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推进策略①

2015-03-01 19:54马晓君潘昌伟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科技企业

马晓君,潘昌伟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推进策略①

马晓君,潘昌伟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领域仍存在较多困境,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质量不高、与社会需求对接脱节以及法制环境、市场机制的缺失等,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瓶颈。因此,需对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市场四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进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高校实现其自身内涵建设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迫切需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推进策略

高校拥有雄厚的人才储备、科研阵地和文化积淀,成为科学技术革新的重要发源地。高校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由其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所决定,其综合实力和地位与其科技成果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制约着其社会服务职能发挥。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但高校科技活动有其特殊性,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又有其局限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破解,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也还需要很长的进程。[1]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经历过了20多年的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校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制度逐渐形成。纵观我国高校,多数都确立了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制度,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形成了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例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技成果专项管理办公室、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全国高校每年的科技成果产出量大概在7千项左右。虽然,高校科技成果在量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上仍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仅达到8-10%,高校的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也仅仅在20-30%左右,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已经高达50%。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高

高校的理论性探索比较多,实践性研究比较少,研究多侧重于技术领域的前沿和高新,研究过程缺乏市场调研和企业的参与,较少关注市场需求和经济效应,高校与企业、市场信息不对称,致使产生的成果或先进有余而实用性不足,难以满足现实需要。[2]即使部分高校科技成果实现了转化,但是,由于中试化不足、市场化缺失以及风投缺位等因素,所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高,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高。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需求对接脱节

受原有体制和固有观念的制约,科研人员在项目选择上,一般都从各自学科的研究领域出发,追求理论上的创新,其价值取向是达到国际水平和具有一定的学术成就,往往强调的是课题的先进性和

独创性,而对市场需求缺乏重视。忽视其最终研究成果产品化和工业化的可行性,忽视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市场定位、市场需求、市场容量等问题。[3]在现实过程中,一方面作为科技成果创造和拥有方的高校,与作为科技成果需求和使用方的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教师的研究过程虽富有探索性,但更具盲目性,成果在孕育之初就缺乏明确的应用对象和现实指向。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教师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教学和科研,即便形成了科技成果,由于缺乏推介,高校和企业之间缺少稳定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高校形成科技成果也难于为企业所知,供需信息不对称导致部分科研成果出现闲置,进而科技资源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4]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市场缺失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契约和公约等市场规则表现形式还不健全,市场运行过程的各个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机统一的体系,规则内部还存在相互矛盾,相互不能协调的问题,执法过程中严肃性、强制化不够,市场开放性不足,这些导致了市场的无序化和紊乱。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政府因素、高校因素、企业因素和市场因素。

(一)政府的原因

1.总体规划缺失全局观念

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和社会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就是论文、专著、专利,没有产业化和社会化,没有转化为生产要素。技术产业化不能获得原始的科技成果的支持,且我国科技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即是企业拥有科研部门,其水平和能力也参差不齐,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足。导致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总体布局不合理,且发展也不平衡,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南方优于北方。

2.部门协调不足

在国家层面有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地方政府层面的有工程中心、科技转化中心等,还有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展示会等,同时,各高校也不断开创科技园的建立。各部门只追求产业化进程快的领域,对于基础研究领域和产业化进程较长的领域都建设不足,片面追求成效,导致了一些领域的重复建设和开发,浪费了巨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造成基础研究领域研究不够,从长远看,造成了我国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

3.科学技术项目的导向问题

我国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项目,非竞争性科技项目主要用于支持基础建设和国家支撑领域建设,而竞争性科技项目主要用于高新技术领域建设,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且不同类型的申报主体在同一条件下竞争,导致高校、科研机构和平台、以及企业为了获得项目支持,将主要精力用于争取项目,而忽视了真正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另外,由于我国科技项目监管体制和审计制度的落后,导致一些项目承建主体重申请,轻实施,没有发挥竞争性项目的作用。

4.财政支持不足

虽然我国正在加大可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总体上看,财政经费支持力度仍不足,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费用在国家总体预算中占得比例仍很小,且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地方财政存在截、扣高校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社会化专项费用的情形,严重影响了高校科学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

5.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为拉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国家制定了多部相关立法,例如:《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等。同时,财政部门对科技活动的经费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对科技活动都设有专项经费预算,且科技拨款呈连续增长趋势。我国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但是这些保障措施普遍存在规定过粗、原则化强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缺少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二)高校自身的原因

1.科技成果认定机制问题

各高校普遍注重理论研究,学术氛围评价高于市场应用评价,如理工类的科技成果认定标准普遍以影响因子考量,而忽视了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评价。这种评价机制使得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具有“重学术,轻市场”的特点,使得科技成果与市场需

求严重脱节,有悖于科学研究的实效性。

2.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僵化

虽然我国高校在进行“去行政化”和“专家治校”改革,可是受历史惯性的影响,各高校还普遍存在管理的集权色彩,尤其是在科研管理领域。二级学院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往往又不懂专业和技术,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往往只是介绍性的“牵线搭桥”,不能提供深入有效的服务和指导。

3.科技成果转化经费实际配比不足

大多数高校都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经费进行预算,但在实践中由于地方财政的原因,导致经费无法按时到账。在科技成果转化配比经费中,往往是配比不足,甚至没有配套。经费支持严重不足,且高校对财务管理都有一套严格复杂的审批复核程序,在经费使用中存在管理僵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性与可行性。

4.科研立项缺乏导向性

我国科研立项的基本模式为:国家立项计划指南——高校按照立项指南申请——财政支持。而这种立项指南多数以专业技术领域的高新和前沿导向,高校科研人员在申报立项时,只关注热点前沿问题,关注立项能否获得批复,而忽视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能力和市场需求。因此,这样的科研立项成果多数属于科研论文、专著或者实验数据,几乎很少涉及流程和工艺的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成果。

(三)企业的原因

1.产业化风险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得到了发展,大多数企业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独立的科研部门,专门负责高新技术的开展和研究,企业承担主要的科研经费,聘任高校的科技研究人员或者与高校合作培养科研人员,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企业向高校的横向科学研究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有的甚至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创办新的公司等。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结果是产业化,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企业往往对市场风险存在顾虑,担心科技成果转化后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后续研发能力不足

很多科技成果在转化后仍需进一步的后续开发和研究,由于企业的资金和科研人员的素质问题,导致产品只停留在初步阶段,对企业来讲只是短期的效益,后续的技术革新和先进的设备保障无法跟上,是的科技成果的后续研发处于停滞状态。这也是企业不能有效的形成自己的科技成果的重要原因,实践中除了少数的大型企业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外,中小企业很少拥有专利、商标等属于自己的科技成果。

(四)市场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由于我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传统,以及法制的不完善,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信息交流不畅,缺乏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有戏交流,不正当的竞争关系也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发展,成为高校科学技术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

2.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估机制

很多高校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后,就完事大吉,没有对科技成果转化后的市场进行跟踪调查,企业也没有及时反馈产品信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评机制缺失。

三、推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建设

众所周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高校、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让高校实现其社会服务的职能,需要国家、高校和企业三方合力推动。

(一)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策略

1.完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布局

以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基础,综合统筹规划,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树立全国“一盘棋”规划意识,科学合理的进行科研结构布局。运用矛盾的方法论解决问题,既要抓全面,也要抓重点,打破东西部、南北方的不平衡发展,以及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差异,对于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得到行业领域要重点加大支持,对于高新技术行业领域要全面发展,为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和企业的技术需求提供良好的规划设计。

2.强化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

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各司其责,避免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

流。由中央政府和国务院统一协调不同专业领域的主管部门,明确不同类科研项目的管理主体,共同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3.完善相关立法,落实科技政策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就是依靠科研立法,制定操作性、符合我国科技发展实际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完善其他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形成一套完备的科技法制体系。尽可能减少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对立法条文进一步细化,配合司法解释,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对于国家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要积极贯彻落实。

4.加大科技经费支持和管理,提供成果转化的经济保证

在现有科技经费预算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国家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支持力度,保证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研究的稳定运行,同时保证高科技、具有竞争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在各级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科技经费,列为地方预算之中,对于截、扣科技资金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探索建立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政府性风险投资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三高”(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保证。

(二)高校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策略

1.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估机制

高校的终极目标是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都为社会服务的基础。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程度受制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尤其是对教师的考核机制的利导性,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改变现有的重视教学、科研的职称晋升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列入到考核机制当中,把横向科研项目和产学研产生的经济价值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在教师论文、专利数量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

2.强化高校科研师资队伍水平建设

科学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的转化是以高质量的成果为前提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必须具备高精新的特点,才能成为转化的对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商业化过程,除了调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外,还需要对教师进行商业化培训,提高教师的市场驾驭能力。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与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了解市场需求,掌握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培育教师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务实的理念。各高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决定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效与否的关键。

3.科技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将市场需求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自己对市场进行调研,然后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进行科研立项的优化。二是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由企业针对自身的科技需求,提出优化的科研立项。减少实用性不强的纯理论研究型的科研立项,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改革和完善当下对于科研立项的结题验收和考核工作。

4.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园的功能

教师对自己的科技成果最为了解,知道其关键所在,教师自己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径选择,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园的商业化平台,教师自己注册公司,独自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对于科技人员创业的政策也比较宽松,允许和鼓励教师的创业行为,开拓产学研的新思路。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大学科技园,其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非常高,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5.提高科技成果的管理水平

科技管理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管理水平往往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建立科技成果管理委员会,由个领域的专家组成,改变科研管理者不懂专业的尴尬局面。对于科技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科学合理的对科技成果进行给类专项管理,进一步明确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高校的科技成果管理理念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三)企业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策略

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自身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的科研部门,在人才培养上、资金保障上加大力度,开展以提高企业的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强化企业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尤其是在技术、工艺型的专利成果转化方面。改变单纯依靠引进科技成果的现状,企业自行实现科技成

果的研发,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增强承担风险能力

加大企业的资金投资,将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或者企业结合自身的产品要求,先期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结合,有效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风险。不断加强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降低企业因科技成果转化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

1.规范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科学技术或工艺产业化、商业化的过程,而产业化、商业化均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化平台,减少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运用法律手段规制不正但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同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机制,由专业的第三方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减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的风险性。

2.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要实现这一过程,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至关重要。必须建立风投机制,通过增加风投基金的预期收益,转移和分散投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损失,使预期收益大于可预见的损失,进而诱致充足资金更多地进入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领域之中,填补中试和产业化等资金投入薄弱环节,形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运行机制。[5]

[1][4][5]计晓华,李明.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6):49-53.

[2]魏陆平.浅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8):168.

[3]刘鼎成,贾子申,刘秀锦.浅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4):41.

(责任编辑:李作章;责任校对:赵晓梅)

Research on the Difficulty and Promote Strategy of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A Xiaojun,PAN Changwei
(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There are a lot of difficulty in the field of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uch as low convers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low quality,docking disconnection with the social demand,and the lack of legal system environment and market mechanism,etc., which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restricting our coun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cause from the government,universities,enterprises and the market,these above four aspects,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to innovat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mode,to satisfy pressing demand of society to realize university self-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and society service function.

universit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difficulty;promote strategy

G646

A

1674-5485(2015)01-0078-05

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志愿服务载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L1413SZ012);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机制视角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UPRP20140795)。

马晓君(1970–),女,山东黄县人,辽宁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潘昌伟(1980–),男,辽宁建昌人,辽宁大学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科技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