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5-03-06 09:04:18寇艳丽
魅力中国 2015年52期

寇艳丽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吉林 长春 130400)

前言:一直以来,课堂教学都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而且教学属于有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教学具有的有效性一直都是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而有效教学不仅要让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需对学生思维能力加以培养,对其发展需求加以满足。作为教育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数学教学在社会进步以及发展期间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对数学学科有效教学加以研究意义重大。

一、准确把握教学起点,重视学生已有经验

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应对高中生已有经验加以关注,把高中生真实情况当作出发点,对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加以设计。例如,对“函数概念”有关内容讲授之时,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设计:

第一,向高中生说明,初中时期就已学过函数概念,为何高中时期要继续对函数概念进行学习,进而让高中生对初高中时期知识间的链接以及系统性加以了解,教师可进行如下设计,进而说明对函数知识进行继续学习的必要性。

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用PPT对两个盒子加以展示,针对其中一个盒子,可以从正前方进行拍摄,这样只能将盒子前面部分拍摄清楚。对于另一个盒子,可以提升拍摄盖度,这样不仅能够将盒子前面部分拍摄清楚,同时还能拍到盒子当中很多内容。所以,上升高度以及改变角度可以看清原来事物,并且发现更多东西。所以,在初中时期函数基础之上进行学习,可以站在新的高度以及角度对函数概念加以学习,进而获得更多知识。

第二,提出“y= 1(x∈R)是函数吗?”的思考题。借助现有知识难以对该问题进行回答,而让高中生在认知方面产生冲突,对其探究欲望加以有效激发,可以起到承前启后这一作用,不仅能对初中阶段的函数概念加以深化,同时还能为借助集合语言对函数本质加以描述做铺垫。而这是高中时期对函数定义加以研究的必要性。这样一来,能够把初中函数与高中函数进行有效连接,并且让其形成一个相应体系,进而让知识呈螺旋形式上升,这与高中生当前认知规律相符合。

二、揭示数学思维,并在能力与思维间升华

如今,在高中时期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知识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比如,教师在对数学知识讲授期间,应当对相关的背景文化加以介绍,并且指导以及鼓励学生对某一专题有关资料文献进行查找、搜集以及阅读,同时组织学生实施交流,进而有意识的对数学思维加以强调。而通过数学思维方面教学,可以让高中生紧抓数学本质,进而促使其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得到提高。

分析:此题要求直线MN斜率,就需要知道点N和点M的坐标。

解:设AM斜率是k,那么AM方程是.将其代入到圆O方程之中,整理可得根据韦达定理可知,进而得到又由AF=AE可得到kAM=-k.

以上是对此题进行求解的常规思路,但如果数学教师只是单纯分析这个问题,那么就丧失此题具有的真正意义,高中生具有的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所以,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具有的性质加以思考。事实上,按照条件AF=AE,可以取一点A关于y轴对称点C(),那么就有∠CAN=∠CAM,进而弧CM和弧CN长度相等。因此有OC⊥MN,这样可对此题进行快速求解。这种解法是让高中生在对圆具有的几何性质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对图形特点加以分析,从而对高中生解题思维以及解题能力加以提高。

三、促使学生精力知识的再次创造,始终追求本质教学

事实上,高中数学科目的有效教学就是在有效教学这一理论具体指导之下,把新课改下的数学课标当作参照,进而促使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提高,促使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行为。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应当让高中生历经知识再次创造的过程,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加以深入挖掘,进而传授给高中生数学本质方法及思想。

通过这道例题,能引导高中生对例题进行再次创造以及再次思考,进而让学生把握数学本质。

f(1 -m)+f(1-m2)<0,则求m取值范围。

经过联想,能够提高学生再创造的能力,并且促使其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结论:综上可知,现阶段,高中时期的数学教师面临的多是个性非常鲜明的00后,这使得以往单一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目光,所以数学教师需对以往教学方式及时加以更新。同时,在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学起点,重视学生已有经验,揭示数学思维,并在能力与思维间升华,并且促使学生精力知识的再次创造,始终追求本质教学,进而让高中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