少疾病复发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TGP 为银屑病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特别是长疗程的应用更能增强远期疗效和延长缓解期、减少疾病的复发。
[1] 周强,栗占国.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11):687-691.
[2] Marks R, Barton SP, Shuttleworth D, et al. Assessment of disease progressin psoriasis[J].Arch Dermatol,1989,125:235-240.
[3] 刘成玉,周海燕,王桂芝.银屑病病人外周血及皮损组织T 细胞亚群及IL-2R 的变化[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37(1):3-5.
[4] 林秀英,徐羽龙.银屑病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及T 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及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1):2814-2815.
[5] 王燕,邢华燕.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9):839-840.
[6] 王玉英,熊小利,龙剑文. 白芍总苷对静止期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 及IL-8 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8):2111-2112.
[7] 陈慧君,陈治国.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17,TNF-α 和IFN-γ 的变化[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2):135-137.
[8] 梁云生,张桂英,文海泉.白芍总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8):588-590.
[9] 胡永顺,张宝霞.白芍总苷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作用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2):148-150.
[10] 尚书,顾晶晶,唐国瑶.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疗效评价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4):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