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峰,刘童斌,陈亚丹,付秀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长春 3004;.吉林大学口腔医院,长春 3004)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是黄芪中最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随着对多糖研究的深入,发现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及功能。AP也因其在抗骨质疏松、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等方面有较强的活性而备受关注[1-2]。有研究报道,黄芪水提液能够促进骨形成[3],AP能促进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与矿化[4-5],适宜浓度的AP 在短期内对体外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9]。
临床上中老年患者行种植牙手术时,其骨量骨质的条件往往不理想。目前,最理想的骨修复方式是自体骨移植,但供需骨的丧失和二次手术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10]。组织工程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再生模式,为牙周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了新思路。左旋聚乳酸(PLLA)是一种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机械性能良好、可降解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电纺丝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操作简易,可制备包裹有效药物成分的可控、缓释药物的复合材料。乳液法电纺丝技术是基于高压静电纺丝发展而来,将药物加入静电纺丝纤维中,药物分散均匀,缓释效果较好,且具备经济实惠、制备方法简单的优势。因此,本研究将AP 与PLLA 结合制成AP 缓释纤维,通过考察AP 缓释纤维的体外释放以及其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初步探讨AP缓释纤维用于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
静电纺丝推进装置(北京铠为信科技有限公司);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 公司);HZQ-X100 型恒温震荡培养箱(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Micrion FEI PHILI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FEI公司);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TGL-16G-A离心机(上海安亭公司,离心半径:3.5 cm);MCO-18AIC(UV)型CO2培养箱(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倒置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恒温水浴箱(上海医疗器械五厂)。
PLLA(上海丽昂化学有限公司,批号:320140124,纯度:>95%);AP(南京景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31022,纯度:90%);胰酶(宝泰克生物有限公司,批号:20140411,分析纯);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美国Gibco 公司,批号:126H4526D);MTT(宝泰克生物有限公司,批号:20131102,分析纯);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40523);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美国Sigma 公司,批号:F1407295);磷酸盐缓冲液(PBS,长春汇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720140625);二甲基亚砜(DMSO)、碘化丙啶(PI)、三氯甲烷,油酸山梨坦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北京化工厂。
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 细胞系由中国科学院细胞库提供。
常温下用8 ml三氯甲烷溶解1 g PLLA,充分溶解后,加入3 mlN,N-二甲基甲酰胺、30 μl油酸山梨坦,搅拌均匀作为外油相。将AP 溶于PBS 中制备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25、50、100 μg/ml 的溶液,作为内水相。将0.5 ml 内水相逐滴加至外油相中,采用磁力搅拌30 min,形成W/O型乳液。将乳液加入静电纺丝推进装置,加高压静电20 kV,室温下静电纺织为纤维薄膜,晾干,制得缓释纤维。分别依次记为PLLA(0 μg/ml AP)、PLLA/AP1(25 μg/ml AP)、PLLA/AP2(50 μg/ml AP)、PLLA/AP3(100 μg/ml AP),备用。
将PLLA、PLLA/AP1、PLLA/AP2、PLLA/AP3 分别裁剪成5 mm×5 mm大小,将纤维样品固定在导电胶上,经过喷金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表面形态,电子加速率为15 kV。
精密称量PLLA/AP1、PLLA/AP2、PLLA/AP3 各0.2 g,分别浸泡在装有10 ml 模拟体液的塑料管中,37 ℃水浴震荡,分别于1、3、5、7、9、11、13、15、17、19、21 d取出浸提液,然后加入同温度同体积的模拟体液。将取出的浸提液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显色,在490 nm波长处测定AP的吸光度,计算释放度[11],绘制体外释放曲线。
将FITC混入AP质量浓度为50 μg/ml的内水相中,使其质量浓度为1 μg/ml,其余步骤同“2.1”项下方法制备成AP 缓释纤维,记为PLLA/AP/FITC。使用特制打孔器在PLLA/AP/FITC 上取直径为30 mm 的纤维膜,正反面分别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纤维膜用MC3T3-E1 细胞培养液浸泡1 h 后,置于6孔板中,将MC3T3-E1 细胞(1.0×105个/孔)接种于纤维膜上。将6 孔板置于37 ℃下含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 h,用PI染色,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C3T3-E1 细胞在AP 缓释纤维上的黏附情况。
试验分为4 组,即PLLA 组、PLLA/AP1 组、PLLA/AP2 组、PLLA/AP3 组。使用特制打孔器在PLLA、PLLA/AP1、PLLA/AP2、PLLA/AP3纤维膜上分别取得直径为8 mm的纤维膜,每组6 份,将纤维正反面紫外线照射消毒后置于96 孔板内,将MC3T3-E1细胞(4×103个/孔)接种于纤维膜上,将96孔板置于37 ℃下含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24、48、72 h时每孔加入20 μl MTT,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4 h后,将培养液吸出,每个样品加入DMSO 150µl,室温下振荡10 min,加样于96 孔板中,用酶标仪测定570 nm 波长处的光密度,考察MC3T3-E1细胞的增殖情况。
试验分组同“2.5”项。使用特制打孔器在PLLA、PLLA/AP1、PLLA/AP2、PLLA/AP3 纤维膜上分别取直径15 mm 的纤维膜,每组6份,将纤维正反面紫外线照射消毒后置于24孔板内,将MC3T3-E1细胞(1×104个/孔)接种于纤维膜上,将24孔板置于37 ℃下含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3、5、7 d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2 min,加培养液终止消化。将所有液体及细胞转入EP 管,1 000 r/min 离心10 min,弃上清,留沉淀细胞,加入1 ml PBS轻轻吹打,再次离心10 min,弃上清,在细胞沉淀中加入200 μl PBS,反复冻融3次。按ALP试剂盒操作步骤加样于96孔板中,用酶标仪测定520 nm波长处的光密度,计算ALP活性。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igmaPlot 12.5软件作图。结果以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扫描电镜图中显示,PLLA 可见纤维连续,彼此有较多空隙,表面光滑;PLLA/AP1、PLLA/AP2、PLLA/AP3 的纤维呈纵横交错的三维、多空网络结构,与PLLA 比较纤维的粘连程度降低,直径均一性降低,且3 种AP 载药量下纤维形态未见明显改变。扫描电镜图见图1。
图1 扫描电镜图(×500)Fig 1 Fluorescence microgram(×500)
结果显示,PLLA/AP1、PLLA/AP2、PLLA/AP3 中AP 第1天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37%、38%、40%,第7天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72%、73%、75%,第21 天的累积释放度均在90%左右。表明第1 周AP 释放较快,随后释放速率减慢。在最初的1 d 内,AP 的释放呈现一种突释状态,其中PLLA/AP3 较PLLA/AP1 和PLLA/AP2 的释药速度略快。AP 缓释纤维的药物释放曲线见图2。
图2 AP缓释纤维的药物释放曲线Fig 2 Drug release curve of AP sustained-release fiber
结果显示,MC3T3-E1 细胞能在PLLA/AP/FITC 上黏附生长,呈不规则多边形,细胞与纤维结合牢固。荧光显微镜图见图3。
图3 荧光显微镜图(×400)Fig 3 Fluorescence microgram(×400)
与PLLA 比较,PLLA/AP2、PLLA/AP3 能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而PLLA/AP1仅作用48 h时能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作用与AP 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各组MC3T3-E1细胞的增殖情况见表1。
表1 各组MC3T3-E1细胞的增殖情况(,n=6)Tab 1 The proliferation of MC3T3-E1 in each group(,n=6)
表1 各组MC3T3-E1细胞的增殖情况(,n=6)Tab 1 The proliferation of MC3T3-E1 in each group(,n=6)
注:与PLLA组比较,*P<0.05Note:vs.PLLA group,*P<0.05
与PLLA 比较,PLLA/AP1、PLLA/AP2、PLLA/AP3 均能增强MC3T3-E1 细胞中ALP 活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AP 浓度呈正相关。各组MC3T3-E1 细胞中ALP活性表达情况见表2。
表2 各组MC3T3-E1细胞中ALP活性表达情况(,n=6,u/L)Tab 2 Expression of ALP in MC3T3-E1 each group(,n=6,u/L)
表2 各组MC3T3-E1细胞中ALP活性表达情况(,n=6,u/L)Tab 2 Expression of ALP in MC3T3-E1 each group(,n=6,u/L)
注:与PLLA组比较,*P<0.05Note:vs.PLLA group,*P<0.05
大量基础研究表明,AP卓越的促成骨功能使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3-9]。孔祥鹤等[5]的研究发现不同质量浓度(0.1、0.3、1、3、10、30、100 μg/ml)的AP能够促进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刘豫蓉等[4]分别用0.08、0.1、0.2、0.4 mg/ml的AP作用于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发现AP在短期内对体外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许春姣等[8]的研究发现,AP(50 μg/ml)与壳聚糖/聚乳酸制成复合材料能够促进犬牙周缺损部位的骨形成。为此,本研究选择25、50、100 μg/ml 的AP 与PLLA 相结合,制备AP 缓释纤维。
AP缓释纤维在模拟体液的作用下,PLLA缓慢降解,AP不断从纤维表面释放出来。AP缓释纤维的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释放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突释期和稳定期。第1天AP累积释放度约为40%;第2~5天进入释放稳定期,每天释放量约为10%。此时纤维表面形成的孔洞有利于药物进一步缓慢释放,AP 的释放呈现相对规律的状态。5 d 后,释放速率进一步降低。笔者推测:最初的突释状态可能是由于纤维表面AP的释放以及纤维所具有的高比表面积所引起的,而随后的平稳缓慢释放则是因为伴随着PLLA 的缓慢降解,从而AP 缓慢释放。这说明AP 缓释纤维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另外药物浓度与释放速率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笔者认为:随着载药量的增加,释药速率增大,一是因为载药量大的纤维单位体积内AP 浓度高、药物扩散的浓度梯度大,这就更有利于纤维上的药物扩散、溶解到释放介质中[12];二是因为载药量大的纤维,靠近表面的AP 增多,其首先释放完毕,在纤维表面形成较多的孔道,使得纤维内部的AP 扩散出来的几率增大[13]。从整个过程来看,AP缓释纤维可对AP起到缓释作用。
MC3T3-E1 细胞具有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各种生物学特性,是研究药物对成骨细胞影响的理想的体外细胞模型[14]。利用荧光染色可见MC3T3-E1 细胞在AP 缓释纤维上黏附生长,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伪足伸展充分,细胞生长状态较好;但细胞间没有紧密联系,没有形成细胞团片。通过MTT比色分析发现,各PLLA/AP组能够显著地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尤其是PLLA/AP3 组在各时间段均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5),说明AP缓释纤维能够有效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ALP 是成骨细胞所分泌的一种酶蛋白,其高表达是成骨细胞分化成熟的早期标志。本研究表明,ALP的活性与AP的浓度成正比,随着AP浓度的增加,MC3T3-E1细胞ALP活性显著增加。该结果提示AP缓释纤维能够有效促进MC3T3-E1细胞的分化(P<0.05)。
本研究表明,静电纺丝制备的AP缓释纤维具有一定的AP缓释能力,表面可以黏附MC3T3-E1细胞,并对细胞增殖、分化有促进作用。其制备过程简便、易于储存,因此有望应用于老年人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修复,但仍需进行动物实验以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
[1]张蔷,高文远,满淑丽.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1(21):3 203.
[2]梁丽娟,屠鹏飞,赵奎君.黄芪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0,21(43):4 113.
[3]刘念,程泽能,李焕德.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 243.
[4]刘豫蓉,张朝良,孔祥丽,等.黄芪多糖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结构的影响[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2):133.
[5]孔祥鹤,牛银波,王婷梅,等.黄芪多糖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草药,2011,42(10):2 065.
[6]张朝良,孔祥丽,陈思秀,等.黄芪多糖对牙周膜细胞增殖与结构的形态学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5):556.
[7]常立娜,屈树新,林孙忠,等.载黄芪多糖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评价[J].无机材料学报,2011,26(1):22.
[8]许春姣,翦新春,郭峰,等.黄芪多糖/壳聚糖/聚乳酸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7):748.
[9]许春姣,郭峰,高清平,等.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黄芪-壳聚糖/聚乳酸支架对犬牙周骨缺损再生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1(4):512.
[10]Xu HH,Quinn JB,Takagi S,et al.Synergistic reinforcement of in situ hardening calcium phosphate composite caffold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J].Biomaterials,2004,25(6):1 029.
[11]蓝永锋,欧国灯.苯酚硫酸法测定黄芪中多糖含量[J].药物与人,2014,27(8):14.
[12]Kim GH,Yoon H,Park YK.Drug release from various thicknesses of layered mats consisting of electrospun polycaprolactone and polyethylene oxide micro/nanofiber[J].Appl Phys A,2010,100(4):1197.
[13]蒋岩岩,秦静雯,钱伟伟,等.载药聚乳酸丝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缓释性能[J].纺织学报,2012,33(11):15.
[14]Chen LL,Lei LH,Ding PH,et al.Osteogenic effect of drynariae rhizoma extracts and naringin on MC3T3-E1 cells and an induced rat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model[J].Arch Oral Biol,2011,56(12):1 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