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剖析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2015-03-02 18:03陈兰平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渭南玩游戏教育工作者

陈兰平 文 军

(1.渭南师范学院学科评估办公室,陕西 渭南 714000;2.渭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心理天地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剖析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陈兰平1文 军2

(1.渭南师范学院学科评估办公室,陕西 渭南 714000;
2.渭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中学生逆反心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难点,认知失调理论为我们从新的视角认识逆反心理、引导中学生的过程中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认知失调理论认为沟通中否定性的语言、不适当的批评和指责、强硬的限制和要求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解决中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需要采取引进新的认知元素,冲击错误认知元素;关注教育方法,避免强迫式教育;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等应对策略。教育工作者深刻领悟认知失调理论,必将有助于化解中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认知失调理论;中学生;逆反心理

在人成长的各个时期,逆反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只是在中学时期尤为突出,从而引起了人们特别的关注。据《心理学大词典》阐述:“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1]也有学者认为,逆反心理是由于受教育者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与传统观念定式,在某种教育情形下与认识信息相对立而导致的。[2]对于中学生来说,逆反心理是由于教育者的认知与中学生的原有认知不协调,不符合其主体需要而引发的强烈抵触情绪和抗拒行为。逆反心理是中学时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并非是某个学生或者某类学生所特有的,与其生理、心理发展密切相关。虽然说逆反心理不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否则也会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消极影响。许多学者对逆反心理进行了探索,本文尝试从认知失调理论的角度,分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能从多视角看问题,更加深刻理解逆反心理的本质,在引导中学生的过程中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菲斯汀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首次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认为:认知包括事实、信念、态度和看法等,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了个体的认知结构。人们的认知是无穷无尽的,菲斯汀格认为人们力求认知的协调和一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不可能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元素之间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协调关系;另一种是不协调关系,即认知失调。例如,某学生认为自己学习非常努力,但考试却不及格,认知与事实不一致,则该学生处于认知失调状态之中。随着认知失调程度的增长,必将引发该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困惑、紧张与焦虑。这种感觉促使该学生设法减轻或者解除不协调的状态,恢复心理平衡。认知失调强度越大,设法减轻或者解除失调的动机就越强烈。

菲斯汀格进一步指出,当认知失调后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三种方法进行自我调适:(1)改变某个不协调的认知,使双方趋于协调一致。如把“玩游戏很愉快”改变为“减少玩游戏的时间”,达到不影响学习的目的,使两者协调。(2)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或者否认某一认知元素。如“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其他事情要合理安排”,所以“应当减少玩游戏的时间”。或者“玩游戏不一定会影响学习成绩,不玩游戏的人也有学习成绩差的”。(3)增添新的协调的认知元素。如“我看到一些游戏玩得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好”,“游戏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我反正也学习不好,不如玩游戏”。这几种方法都可以使认知冲突减少,心理紧张减弱,获得心理平衡。认知失调理论从本质上解释了人们态度转变的内在驱动力,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观点。

二、认知失调理论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剖析

人们在转变态度过程中,有时会向相反方向变化,或者仍保持原有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表现在各个领域的群体之中。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虽具有特殊性,但也具有普遍性,认知失调理论为剖析中学生逆反心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1.沟通中否定性的语言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冲突往往可以导致人们态度的转变。研究发现,微弱的刺激更可能引发认知元素之间的冲突,因为人们容易接受微弱的刺激,使新的认知元素与原有的认知元素产生冲突。而强烈的刺激、否定性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自我保护、自我防御的心理,产生本能的抗拒。[3]尤其是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自我珍惜、自我保护的愿望强烈,对于伤害其自尊心和自主行为的事件,或者自认为不恰当的评价,都会难以忍受,表现出抵触和对抗。基于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肯定句,少使用否定句,避免过于强烈的刺激。例如“游戏玩的时间过长有害于身体健康”,这一说法重在讲述客观事实,更多地表达了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心。这种弱的刺激学生容易接受并思考,引起已有观念与新观念的矛盾并做出选择,从而减少或者停止游戏行为。“不好好学习,整天玩游戏,我看你一事无成”。这种说法重在谴责学生,否定游戏行为,甚至否认学生生存的价值。这种强的刺激很容易引起学生本能的自我保护,从内心深处设置屏障。为了表示抗拒,则会采取相反的行动,越不让做越要做,使自己的行为和认知相协调,达到自我平衡。由此可见,沟通交流中语言的恰当使用可以减少或者消除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2.不适当的批评容易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批评是在考虑学生身心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对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强制性纠正,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常规手段。当然,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应该用其利而避其弊,发挥批评在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认知体系内发生了不协调,就会设法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当人们认知体系内呈协调关系时,就会设法保护这种协调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元素相矛盾的信息。[4]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常常是一致的。这就是说,若恰当使用批评手段,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调感,就可以达到改变态度、纠正错误的教育目的。若把握不适当,则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拒绝接受,甚至导致逆反心理和行为。

3.强硬的限制和要求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认知失调理论中的逆反心理实验研究影响较大,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林(J.Brehm)设计的,“心理对抗”实验证明,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在自由地从事一项习惯的行为时,如果他的自由被取消或受到取消的威胁,就会产生心理抗拒现象。被取消或受威胁的自由程度越重要,对抗心理越强烈。[5]中学生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渴望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决定自己,反对把自己当“小孩”加以限制和要求。再加之,他们思维的片面性和偏激性容易把教育者的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固执和极端地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限制。如果在这种特殊的心理阶段,教育者再不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与用词,诸如需求学生“必须完成作业”、“应该遵守纪律”、“不允许玩手机”、“务必好好学习”、“一定按时到校”等,虽然动机是善意的,但他们更多感觉到的是被命令、被驾驭、被强迫或被规定,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和思想。这些规定和要求非但不能被他们接受,引起认知失调转变态度,反而会产生压抑感,激起反抗心理和行为。感觉越强烈,反抗越激烈。这就告诉我们,并非规定和要求不正确,而是语气、语调与用词过于强硬,导致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所以说,对于敏感的中学生,教育工作者耐心的教育态度、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机智的教育艺术都十分重要。

三、化解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引进新的认知元素,冲击错误认知元素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表现常常与他们的认知态度相一致。部分中学生表现出一些偏激行为而又不以为然,这往往与他们的错误认知密切相关。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6]指出:青少年正从儿童的“心理场”向成年的“心理场”过渡,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打破了,新的认知结构正在构建,对人生、事业、爱情、家庭、朋友、友谊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认知态度,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发展形成之中。尤其是在世界文化交融、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下,中学生看待问题的态度和认知难免会出现错误。认知失调理论启示,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就要针对学生某些认知元素的错误或者缺失,及时引进新的认知元素,引发与原有认知元素的矛盾和冲突,引起他们思考、探索和改变错误认知的内在动力。人的认知结构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生可能会发生认知失调的现象,逐步构建和完善其认知结构,促使他们形成稳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关注教育方法,避免强迫式教育

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性,逆反心理的表现更加强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感觉到的自由被取消或者受到取消的威胁时,就会产生抗拒心理。抗拒心理必将阻碍态度的转变,影响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分析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维护中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尊心,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不准这样、不准那样,避免“我说你听”之类权威式、强迫式的教育。一味地强制命令,即使中学生对某事物具有正确认知,仍然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越禁止越盛行,究其原因,正是他们认为自己自由的行为被剥夺,独立的个体没有得到尊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创造一个宽松、温馨、理性的氛围,以耐心温和的态度,充分阐明道理,使他们心服口服,主动接纳。虽然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肯定赞美、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更容易减少或者淡化逆反心理。

3.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的威力在于改变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采取何种方式减少认知失调,取决于所涉及的认知元素类型以及整个认知情境。当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如果这种行为能使个人感到满意,则可以引起他态度的改变。[7]逆反心理就是人们看待客观问题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态度。在一些情况下,当学生还不能认可和接纳某些事物时,教育工作者可以营造良好氛围,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去做、去实践、去尝试,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这样做的好处,并逐渐树立自己能够做好的信心。这时的学生会不自觉地改变原有的认知元素,产生与行为相吻合的新的认知元素,使认知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通过“导之以行”达到“晓之以理”的教育效果。针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切实把握好教育的切入点,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逆反心理作为中学生的一种特殊态度,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难点。认知失调理论揭示了认知过程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知特征,是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对于解决说服与被说服、教育与被教育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启示。教育工作者深刻领悟认知失调理论,必将有助于化解中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营造出促使其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0.

[2] 田丰.青少年逆反心理再认识[J].中国青年研究,2001(1):70-72.

[3] 孙果.简谈认知失调理论对开展说服教育的几点启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15-17.

[4]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2.

[5]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09-311.

[6] 冯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

[7] 班尼·约翰逊.教育社会心理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424.

[责任编辑:江桂珍]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10.020

2015-04-12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JYKX017)。

陈兰平(1962-),女,山东冠县人,教授,陕西省心理学会理事,陕西省中小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军(1962-),男,陕西铜川人,硕士,教授。

G444

A

1002-1477(2015)10-0068-03

猜你喜欢
渭南玩游戏教育工作者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哈哈大笑玩游戏
回到古代玩游戏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三国渭南之战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
A Model Analysiswhich Consider Direct cell-to-cell Transmission of HIV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