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水鱼
写好属于自己的故事
◎ 张水鱼
做编辑十多年,第一次这样成规模地使用西藏语文老师的稿件。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来自西藏的自然投稿少,另一个是对那里的教学状况不够了解,约稿时心存忐忑。
这次,因为参加5月底“西藏优秀语文教师助力班”教师培训,才踏上了雪域高原,也才真正走进了西藏老师们的教学生活。用了一整天时间,我们听了来自西藏7个地市的40多个学员的读书报告。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注定了扎根西藏的语文老师所讲的故事更丰富曲折一些。在听读书报告的时候,除了听到他们的读书感悟,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也一次次震撼着我。
真实的世界自然是独特的世界。我深信每个老师把自己真实的故事写出来都是一笔宝贵财富:对自己是一种精神的梳理;对朋友是一次有浓度的交流;对学生而言,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听闻,而且在写作上也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教师的写作教学而言,这也是一个写作思路与技巧最好的探索过程,比一般的在赏析他人文章中总结写作规律更加有效。
于是有了这次特别约稿,有了“我的故事”这一新栏目的设置。
回到这一组稿件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旷远而细腻的精神世界——
何止杨柳在笑春风?浩瀚银河,无边宇宙均可,生命之花在笑春风中绽放,生命之光在笑春风中四射。
(于久永《笑春风》)
笑容如格桑花一样纯洁和幸福。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它随着季节变换五彩的颜色,美丽而不娇艳,柔弱但不失挺拔,“幸福的笑容带来更多幸福”。
(魏丽娟《格桑花一样的笑容》)
这抔黄土,我与妈妈都抚摸过。这抔黄土,传递着七千里的爱。
(师伦《一抔黄土,七千里的爱》)
我的故事还将继续,但不管故事怎样,它都将是我的歌,是我生命之歌,是有着我独特生命体验的青春之歌。
(李波《我的故事我的歌》)
身处西藏这样的环境,我时常感觉自己单薄得如一张纸,被风一吹就会穿透。特别是在高原的阳光之下,那种大地的重彩画中,那种云和水的梦幻色彩交织中,自己好似一只小青蛙或一棵小草,不知从哪里来,能到哪里去,在那样的极美极险中,我想人不信仰点什么是不可能的。
(寸艳华《寸妈妈的信仰》)
这些文章,有西藏元素,有个人情意。读他们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感受到爱、笑容与正能量。
我们阅读到的,是有生命力的写作。因为是写自己的故事,真正唤起了他们切身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写作,是作为一个独立人的写作,是善其身的写作,是主动性很强的写作,是想方设法寻求最好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的写作,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呼唤的真性情写作。
我们对学生写作的期待,何尝不是如此呢?
本期封面人物陈兴才老师在他的《人生之大事,教育之担当》里对于学生写作真性情的呼唤,对于“真写作”与“假写作”的辨析振聋发聩。“我们教师应该知道什么才是真作文,什么才是好文风”“从写作的根本目的出发,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去写作”。
我们呼唤的一个公民的写作,就是这样本色表达的写作。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引导学生写好属于他们的故事,自然能够去掉模式,摆脱樊篱,也更接近于上述所勾勒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