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贝,夏敏慧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随着生产力发展,时代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追求休闲生活理念,且休闲生活需求逐渐加深。于光远早在21世纪到来之时就提出了“普遍有闲”社会的到来[1]。人们的生活和旅游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猎奇求新的思想推动着人们由观光旅游转向海洋体育旅游。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战略规划建设,开发海南海洋体育旅游已刻不容缓。邹煜[2-3]对海南开发海洋体育旅游市场以及危机管理体系进行过研究,李贺[4]也初步研究过海南发展滨海体育旅游,芦燕[5]曾以海南省帆船帆板运动可持续发展前景为例来研究海南滨海体育旅游,王辉[6-7]等研究了海南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徐文海等[8]以夏威夷作标杆与海南作对比分析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等。由此可见,目前关于海南海洋体育旅游相关研究还较少,且研究面较窄。本研究运用波特“钻石理论”模型,从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发展结构、机会以及政府等方面出发,多角度地分析海南海洋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为快速发展和提升国内外竞争力提供参考。
对海南海洋体育旅游环境、产品、项目和游客(如海口市西秀海滩帆船帆板国家运动队基地、三亚市亚龙湾及天涯海角海滩、蜈支洲岛海滩等)进行实地考察。
1.文献资料法
在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海南省图书馆借阅有关海洋体育旅游和波特“钻石理论”书籍和报刊。通过计算机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有关海洋体育旅游与目的地竞争力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期刊文献、硕博士论文等(见表1)。
表1 海南海洋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相关研究
2.考察法
通过对海南海洋体育旅游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海滩环境及基础设施,对海滩边海洋体育旅游项目进行了解和体验。同时观察游客在参与海洋体育旅游项目时的具体表现,了解参加各项海洋体育旅游项目人数。
3.访谈法
通过与海滩边管理人员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海洋体育旅游知识水平以及游客基本情况;通过与海滩边游客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海南海洋体育旅游的看法和感受;通过与研究海洋体育旅游专家进行交流,了解海南海洋体育旅游发展趋势。
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尔·波特[9]创立了“钻石理论”模型(见图1),提出了关于竞争力的四大因素两大变数,即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表现、战略结构及竞争对手表现、机会和政府等。本文从“钻石理论”四大因素两大变数来分析海南海洋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为提高其竞争力提供理论借鉴。
图1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9]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包括了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目前,对于初级生产要素的需求在逐渐减少,因而其重要性也越来越低;而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却在逐步提高。
1.地理区位要素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北部临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西部以北部湾与广西省和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因南海分别与台湾省和菲律宾、马来西亚相隔。可看出海南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
2.气候要素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市,属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长夏无冬,1月平均气温17.2℃,7月平均气温28.4℃,年均日照300天以上,光照率为50%-60%。可见气候要素对于开展海洋体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优势。
3.资源要素
海南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海洋省;海岸线1580公里,其中海湾68个,西沙南沙群岛、礁盘等600多个;海洋主题公园、邮轮码头、滨海运动训练基地等设施较多。可见海南海洋体育旅游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丰厚独特。
4.交通设施要素
海南是岛屿省份,现今已与国内外56个城市通航;开辟了海口、三亚、八所、洋浦等24个港口,海上船运便利;开通了出岛火车和东环高速铁路;以“三纵四横”为骨架建立了环岛高速公路。可见海南已从海陆空三方面建立起了立体交通网,加强了与国内外各地区交流和合作。
5.人力资源要素
波特[9]“钻石理论”模型中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培养高水平人才,才能使海洋体育旅游更富活力和创造力。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海洋体育旅游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国内需求市场是推动海洋体育旅游发展的动力。海南海洋体育旅游起步较晚,还属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速度较快,且具有明显地域垄断性。2010-2014年海南省过夜游客总数呈直线上升,游客构成中,国内游客占主导(见图2)。因此,在海洋体育旅游开发中应以国内游客为主,充分发挥海南国内竞争力优势。
图2 2010-2014年海南过夜游客构成变化图
对于形成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关系。海洋体育旅游相关和支持产业则主要包括海洋体育旅游装备企业、教练员队伍、保险企业、旅行社和酒店等。要着重开发特色产业,拉动相关和支持产业的发展,形成集群产业。
海洋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应该包括四个空间层次,渐次推进,由浅至深,由近至远;即滨海沙滩,近岸海域,远海海域,大洋海域。目前海南推出的海洋体育旅游产品主要聚集在滨海沙滩(沙排、沙足、沙滩马拉松等)及近岸海域上(帆船帆板、冲浪、赛龙舟、邮轮等)。三亚、万宁、海口等地多次举办国际性海上运动赛事,可见海洋体育旅游结构分明,且都有较快发展。
国家海洋战略规划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给海南海洋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机会。基础设施更完善,市场秩序得到维护,服务水平改善,海洋体育旅游项目增多,如潜水、邮轮游艇、海钓等都给海洋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和发展空间。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海洋作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六大功能组团之一,采取更加开放的海洋旅游政策,鼓励发展海洋新兴产业[10]。落地签证、免关税等优惠政策[11],增强了海南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出现了水质污染、沙滩泥化、动植物种类减少等现象,这必将影响海洋体育旅游发展。建议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呵护生物多样性基础上合理规划资源,依靠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差异性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波特[9]认为:对于高水平高质量服务的感知和满意度,能给旅游目的地带来游客的忠诚,提升目的地名气。企业应与学校、俱乐部等合作培养高水平人才,或从国内外引进高质量人才,形成多层次多途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国际标准的人才队伍,同时给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整体形象。
游客是海洋体育旅游的直接体验者,也是旅游市场主体。应多制作一些类似如《海南深呼吸》旅游专题宣传片,抓住游客心理,使其产生好奇和游玩欲望。同时采用网络营销和体验营销等营销方式,扩大海南海洋体育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提高游客信任度,继续发挥国内市场优势,扩大国外市场。
利用政府颁布的开放式政策,旅游企业应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发展高端海洋体育旅游产品。整个行业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完善市场机制,形成大规模海洋体育旅游产业链。
海洋体育旅游是一项危险系数稍高的旅游项目,在开发中应与保险业合作,建立海南海洋体育旅游危机防范和管理机制。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时期,更是我国热带海洋体育旅游目的地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我们将热切期待海南海洋体育旅游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1] 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邹煜.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开发海洋体育旅游市场SWOT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3] 邹煜.海南省海洋体育旅游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4] 李贺.对海南发展滨海体育旅游的初步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0(3).
[5] 芦燕.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滨海体育研究海南省帆船帆板运动可持续发展前景分析[J].运动,2011(26).
[6] 王辉.海南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3.
[7] 王晓琳.三亚热带体育旅游目的地国际化进程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2(1).
[8] 徐文海,邓颖颖等.基于竞争力评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研究——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3).
[9] 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 王赵洵.海南:加快发展海洋体育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2-01-04(13).
[11] 王赵洵.海南旅游瞄准海洋[N].中国旅游报,2010-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