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与评析

2015-03-02 18:51郭世卿杜光花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断句黄鹤楼孟浩然

郭世卿 杜光花

评析:云县爱华完小杜光花

一、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人间真情。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安排了两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其中的一首。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前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渲染的尤为浓郁。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和向往,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不一般的诗情画意。

二、教学片段评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有特殊情味的古诗,郭世卿老师上出了浓浓的诗味。走进郭老师的诗意课堂,犹如步入快乐之旅,神清气爽之感扑面而来;走进郭老师的风味课堂,恰似出席一场听觉和视觉盛宴,散发出古诗的悠悠韵味,飘逸着传统文化醇醇的情愫,缕缕清香回味无穷。现采撷几个精彩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片段一: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通顺,同桌互相练读,互相纠正字音,把古诗读流利,比一比谁最先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饶有兴趣地用自己喜欢的读古诗,有的独个儿放声读,有的同桌练读,有的纠正同伴读错的字音。)

师: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插图,再结合诗文捕捉事件关键点。(学生时而默读诗文,时而细看插图,时而圈点勾划,时而默默串联主要内容,个个都为展示学习成果而“劳作”。)

师:(出示主要内容提示)比一比谁能把古诗内容概括得既完整又简洁。

这首诗写了:_____(时间),_____在_____送_____到_____。

生1:在烟花三月的美好春光中,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扬州去。

生2:阳春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上送别好朋友孟浩然到广陵去。

生3:在百花盛开的三月,李白送老朋友孟浩然,由黄鹤楼出发,乘船到扬州去。

师:同学们多了不起!把一首富有特殊情味的送别诗浓缩为一句完整的话,真是诗人的知音啊!同学们,一首诗就是一首歌,是一首富有节奏、富有韵味的歌,咱们要把诗文读出韵律,读出味道。(教师指导学生断句,让学生知道古诗断句并不只有一种方法,可根据词义和朗读需要,进行适当断句即可。学生通过小组内讨论如何断句,并以朗读呈现自己如何断句。)

教师课件出示不同的断句方法。

方法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方法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生练读,有的打上拍子读,有的跺脚读,有的摇头读,有的摆动身子读。

师:同学们读出了节奏,读出了旋律,你们是小诗人,是小音乐家。听到你们的甜美的朗读声,老师仿佛置身于景美情浓的意境中,真是一种享受!

评析:体会诗意,想象诗境,感受诗情,需从整体把握内容开始,否则,“意、境、情”必成飘渺的云雾。郭老师在整体感知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凭借拼音读,相互纠正字音,动手练习写生字,既落实了“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的学习目标,又通过“读正确,读流利”,真正为整体把握内容奠基。其次,郭老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诗文,凭借课文插图,用填空式的阅读提示,借助课件出示断句方法让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这相扣的一环环,不露痕迹又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导航,做到“多读抓关键,借图识人物、填空串要素、凭节奏释词义”,引导学生学会用关键词连缀古诗内容,不再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而茫然。

片段二:理解诗意

师:请同学们用以下方式理解诗意。(教师出示要求:(1)认真学习注释,弄懂注释的意思。(2)注释中没有的字词,联系古诗和插图大胆猜测意思。(3)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4)读不懂的字词,在小组内提出来,如果小组里还解决不了,稍后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学生时而看注释说诗意,时而读诗文猜诗意,时而看插图揣诗说意,时而组内讨论诗意。)

师: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肯定有不少收获,也不少疑点,我们就来交流交流。

生1:我知这首诗的意思是诗人的老朋友孟浩然在百花盛开的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到扬州去。诗人站江边,看着朋友的小船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边。

生2:我不明白“西辞”的意思。

生3:我知道黄鹤楼是一座古楼,一座名楼。

生4:我想知道“烟花三月”的意思。

师:同学们会分享收获,会提问题,真了不起!不懂的地方老师用课件、图片帮助你们理解。

(1)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西辞”之说。

(2)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让学生感受名楼风采。

(3)出示图片,让学生体会“烟花三月”之美景。

师:同学们了解了诗意,那么作者到底要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呢?

生1:我从插图中李白的神态看出,诗人要表达对老朋友难分难别之情。

生2:我从“孤帆”“天际流”感悟到李白与孟浩然情谊比蓝天还高,比长江还长。

师:同学们会抓字眼、借插图悟诗情,真会学习啊!

评析:在“理解诗意,体会友情”这个环节,郭老师不是把这对诗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全盘“抒”给学生,而是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借助注释、结合图片、理解诗意、链接背景,让学生在老师画龙点睛指导的基础上去“悟”情,去“寻”情。“方法大于知识”,这环环相扣的引导,不正是在授予学生“知诗意、悟诗情”的金钥匙吗?

片段三:角色体验

师:孟浩然与李白的浓浓之情同学们都感悟到了。当孟浩然看到李白为他写的这首诗,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孟浩然的心灵,替他写几句话吧!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再和同桌交换修改,然后在全班展示。(学生进行写、读、改的活动。)

师:同学们都写好了,现在就用感情朗读的方式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生1:孟浩然想,我的朋友为我写依依惜别的诗,到了扬州我也要写“扬州景色美如画,不及朋友情谊深”赠给他。

生2:孟浩然想,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各种离别。我要珍惜朋友的一片真情,把这首值千金的友情诗、分别诗永留心底。

生3:孟浩然想,李白与我是天下最好的一个朋友,我拥有这样的知音多幸福啊!真是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快乐。“好朋友,金不换”,愿天下人们因有朋友而开心。

评析:在“角色假想,加深体验”环节,郭老师精心设计了“孟浩然看到李白为他写的这首诗,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的小练笔,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走近诗人,走进诗境,走进自我,抒发真情。学生把诗境化我境,把诗情化我情,把他言变我言。你瞧,一个个难分难舍的感人情景浮现在我们眼前;你听,一声声凝结友情的话语在学生的笔端汩汩流淌。角色互换,学生以将心比心的方式抒发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革除“口高手低”弊病的同时,有效地渗透了“珍惜友情”的教育,真可谓一石多鸟!

猜你喜欢
断句黄鹤楼孟浩然
春晓
舟中晓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上赏名联
难忘黄鹤楼
文言断句判断法
春晓
“断句” “密码”费人解(二则)
妙用标点巧断句
断句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