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物免疫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5-03-09 11:34周青美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免疫治疗直肠癌化疗

周青美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江西赣州 341000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其早期症状以腹胀、消化不良为主,后期症状以便前腹痛、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为主。部分患者伴随贫血、低热、乏力、水肿等不良症状,约有3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晚期,因此科学合理的方案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关键[1-2]。本研究探讨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6 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最小45 岁,最大80 岁,平均(64.1±4.6)岁,肿瘤位置位于结肠者22 例、位于直肠者8 例,癌症分期Ⅲ期者6 例、Ⅳ期者24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7 例,年龄最小47 岁,最大80 岁,平均(65.1±4.5)岁,肿瘤位置位于结肠者25 例、位于直肠者5 例,患者癌症分期Ⅲ期者5 例、Ⅳ期者25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3]: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结直肠癌;②心、肝、脏及其他脏器功能均保持正常;③能完成>2 个周期的治疗;④均知晓本研究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符合以下排除标准[4]:①存在心、肝、肾等内科疾病;②患有免疫性疾病或者其他类型肿瘤疾病;③患有肺部或者其他部位严重感染性疾病;④长期服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以及癌症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独化疗,采用FOL-FOX4 治疗方案、第1 天给予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甲酰四氢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第2 天给予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或者给予氟尿嘧啶600 mg/m2静脉微泵注射。以14 d 为1 个疗程,至少治疗12 个疗程。

观察组给予DC-CIK 过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首先在化疗前采集外周血50 ml,将单个核细胞分离后放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37°、5%CO2,悬浮细胞收集完毕后使用GT-T551 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常规条件下培养24 h,加入重组人IL-2(rhIL-2),观察细胞成长情况并适时分瓶培养。确定培养的细胞状态、扩增数量以及成熟度符合要求后,在9~21 d 后收集培养成功的细胞。细胞培养成品经免疫功能检测合格后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洗涤,随后将其联合2%血蛋白+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 ml,分成2次给予患者静脉输注,1 次/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依据WHO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5]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所见肿瘤中2 个最大垂径的乘积之和减少>50%,无新病灶出现;稳定(SD):肿瘤直径缩小或者增大均>25%,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肿瘤直径增大>25%。有效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表现和分度标准》[6]评估患者不良反应。③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依据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7],全面评估患者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以及社会共5项生存质量,评分为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 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有效控制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生存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的生存质量评分为(51.2±6.2)分,治疗后为(68.2±5.4)分;对照组治疗前的生存质量评分为(50.8±6.5)分,治疗后为(60.2±4.9)分。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而CIK 则是一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 免疫疗法即是一种利用DC 共同培养出来的CIK细胞类型,培养出来的杀伤细胞能够在体外诱导并且大量增殖,通过对成熟DC 的提纯而培养出的肿瘤抗原,能有效抵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8-10]。DC 以及杀伤细胞是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关键点,两者联合能有效提升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11]。

手术是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同时联合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其治疗有效率>50%,但化疗的过程中患者的正常细胞以及周围组织也受到放射线的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极高[12-14]。本研究观察组给予DC-CIK 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够通过DC 细胞和CIK 细胞有效激活、强化患者的细胞免疫系统,通过抗原特异性T 细胞靶向有效地消灭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同时激活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的免疫记忆,使患者对体内复发的肿瘤细胞也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杀伤作用[15-16],同时CIK 细胞还能激活MHC 限制性细胞毒反应,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CIK 细胞有着较高的毒性反应,能够诱导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自然凋亡,对耐药性较高的肿瘤细胞具有更高的抑制和杀灭能力[17-18]。DC-CIK 免疫疗法在提高患者免疫系统抵抗能力的情况下,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抵抗能力也显著增加,从而使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得到全新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生物免疫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晚期结直肠癌应用生物免疫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安全性高,也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1]翁海光,沈冬,茅卫东,等.DC-CIK 过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2015,37(8):625-629.

[2]刘光艺,李洋,陈振海,等.DC-CIK 细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伴弥漫性肝转移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9(3):368-373.

[3]张洁,耿杰,韩正祥,等.化疗联合CIK/DC 细胞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7):457-459.

[4]王瑞斌,郝筱诗,齐保聚,等.晚期结直肠癌患者DCCIK 免疫干预前后D 二聚体改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2):247-250.

[5]陈芬,江千秋,焦兰,等.DC-CIK 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2):1686-1690.

[6]喻存俊,王峻,徐小峰,等.DC-CIK 生物免疫疗法联合单药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药业,2014,23(24):50-52.

[7]尹良伟,王苏平,张利,等.DC-CIK 过继性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3,20(2):217-224.

[8]付少华,陈小平,史央,等.结直肠癌生物治疗新进展[J].江苏医药,2009,35(3):338-340.

[9]元建华,彭大为,李建旺,等.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34(36):4139-4141.

[10]杨乔.DC-DCI 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3.

[11]阿茹娜.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及其生物标志物的反应[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7):798.

[12]杨新书,李志勇,李艳茹,等.晚期大肠癌手术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4,14(z1):128-129.

[13]郭丽娟.生物靶向药物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2):341.

[14]黄亚妮,龚彩凤,潘金华.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4,21(5):595-599.

[15]郭增清,叶韵斌,余家密,等.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10):663-666.

[16]刘芳芳.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及前景展望[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28):4464-4472.

[17]钱鸣杰,睦振宇,唐文,等.3 种药物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J].重庆医学,2015,44(22):3112-3114.

[18]魏敏.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6):1603-1605.

猜你喜欢
免疫治疗直肠癌化疗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癌症免疫治疗相关的PD1-PDL1通路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