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岩石隧道突水涌泥后处治措施

2015-03-08 08:36
山西建筑 2015年1期
关键词:塌方斜井掌子面

于 伟

(中铁十四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000)



谈岩石隧道突水涌泥后处治措施

于 伟

(中铁十四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000)

介绍了宝塔山隧道3号斜井XK0+283~XK0+291段大规模突水涌泥的过程,并分析了该坍塌段突水涌泥后的治理方案及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为今后处治同类工程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岩石隧道,坍塌段,突水涌泥,处治措施

1 工程概况

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平遥—榆社段宝塔山隧道3号斜井,井口位于南岭沟村西北,斜井水平长度915m,纵坡倾角7.339°,综合坡度达13.39%,井口标高1 410.0m,井底标高1 287.5m。斜井地质复杂,共穿过8个断层破碎带。

2 突泥涌水基本情况

2010年5月11日宝塔山隧道3号斜井掌子面里程为XK0+283,下午 17:00掌子面爆破,检查爆破效果超欠挖控制较好,掌子面无水。21:00出渣结束,掌子面围岩下部为节理发育,破碎完整性差的砂岩,掌子面中上部为强风化泥岩,岩体潮湿无滴渗水现象。出渣结束排险完成后,掌子面突然发生塌方。塌方里程为XK0+283~XK0+291,塌方里程段内拱顶出现较大空腔,高度为拱顶以上3m~5m,小塌方一直持续,空腔继续扩大并向洞口方向延伸扩大。

2010年5月12日上午9:00,建管处、设计院、总监办、施工单位四方对塌方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拟定了回填洞渣,然后向空腔内压浆的处治方法。

2010年5月12日15:00开始回填洞渣,至2010年5月12日晚22:30时,回填洞渣过程中,在无任何前兆的情况下,掌子面顶部突然发生突水涌泥,瞬间流量较大,现场正在抽水作业的两名工人迅速撤离,因时间紧迫,无法采用装载机调运设备,后初步测算突水流量为400m3/h,4h后涌水量维持在210m3/h。至2010年5月13日12:00已累计出水约3 600m3。水位已升至XK0+200,距离掌子面83m。

3 工程水文地质

XK0+280~XK0+330工程地质概况:洞体埋深61.2m~88.7m围岩由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T2er)微风化互层状砂泥岩组成。属较软岩~较硬岩,节理裂隙较发育~一般发育,岩体较完整,围岩内出水状态为裂隙滴渗水~淋雨状出水,地下水及构造对围岩稳定性影响较严重,围岩主要质量指标Rc=20MPa~30MPa,JV=9条/m3~12条/m3,KV=0.6~0.5,BQ=303~318,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0.4,[B]Q〗=203~278。Ⅳ级围岩。

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平遥—榆社段宝塔山隧道水文地质专项评价报告显示3号斜井XK0+270~XK0+915段长度645m,地下水类型为二马营组构造裂隙承压~潜水,含水层厚度40m,渗透系数取0.338m/d。涌水量为1 312.5m3/d。

4 突水涌泥后处治措施

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小组迅速安排洞内作业人员及机械撤离,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从太原、忻州调集200m3/h大功率污水泵5台。

3)利用现有应急备用水泵加大排水力度,使斜井内水位平衡在XK0+200附近,不再上涨。

5 坍塌段处治方案及施工方法

5.1 总体思路

1)水抽干后从洞外拉渣对塌方区进行回填,对岩体起到稳固的作用。同时平整出施工平台,对XK0+283~XK0+200未坍塌段进行径向打设小导管并注浆,阻止塌方后延;

2)在加固未坍塌段的同时,洞渣回填完成后,喷射C25混凝土将掌子面全部封闭,预留注浆孔注浆固结坍塌体,稳步向坍塌段推进;

3)按照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顺序,采用弱爆破,短进尺(每循环严格控制进尺0.5m),强支护,分五个工作面平行稳步掘进;

4)紧跟施作临时仰拱,使围岩尽快封闭成环,直至完成坍塌段全部施工。

5.2 施工流程

加固XK0+283~XK0+200段→对回填洞渣后塌体坡面喷射C25混凝土→在坡面上打设小导管注浆,向塌方空腔内泵送混凝土→拱部打设外插角45°自钻式锚杆并注浆→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开挖支护上台阶→开挖支护二、三台阶→坍塌段仰拱临时支护→完成坍塌段施工→进入下一循环。

5.3 各工序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XK0+283~XK0+200里程段在涌水的影响下,浸泡时间较长。此段支护结构已不稳定,塌方有连锁反应的可能,为阻止坍塌后延,确保施工安全,首先需要对此段做加固处治,拱部及边墙部位打设径向φ42钢花管注浆,钢花管长3.0m/根,纵、环向间距1.0m,梅花形布置,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水泥采用P.O42.5早强水泥,水灰比1∶1,单孔注浆压力需达到1.0MPa以上。

2)注浆固结坍塌物,搭设作业平台,加固原初期支护,稳步向坍塌体方向推进。

a.注浆固结坍塌物。

XK0+283~XK0+200里程段经过径向注浆后,坍塌向洞口方向延伸的趋势得到控制,施工人员在初期支护结构的保护下,向洞内拉洞渣对塌方区进行回填,回填结束后向坍塌体内水平方向打设φ42钢花管,同时在塌方体上方空洞处预留三根φ150mm混凝土输送管便于泵送混凝土。喷射C25混凝土厚20cm封闭坍塌物表面,注浆固结坍塌体;钢花管长6.0m/根,在坡面上布置间距1.0m×1.0m,注浆参数同上。注浆顺序应由底到顶注浆固结。注浆结束3d~5d后,用输送泵通过φ150mm管向塌方区内间歇泵送混凝土,直至在塌方区上方形成一层混凝土保护层。

b.固结完成段XK0+283~XK0+288里程段开挖支护。

坍塌体固结后,在坍塌物表面搭设脚手架,由XK0+283开始采用三台阶开挖,三台阶开挖高度分别为2.5m,3.0m,3.0m。超前支护采用双层小导管加单层自钻式锚杆。严格控制上台阶开挖进尺,每次进尺控制在0.5m。初支采用带套拱的双层钢拱架,开挖轮廓线比设计轮廓线扩大0.3m,便于进行套拱施工。此段开挖至XK0+288时停止开挖,留1m不开挖作为下循环注浆的止浆墙。然后再次在坡面上打设6.0m钢花管注浆。然后进行下循环开挖。隧道塌方处治示意图见图1。

c.塌方段初支参数如下:

采用双排超前小导管长度4.5m,外插角10°,30°,纵向间距0.5m。初期支护采用Ⅰ20a工字钢,间距0.5m。径向锚杆由原设计的φ25中空锚杆变为φ42钢花管,长度3.0m,间距50cm×50cm,锁脚锚管采用φ42钢管,长度5.0m。套拱采用Ⅰ18工字钢,间距0.5m。锁脚锚管采用φ22早强药包锚杆,长度5.0m。临时仰拱采用Ⅰ20a工字钢,间距0.5m。

3)对XK0+288~XK0+291里程段固结注浆开挖支护。重复上一里程段处治方案,直至安全顺利度过塌方段。

4)注浆施工工艺。注浆设备选用双液注浆泵。

a.施工准备。

熟悉设计图纸;调查分析地质情况;通过试验确定注浆半径、注浆压力、间距及浆液配比;加工导管,准备及检修施工设备器材;施工人员培训;工作面测量、放线、定孔位。

b.小导管采用φ42无缝钢管加工而成。

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小导管中间部位钻φ8mm溢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浆出现死角),间距20cm,尾部不小于30cm范围内不钻孔防止漏浆,末端焊φ6环形箍筋,以防打设小导管时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

c.小导管安装。

用手持风钻钻孔,并将小导管打入孔内,如地层松软也可用风钻将导管直接打入。

d.注浆。

首先将掌子面用喷射混凝土封闭,以防漏浆,并对小导管内的积物用高压风进行清理。

注浆顺序由下而上,注浆单管进行。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即先稀后浓。注浆完后,立即堵塞孔口,防止浆液外流。

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

6 经验与体会

针对处治本次塌方、突水涌泥的过程,使我们增加了如下认识:

1)在施工中一定要在地质资料详实的基础之上科学分析,加上先进的超前探测仪来指导施工,才有可能避免塌方;

2)充分了解了隧道的地质结构及围岩状况,进行精心调查研究分析,才能确定最佳施工方案。了解了施工超前和预支护在软弱围岩施工中的必要性;

3)软弱岩层自身稳定性差,塌方出现时,以稳定性为主,坍塌渣体同样对周围岩壁有稳定支撑作用,切忌随意开挖;

4)针对该种围岩所发生的各种变形、渗水和涌泥涌水现象,以往经验表明,单靠注浆手段提高注浆固结体的强度和厚度,有时也会发生再次破坏的现象。由此建议施工中在提高注浆效果的同时,采用加强支护体刚度的方法。

本文结合宝塔山隧道3号斜井施工过程中遇到大规模突水涌泥的处治措施,对处治突水涌泥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些许借鉴作用,更希望不妥之处能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Ontreatmentmeasuresofwaterinrushandburstmudatrocktunnels

YuWei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2nd Engineering Co., Ltd, Tai’an 271000, China)

Thepaperintroducestheprocessofthelarge-scalewaterinrushandburstmudatXK0+283~XK0+291segmentofthe3rdinclinedwellalongBaotashanTunnel,andanalyzesitstreatmentschemesofthecollapsedsectionanditsconstructiontechnicalpoints,soastoprovidesomereferencefordealingwithsimilarprojectsinfollowingprojects.

rocktunnel,collapsedsection,waterinrushandburstmud,treatmentmeasures

1009-6825(2015)01-0171-02

2014-10-30

于 伟(1986- ),男,工程师

U

A

猜你喜欢
塌方斜井掌子面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塌方治理技术应用
国外斜井TBM项目数据统计
公路隧道塌方的预防和处理分析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饱水砂性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
浅析岳家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措施
斜井防跑车装置优化设计及应用
后卸式斜井箕斗多点卸载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