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附属小学(221000) 周小林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方法
江苏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附属小学(221000) 周小林
学生语感成长需要环境,也需要动力。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语文素养。展开体式对比,形成语感相对认知;情境演绎,提升语感体验指数;选择应用,培养语感直觉意识。
阅读教学 培养 语感
小学生语感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语文基础的原因,也有意识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语感培养缺少基本的方法。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训练量的积累,让学生机械学习语文,他们何来语感呢?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体式对比、情境演绎等方法,让学生在具体选择应用中,培养语感的敏感度,提升语感指数。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不分文本体裁形式,都采用统一的学习方略,朗读、分析、理解、体会、讨论、应用,课堂搞得非常热闹,但学生却并没有获得语感成长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体式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感培养活动。记叙文注重描写、记叙,说明文注重说明、介绍,议论文注重议论、抒情。教师要让学生从文本中体察作者情感的维度,从而形成认知共鸣,这样建立起来的语感才是真实的、生动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学习时,教师先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然后,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给出一些自主学习任务:扫除文字障碍。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阅读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你能够说说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吗?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迅速行动起来。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同桌讨论。教师进行成果检查时,有的学生说:“文章写的是作者的童年趣事,非常真实感人。”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摇桂花树的那几句描写,语言非常美,我想到了天女散花,好像是进入仙境一般。”有学生直接朗读作者的感慨:“啊!真像是下雨,好香的雨啊!”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受到了振动。
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文体特征和作者情感趋向,弄清文本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情,为语言运用奠定基调。学生再进行文本阅读时,就会对语言有更深刻的认知,那浓浓的乡情深深浸透于字里行间,这些文字当然就是灵动的、活生生的。
教材文本都是经典范文,有很强的阅读价值,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素材范本。教师要注意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找到理解文意的突破点,利用创设教学情境,或者是设置课堂演绎等方法,对教材文本进行生动展示,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感知条件,帮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形成良好语感。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选择。
在学习《一路花香》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分角色朗读活动:同桌分工,分别饰演挑水工和破水桶,先熟悉台词,再进行人物角色情感定位,讨论人物语言的情感体现。同桌进行排练,然后参加全班展示。教师在学生准备过程中进行巡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有学生问:“破水桶”应该有什么心理呢?教师提示:如果你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你心里是什么想法呢?当你得知自己种出了一片春光,你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领悟。课堂展示时,学生有些紧张,在语气把握上还存在一些欠缺。教师及时给予纠正,提醒学生放慢语速。整个活动办得很有成效,学生的表现越来越好。
教师设计分角色朗读,对角色情感进行定位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角色概念,并对语言运用进行现场指导纠正。学生在实际演绎中形成的语言感知将是多元的、富有个性的。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意进行分析,对文本语言进行赏析,目的都是让学生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实际运用,在具体训练中逐渐找到语感、发展语感。如阅读教学中的仿写、作文片段描写等,都是很好的语感培养方法,让学生结合文本学习实现活学活用,这样的语感培养效果更直接、更高效。
语感培养没有固定格式,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应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塑造语感。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时,教师在阅读训练环节设计了一次作文片段描写:根据《珍珠鸟》中作者对珍珠鸟的描写方法,写你最喜欢的一种鸟,要有形象化的描写。学生已经有阅读基础,对珍珠鸟的描写手法比较熟悉,很快就完成了片段描写。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真好!奶奶从老家给我带来一只小花狗,它浑身的毛油光油光的,两只眼睛紧紧盯住我,可能认定我就是它的玩伴了……”很显然,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认知,开头的“真好”是学习冯骥才的,但情感共鸣已经形成,读来非常有味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阅读文本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文本作者的情感,从字里行间体验语感的渗透,并利用课堂演绎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责编 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2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