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之中,固元培本
——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简析及备考启示

2015-03-02 02:06◎徐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9期

◎徐 飞

渐变之中,固元培本
——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简析及备考启示

◎徐 飞

2015年,被誉为“新高考改革元年”。今年高考增加了3个省使用国家统一试卷,共有18个省是统一命题,其他省份仍然是自主命题。据教育部消息,明年将有25个省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因此,分析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特征,对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应对下届高三作文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简析

从各地的作文题来看,材料作文仍是2015年的主流,同时更加放开了文体限制,有的地区甚至可以写诗歌,充分考查考生的阅读量、思考力和想象力。综观2015年各地高考作文试题,现呈现以下一些特征。

1. 材料作文居多,“伪材料作文”不减。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全部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而2015年16套作文试题中只有一套为命题作文。北京高考为命题作文,而且给了两个题目让考生选择:一为“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一为“深入灵魂的热爱”。在材料作文备受青睐的当下,北京高考命题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而且提供了两道作文题,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可能,其勇气与智慧值得点赞。当然,“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与“深入灵魂的热爱”这两道题目的难度系数是否相当,则是另外一个话题。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别样风格,逼迫着我们对高考作文命题不断思索。

与北京直接以命题作文的形式来考相比,不少省份的高考作文题则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往往是以“材料作文”之名,行“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之实。比如天津卷,给的材料是: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材料后的要求是“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其实,完全可以将要求改为“请以‘范儿’为话题,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与天津卷类似的“伪材料作文”还有江苏卷(“智慧的景象”)、四川卷(“老实与聪明”)等,与以往的“提示语+命题”的思路并无二致。

之所以会出现这类“伪材料作文”,与各省高考作文命题的省情有关。比如江苏省一直对命题作文情有独钟,2013年才依依不舍告别命题作文,但命题作文的影响尤在,2014年的“青春不朽”、2015年的“智慧的景象”,依然保留着命题作文时代的尾巴。四川卷的情形与江苏卷较为相似,从2013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到2014年“自己站起来的价值”,再到2015年的“老实与聪明”,走的依旧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路子。

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弊端前些年已讨论过,比如容易被猜中、考生容易套作等,像2015年江苏卷作文题的核心词“智慧”、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有些老套,很容易被押中。再者,如果材料只起提示作用,那它就会成为一把双刃剑,既提供了写作思路,也预设了写作套路。比如2015年江苏卷“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学生对“智慧”往往说不清道不明,因此大多数考生为稳妥起见,只会围绕“经验”“能力”“境界”三个关键词展开,实在有违命题初衷。

2. 理性的内核,感性的表述。

越来越多的作文题注重考察理性思维,考察思辨能力,这是大的趋势,但同时在材料表述上,大多数考题比较感性,保持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抒情特色。以上海卷为例: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可以将材料压缩表述为“坚硬+柔软=和谐自我”,难怪这道作文题被有些专家指斥为“立意空间逼仄”,考生似乎只能就这个立意来写。其实不然,感性的表述给这道表面上受限的作文题留下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心中坚硬的东西指什么?理智、理性、信仰、信念、意志、坚守规则……柔软的东西有哪些?情感、感性、感动、悲悯、良知、善意……这样想开去,你大可不必担心考生作文的千文一面。这道题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规定性与开放性统一的特点。

上海卷高考作文试题近两年逐渐形成感性与理性兼具的特色。2014年的作文题材料:“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借助“穿越沙漠”这个比喻来谈“自由”与“不自由”,比只出示“自由”与“不自由”更为感性,这里隐含着命题者的良苦用心:鼓励写议论文,又为抒情留下了空间。偏于理性的考生,可以议论风生,纵横捭阖;偏于感性的考生,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叙写故事,营造意境。

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表述较为感性的还有广东卷、湖南卷、湖北卷、山东卷、福建卷等。追求感性的表述,但也不能过于追求文学性而使得材料的命意隐晦不清。比如山东卷的材料: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这则材料取自林清玄的散文《无风絮自飞》。原文情理俱佳,甚至还有一丝禅意在内,作者从中获得两点人生启示:一是只管努力向上生长,不必在意和别人的纠缠;二是种出什么样的因就会得出什么样的果。作者得出的启示尤其是第二点启示,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是广大考生很难“参悟”出来的。当然,评卷标准肯定不会以林清玄的个人感悟为准,但是,这则材料的含意还是比较含混的,会让考生在审题立意过程中很纠结。

感性表述也不能流于浅显。湖南卷的材料取自小学二年级的课外阅读文章《不灰心的大树》,有“心灵鸡汤”的味道,境界不够开阔,缺乏可开掘的深度。

3. 二元对立模式开始消解。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思辨性。其重要标志就是,材料中出现两个重要概念,这两个概念往往相反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二元对立模式既能考察思维的辩证性,但也容易形成“趋中”的“伪思辨”。比如2013年福建卷高考作文材料:“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这里的二元矛盾是“悬崖峭壁”与“栈道桥梁”,貌似很思辨,其实转化的可能很有限——化“悬崖峭壁”为“栈道桥梁”,真正留给考生发挥个性的空间比较狭窄。

这种二元对立的命题在2015年高考作文题中开始消解,其具体表现就是:从单纯的一组矛盾转化为复合的多重矛盾。同样以福建卷为例,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就走出了2014年二元对立的简单模式: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这道题没有以感性材料命题,而是直接以抽象的格言式话语命题,并且突破了二元对立的命题模式。三句话包含着三组矛盾:第一句是地上没有路和后来有了路的对立,第二句是走错和新路的对立,第三句是走不通的路和不敢走的对立。孙绍振先生指出:“命题的要害在于,矛盾(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例如,没有路,变成有路,条件是,走的人多了。这是辩证思维的起码规律。同样第二句,走错路,也就是走不通了,没有路,但是可以变成发现新路,从错路到新路,这也是对立面的转化。不过,这里的命题是把转化的条件做了隐性的处理。第三句‘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仍然矛盾对立的转化。路走不通是结果,不敢走是原因。反过来说,只要敢走,联系到前面所说,走错路,走不通,恰恰是发现新路,走通一切路的条件。”这三组矛盾又彼此关联,构成一个内在的整体,这给考生写作提供了相对开阔的场域。

感性材料如果能考虑到矛盾的多元性,也能体现思维的张力。如湖北卷“喷泉与泉水”的材料,文学化的表述中蕴含着开阔的思辨空间:蓄积与迸发,表层与背后,默默不语与众人瞩目……多元化的二元对立,给考生的才情发挥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4. 呈现“向内看”的倾向。

建国以后,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在思想内容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从1950年到1996年这47年里,高考作文题一直以政治说教为导向;从1997年开始,高考作文题由关注政治走向了关注道德建设;从2003年开始,高考作文题在考查内容上又有了新趋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自然、人生、历史、教育等诸多方面。而从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来看,关注自我、关照内心成为一种新的倾向。

以全国卷、上海卷、北京卷作为重要样本来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变化。

上海卷直击人内心的柔软与坚硬,引导考生“向内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评价:“今年的作文题关照到人的内心世界,既可以看作是一个哲理性的人生问题,又可以和日常生活相关,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北京卷的两道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和“深入灵魂的热爱”,题目中的关键词“心中的英雄”“深入灵魂”则明确要求考生叩问心灵、与自我对话。

新课标全国一卷女儿举报父亲的材料,也是直接拷问考生心灵,要求做出情与法的心灵抉择。这道试题还有一个显著亮点,就是以书信的形式来考查考生的实用写作能力。书信写作是最贴近内心的写作,考生要写好书信体作文,需要倾听自我心声,然后“我手写我心”,真诚表达自己的态度与看法。新课标全国二卷的材料是从三名候选人中选出最具风采的一位,这三人分别是献身科学的大李、“大国工匠”老王、酷爱摄影的小刘。三人的活法各不相同,表面的选择其实是自我价值观念的认同,这道题同样也是内心的选择。新课标的这两套卷引导考生既“向外看”又“向内看”,不失为作文好题。

二、2016年高考作文备考启示

1. 加强分析说理的科学训练。

议论文仍是绝大多数高中生的首选文体,但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问题多多,最突出的问题是不会分析说理,往往是概念演绎、观点先行,再去寻找与观点一致的材料,凡是与观点不一致的材料一概不选,这其实是一种伪论证。对此现象,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这样说:“凡事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因为你往往是主观的,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用就不要,那自然就错误了。”

从根本上说,写议论文应该围绕最初的观点,去寻找正面的、反面的、偶然的、必然的、历史的、现实的等相互矛盾、错综复杂的材料,而后从中找到主要矛盾,结合具体事例深入分析,不断丰富论点内涵,增加其规定性,得出一个更严谨、更深刻的结论。因此,我们提倡写议论文应进行具体分析,避免陷入空洞说理的误区。

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尤其是反例展开分析。就大的方面来说,分析说理可分两类:一类是进行学理上的推论,一类是结合具体事例展开分析。前者是形而上的推演,对高中生而言难度颇大;后者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由感性层面的思索上升到理性层面的说理,更加贴近高中生的写作实际。孙绍振先生曾用“寻找黑天鹅”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反例在论证过程中的重要性。的确,在论证过程中,反例的意义远大于正例。

可以在具体分类中展开分析。如果缺少分类意识,写议论文时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笼而统之,难免空泛,而有了具体分类,就能条分缕析,让读者更加信服。比如苏洵《六国论》主体部分将六国分成“赂者”与“不赂者”两类进行具体分析 ,论说效果大为增强。

2. 反复修改,用心打磨几篇“代表作”。

2015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的二模有一篇记叙文一类卷《慢的真味》,写的是外婆包粽子,素材不算新鲜,但很切题,且语言老到、描写细腻,比如下面两段:

回家后,用灶头烧滚一锅水,滴两滴菜油,将苇叶与稻草烫过,沥干。锅中水悠悠荡开碧色,挟着芦苇的清香气息,留待煮粽子和蛋之用。

豆沙和糯米是外婆前一天备下的。待到云彩也懒懒的时候,全家就围坐在桌前包粽子。先是,用两片叶卷出一个三角,在尖尖里摆上两颗赤豆;再拿另两片叶裹紧,从缺口处塞米,压实;然后用第四片叶竖绕一圈;最后,用牙咬着稻草的一头,一手持粽身,一手绕草绳,打结、系紧。

这两段文字的确很有吸睛力,而这位考生在一模考试中同样也凭该素材获得高分。也许会有老师不屑:“你这是鼓励套作!”但我们平心而论,有几篇高分作文完全是临场起意、急就于现场?从众多应试作文高手的经验来看,他们拿高分的作文往往是在原有佳作或“半成品”的基础上转化而成。指令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态,要求考生根据规定的题目,在规定的时空里完成自己的最佳作品。指令写作没必要、也不鼓励临场起意,写出一篇全新的作文来,指令写作提倡激活原有储备,包括转化佳作或优秀的“半成品”。这种转化、整合能力,本来就属于指令写作的核心能力之一。

而要使考场转化有更多的选择可能,平常就应该反复修改,用心打磨自己的“代表作”。打磨“代表作”也是自我反思与提升的过程,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状元孙婧妍说:“对于考场作文,我们应学会自我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弱势与写作特长,要学会扬长避短。我不会写那种所谓的四平八稳的议论文,怎么办?只有将自己的优势放大甚至发挥到极致。”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我最擅长的文体是什么?我写作文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最善于从哪个角度切入?我常用的拟题方式是什么?我善于从哪一个层面进行挖掘?……将一篇作文反复修改三次,比写三篇不同的作文,更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3. 多读书,会读书,修炼写作内功。

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直接与读书相关的有浙江卷(“文章与人品”)和西藏卷(“阅读的影响”),多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在这两道题的写作上会有明显的优势。其实,不管是怎样的作文题,读书积累多的学生更能发挥才情。林语堂说,国文好的学生,多半是在课桌下偷偷看课外书看出来的。此言得之。

有人说,语文考试60%以上决定于语文素质,即平时的读书积累;技巧的作用最多就占20%。为什么一些学生写作文只会感到痛苦?因为他们没有“库存”,没有“粮食”,靠速成的“厨艺”,再怎么折腾也做不出一顿像样的饭来。

南宋史豪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读书就像融化冶炼铜矿石的过程,作文就好像用已经炼成的铜水浇入一个个模子,铸造成器物。融铜的过程最辛苦费力,需要许多的时间和能量投入,而铸器的过程却便捷快速。读书多的学生,课内课外,古往今来,广泛涉猎,而且能灵活运用,举重若轻。

素日读萨特、黑塞、毛姆、爱默生的学生,和整天在题海里折腾的学生,在试场上乃至在将来漫长人生道路上的较量,都会是悬殊的。当然,身在高三,读大部头著作毕竟不大可能,但读些有思想性的随笔集还是完全可以的,如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林贤治的《旷代的忧伤》、阮直的《思想胚胎》等,都值得细读。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