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智慧

2015-03-02 02:06张水鱼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故乡

◎ 张水鱼

作文的智慧

◎ 张水鱼

编辑这一期杂志时正逢酷暑季节,比天气更热的,是吵吵嚷嚷的中高考作文题和满分作文。满分作文,只是个分数显现的考场结果而已。通往满分的路途,即作文的智慧才是最值得研究的,这也是我们这本杂志存在的意义之一。

2015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智慧的景象。给出的材料说: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的景象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真不好正面回答。比较侥幸的是,我们不用以写作文的方式来回答它。但有些问题是必须直面的,远的不说,就借这道题说说作文的智慧吧。

什么是作文的智慧?可以肯定,考场作文拿了好分数的学生是深谙作文智慧的学生。教出很多拿好分数的学生的,是深谙作文智慧的老师。

独抒性灵也好,表情达意也罢,一篇作文要写饱满,要打动别人,从选择材料到选择文章体式,从结构布局到言辞的斟酌,都有作文智慧在场。

智慧,是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具体分析、妥善解决的应对能力和从容境界。

面对一道考题的作文智慧,自然是立足作文题和自己的已有积累,在短时间内对作文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能明智地选择写作策略,冷静地开启写作之旅。面对江苏卷这一道不太好从正面论理的作文题目,机智的学生避难就易,掉转笔头,选择被冷落了很久的记叙文,反而在众多说理文章中独树一帜,颇入阅卷人的法眼,难怪江苏省高考阅卷专家组点评高分作文时惊叹:小故事往往胜过大道理。

这里体现的考场作文的智慧,它是考生因“题”制宜的最佳临场发挥。

但作文的智慧远不止于此,因为,还有很多时候,作文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为了本真的抒写和呼应它的读者。作文智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存储和调试的磨刀功夫。

从科学的立场看,作文的智慧,是努力去探寻规律。本期“封面人物”栏目里,代保民老师“远上寒山石径斜”的作文教学探索之路,就是用三十年的叩问和实践走出来的作文智慧路。“三新频道”里,我们听到李祖贵老师“术与道”的辨析,感受到张华老师“以技术的力量推动作文”的发现的欣喜。徐飞老师的《渐变之中,固元培本》在对2015高考作文题目的审视中渗透着对作文本质的理解。而从本期开始连载的倪岗老师的“初中写作知识的建构”里,无论是对大纲教学目标还是对教材编排内容的梳理,都是对教学内容变迁纹路的寻觅,体现了规律的价值。

从实践的意义出发,作文的智慧,是对写作策略的点滴积累。张一山老师从域外借力,介绍台湾作文“拼作文”的做法;张芸、冯大海《寥寥几笔显神韵》凸显了简笔之艺;金军华老师基于自己的写作实践,提出作文教学需要从“体验”出发;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作文教研活动中,把“打动”作为关键词探索语言表达之智,吴春来老师则以下水作文《故乡》来启发学生“在情景中描写人物细节”。

作文的智慧,是艺术之寻美历程,也是技法之求新尝试。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作文的智慧,是坚守我们为人的本真和做事的常态。作文的最佳状态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生命本真的流露。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保持我们情感的丰富和思想的光芒,才是作文求智的最高境界。“双飞茶座”里赵飞有言:“在写作中要有一颗真诚的内心”“吐纳间天地无比澄澈空灵,我们的文章才悠远醇厚”, 在卷首文章里,刘庆昌教授写道:“写作的人实际上是倾听世界声音的人。”

猜你喜欢
故乡
故乡的牵挂
他乡与故乡
月之故乡
走在故乡
坐上这趟车去“云的南方、花的故乡”
雷锋精神的故乡溯源
离开故乡
故乡·冬·雪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