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灿艳
(武夷学院 教务处,福建 武夷山 354300)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履行人才培养职责而建立的学校对自身人才培养活动的效果予以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调控与评价,使之达到最优化状态的组织、程序及方法的总和[1]。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形式有教学检查、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等。这种监控体系在公共选修课建设初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组织管理系统、制度保障系统、教学支持系统、评价系统、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五个方面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1.组织机构仅限于校级层面。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仅限于校级层面,二级学院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机构或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校院两级缺乏统一的协作,公共选修课几乎只能依靠任课教师的自我监管。
2.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大都由教务处直接管理,教务处与督导室、教务处与二级学院、教务处与各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楚,分工、协作机制不明确,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运行体系之间的关系也不顺畅。
1.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缺乏相应的课程准入和淘汰退出机制。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几乎都是由教师自愿申报,二级学院履行批准程序后交由教务处统一管理。由于公共选修课课源紧张,基本上只要教师申请就能通过,课程开设缺乏严格把关,遴选制度缺失,导致整体质量不高。
2.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缺乏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由于建设时间不长,还未形成明显的规律,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没有专门针对公共选修课制定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在教学大纲制定、教案编写、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程考核等方面没有可参考的样本,没有质量标准作为依据,导致公共选修课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自己说了算,造成多数公共选修课都是以论文、作业、课堂讨论或纯粹以平时考勤作为打分依据,没有规范的量化标准,这种随意性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方式是导致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差的重要因素。
3.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缺乏相应的反馈与改进机制。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建立了教学质量监督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督导制度、评教制度等),但是与之相匹配的改进制度(如公共选修课定期评估及反馈制度、教师和学生的申诉制度等)缺失或不完善。
教学支持主要是指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包括人、财、物、信息等。
1.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乏优质任课教师。首先,地方本科院校受地理位置、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诸多因素影响,高层次人才很难引进,或引进来不久又离开了学校,高层次师资难以稳定。其次,近年地方本科院校大量扩大招生,学校大量招聘一些刚毕业的硕士博士来校任教,公共选修课的任课教师大都是年轻教师,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师队伍年轻化、低职称化现象普遍,高级职称占比很少。
2.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由于近年扩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繁重,加上科研考核的压力,很多教师无心开设公共选修课,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开课数量较少,各类别课程结构失衡,学生经常选不到满意的课程或是该类别课程没课可选。
3.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授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公共选修课大都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上课,很少安排在上午第一、第二节课,教学时间上不能优先考虑公共选修课。
4.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管理者对于公共选修课认识上不重视,在课程建设、网络资源、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支持力度很小。笔者访谈中发现,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公共选修课工作量计算、评优考核等方面另眼相待,甚至不把公共选修课列为精品课程、校级优秀课程、教学名师等的遴选范围,导致公共选修课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毫无积极性。
5.地方本科院校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教室偏小,设备陈旧、落后,甚至教师都没有扩音设备,公共选修课选课人数过多,造成教室噪杂一片,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1.学生的评价得不到重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学生本是教学活动的最直接感受者,但由于选课盲目、功利,学生容易以自己的喜好或为了获得高分等需求来评价教师,这使得学生评教行为走过场,评教的结果也就失去了可参照性。例如,笔者调研发现,福建省某高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公共选修课学生评教结果平均得分94.3,最高100分,最低87.6分;第二学期平均得分95.1分,最高100分,最低81.7分,但从笔者对该校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有44%的学生(3023/6872人)对公共选修课教学感到不满意,可见学生评教的结果前后偏差较大,可信度小。
2.教师的评价不受重视,缺乏相应的教师自我评价机制。由于近几年大量扩招,地方本科院校师生比例失调,青年教师较多,加之校督导、同行教师对公共选修课的督查力度不大,因而大多只能靠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发现问题及时、主动地做出调整与改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尽快建立科学的教师自我评价机制,以有利于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社会评价不被重视,方法单一,规模有限。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2],但实际上,学校与用人单位或地区行业、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及交流。例如,福建省某高校虽有一定的社会评价措施,但主要通过毕业生供求招聘会、校友会等形式开展调查,这种评价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毕业生的质量状况,因而不能有效地指导学校教学活动,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不衔接、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困境。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建立了校、处、院(系)领导听课、教学检查、学生评教评管、教学评学评管、用人单位评教等多渠道的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类信息收集与反馈滞后问题,导致信息的失效。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的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第一,缺乏对公共选修课的监控意识,不够重视,只求其有,不求其质;第二,重评价,轻监控。缺乏监控意识、监控措施、监控制度和体系,经常导致评价信息的收集困难和评价工作的被动,难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评价体系;第三,套用专科时候的监控体系或者套用教育部、省市其他高校的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对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自己学校办学特点的分析与研讨,监控体系未能很好地体现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狭窄,主要体现在:第一,对教学活动监控多,而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如管理水平、课程设置、后勤保障、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监控较少;第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监控多,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监控较少[3];第三,对教学秩序监控多,而对教学内容监控较少;第四,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质量监控多,而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监控少;第五,对在校生监控多,而对毕业生跟踪评价少。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单一,主要体现在:第一,以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或教学督导的评价为主,不能形成整体性评价;第二,公共选修课大都由校级直接管理,没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教研室等主体的作用;第三,往往将教师当做被管理者,被评价和监控的对象,缺乏对教师提高自我监控意识的引导;第四,公共选修课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终结性评教上,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不力,学生这一监控主体还未充分发挥其作用。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法片面,主要体现在:第一,往往以一两次检查或一两节课来评价一门课、一个教师,这种评价方法过于片面,偶然性因素多,导致定性结论过多,定量分析不足;第二,只进行常规性的教学评价,缺少对全过程的整体评价;第三,督与导关系不清,地方本科院校在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中,过分强调了督查的作用,忽视其导向功能,往往只是将督查的结果通报批评,缺乏相应的指导与帮助。教学督导工作要做到督导结合,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促导,指导和帮助是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第四,信息的收集、反馈和处理还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未能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高效的控制。
教学质量监控应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学管理过程进行全员、全面、全程的检查和监督[4]。
1.以人为本。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员工,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培养学生成才这条主线,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导作用。
2.以质量为生命。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观念,明确质量标准,全面实施教学质量管理[5],不断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水平,保障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或超过顾客(用人单位)满意的标准。
3.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教学来开展,努力实现人、财、物、信息等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各子系统的有效运作和相互协作。围绕教学这个中心是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本文借鉴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把教学质量监控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统筹全局,立足整体,对其优化,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各组成要素的功能,探索性地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该体系由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两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又由若干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
决策系统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学校的顶层设计,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的协作有序运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体系中各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完整有效的系统。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确定后,要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与作用,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
1.明确目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和质量标准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及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色定位,进而确定公共选修课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等。同时,要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和质量标准,保证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2.强化监督机制,实施教学运行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督教、督学、督管制度,对公共选修课教学计划、课程准入、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师生评教等教学运行实施全面、全程的质量监控。
3.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教学评价机制。地方本科院校应通过采纳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社会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评价机制,为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也为其教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征集校领导、教学督导、教师、学生信息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的意见,并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趋势分析,揭示教学规律,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增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系统的反馈调控能力,实现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的常态化、长效化。
[1]马凌,潘伟静.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及动态管理[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24-26.
[2]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15-18.
[3]张妮妮.论地方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25.
[4]王章豹.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54-83.
[5]高桂桢.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