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璨 刘玉 汪琼
我国高校翻转课堂实施情况分析
文/崔璨刘玉汪琼
实施翻转课堂意味着告别传统的教学设计方式,教师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框架以制定课程计划和制作课程资源。而且,技术手段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
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于2015年1月发布了主题为翻转课堂高校教师使用情况的在线调查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翻转课堂在我国一些高校教师群体中开展的具体情况,以认识在现有环境下,高校教师的翻转课堂实践进展如何?共得到有效问卷955份。
955位受调查对象中,有165位翻转课堂的实践者,占总人数的17%。
那么,翻转课堂的课程资源来源如何?学生的参与度如何?面临着什么挑战?
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师在课程开始前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视频与测试等资源。我们在调查中对教师课程资源的来源进行了统计,让教师在提供的8个主要的来源渠道里,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先后顺序选择出3个主要的来源渠道。然后,我们根据选项的重要程度,对教师选择的结果进行了加权和排序,计算出了每一个来源渠道的权值。权值排名越高意味着普遍性越大。
图1 教师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
图2 教师将课程内容转化为视频的比例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教师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排序中,排在最前面的是“自己制作的视频”,其次是“互联网上搜索到的教学视频”,再次是“学校购置的资源库中的教学视频”。有85%的被调查对象将“自己制作的视频”的选项排在了视频来源的第一位。同时,在补充的开放问题中也看到有一些教师提到自己的课程视频主要来源渠道比较集中。因此,不会有多种来源。此外,有些教师也会选择国内外开放课程的免费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教学需求。
在对“已经将多少的课程内容转化为视频”的数据统计后发现,转化率小于50%的人明显多于超过50%的人。同时在选择转化率小于50%的人群里,选择0~20%的人占据了多数,有11位教师选择没有将课程内容转化为视频。总的来说,就被调查的对象而言,课程内容转化为视频的比例不是很高。但同时也可以看到选择大于75%的人数仅次于选择0~20%的人数,被调查群体内部在该选项上出现了两级的分化。将该数据与教师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数据联系起来比较可以发现,一方面大部分的教师将自己制作视频作为课程视频资源的主要来源,但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转化为视频的比例并不高。一种解释是教师的翻转课堂还处于初期的阶段,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课程内容的视频转化,这也符合之前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时间长度的数据。其次,教师在课堂翻转程度上的差异也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因为有些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翻转,所以课程视频的制作还没有成为一项主要的工作。
图3 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时间
图4 学生被要求观看视频频率
图5 翻转课堂实施效果评价
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下学生需要课前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我们为此调查了学生课前参与的情况,主要了解学生课前学习的任务量与视频观看的频率。
从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时间的统计结果(图3)来看,被调查教师所汇报的学生完成课前任务的实践普遍集中在20~40分钟时间,占总数的45%。完成任务时间超过80分钟的占总数的6%。也有22%的被调查教师将学生完成课前任务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下。教师对学生课前任务时间的控制与自身对课前学习作用的认识有一定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学生完成课前任务的时间是教师估计的结果,与学生实际完成的时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实际的偏差程度需要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获知。
从观看课程的频率的数据统计结果(图4)来看,选择“每次课前都要求观看视频的”,以及 “平均每两次课要求看一次视频”的占据了大多数,体现了较高的观看课程视频的频率。此外,选择较低的看课频率甚至从来都不看视频的群体也同样存在。这反映了教师群体在翻转课堂形式与含义上可能还存在着差异性的理解。
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是此次调查非常关注的方面。我们从教师自身对课程实践效果的评价,对自身满意度的评价,以及是否会继续使用翻转课堂三个角度入手,了解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态度和行动倾向。
图5是教师对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能够从翻转课堂教学法中获益。其中,翻转课堂在“提高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都比较显著。同时,超过半数的被调查对象同意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从翻转课堂中获益。与上述评价结果相比,教师在“提高了学生成绩”方面给出的选择较为保守。虽然认为没有获益的群体占了很小的一个部分,但选择显著及以上获益的也没有占到多数。更多的人选择了“有些获益”的选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此的模糊态度。翻转课堂教学法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来发现。
从教师工作满意度变化数据统计结果(图6)可以发现,大部分被调查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受到翻转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认为有提高效果的占总人数的85%,其中明显提高的有42%,稍微提高的有43%。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15%)认为翻转课堂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在被问及是否会继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时,绝大部分的教师(98%)选择了会继续使用,也有少部分(2%)的教师选择不会使用。
总的来说,在实施效果的评价,教师普遍给予翻转课堂正面的反馈,说明了目前的翻转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有一部分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给出了消极的评价。对于这类的结果,我们同样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以更全面地认识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的现实难题。
图6 教师工作的满意度影响程度
图7 教师继续使用翻转课堂倾向
图8 翻转课堂模式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虽然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抱以积极的态度,然而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与挑战也同样存在。图8显示了教师对可能存在的挑战的选择结果。其中,“课程设计与内容制作需要时间与精力”对绝大部分的教师形成了重大及以上的挑战。实施翻转课堂意味着告别传统的教学设计方式,教师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框架以制定课程计划和制作课程资源。而且,技术手段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翻转课堂实践有效性的评估”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传统的纸笔考试对学生的评测更多停留在记忆与对概念的抽象运用的层面。通过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发展高级层次的技能不能很好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评定。这可能是造成翻转课堂评价难的可能原因之一。
选择重大及以上挑战超过半数的还有 “搜索课程内容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拍摄视频课程的环境与设备”,“要学习支持翻转课堂教学的新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观看教学视频等课程任务”,“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以及“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模式的转换”。这反映了教师对三类支持的需求,一类是对优质课程资源的需求,一类是对软硬件设备与技术支持的需求,还有一类则是对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方法的需求。在翻转课堂中,以往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讲授环节被放置到了课前。这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师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从传统型教学转向翻转式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时,还面临着方法与策略上的问题。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