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聪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课文编排也很特别,入选的四篇文章,均写的是历史文化名人鲁迅。《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放在独立阅读部分,是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传诵不衰的名作。下面从审美角度谈谈自己对此诗的看法,提供一点备课资料,供教师们参考。
一、质之美
质就是内容。你写这首诗,你作这篇文,选什么材料,写什么,不仅是一个理念问题、立场问题、正负能量问题,还涉及一个审美效果。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诗人情感酝酿后结出的圣果,因此,诗歌的“观赏”价值远高于“食用”价值。文学作品首先要有美学效果,才会产生教化作用,才会达到孔子在诗歌理论中提出的兴观群怨。如果诗不能引发读者像看旭日朝霞、落日余晖,大江观涛那样的心理共鸣或潮涌,那就不像诗不成诗。
1.取材之美。一代伟人鲁迅先生去世后,纪念他的诗文何止千万篇章,选取的角度也可谓各式各样。有写他怒目金刚的,有写他傲骨铮铮的,有写他痛打落水狗精神的,有写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有写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这些都是对的,都是鲁迅先生形象的一面。可在纪念鲁迅的时刻,诗人一双慧眼,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角度,发一家之言,成一家之声。找到了,就写鲁迅先生俯下身去,甘为劳苦大众孺子牛的一面。想想吧,一个把他人、把人民装在心中的思想家、文学家、战士,他生前身后建立起来的丰碑自然要永远矗立在人民心头。人民从来都是一个国家的主体,歌颂热爱人民的精神,传达的就是一种社会正能量,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阳刚之美,正道之美,正气之美。
2.剪裁之美。鲁迅活着的时代,末代皇帝去了,改朝换代如火如荼,新旧交替,北京政魁,龙椅尚未坐热,军阀的枪炮声就响了起来,“城头变幻大王旗”。遗老遗少的幽灵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徘徊。诗人虽然为新生政权效力,笼罩在五星红旗的辉光里,但毕竟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他深深明白“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挥起灵感的剪刀,有了有了,鲁迅先生正好跟他们相反,正好是一面难得让人清醒的镜子,正好是一面引人前行的大旗。好啊,就在诗里把这群鼠辈用来映衬鲁迅的正面,映衬先生的高大形象。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人民把他摔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下场可以看到。这样一剪裁,这样的逻辑推理,让诗歌的哲理之美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产生震撼,促其思考,我是谁,我应该怎样做,我要到哪里去。
二、形之美
阅读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便会发现,诗首先呈现出来的是诗的形式,分行、分段、押韵、对仗、工整、比、兴、赋。可以说,没有形式就不可能有诗歌,就不可能使诗从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成为一朵奇葩。骚体诗是这样,汉乐府是这样,格律诗是这样,现代诗也继承了这个传统,譬如郭沫若的《炉中煤》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等等。
1.结构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形式上给人的第一美感是结构:分七段,每段四句,不多不少,就像七个水晶瓶摆放在红木桌面上,初看个与个之间间距均匀,独立成“瓶”,晶莹剔透,煜煜生辉。再细看,每个瓶之间却又是丝丝相连,环环相扣,纹理相连,脉象贯通。
2.对比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二美感是炫目的对比。这个社会,有的人想这样,可历史却不按他的主观意志转移,结果却是那样,播下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有的人:“活着——死了,死了——活着”;有的人:“骑在——俯下,我多伟大——当牛马”;有的人:“不朽——火烧,刻入石头——情愿做野草”……对比能使事物走向两个极致,就像把矮草放在高树下面,把白绫放在黑绸旁边,美学效果一下就出来了,美的越美,丑的越丑,天上人间。
3.相映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的第三美感是诗画相映。课文中的插图,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作品。鲁迅先生站在书房里,披灰青色毛衣,右手握着稿件,左手抚捏衣领,面容弥漫着宁静平和,目光仍然是先生那惯有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目光,凝视窗外。窗外似有什么?窗外是十里洋场,窗外是恶少汹汹,窗外是兵荒马乱,窗外是红尘滚滚,窗外是卑鄙污浊。再读那首诗,再思这幅画,行于诗行画间,思于诗行画间,品味再三,忽然顿悟,画得诗之神,诗得画之韵,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三、气之美
气就是诗人的情感。“落红不是无情物”,诗更不是无情物。任何一首好诗都是诗人情感的化身。诗要想成为飞翔的精灵,情便是成就她梦想的翼翅。有了诗情,诗人才能借此把心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变成诗,喷薄而出,或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或缠绵配则,幽幽怨怨;或铜板铁琶,大江东去;或小桥流水,江南烟云;或鸡鸣桑树,田园风光。南朝文学批评家钟荣写的《诗品》,是汉族诗歌美学的著名论作,他在序言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烛照三才,辉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籍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人必须有“气”,诗中必须有“气”,你只有通过这种外化了的情感,通过语言的拼接雕塑,诗才能感天动地,感化于人。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叫爱,另一方面叫憎。诗人和全国人民一样,仰慕鲁迅先生,崇敬鲁迅先生,赞美鲁迅先生,希望把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希望先生的精神教育后来人。想先生、思先生、读先生,提起笔来,诗人心中涟漪荡漾,逐渐掀起波涛,进而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情感越来越浓稠,越来越浓烈,汹涌澎湃,凝于笔端,一行又一行,变成墨写的文字,酣畅淋漓,掷笔于案,气动物,物感人,惊天地,泣鬼神。情化成了美,化成了思想的力量,化成了朗朗上口,化成了抑扬顿挫,化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诗中鞭笞有的人,表达的是诗人的憎恶。不为什么,就为了嘲讽邪恶,就为了朝着人性的卑劣振臂呐喊,就为了斜睨那些魍魉,就为了伸张正义。以诗为刀、为锄,把恶草清除,等于为庄稼营造出一个茁壮成长的环境;把罂粟铲除,就为千家万户送去一片幸福,就为这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尽了一份力量。
发乎于情,爱憎凝于笔端,情感在诗行里奔涌,化成一道美丽彩虹,多姿多彩,耐人寻味。
四、言之美
让我们吟诵《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一段吧。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更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讲究精炼凝练,富丽堂皇,但最好的语言还是繁华似锦后,返璞归真来。归真以后,不施粉黛,素面朝天,诗才能成为诗的模样,文才能成为文的模样,人才能活成人的样子。赏析这一段可知,什么叫明白如话,这就叫明白如话。四行诗,没一字不识,没一词不懂,朴实得像甄子里的干饭。可朴实的背后,诗味却像茅台酒一样浓烈。后世评价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说它象牙塔里的人读得懂,市井村妇也能听得明白,既不下里巴人,也不阳春白雪。臧克家先生的诗就是这样的典范。再继续咀嚼,借助语言的张力,美感就出来了,韵味就出来了,哲理就出来了,思考就出来了。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着的时候他干了些什么?死了跟活着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诗写到这个水平,不“传诸后世”都不行了。可促其到达这一境界的是什么?无他,是诗的语言,是诗的语言美,是诗的语言引发的审美作用。
让我们再吟诵《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二段吧。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骑在人民头上”“俯下身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一组矛盾,一组抑扬,一组隐喻,一组爱恨表达,意蕴丰富,气象万千。你尽可以去联想,由“骑在人民头上”联想到手舞皮鞭的恶棍,联想到朝云暮雨的政客,联想到趋炎附势的丑类,联想到坑蒙拐骗的不法分子……由“俯下身子”联想到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人,联想到鲁迅那样“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人;联想到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联想到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诗的语言就是这般奇妙,搅动一池春水,让你浮想联翩,让你的灵魂沉浸在美好的享受中,让你的道德去除污垢后变得高尚起来,美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