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控制模式创新及路径研究
王中和
(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摘要:传统的投资控制模式无法有效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控制中管理界面复杂、承办方激励不足等问题,亟需优化投资控制技术与工具,形成项目投资控制新模式以解决新形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管理与激励问题。以控制权配置、不完全契约与内部控制等理论为指导的“投资-建设-回报”方式,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控制中运用的创新包括:基于项目控制权配置的投资控制手段与工具选择的创新;基于风险初次分担与再分担联动的合同价格控制的创新;基于“投资-建设-回报”的BT项目分阶段过程回购的创新。在上述投资控制模式的创新提出后,通过“投资-建设-回报”方式下投资控制模式创新路径在深圳地铁5号线的投资控制模式中的运用,验证了本研究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控制;“投资-建设-回报”;深圳地铁5号线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社会中快速、便捷的运输工具,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城市发展程度及公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2015年,中国轨道交通将新增运营里程1 000 km,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也将在未来5a内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然而已有学者指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传统拨款加贷款的单一投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迅猛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在此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引入集成投融资与建设管理的开发模式有利于解决投资模式的适应性问题[1]。集成投融资与建设管理的开发模式下的各种具体模式将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主流方式。政府投资项目中采取的集成投融资建设模式(BT、PPP项目模式),常出现管理界面复杂、承办方激励不足等问题。传统的投资控制模式无法有效解决上述主流模式下的管理与激励问题,亟需结合新模式的应用优化与投资控制技术、工具等创新,形成项目投资控制新模式以解决新形式下的投资控制问题。
关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模式创新的研究在相关领域已经引起了重视,其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基于技术视角与基于制度视角的投资控制模式创新:基于技术视角的投资控制模式创新研究是通过将管理领域的先进技术手段或思维理念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项目的投资控制,如全面质量管理[2-3]、并行工程、流程再造、集成管理、精益制造、战略伙伴、供应链管理等组织管理中的技术手段引入工程管理中,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集成化管理[4-6]、精益建设[7]、建筑业供应链管理[8-9]等思想[10-13]。这些管理思想提出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然而仅从先进技术引入的层面解决项目投资控制问题,往往很难以从项目制度层上改变投资控制模式,无法真正解决项目的投融资问题,由此学术界开始从制度转变的层面思考项目投资控制改善的问题。基于制度视角的投资控制模式创新研究的代表为:Bubshait[14]提出的通过设立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激励合同的投资控制模式。在此基础上,Winch[15]将工程项目作为一个联合体组织,将项目治理的观点引入到投资控制模式之中。同时,基于制度视角的投资控制模式创新研究多半引入了交易成本概念,这一思想指出:由于专业化分工,建设项目通常不是由单一个体完成,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多方参与者,因此为更好地降低交易成本和建设成本,合理安排相应的合同结构,合理采用相应的建设模式便成为了有效控制投资的关键问题[16]。单一从制度改变的层面,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投资控制模式改变的问题,然而在项目过程中往往缺乏技术指导,在投资控制模式的实施上缺乏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融资与建设运营体制下,项目承办方全过程管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是一种“大集中”模式。因此,采用集成投融资与建设管理开发模式时,其主要建设目标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未来的运营功能、减少管理界面、实现工期约束、合理转移风险等目标的合理实现。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集成投融资建设模式的特点分析提出了“投资-建设-回报”(Invest-Construct-Return,ICR)方式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控制,该模式将学术界的两个研究视角进行结合,在制度层面进行了投资控制新模式的实现,在技术层面引入项目控制权配置等理论保证该模式的顺利实施。
1“投资-建设-回报”方式下投资控制模式的内涵
“投资-建设-回报”(ICR)方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控制模式是若干投资控制技术的集合。它立足于ICR方式,以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回购价款影响机理等相关理论为依据,遵循多层次项目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原则,通过集成投融资建设模式与总承包模式下的投资控制技术整合而成。
“投资-建设-回报”(ICR)本质上更接近于设计施工总承包与项目融资的一种新型整合,其核心要素包括基于项目控制权配置的投资控制手段与工具选择的适配模型、基于风险初次分担与再分担联动的合同价格控制模型和基于ICR的集成投融资建设模式的分阶段过程回购模型。该投资控制模式可以合理确定项目投资总目标,并通过风险分担与全过程造价控制技术去具体实现项目实施各阶段的投资控制分解目标的优化管理,从而达到项目的合同价款整体可控目标的实现。
2“投资-建设-回报”方式下投资控制模式创新路径及基本框架
2.1“投资-建设-回报”方式下投资控制模式的创新路径可分为3个阶段
(1)第1阶段,针对ICR下不同主体与视角下的投资控制问题,以项目控制权配置为主要的研究理论,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投资控制制度的层次分解,相应地确定出不同层面投资控制的问题与目标,为寻找对应的控制工具提供了思路,并最终得出了基于项目控制权配置的投资控制手段与工具选择的适配模型。
(2)第2阶段,针对项目中承方投资控制的激励问题,通过风险分担与工程价款控制的研究,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关于初始契约与再谈判的划分,构建了一个2阶段风险分担框架(初次分担与再分担),并以形成的风险分担方案为依据拟定承办方的投资控制目标,即集成投融资建设模式的合同价格,最终构建集成投融资建设模式的合同价格控制模型解决本问题。
(3)第3阶段,针对ICR中的回购价款控制问题,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承办方长期的施工过程价款控制专业能力与内部控制程序等到组织过程资产,结合集成投融资建设模式的回购价款影响机理分析设计回购方案,即施工过程中分期回购模型,整合工程价款管理技术与方法最终实现项目的价款控制。
通过上述3个阶段形成的创新路径,将产生以下技术效果:投资控制模式的依据与优化路径构建;承办方投资控制的激励约束;项目资金成本的节约与过程目标控制。“投资-建设-回报”方式下投资控制模式的创新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投资-建设-回报”方式下投资控制模式的创新路径图Fig.1 Innovation path of investment control mode under “invest-construct-return”
2.2“投资-建设-回报”方式下投资控制模式的实现模型
ICR方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控制模式是3个实现模型的集合,分别对应创新路径的3个阶段。
2.2.1基于项目控制权配置的投资控制手段与工具选择的适配模型
通过引入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以项目控制权配置为主线将BT项目投资控制划分成3个层次:行政监管层、契约治理层与项目管理层,不同层次的投资控制需要相应的控制手段与工具匹配,以实现该层次投资控制目标。该模型中投资控制目标在各层次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上一层次的目标是下一层次控制目标的依据与约束,相应地各个层次的控制手段与工具便有所不同,该模型给出了3个控制层次中选择控制手段与工具的方法。
适配模型的具体实施流程表现为:①项目控制权的识别;②不同模式下的控制权配置方案分析;③基于项目控制权配置的投资工具选择。
2.2.2基于风险初次分担与再分担联动的合同价格控制模型
BT项目承办人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核心主体之一,合理的风险分担是激励与约束其进行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机制。把风险分担界定为缔约阶段合同风险的初次分担与履约过程中风险再分担两个阶段,从而形成了动态的风险分担方案。该模型中基于风险两阶段分担形成的分担方案,把合同定价与之联系起来,形成了项目合同价格确定与调整的合同条款,并相应地订立了控制工具与手段。
合同价格控制模型的具体实施流程表现为:①风险分担框架构建;②风险分担方案选择;③契约治理层的风险分担机制与控制目标确定。
2.2.3基于“投资-建设-回报”的BT项目分阶段过程回购模型
传统BT模式下的建成移交后回购支付的方式使得回购方案的设计与选择非常复杂,主办方的投资控制效果不确定性高。该模型主要结合ICR的改进BT模式,以BT项目回购价款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为切入点,在分析建成移交回购模式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期回购的思想,通过分阶段回购方案设计,并结合施工项目价款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整合优化投资控制技术。
分阶段过程回购模型的体实施流程表现为:①回购价款影响因素识别;②回购方案设计;③给予回购方案的投资控制工具选择。
ICR模式下的投资控制模式的实现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ICR模式下的投资控制模式实现模型Fig.2 Realization model of investment control mode under ICR
3深圳地铁5号线——“投资-建设-回报”方式下投资控制模式创新的典型案例
深圳地铁集团将本研究的投资控制模式创新路径应用于深圳地铁5号线项目中,其具体创新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基于项目控制权配置的投资控制手段与工具选择适配模型的应用
3.1.1项目控制权的识别
对于BT模式中项目控制权的分类识别,结合项目WBS可以得到较清晰的识别,从而为控制权的有效分配提供一个可操作的依据。
3.1.2项目行政监管层的控制权配置及控制手段与工具选择
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的行政监管层的主体为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门等部门,各部门的主要控制权依据所采用的主要控制工具如表1所示。
3.1.3项目契约治理层的控制权配置及控制手段与工具选择
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所采用的模式不同于一般BT项目,对于该模式的理解应抓住项目控制权配置这条主线来把握。首先,通过该项目的合同条款与实践调研可以总结出该BT工程中,作为项目主办人的深圳地铁公司的基本工作内容。其次明确5号线项目中契约治理层面的控制权配置情况,如表2所示。
3.2基于风险初次分担与再分担联动的合同价格控制模型的应用
3.2.1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
通过WBS分解及头脑风暴等风险因素识别方法,识别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的项目风险因素。
表1深圳地铁5号BT项目行政监管层的控制权配置
Table 1 Allocation of control right a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 level in Shenzhen Metro Line 5 BT project
表2 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中契约治理层面的项目控制权配置一览表
3.2.2风险分担原则的确定
通过专家访谈反馈的信息,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的风险分担原则主要体现权责利对等的思想,且考虑合同各方的意愿和能力。在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确定了如下风险分担基本原则:
(1)项目控制权与风险分担对应原则。即风险承担者拥有与其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的项目控制权,以便其合理决策来有效控制风险;
(2)可预见性原则。即若合同一方能够更好地预见该风险,则由其承担该风险;
(3)控制力原则。即若风险非合同双方所引起的,则谁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或管理该风险的成本更低,则由其承担该风险;
(4)风险源原则。即某一风险由合同一方引起,则其由承担该风险;
(5)风险与收益匹配性原则。即承担风险的主体能够获得与其匹配的风险收益。
3.2.3风险分担方案的形成
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的风险分担过程基本按照风险初次分担与再分担的程序(具体过程略)进行,由此得出的风险初次分担方案
3.3基于“投资-建设-回报”的BT项目分阶段过程回购模型的应用
3.3.1回购价款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深圳地铁公司提供的项目资料分析,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影响回购总价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资金投入方式;②建设工期;③工程变更;④基准利率与投资回报率;⑤回购支付方式;⑥回购期限等。其中,①②③④主要影响项目的回购基价;而④⑤⑥则影响回购期投资收益。
3.3.2支付方案的选择
通过上述回购价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对于5号线工程的回购方案确定了如下思路:以建设期的回购支付代替一般BT模式下的回购方案;每期支付的价款额通过年度验工计价方式确定,并通过合同条款予以约定。深圳地铁5号线资金支付方案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每年度应予以支付的款项集中于当年年末与来年年初,分两次结算上一年度的所有款项。
4结论
1)完善了投资控制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本模式实施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建设甚至运营过程的成本或造价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公司内部整合了相关数据获取、录入、更新与维护等各个环节,优化了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平台。
2)规范了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流程。本模式对于BT合同风险分担、合同价格确定与调整、回购方案的确定等核心环节的操作方式进行了程序化设计,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承办方内部相关人员提供了工作指引,提高了投资控制管理过程的规范性。
3)ICR方式下的投资控制创新路径提出了建设期分阶段回购方案,使得承办方在项目建设期即可回收资金,减小了承办方的资金压力及融资风险,并通过加快资金周转从而提高其投资收益率,也极大降低了所需投入的费用。这一方案对于承办方参与项目积极进行项目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从而也有助于承办方工期、质量、投资等项目目标的整体实现。
参考文献:
[1] 乔恒利. 基础设施项目多元投融资模式选择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QIAO Hengli. Study on the multiple model selection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D].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9.
[2] Haupt T C, Whiteman D E. Inhibiting factors of implementing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n construction sites[J]. The TQM Magazine, 2004, 16(3): 166-173.
[3] Love P E D, Li H, Irani Z, et al.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 dialogue for change in construction[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 Economics, 2000, 18(3): 321-331.
[4] Kang L S, Paulson B 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integrate cost and schedule for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8, 124(5): 381-389.
[5] Stewart R A, Mohamed S. Evaluating web-based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capturing the long-term value creation proces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4, 13(4): 469-479.
[6] Jaafari A, Kumar Doloi H. A simulation model for life cycle project management[J]. 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2002, 17(3): 162-174.
[7] Bresnen M, Marshall N. Understanding the diffus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management ideas in construction[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01, 8(5‐6): 335-345.
[8] Wong A.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Hong Kong: a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erspective[J].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999, 10(2): 199-208.
[9] Proverbs D G, Holt G D. Reducing construction costs: European best practice supply chain implica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2000, 6(3): 149-158.
[10] Love P E D, Irani Z. A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y cos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3, 40(7): 649-661.
[11] Chao C H, Adviser-Krizek R J. Formulation of an E-business Inter-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001.
[12] Hormozi A M, Dube L F. Establishing project control: schedule, cost, and quality[J].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64: 32-38.
[13] Stewart R A, Mohamed S. Evaluating web-based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capturing the long-term value creation proces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4, 13(4): 469-479.
[14] Bubshait A A. Incentive/disincentive contracts and its effects on industrial proj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3, 21(1): 63-70.
[15] Winch G. The construction firm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1989, 7(4): 331-345.
[16] Konchar M, Sanvido V. Comparison of US project delivery system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8, 124(6): 435-444.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path of investment control mod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project
WANG Zhonghe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investment control mode cannot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interface, insufficient incentives and other issues in the investment control of urban rail transit projects. It is desperately needed to optimize the investmen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ools to form a new project investment control model which could address management and incentive problems in urban rail transport project at present. Guided by theory of control right configuration, 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internal control, "investment-construction-return" (ICR) mode was established. The innovations include selection of investment control methods and tools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right configuration; contract price control based on linkage of risk allocation and risk reallocation; phased buyback process based on the "investment-construction-return" in BT project. After these innovative investment control mode being proposed, Shenzhen Metro Line 5 was taken as the study case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ICR mode.
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 investment control; investment-construction-return; Shenzhen Metro Line 5
中图分类号:F572.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029(2015)01-0184-06
通讯作者:王中和(1964-),男,天津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公共项目治理与风险分担研究;E-mail:18010121207@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2175);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资助项目(2012ZD32)
*收稿日期: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