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珏
(常熟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新世纪国内新闻话语主观性的跨学科研究综述
吴 珏
(常熟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有关新闻话语主观性的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与认知心理学、叙事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结合推动了新闻话语主观性研究的发展。尽管研究视角不同,但学者们在新闻话语主观性问题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即“绝对客观”在新闻实践中是不存在的,主观倾向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或明或暗地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各个层面。对相关文献的统计显示,近十几年来我国学界在新闻话语主观性方面的研究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新闻话语;主观性;综述;跨学科
新闻的真实性可谓是新闻学界一个永恒的话题,由此引发的新闻客观性与主观性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注意和兴趣。如今的新闻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情感”转向,即从研究理想的新闻专业主义(如中立性、公正性和事实性)转向研究新闻语言中的情感、态度和立场。[1]这种情感转向使人们越发注意到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纯客观”新闻是不存在的,新闻报道多少带有报道者的主观性,能够体现媒体的意志和立场。[2]新闻立场研究一直是西方新闻话语批评性研究的焦点。Discourse, Context & Media 杂志2012年第1期专门开设了新闻立场的话语研究专题,从不同学科角度探讨新闻话语所体现出来的立场和主观性。由此可见,新闻主观性问题在新世纪依然是研究热点,且越来越呈现跨学科的研究趋势。
新闻报道客观性与主观性之辩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已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与争辩。那时的研究焦点是围绕着“新闻报道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关系”这一哲学视角进行的。[3-4]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新闻主观性的研究则突破了哲学视角,从不同学科角度对这一话题进行全面讨论。新闻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感知与客观世界互动的产物,因此新闻主观性是在叙述中产生的,并最终通过叙事话语来实现。新闻传播者的意见和看法,选择新闻事实的标准等主观倾向性势必会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5]因此,只有借鉴认知心理学、叙事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探讨新闻话语主观性的语言表现形式和语用动因,才能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在新闻主观性这一话题的研究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也从不同视角对这一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很多学者并未清楚意识到新闻主观性的跨学科研究趋势。因此,对国内近十几年来有关新闻主观性在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相关文献进行介绍、梳理、统计和评述,将有助于学界理顺有关新闻话语主观性研究的思路,明确其跨学科的发展趋势,推动新闻话语主观性研究的纵深发展。①
在如今的新闻学界,绝大多数人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客观报道是不存在的,新闻报道中必然透露着一定的主观倾向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在新闻报道中是辩证统一的。[6]既然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不可避免,那么它又是以何种方式得以体现的?围绕这一问题,学者们展开了调查研究,从不同角度着手探讨新闻话语中主观性的呈现方式。
(一)认知心理学视角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 框架分析的理论概念就来源于认知心理学。Goffman的框架分析理论(frame analysis)[7]被多个学科所吸纳,其中就包括新闻传播学。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纷纷运用框架分析理论对新闻实践进行研究,此类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对框架分析的引介,对框架分析的理论解读,在中国语境下的具体运用。[8]新闻框架分析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但是无论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研究媒体框架是如何被建构的,还是从内容研究的角度来考察媒体框架是什么,都涉及到新闻的主观性。
张荣刚[9]认为,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新闻叙事者会通过多种形式报道新闻,如认知、选择、强调、排除等,以此形成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各个环节中。刘泽江也认为,新闻报道框限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重组这些社会事实的过程是显而易见的。[10]因此,无论是“框限”、“选择”还是“重组”,都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主观倾向性。
新闻传播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新闻框架理论,学者们对这一理论的引介、阐释以及应用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主观性在新闻实践中是不可避免的,新闻工作者的主观倾向性在新闻框架的建构、运用和传播方面都有所体现。
(二)叙事学视角
除了认知心理学外,学者们还从叙事学角度探讨新闻主观性问题。叙事学是有关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及叙述性的理论。新闻也被认为是一种叙事。[11]新闻叙事学家认为,在新闻叙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倾向性,且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也在实现新闻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建构等方面起着一定作用。蔡之国和潘佳佳[12]从新闻叙事的故事、叙述和话语三个层面着手,详细分析了其中体现的主观倾向性,认为新闻报道的话语总是受某种主观意识形态的支配,取决于新闻记者报道新闻事件时所站的立场,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李凌燕[13]认为,主观性是所有叙事的本质属性,新闻叙事也不例外。在此基础上,该学者又提出新闻叙事中的主观性具有有形标记,主要表现在新闻话语的词汇、句法和篇章等层面。叙述者使用形容词、情态词和指示词来暗示自己的立场和情感;通过语序的排列和句式的选择,叙述者可以凸显同类新闻事件中的某一特定事件;“核心—附属语句”的篇章结构则蕴含了叙述者对“重要事件优先序列”原则的肯定。[14]这些手段就是新闻叙述者常用的“主体表达”方式。
(三)语言学视角
无论从认知心理学还是叙事学角度出发,学者们似乎在新闻主观性这一议题上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尽管新闻报道有其由来已久的客观性原则,但整个新闻实践却充满了主观性;纯粹的客观报道是不存在的,新闻的主观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或明或暗地呈现出来。学者们发现,新闻主观性最根本的表现手段即为语言。[15]于是,学者们开始从语言入手,运用语言学的各种理论或框架来研究新闻传播者通过语言手段在新闻报道中留下的自我印记。
1.普通语言学角度。普通语言学这一视角侧重分析新闻语篇中的词汇、句法、篇章及修辞等特征,以此来揭示新闻语言的主观性。唐钢[16]通过对语义层和词境层(或曰上下文)两个层次的分析,论述了主观倾向性在新闻语言中的表现,发现评价性词语、词的涵义、比喻、细节的选择、语气和文采等几个方面的使用对新闻语言主观性的体现有着重要作用。袁莉容的研究[17]聚焦于语言中的元语标记,比较了新闻语体中报道体和评论体在元语标记使用上的异同,认为由于行文内容、功能和对话特性等方面的不同,元语标记在两类新闻语体中的使用也各异,呈现出不同的主观倾向性。段业辉和杨娟的研究[5]发现,新闻语言的主观化主要由焦点标记词的使用,焦点位置的安排和主观评价意图的外显等几种手段来实现。基于此,杨娟、段业辉[18]聚焦于新闻语言中的焦点标记词“是”,认为该词是突显新闻传播者主观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2.语用学角度。与普通语言学侧重描写语言现象不同,语用学这一视角则在于探讨新闻主观性的话语策略、语用功能及语用动因。吴珏、马伟林[19]研究了新闻标题的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并认为新闻标题中的各种主观选择是一种语言顺应行为。陈丽婉[20]从信念预设、观点预设和事实预设三个方面剖析了美国新闻语篇字里行间所隐含的主观倾向性。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卢鸿铭和郑新民[21]从显性和隐性交际形式两个角度对英语新闻的意识形态进行系统的语用推理,以此探索新闻意识形态传播过程的具体运作。此外,身份研究也成为当今语用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于是有学者从最新的语用学理论——语用身份论[22]出发来探讨新闻标题中的主观性问题,以揭示主观性语言背后的深层语用动因。[23]
3.批评语言学角度。仅从普通语言学和语用学视角来研究新闻主观性的语言表征和语用功能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深入分析新闻主观性产生的深层原因。因此,学者们从批评语言学这一视角出发,致力于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揭示新闻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等主观因素。[24]由于批评话语分析本身受到多种语言学派的影响,因此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中也使用了多种语言学理论,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及其各分支理论,如评价系统理论。此类研究内容丰富,涉及话题多样,主要包括互文性分析、对话性分析、转述言语分析等多个方面。例如,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的三个维度,赖彦[25]考察了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性特征,阐释了其生成与认知机制,并解释了话语实践中新闻标题互文性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从情态语言资源的角度出发,李曙光[26]研究了新闻语篇中的对话性,认为语篇类型不同,对话性所赖以实现的语言资源也不同。辛斌[27]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言语的一些分布特点和语用功能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转述言语的功能与性质因语篇类型和语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体现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关于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在不同学科领域、采用不同研究视角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虽然学界对“新闻应该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一论题仍持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主观性最根本的表现手段即为语言。语言学视角下的新闻话语主观性研究也进展良好,如前所述,学者们从普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批评话语分析等角度对新闻话语的主观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我们利用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我国新世纪以来在新闻主观性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和统计(见表一)。
表一 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主观性研究文献统计 (2000-2014)
总体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新闻话语主观性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统计显示,学界针对新闻主观性这一议题的研究中,有将近30%是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入手的,还有超过70%的研究着眼于除传播学之外的其他学科,表明我国学界在新闻主观性方面的研究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其中,与语言学结合的研究为数最多,占文献总数的33.7%,其次为认知心理学视角(18.8%)和叙事学视角(8.9%)。新闻传播实践中充满了人的各种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最终要以语言为宿主得到沉淀并外化,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观察讨论新闻主观性便显得顺理成章了。另外,传播学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框架分析方法,形成了新闻框架理论,能够有效帮助人们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新闻实践中的主观倾向性,因此该研究方法也得到较多学者的拥护。
尽管学界对新闻话语主观性已进行了颇为丰富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新闻话语中的主观表达描写不够充分、系统。现有文献多数集中在分析新闻话语中的字词、句式和篇章层面的主观表达,而对命题、语码、言语行为、标点符号,以及字体、字号、颜色、排列等非语言模态层面涉及不多,描写也不够充分。
第二,虽然学界对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释,但有些解释还不够深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视角,如身份理论来进行阐释。现有文献关注的焦点大多在于新闻话语中主观性的各种语言表现形式,而对于产生这些主观表达背后的机制却未作深入讨论。Cotter的研究发现,在美国新闻的相关讨论中,尽管语言的功能得到了探讨,但是语言的角色及其所指向的社会身份却很少被提及。[28]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描述主观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对语言所指向的社会身份做进一步研究。将身份理论引入新闻话语研究,考察新闻话语发话者的语用身份,将迎合当今学界的研究趋势,推动新闻话语研究的纵横发展。
第三,研究相对落后于新媒体发展。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报纸新闻,而对网络新闻的研究则为数不多。在当下Web 2.0时代,各种新型网络媒体蓬勃发展,微博等社交媒体也已成为特殊的新闻平台。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传媒,网络媒体所呈现的新闻话语主观性显得更为明显,更值得研究与探讨。
最后,相关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稍显单一。以往有关新闻话语主观性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缺少定量的研究;以共时研究为主,历时研究相对不足;多以单一语言为研究对象,英汉对比研究不多;对新闻话语的研究也大多局限在文本分析上,而没有使用问卷、访谈等辅助手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有关新闻话语主观性的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和较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在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强调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视野下的跨学科性已成为了一个新特点。[29]事实上,研究新闻话语主观性的视角远不止于此,跨学科趋势还可以继续向纵深发展。比如,我们可以从社会学和语用学结合的视角出发,运用批评语用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30]关注新闻传播者的身份在传播实践中如何体现其主观性并揭示新闻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
注释:
① 统计的研究文献主要是期刊论文,未涉及专著和硕博论文,文献时间截止到2014年2月。
[1] Hout, T., Pounds, G. & Vertommen,B.Analyzing the view from here,there and nowhere:Discursive approaches to journalistic stance[J].Discourse,Context & Media,2012(1):55-56.
[2] 乔新生.新闻是一种政治表达形式[J].青年记者,2014(9):93.
[3] 荣牧民.主观客观·化入化出·宏观微观——对新闻真实性的三点理解[J].新闻记者,1983(9):21.
[4] 劳 璧.新闻写作应摒弃主观随意性[J].青年记者,1994(3):45.
[5] 段业辉,李 杰,杨 娟.新闻语言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 赵喜桃.“真实的艺术”——对新闻真实主观倾向的思考[J].新闻知识,2011(6):38-39.
[7] Goffman, E. Framing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New York: Harper & Row, 1974.
[8] 王玲宁.国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J].中州学刊,2009(6):253-255.
[9] 张荣刚.新闻叙事框架与叙事视角之关系[J].新闻与写作,2004(6):20-22.
[10] 刘泽江.新闻框架理论探析[J].大学时代,2006(3):24-25.
[11] 穆 青.新闻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12] 蔡之国,潘佳佳.客观真实与主观倾向之间的新闻叙事[J].南通大学学报,2010(6):126-130.
[13] 李凌燕.新闻叙事: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间的博弈[J].东华大学学报,2009(3):182-186.
[14] 李凌燕.论叙事之主观性问题及有形标记[J].求索,2009(10):133-134.
[15] 段业辉,杨 娟.论新闻语言的主观化[J].江海学刊,2006(6):197-203.
[16] 唐 钢.试论新闻语言中主观倾向性的表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1):24-26.
[17] 袁莉容. 元语标记的使用与新闻语体的主观视角[J].新闻爱好者,2011(11):101-102.
[18] 杨 娟,段业辉. 新闻语言中的焦点标记词“是”与主观性[J].修辞学习,2006(6):37-38.
[19] 吴 珏,马伟林. 新闻标题的主观化及其顺应性解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7):112-116.
[20] 陈丽婉. 从语用预设看美国新闻报道的客观性[J].长春大学学报,2011(7):34-36.
[21] 卢鸿铭,郑新民. 英语新闻意识形态的语用推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J].武夷学院学报,2009(3):84-88.
[22] 陈新仁.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3] 吴 珏. 语用身份观视角下的新闻标题主观性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24] 刘旺余. 英语新闻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4):176-178.
[25] 赖 彦. 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性解读——批评话语分析视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1):78-82.
[26] 李曙光. 新闻语篇对话性初探——情态语言资源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60-63.
[27] 辛 斌.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1-4.
[28] Cotter, C. Diversity awareness and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in news stori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1890-1899.
[29] 冉永平. 语用学研究的复合性特征[J].外国语文,2012(5):7.
[30] 陈新仁. 语用学研究的社会心理维度[J].中国外语,2009(5):46-52.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News Subjectivity in China since 2000
WU Ju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The study of news subjectivity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vigorousl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The combination of journalism with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cognitive psychology, narratology and linguistics has motivated the study of news subjectivity.Despite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it seems that researchers on this topic have agreed that the “absolute objectivity” does not exist,and subjectivity,explicitly or implicitly,is reflected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study of news subjectivity has reflected an inter disciplinary feature,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news discourse;subjectivity;review;interdiscipline
2015-01-09
常熟理工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立项团队“外国语言符号学科研创新团队”研究项目。
吴 珏(1981-),女,江苏太仓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和新闻语言学。
G210
A
1671-1181(2015)03-00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