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师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调查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评”试卷分析

2015-03-06 08:06孙雪莲刘玉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公共课笔试上机

孙雪莲 刘玉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与信息学院,新疆 和田 848000)



和田师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调查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评”试卷分析

孙雪莲 刘玉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与信息学院,新疆 和田 848000)

关于如何改进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一直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研究重点,我们对和田师专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评,结合测评试卷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田师专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计算机公共课;测评;试卷分析;教学方法

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关基础知识,锻炼和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计算机信息素养的一门课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总是通过考试以检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那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中的考试结果,就很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并找出应对的办法。众所周知,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是很快的,在以前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以下简称CCT考试)还是以windows XP+office2003为主要考试内容,在2014年12月20日我校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升级到了windows 7+office2010,在这“新旧”交接的时期,我们对全校 872名参加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非计算机专业的41名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查考试,目的是调查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了解、分析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试题简介

本次测评试题包括笔试和上机两大模块。笔试模块又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win7、Word2010、Excel2010、PowerPiont2010、计算机网络、其他7个部分。为了符合CCT考试形式,笔试采用客观题的形式测评,共65题;上机模块去掉了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共28题。我们将7个部分按考试大纲的难度又分成了基础、中等难度和难度3种题型。见表1:题型分布表这些知识点按照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要求设计,涵盖了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能很好的测试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水平和应用能力。

表1:题型分布表

二、试卷分析

本次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评卷是从即将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人文、地理、思政、学艺、化学、物理等不同文理科学生中随机抽取41人,从笔试和上机两方面测评。

(一)对试卷的难度系数P和区分度D分析

在设计测评卷的时候,给测评卷定的期望难度系数笔试卷是0.7,上机试卷为0.75。但是我们在统计试卷数据时却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一是笔试部分的实际难度系数比期望的要低很多,相反上机部分的实际难度系数却比期望的高;二是从区分度看学生整体的计算机水平基本一致。见图1:难度和区分度比较图

我们都知道,难度系数P的值与试题难度成反比,也就是说,P越大题越容易,P越小题越难。作为教师我们认为出的笔试题相对来说是很容易的,即便是难题只要仔细认真的做也是可以找到答案的,但是在学生那里实际的反映是“好难呀”,这就出现了实际比期望低很多的现象,而在上机部分学生普遍的掌握情况比我们预期的好,这也从正面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重视操作忽略了理论的学习。再则,区分度能反应试卷在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我们从区分度也可以看到学生们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普遍不太好,简单的大部分人都会,难得基本上靠平时的记忆去猜,这一点从卷面上也得到了体现。

(二)对试卷的一般性分析

为了好统计数据,本此测评卷我们将笔试和上机都按满分给成100分。41个人的笔试和上机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85分以上为优秀)见表2:试卷的一般性分析表。

表2:试卷一般性分析表

从以上数据我们明显的看到:一是学生笔试和上机的两极分化情况:笔试最高分才刚刚及格而上机的优秀率却达到了40%。二是结合试卷的综合成绩的优秀率有20%,但是综合成绩的最高分只有82.5分,这根本达不到优秀分数(85分)。针对产生的这两种现象,我们课题组成员与任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分析出在我们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思想:学习计算机就是为了通过CCT计算机等级考试,而CCT的笔试部分考点广不好得分,上机部分又比较简单容易得分,所以把学习的重心放到了上机上,认为上机好考试通过的机率就大,这就印证了为什么我们的测评卷的笔试会考的不好。CCT考试测评的是学生计算机的综合成绩,理论成绩差,上机成绩再好也达不到优秀的标准,再则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学生们的上机也只是照猫画虎,变换了题型或者问法,学生们也就无从下手了。

(三)对试卷分数段内人数分布的分析

通过对试卷分数段内人数分布的统计分析,主要是为了给今后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与学做指导性分析,分析今后教学需针对的重点人群,分析学生一般学习状态。具体数据见图2、图3,从这两张饼图我们可以看出笔试成绩主要分布在40-60分 之间,上机成绩主要分布在80-100分之间,那我们今后的教学重点就是怎样将上机和理论更好的融合,怎样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影响理论的学习。

(四)对每种题型的得分率的分析

从表3:每种题型的得分率,我们可以看到7部分的难题的得分率都不是很理想,在计算机基础知识、PPT和计算机网络这3个章节中难题的得分率只有9%、24%和13%,都低于了概率得分率25%,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根本不会做难题,对理论的学习也只是浮于表面,不懂得如何将理论化为实践。

表1:题型分布表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此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评,课题组看出了教师和学生在教授和学习计算机公共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水平起点低

我校地处偏远的南疆地区,与新疆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学生的起点较低,这是存在的现实。即便是有些学生在中学接触过计算机,那也是只能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复制、移动操作,其水平只是起步阶段,更不用说那些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连鼠标的单击都不懂。面对这样的困境,许多教师在教学时痛苦不堪也是可以想象的。

(二)计算机公共课理论与上机的脱节

我们的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认为计算机课就是上机课,学生只要会上机,那他就能解决他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结果是很多学生掌握了某个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书上练习都会做,但到了实际应用中去却不知怎样解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对内容进行讲授和学习时只是注重对“怎么做” 忽略了“为什么做”,“做了能干什么”的讲解。这就是理论没有指导实践,实践没有影响理论的脱节现象。

(三)上机实验时间不足,特色不明显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突出特点就是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实教学中,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的理论和实验课一周共4个课时,这对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零基础”的学生来说上机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一来,教学就陷入了是按教学计划还是按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的两难境地:今天学的会操作,但在课后没有练习,下次上课就忘了,每次上课都要占用新课时间去重温上节课的知识,教学就很难按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有时候在学期末,很多教师都还没有讲到数据库的应用学生们就要参加CCT考试去了,这一点从我们的测评卷中也可以体现:其他知识的得分率只有34%,这是基本靠猜得到的成绩。再则,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就练习什么,上机内容和形式单一,特色不明显。

(四)教学方法不够人性化,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虽然我校的计算机公共课全部在机房讲授,教学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的教师还是在用传统的讲授方式上课。[1]有些多媒体课件只是教案搬家,或者简单地把黑板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显示在屏幕上的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致使,教师讲理论的时候太散太多不好记,上课不想听,讲操作的时候又讲得太快,笔记不好做,等到上机练习时就忘了。再则,很多教师大包大揽,把什么都要讲解到位,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这种“溺爱式”教学,势必会使学生避免思考、讨厌思考,渐渐的就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师总是说学生太懒,不会主动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了吗?。

(五)班级规模偏大

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减轻教师的课时量,我校目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采用大班教学方式。[2]这种合班教学方式也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课堂管理难度大,大班教学人数众多,而教师的有效监控范围局限在教室中前部,位于后排和两侧的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监控,从而出现课堂纪律涣散现象,这直接导致许多学生听课效果很差。另外,因为大班课堂学生多教师不能照顾每个学生,尤其是和不爱问问题的学生交流时间极少,甚至一个学期下来任课教师还没认清本班的学生,这样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大班教学对学生的考评和指导也带来了难度,教师往往到下课的时候还没批改完学生的上机练习。

(六)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还存在不足,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资源共享、信息检索、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学生作品展示等功能。我校在近几年,加大了校园网建设的力度,更新了网络硬件设施,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自治区、校级精品课程,在校园网的显著位置设精品课程的链接,但同疆内高校的门户网站相比,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还是缺乏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很多精品课程网站内容简单,教学素材没有及时更新,甚至打不开。师生对校园网的精品课程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例如,自2011年12月2日到现在计算机精品课程的点击率只有74次。教师每年编写的教案、课件、习题库都在更新,但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缺少了师生的广泛参与,教学的成果不能被他人共享,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就成了一种形式。

四、教学反思

不得不说,我们的教学虽然每年都在改进,但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又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呢!

(一)合作学习,开展创造性教学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是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那我们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既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差别的进行教学,在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讲授和练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在教学初时,可以通过一次简单的上机操作,摸清本班学生计算机现有水平。将全班大体上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采用“层次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中适当调整一下座位将低层次学生和高层次学生坐在一起,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操作有困难的学生搭配坐,这样可以形成“一帮一”,学的较差的学生得到了帮助,学的较好的学生为了辅导同学,听课学习会更认真。在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分为若干组,并指定一小组长负责该组的学习,在上机时即可以辅助教师指导需要帮助的学生,同时在纠错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小组长的操作技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电子教室经常安排高层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对其他同学做操作示范。这样,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各层次的学生相互协作,各有所获。例如,在上机实验时,练习题以中等层次学生会操作为标准,按照由简到难的原则设计,分出哪些是必做题,哪些是选做题,做的好的同学可以做选做题,不会因为提前完成练习而无事可做。当然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辅导课让高层学生帮助低层学生开“小灶”,让他们尽快跟上整体步伐。

(二)侧重应用兼顾理论,加大实验课比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虽说是高职高专类学校,其主要功能是为南疆地州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很多时候教师把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当作一种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一味地传授操作步骤,对每个章节孤立地讲解,知识点像一盘散沙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导致知识点记不住,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软件更新时,学不会、用不熟,不能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点可以从测评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似懂非懂的题,学生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计算机公共教学并非是短期计算机培训班,它仍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懂得实践是对理论的实践,懂得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学习的能力。为此,在教学模式方面,侧重应用兼顾理论,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精讲多练。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时,理论讲授“够用”,重点突出实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原则,将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相结合。有时我们可以先讲操作,由操作总结出理论知识,例如,在讲windows的文件和文件夹时,我们可以先讲如何新建文件和文件夹,在新建的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二者的不同,学生在总结时也就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命名规则等理论知识,这样用学以致用的方式将枯燥的理论化为实践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学习能力。

(三)改善教学方法,重视自主学习,促进教学相长

在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要改善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学习。[3]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有效地利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只有真正的通过独立思考而掌握知识才能切实提高自身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一个度做到提示教学、点拨教学而不是全盘灌输。对学生造成学习溺爱,培养出的是只会学而不会用的无用之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如:

1.用趣味激发动力。在我们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90%的学生很喜欢电脑游戏,我们也强调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学生像迷恋游戏那样迷恋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游戏中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在打字训练中,我们利用打字母的游戏软件让学生熟悉键盘,;利用五子棋比赛来练习复制、移动、粘贴操作,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游戏中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用启发引导教学。如在讲授Word2010、Excel2010和PowerPiont2010时,可以事先做好一个符合课程要求的作品,上课时演示给学生看,然后把制作的过程按功能分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的逐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编辑。启发式教学再和演示、讨论相辅,会使整堂课生动活泼。

3.用范例辅助教学。计算机基础的常用软件虽然功能千差万别,但在软件的界面组成上是非常相似的,不外乎菜单、功能区、对话框等等。这种“功能豪华”的特征根本就不需要点滴不漏的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范例有针对性的讲解。例如在讲Excel电子制表时,可以利用制作学生成绩表的例子讲解,在讲演示文稿时,学生可以利用制作自我简介这个范例学习PPT的功能。

4.用谈话帮助总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计算机教学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让学生从上机操作中总结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践能相辅相成。那么我们可以采用谈话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例如,我们可以在上机练习后,通过谈话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和概括上机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使用的命令等。

5.用电子作品创作整合教学。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总是将计算机的各个章节孤立的去讲,知识点内容讲解的细致到位,但却忽略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学而不会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学习完一个章节时举办一个班级电子作品创作展,先由教师提出创作主题,接着让学生寻找素材、自主设计、制作完成,再由教师对电子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学生通过制作一个完整的电子作品,将知识点有效的整合,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操作的方法与技巧,也体会了创作的艰辛与喜悦。例如,可以用Word2010设计主题板报,FrontPage制作个人网上家园,用PowerPoint2010制作电子课件等等。

6.合理运用媒体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首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它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我校机房都安装了电子教室的软件,让教师可以实时动态的管理教学,同时多媒体教学营生出了一些缺陷,教师要避免把多媒体当作电子黑板,更不要因为便利的设备而加大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多和学生交流,增强多媒体教学的亲和性。其次,计算机技术有很多更新的知识仅靠4个课时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利用我校的校园网将一部分教学活动放到网上进行,例如,发布教学信息、利用BBS论坛交流学习经验、下载教学课件等,为学生学习和复习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考虑到绝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电脑,登陆校园网的不便利性,我们可以提供手机接入校园网的方式来解决。

五、小结

综观整体,这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测评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测评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带着这些问题和困惑并在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希望能走出一条适合和田师专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新路子。

注 释:

①难度系数P的计算公式:P=(PH+PL)/2;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D=PH-PL,其中PH是高分组的难度值,PL是高分组的难度值。

[1] 成海.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之我见[J].观察视角,2011(5).

[2] 董耘.高校公共课大班教学质量审视[J].教育与职业,2006(2).

2015-03-30

本文为我校2013年校级课题南疆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研究--以和田师专为例(编号:1076513129)。

孙雪莲(1978-),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刘玉娟(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公共课笔试上机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疫情下的笔试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招笔试的5个问题
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人员笔试工作完成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