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可
(南通航运学院 社科部, 江苏 南通 226010)
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SWOT分析
李守可
(南通航运学院 社科部, 江苏 南通 226010)
摘要: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准确判断面临的形势,减少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与障碍。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的机会与威胁,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分析了内部系统中的内部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纵向价值链上的优势与劣势,并将其在SWOT分析图上进行定位,指出今后的四种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专业结合;PEST分析法;教学改革;SWOT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它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从根本上说,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运用SWOT分析法对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判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减少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与障碍,为教学改革取得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外部环境PEST分析
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它通过政治的(Politics)、经济的(Economic)、社会的(Society)和技术的(Technology)角度或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系统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本文即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基于专业结合的高校思政课的机会与威胁。
(一)政策输出的稳定性与增长性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们党的重中之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下,我国一直保持稳定、繁荣的政局环境,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与改革,分别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思政课的与时俱进确定了指导思想和总体改革框架。中宣部、教育部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制定了诸多有利于思政课科学化、规范化、持续化发展的制度,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等,各地方及高校也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政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加细化的制度还会不断出台,为思政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外部支持。应用型高校具有非常明确的办学定位,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实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这种偏重性需要思政课改革的靠拢,以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目的。国家一贯重视应用型教育和思政课教学,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加快一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为思政课更好地融入专业教育、服务专业教育提供了优良的政策环境。
(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与衍生性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和改革调整,已呈现出中国特色的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与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尤其是伴随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六位一体”全面改革的部署,我国经济在改革的领域、深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更新速度也会加快,给应用型高校发展及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缺少正常的自然历史积累过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建构比较缓慢、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严重的腐败问题、社会资源与利益分配不均衡、群体性事件频发、人性物化现象等。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的人口掌握了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畸高。招商银行联合贝恩管理顾问公司发布了《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2年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指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 000万元以上) 规模超过70万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22万亿元;相当于中国总人口0.2‰的人持有相当于全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55%的资金。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容易导致民众的失落感增加和幸福感减弱,进而转化形成民众扭曲的价值观,如传统美德式微、仇富仇官心理激增、对社会不公的愤恨等。在媒体发达的今天,这些社会普遍存在的价值观会对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构成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威胁。
(三)社会变迁的向上性与复杂性
社会变迁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等一系列变迁的社会质变过程,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渐变现象。社会变迁的总体趋势是螺旋式前进,其总体呈现的发展态势是与人类文明进程逐步匹配与接近,也就是说其总体是向上的。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正从粗放的发展方式向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实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的转变,从封闭的微权意识向开放的公民素质转变,从社会发展滞后到各种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转变。社会变迁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包括人口、家庭、社会阶层、城乡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环境等方面。在整个社会变迁过程中,这种向上的转变并未一一体现,而是呈现与矛盾和冲突并存的现状,如城乡二元结构、教育的不公平、医疗与养老等社会保障进展缓慢、环境恶化、人口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都是社会变迁的负效应,其在社会成员中的传播及媒体的渲染给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所带来的社会认知影响和冲击有目共睹,给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技术需求的现实性与有限性
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竞争,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高技能型人才的单一技术素质并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其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这些综合素质既包括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包括职业心理、职业法规、职业素质等。培养这些素质的主渠道即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观念上的转变为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土壤和支持。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经济利益至上的组织,众多企业在员工招聘或人才引进的标准上仍唯技术至上,企业不愿意主动在其价值链条中加入教育的育人功能,普遍缺乏共同育人的内驱力。这种现实性折射到与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中,既是对学生除技术外的其他综合素质的漠视或不关心,又是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不利因素。
二、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内部系统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是一种寻求确定系统竞争优势与劣势的工具,即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系统内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本文即运用价值链分析法来分析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内部的优势与劣势。
(一)内部价值链分析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内部价值链主要是与教学有关的参与主体,即教师与学生。根据课题组的调查问卷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应用型高校的规模扩张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应用型高校的一线思政课教师队伍得到了迅速增长,大部分教师的所学专业与任课内容相符,且基本都经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教师的教学热情较高,责任心较强,各应用型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现状及教改与科研能力,进行了形式不同的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反映出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师有对教学进行改革的积极性,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也表现出思政课要更好地为专业服务的意愿。但也有部分教师表现出了多层面的担忧,一是应用型高校大部分为行业办学,重实践、轻理论,重技术、轻人文,思政课正在被日益边缘化,与专业课教师相比,思政课教师地位不高;二是教学改革的资金来源有限,推进过程缓慢且难以见到成效;三是随着生源数量与质量的双降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思政课所表现出的兴趣与日俱减,课堂教学效果令人难以满意。在学生层面,调查问卷显示,应用型高校学生对思政课融入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法规、职业素养等内容的教学改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将思政课与促进职业发展能力的内容结合起来,既能了解我国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常识,又能够为其以后的职业道路和社会之路奠定基础。课题组也发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对思政课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因为学生对于宏观与规律性的观点持质疑或与己无关态度,对于纯理论性的认知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因为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应用比较贫乏,课堂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纵向价值链分析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纵向价值链主要是指与思政课相关的垂直管理与施教部门。我国高度重视包括应用型高校在内的高校思政课,出台的一些文件及政策规定对思政课的教学大纲、课程分布、课程性质、学时要求、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都有明确且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并不定时地对教材进行修订,对思政课进行评估。这些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应用型高校必然相应地要制订相关的配套政策与制度,如各院校基本上都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行政部门协调、各院校负责人参与、思政课部门具体负责和实施的思政课领导小组,对思政课的认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些构成了纵向价值链中的有利因素。但在落实思政课政策的过程中,“评估时重要,评估后撤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仍然大有市场,众多应用型高校在对思政课的课时安排上让位于专业课,经费落实上捉襟见肘,以专业课的重要性淹没思政课,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现代职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的主渠道作用,这些构成了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纵向价值链中的劣势。
(三)横向价值链分析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横向价值链主要是指与思政课相关的系部和行政部门。应用型高校的思政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显,连接着校内的各系部与部门的思政资源。应用型高校专业系部的人才培养要求与规律必然包含大学生的基本素养,这是任何专业系无法规避的。对于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因与其专业培养走向与定位吻合,专业系应持支持与欢迎的态度。在“大思政”格局之中,思政教育的相关职能部门亦承担着相应的职责,只是渗透的方式方法不同,在育人的最终目标与指向上具有一致性,其与思政课的教学应共同形成一种合力,因此,对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亦有共识。但专业系部长期以来对思政课教学所承袭的传统思维使其对思政课的重要性重视不足,在排课安排、制度整合、专业结合、师资互动等方面带有明显的排外倾向。而各行政部门由于与系部及思政教学部门处于一种平行关系,其更多关注的是部门业务性的内容,对于附带的育人功能在日常业务中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对于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参与度还不高。
三、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政课SWOT分析图定位
图1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SWOT分析图
SWOT分析法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前期对外部发展的机会与威胁分析结果、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结果进行交叉综合分析,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在SWOT分析图上进行定位,寻找到最佳的发展方向,并利用可供利用的因素,消除威胁因素。一般来说,主要依据内外部各种变量,采取杠杆效应、抑制性、脆弱性和问题性四个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既有外部机遇与内部优势,也有外部挑战与内部劣势,它们相互交织、整合互动,用杠杆效应、抑制性、脆弱性和问题性四种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形成增长型战略、扭转型战略、凝聚型战略和防御型战略(如图1所示)。
(一)杠杆效应要求制定增长型战略
杠杆效应(优势+机会)产生于外部机会与内部优势相互一致和适应时,它是制定增长型战略的主要依据。应用型高校要充分将前文用PEST分析法和价值链分析法得出的关于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外部机会与内部优势组合起来,充分利用应用型高校自身的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并发挥出来。在结合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外部的各种机会因势利导,使内部的优势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层面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二)抵制性要求制定扭转型战略
抑制性(机会+劣势)产生于环境提供的机会与内部资源优势不相适应或者不能相互重叠时,内部的优势发挥受到限制,其是制定扭转型战略的主要依据。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所面临的外部机会要防止内部劣势的妨碍、阻止、影响与控制,要通过提供和追加特定的资源与因素,如学校内部的宏观规划与指导、特定指向的思政课改革、优质师资力量等,促进内部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会,以防止外部机会的流失或弱化。
(三)脆弱性要求制定凝聚型战略
脆弱性(优势+威胁)产生于外部环境对内部优势构成的威胁,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其是制定凝聚型战略的主要依据。脆弱性意味着优势的程度或强度的降低、减少,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目前仍然面临着种种无法逾越或短期内难以解决的外部威胁,这种威胁对思政课的主客体均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效果会起到削弱作用,对于思政课内部优势的发挥产生消极影响。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要提升介入专业教育的质量,必须凝聚内部的各种资源,将优势发挥到极致,以克服各种外部威胁。
(四)问题性要求制定防御型战略
问题性(劣势+威胁)产生于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交织时,是事物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与弱点,处理不当,会威胁到事物的最终进展与成效,其是制定防御型战略的主要依据。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在策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威胁与内部劣势在某些因素上具有贯通性,如社会道德失落与大学生信仰缺失、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健全与大学生缺乏政治参与热情、拜金主义与大学生物化心理等,要求应用型高校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提供更加灵活、实用、贴切大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敏捷性和可接受性,从而能够抵御这些不利因素的内化,加大教学内容内化的难度。
四、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发展态势分析
通过对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的SWOT分析,我们对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一目了然,对于更加深入地推进思政课领域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与资源,深入挖掘改革的发展态势与方向,以推动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成功。
(一)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外部机会与内部优势
从增长型战略可以看出,当前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具有良好的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在制度政策上的大力倾斜与人、财、物的支持提供了良性发展的支撑;符合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素质的取向,也符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定位,为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提供了内涵式的应力支持。应用型高校要珍惜和利用好这些外部的宏观、中观层面的大好机遇,既要贯彻落实好来自外部的政策与制度要求,又要做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并确保落实到位,责任到部门到人,将外部的机遇转化为思政课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对于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内部优势,应用型高校既要做好保护、支持与引导,更要为其教学改革的进展提供便利的软硬条件,并将其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真正体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价值和有效性。
(二)抵御风险:逐步减弱外部威胁与内部劣势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劣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发展阵痛,也有应用型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失衡,更有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无法挣脱的社会不良影响。这使得要消除这些外部威胁和内部劣势变得异常艰难和困苦,其不但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对于这些外部威胁和内部劣势,从现阶段来看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只能逐步减弱其对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影响。这考验着应用型高校和思政课从业者的智慧和能力,要梳理这些不良因素链条上的各种因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整肃:正面方向,主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社会风气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理顺部门关系、教师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等着手,为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提供的正能量压制住负能量;反面方向,一方面要向大学生诠释当前思想意识、理论认知、社会道德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和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要向大学生明示这些问题存在的危害性和对国家建设、个人发展的不利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三)内部变革:建构合理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与机制
要逐步将基于专业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外部机遇与威胁、内部优势与劣势整合起来,化机遇为增长,变优势为提升,消除威胁与劣势,最根本的是要进行内部变革,切实建构起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任何一项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成效取得,除了要有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还要有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核和效果追踪。其中,重点是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与梳理,需从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角度将四门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分割、整合成如职业法规、职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板块,同时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灵活多样,开展诸如理论讲授、课堂讨论、情景体验、调查研究、专项社团等活动;在评价考核上,要采取教学任务考核、自学任务考核和实践任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效果追踪上,要采取听课评价、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和用人单位评价的方式,全面检验教学改革的效果。在体制机制保障上,要在围绕思政课介入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做好部门与系部的协调、师资配比与强化训练、教学设备的预先配备、教学体系实施的条件保障等,以确保教学改革的顺畅进行。
(四)釜底抽薪: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思路
基于专业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最终目的在于学生相关职业素质的内化和树立,学生对教学改革的参与、认可与接受是根本,这就要求整个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核心。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推行主体性教育,也就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这要求教师要逐渐转变过去权威统领的姿态,退隐成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并综合运用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广泛参与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并导入到其专业素质的培养上。教师还要提高课堂的管理能力,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使课堂进行的时空与学生的听课状态高度一致,能够驾驭授课的节奏、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从而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8):13-18.
[2]Marketing case studies and swot analysis[J].LAP Lambert AcademicPublishing,2013(2).
[3]Masood A.A combined AHP-GP model for quality control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1,72(l).
[4]Forman E,Gass S.THE analytic hierarch process-an exposition[J].Operations Research,2001,49(4).
[5]Jung H,Choi B.Optimization models for quality and cast of modular software system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9,112(3).
(责任编辑:张璠)
SWOT Analysis of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Based on Specialty
LI Shouke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10, China)
Abstract:SWOT analysis is used to analyze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based on specialty, to help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situation facing the teaching reform process to reduce disturbances and obstacles. Through the use of PES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aced by th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aspects, analyzes the internal systems were analyzed using internal value chain value chain analysis, the value of lateral and vertical value chai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he chain. A SWOT analysis chart is located and four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e point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h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discussed
Key words:professional combination; PEST analysi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SWOT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5)05-0110-05
作者简介:李守可(1981-),男,山东临沂人,南通航运学院社科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研究”(13JDSZK0028);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基于专业结合的高职思政课‘四位一体’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以航海专业为例”(ZYB3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2013/03/054)
收稿日期:*201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