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研究

2015-12-18 17:11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化遗产物质

吴 云

(徐州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随着越来越多高校教师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研究行列,“在专业教学中融入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或案例”[1]已得到越来越多专业教师的认同和自觉执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体育、音乐、美术、旅游等专业教学的研究也已广泛开展。但是,在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中是否需要以及如何、怎样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尚缺乏专门研究,本文将逐一阐述以上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的意义

中国语言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互有交叉、互为前提、互相启发、互动发展。离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语言文学将不仅失掉民间文学的半壁江山,而且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精神的濡养和形式的启迪。同样,离开中国语言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不会得到传神表现和提升,而且连记录、保存都会陷入危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相通相融,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也有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一)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研究水平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数量大,其保护和传承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文化的重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来说,吸引大学生参与是可行且有效之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要“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2]86,与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论基础和普通话水平,他们的参与必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通过搜集、记录、分类,建立档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有形的形式”[3]是基本的工作方式。搜集包括现场采录和资料查找。在现场采录时,采录人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论基础,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岁已高,只会说方言,这就要求采录人既熟悉传承人的方言,又能运用语言理论和工具予以准确记录。同时,采录者要具备较高的普通话水平,这样才能以准确、形象、贴切的语言描述搜集时的语境,传神地记录传承人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等相关情况,并用恰当的普通话词汇注解采录材料中的方言词。在查找资料时,搜集人要具备较高的古文功底,能从古文中找到相应资料,并能用现代汉语予以恰切的解释。

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他们却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他们将“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2]86,这些工作都与文化传承密切相关。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那么学生在工作之前就会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储备,具备搜集、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工作时就可能向他人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使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主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许还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另一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2]86,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课外活动中鼓励他们改编、排演民间文学、曲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文学作品,为其提供演出、发表的机会,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内的传承,而且可能培养出潜在的像鲁迅、莫言那样关心民间、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伟大作家,他们能以生花妙笔将民俗、民间戏曲、民间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使读者了解进而产生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保护和传承,也需要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我们才能深入认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规律、流变、价值及优缺点等,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多“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的文化视野”[2]86,这些理论和视野是从事文学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基础,比如美学理论有助于发现、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文学理论中学到的文化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精神分析学、人类文化学等对深入探讨民间文学、民俗仪式、戏曲程式等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就能使学生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时自觉运用文学理论,使研究摆脱印象式批评,增加理论深度。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将会有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水平。

(二)有利于更好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当前,在社会、文化、经济、媒体等多元冲击下,汉语言文学变成了弱势专业、边缘学科,学生认同出现危机,学生素质下降,教学难度加大,若在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有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

1.有利于学生建构理性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对自己所思、所感、所为的认可感,理性的自我认同使人理智地看待自我,肯定自我价值,拥有自信和自尊,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但自我认同不是一己之事,而是在自我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他人”对自我的看法和评价对自我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社会形成了以钱和权衡量人身份的风潮,而“身份、在中国的话语系统中等同于地位”[4],有钱、有权就有身份,有地位,就能赢得尊重,相反就会受到轻视、否定甚至蔑视。在这种语境中,八十年代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受到社会的否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受到轻视,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这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自我认同,使他们出现了认同危机,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所学毫无用武之地,产生自卑感,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使学生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文化的工作,同时也是一种带有政治意义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文化主权、文化地位和文化安全”[5],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熟练掌握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时不仅可以参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的选拔,扩大自己的就业面,而且也可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到灵感,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公司。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6]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必将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以上这些将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也能够创造价值,得到社会认可,有了这些,他们就不会轻易受别人态度的影响,对专业和自我产生认同,以清醒、理性、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专业学习之中。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注重对知识分子语言、文学、文化等知识的传授,民间的语言、文学、文化等被忽视和遮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有利于纠正这种偏颇,使学生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族群自我身份确认的重要方式”[7],其中蕴涵着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只有充分认识它们,才能真正解开我们民族文化、精神、心理的密码,使学生们知道在知识分子语言、文学、文化之外,还有源远流长的民间语言、民间文学、民间文化。它们并非粗陋可鄙,而是独具风采的,它们是文人语言、文学、文化孕育和产生的温床,而不是相反。从而使学生们树立全面的语言、文学、文化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8],保证其鲜活的根本是其人民本位主义精神,它是人民自己创造的,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长期接触、熟悉、掌握一种或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其搜集、整理和研究,能使学生从象牙塔走进多姿多彩的社会,在与传承人交流的过程中观察他们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语言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挚爱和执着追求,体悟他们人格的高尚和精神的伟大,并通过他们了解民生疾苦,感受人民的喜怒哀乐,把握社会变迁带给人民的机遇和冲击,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形成牢固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创作优秀文学作品、提升文学研究境界的必要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原生态的民间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就能够使学生接触原生态的民间文化,这些文化饱含智慧、富有美感,能够使学生得到民间思想的浸染和美的熏陶,其母题、形象等往往能够激发学生文学创作、改编的灵感,表现形式往往能给学生的文学创作以启迪。同时这些文化能与文学、美学理论等相互印证,因此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既能使学生轻松学习文学及美学理论,也能加深他们对学过的文学与美学理论的理解,还能对学生的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作品带上鲜明的中国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既能给学生提供田野调查、资料整理、多媒体化等实践机会,也可帮助他们拜师学艺,在大学期间学会一种或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还可引导他们改编、排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样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弥补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的路径

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文化关系密切,故而可以循序渐进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从诸多层面,采用多种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教学之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方式,要想提高融入效果,必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1.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群的构建与教学

现在的学生上大学前很少有机会接触存活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网络发达,学生们接受的大多是流行性、碎片化的文化,要培养他们对非物质文化的喜爱、欣赏之情,进而使他们自觉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就需要开设多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群,使多门课程互相补充,形成合力。

该课程群主要包括以下课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该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现状、原则、内容、思路、方法、政策、法规以及我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等,使学生建构比较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体系。二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该课程介绍学校所在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特征和地域特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情况,逐一讲解本地域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流变的过程,使学生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初步的整体性认识,也使学生在比较中确定自己喜爱的项目,以便进一步学习。三是地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鉴赏。该课程详细介绍某一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沿革、代表性传承人、思想和美学特征,向学生展示其核心技艺,传授理解、鉴赏该项目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课程可以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地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鉴赏之间具有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关系,开设时要依次进行,不宜同时或颠倒,但由于每个地域都拥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是并列的,因此地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鉴赏可以同时开设多门课程,以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第二和第三类课程均以高校所在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一方面是为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后续的实践。因为相对来说,高校教师对所在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和研究较多,资料容易搜集,还可以邀请传承人现场教学,待学生喜爱上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致力于其保护与传承时,也容易联系传承人,进行现场采录或拜师学艺。

概论性的课程以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为目标,可以采用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汇报,教师纠正、总结、深化的教学方式。而地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鉴赏则以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欣赏、评价为主要目标,因而最好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承担教学任务,不具备该条件的,教师要具有多年研究该项目的经验,课前要现场录制传承人的技艺,上课时以视频方式予以展示,并就关键环节和核心技艺进行解说。

2.其他课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和教学

除开设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外,也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课程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这些课程主要包括:

一是民间文学。该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极为密切,在我国划分的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传统戏曲、曲艺等三类都是民间文学课程讲述的重点,因此在该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是必要且可行的。在进行民间文学通论教学时,可以联系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讲述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结合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说明民间文学采录与整理的原则、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文体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比较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理解该文体,比如“传说核”是民间传说的重要概念,教学时,可以找几位同学分别讲述孟姜女传说,然后引出该概念,同时告诉学生孟姜女哭长城已被山东淄博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一个专业术语,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相关情况。

二是文学与美学概论。这两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降低该课程自身的难度,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尝试从文学与美学视角认识民间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比如可以联系梁祝传说讲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联系京剧服装、扮相、动作等解释形式美的因素等等。

三是中国古代及现代文学。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产生时间不长,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存在于中国文学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接触、认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撰写该题材作品的热情。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出《红楼梦》《女吊》《绿化树》《檀香刑》等作品中写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作品的方式,剖析其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增强审美效果的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实践教学

近年来,为改变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的状况,《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特别提出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2]86。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既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又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生科研

科研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研究水平,为其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生科研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团队,指导团队成员就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进而申报并完成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在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指导教师要对该项目有一定了解,能够帮助学生联系传承人。在组建团队时应本着自愿原则,队员要真正喜爱该项目,愿意致力于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且要来自该项目流传地区,以方便与传承人的交流和现场采录。在研究中,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定期组织队员讨论,使每个队员都能了解该项目的主要内容、特征、演变过程、兴衰原因等,集思广益,提出活态传承该项目的建议。

二是指导学生撰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选题时师生要充分协商,所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为师生双方所熟悉。在资料搜集阶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已经有人采录并整理过相关资料,仍需要进行实地采录,并将之作为论文的附录,这样研究基础才能牢固,也才能弄清所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适应社会、文化需求而调整自我的方式,并对其做出价值判断。

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外活动

与科研相比,课外活动因其灵活性、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文学社团及文化艺术节等课外活动,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融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可由教师帮助学生联系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拜师学艺,或者走访传承人,了解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观摩传承人的技艺,倾听其对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融入文学社团活动时,要鼓励学生在了解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作以该项目或其传承人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并在文学社的刊物、校报等开辟阵地,专门刊发此类作品。

融入文化艺术节活动时,可以以比赛的方式吸引学生,使其熟悉、了解、热爱,进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识竞答、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改编大赛、曲艺或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赛等等。

总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具有双赢作用,既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研究水平,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方面,不仅可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也可以在其他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完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组织学生参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利用文学社团、文化艺术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1]张泰城,龚奎林.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10(6):36-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29.

[4]朱大可.文化批评文化哲学的理论与实践[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1:173.

[5]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7-70.

[6]沈传亮,李庆刚.三中全会——中共重大改革决策实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02.

[7]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8]向云驹.从自在走向自觉——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J].文化学刊,2008(2):24-29.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