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奎
失街亭,谁之过?
——浅谈阅读教学中“多重对话”的构建
◎石生奎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中国古代小说单元编选的《失街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和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舫断发赚曹休”。小说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的故事常常令历代文人墨客叹惋不已。的确,街亭一役,蜀汉损兵折将,甚为惨重,不得不由战略反攻转为战略防御。“失街亭,谁之过?”新课改提倡个性化多元解读,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教师也不置可否,难以服众。笔者认为,若以 “多重对话”进行解读,不失为新课标下小说探究性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构建多重对话,是新课改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可见,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取决于“多重对话”的成功展开。
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中,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处于核心地位。即让学生通过接触、体验文本,读出并领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这样,对话教学才不致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仅凭选文主要信息解读,那街亭之失,马谡应负主要责任。特别是从马谡那千余年来仍然还很刺耳的“三笑”可知,马谡狂妄自大,公然违令,导致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而诸葛亮对马谡的缺点并非全无认识,对街亭布防细致周密,对此次战役料敌如神,部署井然有序。但对于长篇选段而言,仅仅局限于选文就事论事,无疑是断章取义。
(一)诸葛亮“三哭”的真正含义
选文末诸葛亮面对失地陷城“三哭”,不得不杀马谡“挥泪”,与其说是体恤下属,不如说是悔恨自己误国误人;面对参军蒋琬“流涕”,与其说是法不容情、执法严明,不如说是自责识人不明、用人不当、陷马谡于不义;面对马谡的首级“痛哭”,与其说是思先主遗言严于自责,不如说是面对英魂,羞愧难当。再有诸葛亮给刘禅自请其罪的奏疏中说, “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授任无方”、“不知人,恤事多闇”,均是其自知之明的肺腑之悔。
(二)由马谡前期功绩可知,马谡并非无能之辈。
诸葛亮南征时,马谡曾提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兵战为下,心战为上”的建议,深合诸葛亮心意,后来“七擒七纵”,安定了南方。在首次出师北伐之前,诸葛亮顾忌司马懿,马谡提出使用反间计,果然奏效,司马懿被削职家居,为出师北伐扫清了一个障碍,可见马谡是极有见识的参谋人才,而不是庸才。并因此深得诸葛亮器重,也就有了马谡的“丞相诸事尚问于我”,“丞相视某如子,某已丞相为父”一说。
(三)任用王平失误。
岂不知王平生性谨慎,又非张颌对手。王平如能依山扎寨要道,形成犄角之势,想必魏军也不可能围山断汲水使蜀兵自乱,选文中王平明显有明哲保身之嫌。
(四)未能重用赵云、魏延等将领。
毋庸置疑,赵云以其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位列“五虎上将”之列,应是守街亭的最佳人选,却被诸葛弃之不用。又一堪称能敌张颌之骁将魏延,亦被安排至“安闲之地”,其“奇兵经子午谷突袭长安,以主力由褒斜道猛攻都城”之奇谋亦未得运用。综观全篇,可以说,诸葛一直用有色眼镜看待魏延,使其“英雄无用武之地”,最终致身死族灭,不能不说是蜀汉的重大损失。
(五)诸葛亮部署战略的错误
综观天下大势而言,蜀魏之争的关键并不在于得失街亭,而在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错误。蜀汉势弱,曹魏势强。诸葛亮企图靠区区汉中攻打地广人众的曹魏,无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且刘备被东吴火烧连营,能征善战之将损失殆尽,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制定的攻魏战略也因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化为泡影。后来姜维沿袭诸葛攻魏之策略, “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最终蜀被魏灭,刘禅“乐不思蜀”。
与作者对话,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汉族人民反对入侵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十分明显。体现在本部小说中,就是“尊刘贬曹”的思想处处可见。联系到清朝关于乾隆是汉族偷梁换柱之作野史,亦可见大汉族正统思想的根深蒂固。鲁迅先生曾评价《三国演义》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亦可见作者明晰的主观倾向,即失街亭过在马谡。
与读者对话,即在欣赏文本时让读者以文本来观照自身,读出自己。“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无疑应对于街亭的失守负主要责任。
(一)应知人善用。
“主帅不力,累死三军”, 马谡何许人也?不过是诸葛亮帐下一参军而已,由他来承担失街亭之过,甚至是出祁山大败而归之责,显然是有失公允的。诸葛亮饱读历史,不会不知赵括纸上谈兵,使赵前后损兵四十五万,最终灭亡的悲剧;不会不知毛遂虽有三寸不烂之舌,领兵作战却身死兵挫的史实。身为统帅的诸葛亮,岂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二)不可感情用事。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并且现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马谡是诸葛的部属,曾多次出谋划策,诸葛亮对其赏识有加。在明知其只擅长谋略,无实战经验,且难当主帅的情况下,还要勉强用之。情,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但情用得不好,小则害人,大则为祸天下。处理世事者不可不慎之。
(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孔明深知“街亭干系甚大,倘有失,大军皆休”,且“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先锋张郃乃魏之良将”,深恐“马谡不能敌之”,更何况刘备在永安宫托孤时曾明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见,孔明是深知其中利害的。既如此,又何必派不放心的人去守要塞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正好犯了兵家大忌。在加上他优柔寡断,延误了战机:众将部署完毕以后,孔明仍然犹豫不决,此时的他还是放心不下马谡。假若此时,他当即立断,更换主将,应该还有挽回的余地。
(四)应允许他人犯错误。
俗话说“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孔明应该给部下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孔明让其戴罪立功,想必马谡也会变得成熟老练。曾有位哲人说过,“上帝允许年轻人犯错误,因为错误是送给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就像是带刺的玫瑰,它最终会引来幸福的成功,虽然它曾刺伤过我们稚嫩的双手。”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芦,周文王渭河肃立,魏公子忍辱迎侯生等便为例证。
(石生奎 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 7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