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集群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5-03-03 10:21□文/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份额集群竞争力

□文 /冯 强

(1.东华大学 上海;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宁波)

一、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产业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成了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呈现出产业集聚的现象,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是在阐述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研究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的居多;国内主要是应用相关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具体对象的实证研究居多。从研究层面上来看,大多数学者将竞争力放在宏观国家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上研究。事实上,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而这个区域的竞争力大小,更是取决于其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及其产业内部结构状况。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主导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产业竞争力评价趋势应当是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中观产业层面上,在克服现有理论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构造新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重点是量化研究特定区域产业、特别是特定区域主导产业的竞争力状况。本文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选择实证研究比较实用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偏离-份额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偏离-份额法的原理及方法

(一)偏离-份额法基本原理。偏离-份额法(SSM)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继提出,之后Missell(1961)将其扩展到对劳动力和资本在企业内流动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效应研究。而同一时期,Dunn,Perloff,Lampord,Multh等人对此方法也进行了完善,直到20世纪80年代逐步完善,成为被人们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中普遍使用的统计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研究区域的经济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研究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省份时,常选国家为标准区域;当研究某一城市时,常选其所在的省份为标准区域。该方法将研究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个因素,区域份额因素、产业结构偏离因素和区位偏离因素,即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区域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区位偏离份额。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偏离-份额传统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比较准确地确定区域内产业或各部门的发展状况与全局相关产业或全局相关部门相比较竞争力的大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二)偏离-份额法计算方法。假设i区域制造业在经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了变化,则i区域制造业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将i区域制造业第j个制造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

这样在[0-t]时段内i区域制造业第j个制造业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 Nij、Pij和 Dij,即:

其中,Nij为份额分量(或全国平均增长效应);Pij为结构偏离分量(或产业结构效应);Dij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或区域份额效应)。

三、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采用2007年制造业集群产值作为基期,以2011年制造业集群产值作为末期,以全国作为大区域分析背景,应用偏离-份额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9个制造业产业进行分析。数据分别来源于2008年和2012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从全国份额Nij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的份额量均大于0,即各部门均为全国性的增长部门,说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份额分量优势使得20个制造业产业集群在上海的产值增加了1,084.81亿元,江苏的产值增加了2,260.61亿元,浙江的产值增加了1,337.39亿元,广东的产值增加了2,337.60亿元。

从竞争力份额分量Dij可以看出,20个制造业中,江苏的整体竞争力较强。江苏制造业中竞争力份额大于0的产业有12个,分别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其次是广东,其竞争力份额大于0的产业有6个,分别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上海和浙江的制造业中竞争力份额大于0的产业都只有1个,上海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浙江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这说明,在上海和浙江除了这两个制造业外,其他产业在国内并不具有竞争力,以至于目前上海和浙江的制造业地位已经不能由来自于产业结构方面的优势来继续维系,其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已经落后于其他地区。

(二)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对比分析。纺织业产业集群,江苏和浙江两个地区的竞争力分量均为负数,说明这两个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在全国竞争力都比较弱。江苏和浙江由竞争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是1,256.49亿元和1,450.64亿元,说明由于规模优势和增长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基本相当。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集群,广东和江苏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广东的竞争优势强于江苏,广东和江苏由竞争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487.74亿元和1,340.99亿元,而浙江仅有129.22亿元,说明该产业集群在广东和江苏整体竞争优势较强,而浙江的要弱很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集群,相比较江苏和浙江而言,广东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在江苏虽然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在全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仅为204.48亿元。

家具制造业在上海、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在全国没有竞争力,规模优势和增长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最大的是广东,其次是浙江,最小的是上海。

造纸及纸制品业在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在全国没有竞争优势,其规模优势和增长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广东为687.04亿元,浙江为385.52亿元,整体竞争优势均不强。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集群在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它们在全国范围内均没有竞争优势,相反,江苏虽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经济效应为176.93亿元,说明江苏的产业规模竞争优势不强。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均形成了产业集群,就竞争力而言,江苏的最强,其增长优势达到了286.10;其次是广东,增长优势为78.06。该产业在上海和浙江没有竞争力,但从经济效应结果来看,这四个省市的规模优势均不强。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只在江苏形成了产业集群,从竞争力和总的竞争优势来讲,江苏都表现非常显著。化学纤维制造业在江苏和浙江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它们在全国没有竞争力优势。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在上海、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从竞争力方面来讲,浙江和广东在全国都有竞争力优势,而上海没有竞争力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该产业在江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

金属制品业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都形成了产业集群,仅有江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竞争力偏弱。规模优势上江苏和广东较强,其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所带了的经济效益分别为2,091.57亿元和1,602.45亿元。

通用设备制造业在长三角形成了产业集群,但整体的表现出竞争力很弱,相反,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广东,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从经济效益上来看,江苏的最大,为2,179.77亿元,其次是广东,为1,694.95亿元,浙江的为1,156.47亿元,说明该产业在江苏、浙江和广东均表现出较强的规模优势。专用设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的是上海和江苏,江苏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其规模竞争力优势也比较强,两方面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达到了2,379.03亿元。而上海相比江苏来讲,不管是从规模优势还是竞争力优势均比较弱。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的上海,产业竞争力比较弱,而江苏虽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却在竞争力和规模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最强是江苏,其规模优势也非常显著。浙江和广东在该产业方面,只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而没有明显的竞争力优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制造业集群在江苏的竞争力优势非常显著,在广东的规模优势比较明显,但在上海却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和规模优势。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都比较弱,只是在江苏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集群只是在浙江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其竞争力表现不明显,该产业集群在上海虽然没有规模优势,但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在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但两省的竞争力均表现不明显,该产业在江苏虽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却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

[1]Daniel C.Knudsen.shi f t-share analysis:further examination of model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economic change.Socio-economic Planing Sciences,2000.34.

[2]Creamerd,Shif ts of manufacturing in two dustries:in indust rial location and national resources[M].Washington,D.G:Government Printing Of fice,1943.

[3]王育宝,李国平,胡芳肖.偏离-份额法与西安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及其竞争力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3.3.

猜你喜欢
份额集群竞争力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日本竞争力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下降机理分析——垄断租金对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的侵害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