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婷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杜晓婷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人数日益增加,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情况的要求。本文将以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的不同为切入点,站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立场上,力求客观真实的表述该群体目前社会保障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保障 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一词,在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被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
1.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现状
(1)社会保险方面
① 医疗保险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期间,因为年轻,身体素质大部分都比较好。但是其中一部分部分生病的新生代农民工,生病之后的高额的医疗费用都是自费,用人单位为他们支付的看病费用不足实际的十二分之一;另一部分根本没有钱去医治。
② 养老保险 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受过一定的教育,因而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他们已经对养老保险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目前尚处于青年阶段,还暂时难以认识到养老保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
③ 在失业保险方面 据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只有9.6%的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了失业保险。在失业之后,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只能靠前期的积蓄来维持生活,或者是通过借钱来度日。
④ 工伤保险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在城市中存在严重安全生产行业就,从事着既累又辛苦、危险的职业,他们不仅劳动时间长、工作量大、劳动强度特别大,而且工作环境也特别差。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享有工伤保险是他们最为基本和最重要的需求。然而,我们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却得不到保障,每年因劳动条件差而导致的伤、残、死的事故率非常高。[3]
2.社会福利方面
(1)居住条件方面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城市里有自己的住房,但他们现在还是以租赁房、工棚和单位宿舍为主要的居住方式,因为高房价、低工资使得他们无力购买住房。[4]
(2)继续教育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普遍要高,但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满足现代产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所提出的要求。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生代农民工靠体力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应该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地提高。
3.社会救助方面
(1)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当前,在我国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中,新生代农民与之没有关系。因为它保障的对象是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户口的城市居民,所以,虽然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生代农民工也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无关。[5]
(2)失业救助方面。大多数城市都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都已经为居民建立了的失业保险。而城市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如果失业,也没有给予保障的失业保险,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将值得我们政府关注。
1.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要求社会保障的意识薄弱。在被调查者中,有合法合理的社会保险的新生代农民工很少,且有大多数人没有享受过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救助,但他们并没有去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流动性强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最大特点。因为流动性的原因,从而使社会保障网络在全国范围内不能很好的连通,也导致了社会保险关系的不稳定。[6]
2.社会性因素
在我国,城镇与农村分开的二元户籍制度体系还未能被彻底打破。在这一传统制度的长期影响下,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有一种排斥的心理,因此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些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限制条件,如限制了农民工享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条件、内容和水平。这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很难完全进入到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里,很难得到城市主流文化的认可。
3.企业因素
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往往忽略了员工的发展,他们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高额利润,维持低成本竞争,千方百计地减缩人工成本。其中大多数企业为了减缩人工成本的费用,而选择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企业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拖费或欠费的情况。有的企业甚至用增加工资、发放补助、发放实物等方式来代替购买社会保险,这种方式虽然体现了企业“人性化”的一面,但使得企业减少劳动力成本、减轻企业负担、逃避社会责任。[7]
4.政府因素
(1)政府职能的缺失 首先,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内容,政府对其宣传方式单一、力度不到位。由于这一原因,导致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保障的认识欠佳,从而使得大量农民工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信心缺乏。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担心缴纳费用会影响到本地的投资环境,不利于吸引投资方。因此,导致部分企业不为新生代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在有些地方,把不缴纳社会保险。作为吸引投资方的一种优惠政策。最后,政府在对企业拖欠、不缴、漏缴社会保险费的行为上没有严格的监管。政府对社会保障,在执行上的监督力度不到位,甚至持有放纵的态度。(2)法律因素 法律因素是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因素。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不健全,难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法律不完善不健全。迄今为止我国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只有一些零散的地方性法规及一些规范性文件,但缺乏全国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由于各个地方的法规不统一,做法也各不一样,彼此之间不协调,难以形成有机的体系,从而使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8]
1.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发展
为了保护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加强他们自身的发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素质:① 增强自己个人的专业技能,使自己在企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定的劳动关系,最终能更好地稳定自己个人的社会保险关系。② 从我们以往传统的家庭消费观念中走出来,改变长期形成的对社会保险的意识,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购买社会保险。③ 新生代农民工应该重视并善于利用社会、政府为自己提供的保障内容。④ 增强维权意识。通过联合其他农民工,组织建立一批权利的维护团体,增强与企业之间的谈判能力。
2.改变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
城市社会应该抛开他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排斥心理,把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与城市中的其他人平等地享受内容一样、水平一样的社会保障,改变因长期实行的城镇与农村的二元户籍制度而形成城乡等级分割体系。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尊重新生代农民工,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难处,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市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好地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面临一系列困难。
3.企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
企业要清楚认识到只有承担起对劳动者、对社会发展的责任,劳动者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要依法履行及时足额地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的职责,同时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企业应该鼓励员工自主参加培训,并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未造就一批技术熟练、道德良好、懂得依法维权的产业工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政府要增强职责
在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方面,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主导责任。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宣传力度和监督力度。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力度,时刻监督企业的行为,并对企业拖欠、不缴、漏缴社会保险费的行为制定严格的处罚制度。再次,政府要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制定一部全国性的、专门性的《社会保障法》,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规范和协调社会保障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最后,政府部门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增加社会福利内容、水平。
[1]全总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全文),2010.
[2]许梦翔.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浅析[J] . 中国商界, 2010(03).
[3]侯 雅.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 上海保险, 2010 (09) .
[4]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 特征、问题与对策[J]. 人口研究,2010(03).
[5]孙红湘陈红芳. 农民工社会保险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 研究开发究,2009 (03).
[6]张勇.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 2009(03).
[7]李婧斐. 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与保护[D].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18).
[8]邓大松、孟颖颖.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思路[J]. 经济纵横,2008 (07).
杜晓婷,山西河津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4级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