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英 罗宇迪 肖 霞 王兴红 蒙运英 宁坚娟
(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玉林市 537000)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1],在临床应用广,有取代传统开腹手术的趋势[2]。由于手术前肠道准备的刺激,术中麻醉药物或使用的CO2气体的作用,术后胃肠蠕动抑制,胃肠功能紊乱,一般在术后6~8 h麻醉作用消失后,肠蠕动逐渐恢复排气。若术后肠蠕动受抑制时间长,数天肛门未自主排气,则会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影响睡眠、正常饮食,不利于机体的早日恢复。促进术后肛门排气,对恢复饮食,减轻腹胀发生,促进机体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肛门排气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实验对象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012年1~12月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400例,均为女性,年龄18~42岁,均为全身麻醉患者,其中卵巢囊肿剔除术5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58例,宫外孕手术202例,输卵管手术8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术前、术后护理常规进行。在腹腔镜术后10 h,给实验组予中药足浴加穴位按压,对照组在术后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让其自行排气,如果超过36 h肛门未排气则采取处理措施。中药足浴的方法:腹腔镜术后10 h,生命体征正常可开始足浴。取益母草30 g、陈皮20 g、木香15 g、肉桂15 g、白芷20 g、石菖蒲20 g、紫苏叶20 g、细辛30 g为1剂,加水煎至3 000~4 000 mL,盛入足浴盆,水温保持 39℃~42℃,将足浴盆平放于床尾,患者平卧或半卧,将双足浸泡于药液中,水满过踝部,浸泡时间为15~20 min,毛巾擦干后行穴位按压。指压穴位足三里、内关、合谷、神阙各1~2 min,当出现酸、麻、胀感后,再轻柔5~10 s,每日1次[3]。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例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9.61±0.15)h,早于对照组的(23.58±0.2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s)
组别 n 年龄(岁)手术时间(min)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实验组>0.05 >0.05 <0.001 200 30.48±0.49 79.57±2.52 19.61±0.15对照组 200 30.07±0.53 85.90±2.41 23.58±0.26 t值 0.574 0.721 -13.381 P值
2.2 术后腹胀发生率影响 实验组术后腹胀者37例,发生率为18.5%;对照组术后腹胀者140例,发生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5,P<0.01),实验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由于人工气腹对胃肠的机械性压迫,迷走神经末梢的刺激和牵拉的影响,以及麻醉的作用,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胃肠积气较多;术前的肠道准备又使胃肠分泌减少,均使肛门排气时间延迟[4]。足底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应的反射区,通过温水的热作用刺激双足面的胃和双足底的小肠、结肠、肛门等反射区,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强这些器官的功能,促进肠蠕动,排出肠内气体[5]。采用中药足浴加穴位按压,是对足部各部位反射区的穴位进行湿热刺激,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疏通全身经络,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器官的正常功能。中药紫苏行气宽中,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肉桂温通经脉,陈皮行气止痛、健胃和中,木香行气止痛[6]。药物煎制使有效成分渗于水中容易通过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并通过足部穴位的温、湿热刺激,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促进胃肠蠕动,排出肠内气体。
根据生物全息学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足部就是人体的一个完整缩影[7],连接人体的12条经脉,其中有6条始于足部,人体的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8]。根据血液循环学说,足部相当于人的“第二心脏”,人的脏腑器官与足底穴位是一一对应的。运用不同的方法刺激足部各部位反射区,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畅通,末梢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和气体交换,增强组织细胞活动。中医学认为,创伤后损伤人体元气,气虚血行不利致血脉淤阻,气机不畅,腑气壅滞。手术时淤血留滞等致肠道气机不利,气血郁闭,上下不通。外科手术后破坏了气机的正常运行,使升降功能失调,腑气下行不畅,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出现排气、排便停止。中药足浴与穴位按压联合使用,加快胃肠蠕动,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法刺激足三里、内关、合谷、神阙等穴位,使得血液循环畅通,能刺激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活跃经气,行气、活血、平衡阴阳,可促进肠蠕动排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应用中药液足浴联合穴位按压能缩短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从而使患者能尽早恢复饮食,有利于营养的补充、机体的恢复,可防止术后肠粘连及肠胀气等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中药液足浴联合穴位按压可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肛门早日排气,可减轻术后腹胀发生,减轻痛苦,有利于机体早日恢复。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易于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李玉英.磷酸钠盐口服液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应用价值[J].微创医学,2011,6(5):473-474.
[2] 李 耀.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达菲林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2):43-45.
[3] 金义成,庞 坚.中国推拿[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8.
[4] 李向荣,彭须秀,覃丽华,等.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7,5(11B):21.
[5] 赵丽红,张翠萍.温水足浴和口服四磨汤促进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4): 306.
[6] 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242.
[7] 梁 军,于天源,周 莉.图解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8.
[8] 王 鹏,裴 音,宜雅波.中医针灸临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