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婵娟,傅世强,孙 爽
(大连海事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微波滤波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重要部件之一,其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让需要的信号通过。滤波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高性能的微带低通滤波器常被用来抑制系统的谐波输出。基于Richards 变换与Kuroda 法则的微带低通滤波器设计[1-2]和高低阻抗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3-4]是两种常用的方法。然而,上述方法设计的滤波器一方面电路尺寸较大,过渡带较宽;另一方面由于相邻耦合线线宽不同产生不连续性,使带内插入损耗较大。为此,文献[5]和文献[6]采用DGS 技术,使滤波器电路结构更加紧凑;文献[7]运用分形结构设计成阶跃阻抗微带滤波器,改善通带特性;文献[8]采用扇形短截线结构设计微带滤波器,缩小尺寸的同时提升了性能。但以上设计方法复杂,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为克服传统微带滤波器结构不紧凑,阻带衰减较慢,寄生通带抑制不充分等缺点,本文采用微带滤波器中比较成熟的高低阻抗线结构,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截止频率为1 GHz 的椭圆函数微带低通滤波器。由于传统的切比雪夫滤波器的频率选择性要变好,只能增加谐振单元数,这通常会增大插损,而椭圆函数滤波器的无限衰减极点可设在有限频率处,则通过较少的谐振单元数便可大幅改善频率选择性,从而在减小电路尺寸的同时,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设计源和负载阻抗均为Z0=50 Ω,截止频率fc=1 GHz,通带波纹LAr<0.2 dB,阻带边频fs=1.2 GHz时最小阻带衰减LAs>30 dB 的微带低通滤波器。选取椭圆函数滤波器结构形式C0620c[9],经查表可知LAr=0.18 dB,ΩS=1.194,LAs=38.1 dB 的6 支路滤波器原型满足设计要求,其LC 电路结构如图1(a)所示,用微带线实现该滤波器的等效电路结构如图1(b)所示。
查表获得椭圆函数低通滤波器的原型元件值:g0=1.000,gL1=0.8214,gL2=0.389 2,gC2=1.084,gL3=1.188,gL4=0.741 3,gC4=0.907 7,gL5=1.117,gC6=1.136。根据阻抗变换和频率变换式(1),可得实际LC 元件值:L1=6.536 5 nH,L2=3.097 2 nH,C2=3.450 5 pF,L3=9.453 8 nH,L4=5.899 1 nH,C4=2.889 3 pF,L5=8.888 8 nH,C6=3.616 0 pF。由式(2)可求得引入的衰减极点频率在1.22 GHz 和1.54 GHz。
图1 设计的椭圆函数低通滤波器结构
用高低阻抗线进行微带滤波器物理实现,选取介电常数为2.65,损耗角正切0.002,厚度为2 mm 的微波介质板,考虑到加工可实现性,利用高阻抗线Z0L=100 Ω 等效串联电感,低阻抗线Z0C=30 Ω 等效并联电容,使用ADS LineCalc 计算出的微带线物理参数,高阻抗线宽度WL=1.5 mm,截止频率处介质波长λgL=210 mm;低阻抗线宽度WC=11 mm,截止频率处介质波长λgC=197 mm。利用式(3)可初步计算等效微带线的长度。考虑到开路微带线的终端电容效应,以及高低阻抗线不连续处的寄生参数影响,实际微带线的长度还需修正计算,具体公式参见文献[10],得到初步电路尺寸之后,便可进行电路及电磁场仿真分析
在微波传输线中,利用不同特性阻抗的传输线作为集总参数来等效,原则上高阻抗值应尽量高,低阻抗值应尽量低,这样对集总参数的接近程度越好,但也要兼顾到实际加工复杂性和功率容量的要求。根据计算得出的电路尺寸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分别采用射频电路分析软件ADS 和三维电磁场仿真工具HFSS 进行优化设计,最终优化后得到滤波器的尺寸参数为lL1=11.8 mm,lL2=5.3 mm,lL3=21.5 mm,lL4=9.1 mm,lL5=15.2 mm,lC2=15 mm,lC4=16 mm,lC6=16 mm。图2 给出了最终电路的仿真结果,从图中可看出,设计的滤波器通带内具有较小的插损,同时具有陡峭的过渡带,并带外实现了两个预设的衰减极点。ADS 和HFSS仿真结果稍有偏差,这是因ADS 采用了电路级理想仿真,而HFSS 则是考虑了微带线寄生效应的电磁仿真。
图2 椭圆函数微带低通滤波器仿真结果
根据优化后的电路尺寸进行了实物制作和实验测量。图3 是实际加工的椭圆函数微带低通滤波器实物图,图4 是该滤波器经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实测结果曲线,可看出在1 GHz 处实测波纹衰减0.26 dB,阻带的两个衰减极点频率稍有偏高。整体上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实测和仿真曲线存在的偏差主要是由于N 型接头和加工误差等造成的。
图3 椭圆函数微带低通滤波器加工实物
图4 椭圆函数微带低通滤波器实测结果
本文采用高低阻抗线结构,设计了一款椭圆函数型微带低通滤波器。给出了滤波器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参考公式,并通过仿真软件ADS 和HFSS 对其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微波材料板制作出滤波器实物进行了测试验证,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所设计的滤波器,结构紧凑,插损小,具有陡峭的过渡带,满足实际工程应用。
[1] 王汉江,吴姣,杨维明,等.基于Richards 变换与Kuroda规则的微带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仿真[J].湖北大学学报,2010,32(4):398-402.
[2] 彭玉峰,林思宏,金龙,等.一种基于ADS 的微带低通滤波器优化设计[J].微波学报,2012(S1):213-215.
[3] 左杜军,齐中斌,蒋高桥.基于ADS 的微带高低阻抗线低通滤波器的优化设计[J].大众科技,2010(10):25-26.
[4] 王辉.基于阶梯阻抗的发夹结构低通滤波器设计[J].信息通信,2011(4):25-26.
[5] 王智广,韩亮,吕飞.基于DGS 微带低通滤波器的改进设计[J].电子科技,2011,24(10):17-18.
[6] 魏峰,翟阳文,史小卫,等.一种新颖的缺陷地微带线低通滤波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45-648.
[7] 杨维明,吴姣,张劲,等.基于分形技术的阶跃阻抗微带低通滤 波 器 设 计[J].电 波 科 学 学 报,2010,25(5):1000-1004.
[8] 邓世雄,陈星,李德治.扇形短截线结构的椭圆微带低通滤波器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2,35(8):35-37.
[9] 甘本祓,吴万春.现代微波滤波器的结构与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10]Hong Jiasheng,Lancaster M J.Microstrip filters for RF/Microwave applications[M].New York:John Wiley&Sons,Inc,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