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角度谈“文本细读”

2015-03-01 08:34施帮达
学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笔者教学内容

□刘 芳 施帮达

2012年《语文建设》第9期刊发了孙绍振、孙彥君的《隐性抒情意脉和叙述风格——读杨绛《老王》。作者用意脉的方式解读这篇散文,作者分析极为详细、见解新颖,非常有启发性,但这些内容是否应该成为教学内容呢?如果能,又该如何将这些分析转变成教学内容呢?笔者带着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语文”细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教学尝试并获得如下体会。

一、心中有“文”,更应有“课”

“课文”和“文本”是有区别的,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文本”是一种编织体,文本更强调“价值”,而“课文”是因为入选教材,适应教学,被改编了甚至是被删减了的“文本”——强调的是其“教学价值”。若求教学的精益求精,教材的文本解读应当率先做到全面细致,以对其“原生价值”的充分领悟奠定,把握文本基调的底气,以对其“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实现教学内容选择余地的最大化。窦桂梅老师所说的可能有三重意思:注意课文与文本的区别;教师要发现文本的价值;教师要对价值进行选择判断,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可以说“文本细读”需要教师具有文学评论家的眼力和水平,但更要求语文教师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处理好这些发现,并且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能力将“文”纳入“课”中,这恰恰要求教师要有“细读”课的能力,教师要熟悉“课标”,要将教材编者事先确立的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作为授课时必须达成的教学任务,同时应该根据学情适当调整和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认真“读”这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读”的能力更艰辛。以《老王》为例,作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课文,许多教师认为“写人散文类文体”重点在于“人物刻画”,如果教师只认识到这一点就浅尝辄止了,那不行,综观整个人教版教材笔者发现,人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也是以人物刻画为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是“人物刻画”,该如何处理呢?这时教师就应认真“细读”课文了,寻找课文之间的差别,联系教材的编排,找到教学点。笔者仔细揣摩之后,发现七年级的几篇文章,虽然写人,但是语言比较直白,感情也容易被学生理解,而八年级下册的单元文章内容不仅更丰富,且语言背后的情感更为复杂,也更为微妙。关于此在单元导读中已经有所提示——“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要求学生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笔者经过这番认真的“细读”,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研读文章的语言上,重点品析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感情,引导学生在看似“明白如话”的语言中发现“缝隙”,让学生品味独特的语文味。

二、再读学生,确定教学重点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第八章的学习任务分析中指出,教学目标要考虑好两个问题:(1)学生要什么;(2)学生学习后会什么。这两个问题都有一个潜在问题,即学生以前会什么,原先的起点是什么,这必须要认真细读。就笔者所见,对于杨绛对老王的“丑化”描写,及作者情感变化,学生没有那个时代的体验(连感性认知也没有),自然要理解孙教授这种意脉转变无疑是困难的,最起码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另外这样的情感分析对学生的学习到底有多少教学价值呢?恐怕是值得怀疑的。因此笔者对杨绛先生对“丑化”的情感分析大胆弃舍,把文章情感的理解重点放在体味作者对老王表现出的同情上,即掌握课文后研讨练习所提到的以 “善良去体会善良”。这个教学内容,学生有基础,并且学会能运用到其他文章中。

三、细读课文,寻找疑点

细读文章标题,文章的标题是“老王”,“老王”中“老”这个字就流露出一种亲近,无疑也就点出了作者和老王的关系,并且我们还可以继续细读下去,老王有姓却无名,这是为什么呢?联系《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不厌其烦的交代阿长的名字的来历,我们可以发现,鲁迅对阿长的介绍其实是写出阿长地位的低下,同样老王也无名,这也是一种普通、平凡的体现。这个教学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从中获得文章解读的一把钥匙。在教学上,笔者围绕这些“发现”设置问题,将“发现”贯穿教学中。让学生解决这些疑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当然要细读重点内容。很显然文章的重点部分是老王选鸡蛋和油这一部分,对这段我们要在文字里“出生入死”才能品味出真情。老王的送礼非常奇怪,体现在动作和语言上(这些学生可能不会,其实这段教学最好是让学生演,在演中体味),送礼时“伸出两手”,明明是一手一样东西,一般不会同时伸出两只手,而是一个一个递过去。而老王为什么这样呢?可见老王其实只是来送东西,而且就只想把东西给作者——没有别的什么意思,没有别的语言。再看,老王那莫名其妙的回答,当“我”强笑着问“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时,老王竟然说是“我不吃”,平常人去送东西,绝不会说这三个字啊,难道自己不吃的东西才送给别人,这不是侮辱别人吗?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我不吃”背后其实暗示老王的木讷,也可以说最真实的善良,没有掩饰,没有心眼,只是送礼——绝无别的言说,文字背后的真情需要耐心品味!用南帆先生的话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语言。当老王说不要钱的时候,“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作者知道什么呢?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呢?这就要师生研读探究了。我知道即我明白,我明白了老王的感谢,我懂得老王的这份善良,而老王的动作也值得品味,一开始不要,后来是“攥着钱”,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是老王“知道了”,这是老王明白了。此时,两位善良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对方的理解,尊重和感谢!教师只有细读出这些,师生从中“读”出滋味,也就挖掘出了文章的教学价值。

可见,“文本细读”教师要扮演好三个角色:第一读者,潜心读文章,与作者用心交流,读出“真谛”,哪怕是“误读”也是可贵的;第二扮演好教师的角色,用教师的角色,用教师的眼光来读“课文”,读出教学的价值,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第三扮演好学生,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来读文章,来学课文,找到学习的起点,确定学习的终点。笔者常想,教师如此“读课文”,那么教学就游刃有余了。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笔者教学内容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