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5-03-08 02:55:08黄时华李富荡余文诗
医学与社会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大学生

黄时华 李富荡 余文诗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广州,510006



广州市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

黄时华李富荡余文诗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广州,510006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广州市5所高校的613名大学生进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量表的测评并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得分与健康生活方式的6个因子得分(生活规律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关系行为、压力管理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运动方式行为和健康危害行为的因子得分相关不显著;高网络游戏成瘾组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显著低于低网络游戏成瘾组。结论: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有明显的影响,学校和社会应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这将有效改善学生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生活方式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进入成年的关键时期,也是逐渐独立和健康行为发展定型的黄金时期[1]。网络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其中网络游戏用户达到3.38亿[2]。而在校大学生占的比重很大,上网玩游戏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我国每年因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而发生的大学生退学、猝死、犯罪等事件屡见报端。大量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与自尊水平、社会技能、认知功能具有负相关[3-4],与攻击、自杀、抑郁等内外化问题具有负相关[5-6]。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着深刻影响,但目前有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还缺乏针对性研究。本研究拟探讨网络游戏成瘾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为网络游戏成瘾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并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大学城内5所高校共6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试分别来自中文、计算机、护理、英语等系。有效问卷613份,有效率为92.9%。其中男生316人,女生297人;农村生源有329人,城镇生源有284人;平均年龄为19.71岁。

1.2 研究工具

1.2.1 网络游戏成瘾量表(Online Game Addiction Scale)。由黄雅慧编制,共27题,包括4个症状向度(强迫性玩线上游戏、线上游戏耐受性与戒断退瘾症状、时间管理问题和人际健康问题)[7]。使用4级计分,分值越高代表成瘾程度越高。参照国内大陆学者的做法[8-9],在本研究中将“上线游戏”改为“网络游戏”,并将量表总分介于Mean±1SD之间范围者,视为正常使用者,大于Mean±1SD小于Mean±2SD视为轻度成瘾倾向,大于Mean±2SD视为高危险人群。本研究中的Cronbach系数为0.97,分半信度为0.95。

1.2.2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量表(A Healthy Lifestyle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由王冬编制,38题,包含8个因子,分别是运动方式行为、生活规律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危害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关系行为、压力管理行为以及生命欣赏行为[1]。该量表条目分为外显性和内显性两类健康生活方式,使用5级计分,分值越高表明健康生活方式评价值越好。本研究中的Cronbach系数为0.93,分半信度为0.76。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5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皮尔逊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状况

根据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得分,可以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网游使用组、轻度网游成瘾倾向组及重度网游成瘾倾向组。正常网游使用组(正常组)486人,占被调查学生的82.8%;有不同程度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学生总数为103人,占被调查学生的17.20%,其中78人有轻度网络游戏成瘾症状(低成瘾组),占被调查学生的12.9%;25人具有重度网络游戏成瘾症状(高成瘾组),占被调查学生的4.3%。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生源地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状况比较

316名男大学生中有网络游戏成瘾症状的78人,297名女大学生中有网络游戏成瘾症状的25人,经卡方检验,x2=29.51,提示不同性别间网络游戏成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间的网络游戏成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分析

采用Person相关法分析8种生活方式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活规律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关系行为、压力管理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与网络游戏成瘾存在显著相关,而运动方式行为和健康危害行为与网络游戏成瘾的相关没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2.3 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回归分析

以高校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为自变量,以健康生活方式的8因子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网络游戏成瘾对健康生活方式的6个因子(生活规律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支持行为、压力管理行为、生命欣赏行为)具有预测性,总解释量为30.2%。其中人际支持行为最具有预测力,其单独解释量为10.6%。具体见表3。

2.4 高/低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差异比较

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对检出的103名网络游戏成瘾者的生活方式得分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在饮食营养行为、人际支持行为、压力管理行为、生命欣赏行为4个因子得分上,高成瘾组(n=25人)显著低于低成瘾组,具体见表4。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广州市大学生重度和轻度网游成瘾倾向检出率分别为4.3%和12.9%,这与王继平的山西大学生的研究结果(重度和轻度成瘾率分别为 3.86%和12.94%)、余强等的广州市中学生的研究结果(重度和轻度成瘾率分别为 3.1%和12.4%)相近[8-9]。这些研究均采用相同的量表以及网游成瘾的界定标准。本研究发现,有网络游戏成瘾症状的男生显著多于女生,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3,7-9]。男女生在个性和生理特点方面有所区别,男生在力量、 反应速度优于女生,更具有冒险精神和冲动性,而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多含暴力、攻击内容,男生更容易被其吸引。

表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总分与生活方式各个因子的相关分析

注:**P<0.01。

表3 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回归分析

注:**P<0.01。

表4 高与低网络游戏成瘾者在健康生活方式上的比较

注:*P<0.05。

从总体上来看,生活规律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关系行为、压力管理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与网络游戏成瘾存在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对健康生活方式中的生活规律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支持行为、生命欣赏行为以及压力管理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人际支持行为的解释率最大,6个因子对网络游戏成瘾的总解释量为30.2%。相比低成瘾组,高成瘾学生在饮食营养、人际支持、压力管理、生命欣赏行为上均存在明显问题。

沉迷网游的学生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很容易患有胃病或者营养不良,对自我的健康缺乏责任感。从人际交往方面来看,网络成瘾会让大学生的现实社会技能减退[3,10],往往为了逃避现实而沉溺在虚拟世界里。大学期间是重要的人格发展期和社会关系建立期,如不注意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对今后直面社会,参与各种交流、合作、竞争造成极大的困扰。

从压力管理方面来看,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比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工作关系的冲突和恶化;与学习、工作、社会活动等相比,成瘾者内心对自己的成瘾行为存在强烈的矛盾心态,他们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舍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他们只能够通过网络来抒发自己的压力,没有其他方法来舒缓自己的心情[6]。网络成瘾者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常常沉溺于虚幻的环境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造成心理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其他一切事物失去兴趣。

可见,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教育应重视引导大学生端正上网动机,把握现实与虚拟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分散其对网络的注意力,降低网络成瘾指数。在上网时要保持良好心态,正确认清网络的利弊,适时、适度、健康合理地使用网络。

参考文献

[1]王冬, 许宏, 吴娴波.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的考评及修订[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32(7): 790-792.

[2]张紫.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 计算机与网络,2014(2): 5.

[3]黄芥,周珲,董光恒,等.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社会技能、自尊水平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1): 1757-1759.

[4]戴珅懿,马庆国,王小毅. 网络游戏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 一项 ERP 研究[J]. 心理科学, 2011, 34(6): 1302-1307.

[5]Kim EJ, Namkoong K, Ku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game addiction and aggression, self-control an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J]. European Psychiatry, 2008, 23(3): 212-218.

[6]Kyunghee K, Eunjung R, et.al. Internet addiction in Korean adolescents and its relation to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06(43): 185-192.

[7]黄雅慧.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人生:线上游戏成瘾现象及其相关因素探究[D].台湾世新大学,2004.

[8]余祖伟,申荷永,孙配贞,等. 广州市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网络行为特征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0(4):52-55.

[9]王继平.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网络游戏对游戏参与者攻击性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

[10]郭碧味,胡谏萍,张秋艳,等. 感觉寻求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社会印象和情感联结的链式中介作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84-89,162.

Research on Rel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and the Healthy Lifestyle in Guangzhou

Huang Shihua et al

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 510006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and healthy lifestyles. Methods: 613college students were sampled in five universities of Guangzhou and investigated by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and Students' Health Lifestyle Scale. Results: There wer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Scale scores and six factors of the 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r patterns of life, nutrition behavior, health responsible behavior, interpersonal behavior, stress management behaviors and life appreciation behavior). The high online gaming addicts'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healthy lifestyle than the low online gaming addicts students.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has obvious influenced on a healthy lifestyle. Therefore, a reasonable use of the network wil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healthy lifestyl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Lifestyle

(收稿日期2014-08-12;编辑程欣)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编号为14YJC190007;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为DJG20142133。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23/j.yxysh.2015.01.020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我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
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生活方式健康化的路径分析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武术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1:41:54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能量消耗的调查分析
武术研究(2016年10期)2016-12-15 20:28:42
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影响的探讨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20:04
肥胖青少年开放式运动减肥模式的理论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39:48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