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夏彪
(大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误区及应对策略①
田夏彪
(大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陷入误区之中,具体表现为其文化认同内容、形式、方法“同质化”、“单一化”和“封闭化”。究其原因主要有大学教育管理的“事物化”、社会教育思想的“官本位”、大学生价值观的“娱乐化”等。为了促使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良性发展,让其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生命主体,须要加强大学精神教育,使其树立刻苦攻读的求学态度,使其关注社会民生问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夯实综合能力素质,促进学习生活实践审美化。
大学生;文化认同;误区;应对策略
文化认同的实质是认清自我[1],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能够有着自我的角色定位,积极获取其他文化元素并对其加以过滤吸收整合,以实现滋养和提升自我之目的。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却走向了反面,表现出在内容、形式、方法上的“同质化”、“单一化”和“封闭化”倾向,导致其学习生活实践的异化。
(一)文化认同内容的“同质化”
大学生学习应是多元的,以专业知识为主干,以通俗知识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导向,形成德才兼备、身心健全的社会主体为目的,以形成其在大学学习生活实践中积极的文化认同自觉,通过理性的沟通交往来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是,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内容是僵化同质的,所有学生都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即使有所谓的“通识选修课”,也仅仅是在专业课程之外获取学分的一种“变形”,由于缺乏面向不同专业全体学生的且有着长时段保证的“通识基础课”,现有的“点缀式”通识选修课并没有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可以说,时下大部分高校有“通识选修课”而缺乏“通识基础课”,二者的区别在于“通识选修课”分散在四年不同学期中,按照“学分要求”进行任意课程选修,以修满学分为目的,而“通识基础课”是所有学生入学之后进行专业学习之前都应接受的学习内容,目的在于为其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多元视野、宽厚学养及基本的科学、人文精神。当下大学生“泾渭分明”的专业学习除了累积了一定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之外,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价值理念等方面并无对其发展有实质性帮助,许多人都表现出“服从学校要求、遵从社会潜规则”的心态屈从于专业学习,没有形成自我的独立个性。
(二)文化认同形式的“单一化”
文化认同是动态化的,并非仅仅是“认同或不认同”的结论式判断,其形成须要在参与式或实践中完成,而且只有在“互动、交往、异质”的环境下,文化认同才可能变为一种动因促进文化发展。也就是说,良性的文化认同是一种解放力量,具有积
极推动事物或文化发展变革的动力。然而,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形式是单一化的,他们在接受着内容同质的专业教育过程中,往往以理论灌输为主,无论是其所接受的处理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关系的各种知识,还是与国家意识形态保持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主要采取的是一种讲授式、记忆式的理解学习,缺乏对其检验或转化评价过程,常常造成多学科知识信息累积却无法形成系统有序的体系,进而积极作用于自我价值观念的困局。可以说,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处于被“代替”的状态,他们通过书本理论知识、学校的宣传教育固型了标准的“知识观、人生观”,借助于考试、综合测评、思想政治教育及各种培训而型态化,因为这些活动都成为一种“唯一化或客观化”区分学生成绩、能力、品德好坏的依据。总之,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形式缺乏实践的锤炼,没有通过解决问题、遭遇冲突或挫折来面对现实生活,而一旦文化认同脱离了活的时空环境,只能局限于“书斋不接地气”或沦为空谈以致“虚无”。此外,大学生文化认同形式的单一不只反映在知识塑造思想的过程中,还存在于诸如学校社团活动的参与上,对此初入大学的新生有着很大的热情,他们都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由去参加各种“社团”面试,胜者喜之而败者伤之,可究竟社团如何运行、其功能是什么等等,大学生都是茫然的,这可从众多“退位者”对其表达的“复杂、消耗时间”等无奈慨叹中得以印证。
(三)文化认同方法的“封闭化”
文化认同是个性化的,如果说辩证统一是文化认同的范式,那么如何走向这一范式的途径或方法则是丰富多元的,不同的对象会有着自我独特的学习方法或实践经验去构建良性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方法是开放多元的,没有唯一的标准或模式,但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方法却是“封闭化”的,其文化认同孕育的时空被不断压缩。从时间而言,大学生学习时间的自主和自由性相较中小学而言有着较大可支配性,然而这仅仅是量的问题,由于每学期都有着不少的考试课程存在,使其无法专心或专注于问题研究,进行建立在跨学科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础上的“学问式学习”,相反他们只能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应付“英语过级”、“考试过关”等事情,而无“静心”去阅读、思考及实践检验自我专业或理论知识的努力,这必然无益于其形成良好的文化认同,因为文化认同只有经受了“磨难或阵痛”之后的“破茧”才能“形塑”,绝非停留于“填鸭或灌输”的知识挤压训练,而应是自我的一种启蒙觉悟,以建立起积极的融入学问的精神状态和对待社会、人生的激情。从空间而言,当前大学生学习空间的广度和深入性是极其有限的,校园、教室、宿舍成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就连图书馆很多时候都变成了学生“应付考试”的自习室,而非通过宝贵的图书资源阅读以提升自我人性中的真善美品性,自觉地反省自我及其文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采取主动进取的行为实践去改变和提升自我。当然,大学生文化认同方法空间的“封闭性”不仅仅只表现在教学场所,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对校外社会生活的“逃避”,尤其是对社会现实中政治、经济的漠视,在整个大学生涯学习中他们远离了社会和生活,使其文化认同没有了真实性和现实来源,只能停留于一种“跟着感觉走”的状态,他们往往在入学时的“好奇”、过程中的“享受”、毕业时的“惊恐”中度过。
文化认同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有无良好的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毕业后能否积极融入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专业虽然是大学生身份的标识之一,但对社会或民众而言“大学生”才是他们的“共同身份”,所以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优先于“专业”定位的,大学生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文化认同,以理论思想和实践理性的结合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陷入误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教育管理的“事物化”
大学教育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已有众多的著作和论文给予阐释,而且因当下我国大学教育实践积习的弊端,使得学术界对该问题的讨论热度不减,但其阐释比较统一的是大学教育乃培养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且能担当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引领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生命主体。然而,这样的大学教育价值似乎成了历史的记忆和遥远的梦想,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产业化、规模化之下行使着机械化
的办学之路,其发展有些远离了教育的本质。首先,教育方针、教育目的都凸显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理念,其重心在于让教育对象具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领,然而却忽略了培养能够反思社会问题、省察自我的自觉生命个体,把教育变为“人才”培养而非“完人”塑造,这就使得大学教育实践在价值目的上“狭窄化”。其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大学教育追求效率化,最为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精细的科层制”来实现,通过专业的分门别类、学期学年制、考试成绩量化、作息时间钟点化、评优评奖层级化等将学生分为大多数的“合格”和少数人的“优秀”,至于所谓的“合格”和“优秀”都是在忽略了人的精神气质、意志自由、创新品质孕育之下的“设计”,而恰恰因为这些素质的缺失使得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功能迟滞。总之,当前大学教育管理走向“事物化”,将教育对象从“人”降格为“物”,学生的价值观念或文化认同并未因接受了“高等教育”而自觉起来,相反因求学过程中的“轻松、封闭、恶性竞争”以及毕业之时的“就业压力”和“理想落差”而变得“避世、抱怨”,成为诸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无所事事的啃老族”、“游离于乡村和城市的徘徊者”等,处于迷失了自我的境地。
(二)社会教育思想的“官本位”
教育分为两大层面,其一是作为社会事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其价值代表了国家或社会的主流意识,也包括了作为补充学校教育的各种辅助性社会培训机构;其二是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或存在方式,潜藏和运行于社会民众生产生活或民族文化中,表现为一种教育风气或态度取向,其价值代表了社会个体、家庭的利益诉求。可以说,这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衡量一个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往往取决于后者,因为前者的质量水平在当下主要是依据“升学率、就业率、重点率”等来评定,而后者作为社会民众的一种“习惯”或“思维心理”更能显示出“教育自觉”。因此,当前大学教育质量水平或存在的各种问题之根源是在学校之外,其中影响深重的是长久以来存在于社会民众思维中的“官本位思想”,无论知识精英、达官贵人还是普罗大众,在其自身或子女教育问题上都不自觉地走着“学而优则仕”的路径,即使当下高等教育大众化或大学生就业严峻的背景下,人们依然寄希望于教育的是它的“仕途”或“金钱”功能。在此顽固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之下,“权力”和“金钱”始终是教育发展挥之不去的“魔咒”,教育者、受教育者、家庭成员共同围绕着“功成名就”的目的而进行着各种教育“军备竞赛”,且这一趋势愈演愈烈,近十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以“合法公平”的名义日益扼杀着大学教育的生命,学生们清楚自己再“怎么优秀”如果通不过“考试”则一切为零的“游戏规则”,极其严重地影响着他们求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异化,加之中小学教育一直灌输给学生的“终极理念”,即决定十年寒窗命运的是“三天高考”,一旦考上了大学则“万事大吉”,这种“低端教育”也无疑影响到了“高端教育”,导致大学生学习的“放纵自由”。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娱乐化”
当下作为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发展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娱乐化”倾向,他们过着“逍遥自在”的快乐日子,被来自于各方力量的“溺爱”包裹着,接受着一种可以说是“低龄化”的教育。其一,大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虽然大学校园里有着不少成绩拔尖的学生,可他们往往是按部就班地照着学校教学计划里的课程进行学习,根据授课教师讲课笔记及期末总复习的提示勤苦地“苦记突击”而获取高分,大部分同学则以“考试通过”为目标随“心情好坏”而应付考试。也就是说,许多大学生在校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计划,似乎其学习早就被学校所提前安排好,自己跟从进度即可,这无疑使学生在一种没有压力之下完成学业,质量可想而知。其二,大学生学习生活“世俗化”,大学本是一座知识殿堂,它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培育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自觉的文化认同。然而,时下大学生学习生活有着明显的“物质化”倾向,手机、电脑、上网、打游戏、看电影等成了其基本的“武器装备”和“消闲娱乐”,它背后所反映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旨向”是错误的,因为这些“物件”可以说纯粹是用来“消遣和装扮”的,真正“学问式的学习”是很少花时间和精力于这些事情上的,可恰恰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时空往往被它们所占据,虽然“赏心悦目”可却也掏空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其心灵苍白孤寂[2]。
文化认同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只有让大学生确立起辩证统一的文化认同理念和实践行动,才能确保其成为适应、调节和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生力军,不断推动社会大众美好“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误区有必要进行消解,以确保大学生文化认同发展的良性化。
(一)加强大学精神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刻苦攻读的求学态度
大学四年十分短暂,如果大学生没有在入学之时就已经清楚大学应该怎么度过,而是如同中小学一样进行着专业或一门门课程的应试学习,那么大学生至多成为拥有知识或技能却无文化或德性的教育对象,甚至因抱有不良的学习态度而耗散时间,呈现出容颜或年龄的变化比思想的成熟快得多或不成比例的状况,他们在“嘻嘻哈哈”中过完大学的头两年,等有点感触或醒悟之后则即将面临毕业,以致四年都没有真正有过一种“学问的生活”,毕业论文写作也因时间仓促而匆忙答辩收场。可以说,当前大学生学习是散漫和自由的,在某种程度上大学把自由留给了学生,大学生则把自由荒废给了时光。所以,为了改变这种颓势,重塑大学生形象,让其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须要加强大学精神教育,使思想自由、精神独立贯穿于其专业学习和四年大学生活中,用科学和人文精神来滋润专业学习,让他们有着专业的能力保障,并有着宽厚的德性涵养。当然,大学精神要在大学生身上滋生孕育,须得大学生具有刻苦攻读的求学态度,通过不断地付出努力而渐入学问之境,从而形成不盲信、敢质疑、有宽容、勇创新的品质。因此,为了使大学生形成文化认同自觉,必须在学习中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我的知识体系,有着独特的思想个性,在生活中则善于合作分享,具有积极的交往理性,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精神培育,树立刻苦攻读的求学态度,在努力付出中走向学问的门径,并不断在做学问中确立起稳定的思维价值,脚踏实地作用于社会的发展[3]。
(二)关注社会民生问题,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认同并非是客观的“实体”确认,而是受具体化内容和情景影响,其形成是在动态的交往实践中发生的。就大学生文化认同而言,他们不应该只“认同”于各种“证书”的获取,各自之间虽然有着所谓的专业之别,但其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学生”,四年学业结束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张“毕业证书”,更是一种“文化或精神”,一种承担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胸怀气魄,不断将提升社会民众福祉作为自我使命,有着“忧国忧民”的历史和时代责任感。因此,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活要得“接地气”,改变长期以来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和应试考核的模式,将社会民生问题作为研究或探讨的学习素材引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用“活”的教育问题带动学生的知识转换和思想启迪,不断在反思、解决问题中让教育、学习“活”起来。此外,特别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结合了人类文明和时代精神的理论成果,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集中凝练了“中国梦”的方向,它既指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取向,又强调社会的自由、平等、法治、公正的目标,也注重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文化认同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要“德才双修”,通过问题式或学问式学习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以贯彻[4]。总之,大学生文化认同不是为了“时尚”或同流于“主流”,而应着眼于社会民生问题,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厚的人文素养培育,积极践行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夯实综合能力素质,促进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审美化
文化认同不在于言辞上的“赞同或认可”,而应实实在在地以行动来践行价值理念,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行动中来展示文化认同之功能。因此,大学生文化认同除了在知识理论上有着自觉的认知外,更重要的还应该与情感和行为保持一致,而这离不开大学生主体自身具有投入实践的综合能力素质,否则大学生文化认同只会囿于“高大上”的理论“空虚”中。此外,大学生文化认同在注重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的同时,须要注重德性培养,避免社会实践走向功利化和走向社会时表现出来两个极端。其一是醉心于“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等的追逐中,
以及被“五光十色”的“物欲生活”所吞噬而没有了自我的精神坚守;其二是被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差距、不公或非正义”等所“击败”而常表现出“自暴自弃”、“愤世嫉俗”之举。因此,为了使大学生文化认同自觉化,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须要关注其学习生活实践的审美化,使其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能够对知识本身不断进行构建,通过对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资源作出自我整理和反思,以形成主动探求事物真相的习惯;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公民素质,关心政治民主生活,热心参与公共事务,并能够伸张正义,弘扬社会正气;而无论是知识的“求真”还是社会生活的“向善”大学生都要尽可能以“美”来统一,以不断创新的品质和勇气表达出对学习和生活的激情。总之,大学生文化认同要融于生活,通过其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在实践中以一种“美”的心灵、视野去创造富足、文明、和谐的社会。
[1]河清.文化个性与文化认同[J].读书,1999,(9):100.
[2]田夏彪.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的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7.
[3]王艳华,孙黎.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思想内隐形成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34.
[4]姚亮亮,李艳.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问题及教育方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3,(2):24.
(责任编辑:赵晓梅;责任校对:徐治中)
Mistak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Identity
TIAN Xiabiao
(Dali University,Dali Yunnan 671003)
It is a phenomenon that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identity are misunderstood. Its learning,life and practice are constantly in alienation. It performed as cultural identity of content,form,method“homogeneity”and“simplification”and“sealing”. Many reasons causes this,such as the“materialization”of university education management,the social education ideas of“bureaucracy nature”,“entertainment”of the undergraduates’values,etc. In order to encourag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identity,to make it b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set up the swot study attitude;focus on the question of social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quality,promote the learning practice aesthetics of life.
undergraduates;cultural identity;misunderstanding;coping strategies
G645
A
1674-5485(2015)01-0119-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理白族文化认同‘复合基因’的教育传承机制研究”(2014YJC880068);大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文化认同与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价值构建研究”(KYBS201105);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教育交往的文化认同功能及其当代意义研究”(2012K143)。
田夏彪(1978–),男,云南鹤庆人,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村教育、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