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汶河小学(225002) 万晓霞
打通学生与文本隔阂的通道
江苏扬州市汶河小学(225002) 万晓霞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典型的文本误读现象。教师应分析原因,通过拓展视阈,丰实认知资源;理性辨析,弥补认知断层;真诚表达,促成实效多元,从而打通学生与文本隔阂的通道,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误读文本 拓宽视阈 理性辨析 真诚表达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拥有丰富的价值意蕴。而学生由于阅历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与文本会形成各种认知的隔阂,甚至是误解。阅读教学只有厘清产生误解的原因和方式,才能对症下药,将学生的视角引向更为广阔的文本宇宙。
在教学《诺贝尔》时,很多学生对“人们惊呼:‘诺贝尔完了!’”一句进行了这样的解读。
生1:看到诺贝尔的失败,人们太兴奋。人们已经被他的研究搞得心惊胆战,希望以这种方式让这样的实验彻底停止。
生2:人们感动庆幸,终于不再被这个疯子折磨得寝食难安了。
……
为什么被世人敬仰的科学巨匠,却在这篇课文的解读中成为众多学生心目中的疯子?通过反思不难发现,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视野过于逼仄,他们的视角仅仅关注了文本所呈现的有效信息。学生只能看到诺贝尔在课文中所呈现的勤奋,甚至有些痴狂的状态。这种遮蔽让诺贝尔伟大的人性光辉难以彰显出来。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由于国界文化的差异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学生正确深入地感知形成了较大的障碍。这种障碍绝对是学生认知能力所能解决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阈。试想,如果学生对诺贝尔这种研究的价值以及他内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质态有所体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特性的认知还会出现误解吗?教师可在预习阶段为学生补充拓展关于诺贝尔生平资料以及炸药对于人类生存的正面价值的内容,在学生有限的空间中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让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观照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看待世界,为正确深入地感知文本奠基。
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在引导学生体悟彭德怀在枪杀大黑骡子时的矛盾与纠结时,一位学生语出惊人:“红军再穷,难道连一点零食都没有吗?”尽管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已经采用对比手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了红军生活的艰辛,但学生们还是缺乏基本的感性认知。正是这种感性认知的缺位,让学生对人物内心活动的体悟产生了偏差。纵使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竭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悟语言、洞察人物,但终究无法扭转学生体验浮于表层的局面。
当学生从未经历过的生存状态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学生就会以他们自认为的应有之态去尝试体悟与感知这样的世界。这种失去体验基础的尝试必然会导致文本认知状态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两种质态的差异所在,以理性的方式为学生情感的认同组织串联,充分链接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桥梁。
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父亲言语中“必须”所蕴藏的“对社会公约的自觉遵守”,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显然与学生原本的认知储备相去甚远。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中国父子处理这一事件的情形,中国父亲没有放掉鲈鱼,而是炫耀自己儿子的本领。在这样的对比中,就能帮助学生提炼出文本的核心价值,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认知偏位。
有时,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需要做大量的资料引入和背景铺垫,但学生仍旧以自身的价值取向对文本进行惯性解读。例如,在教学《嫦娥奔月》时,很多学生对蓬蒙偷盗仙丹想长生不老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同情,甚至嘲笑其他同学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在“个性化体验”理念的召唤下,很多学生都能够大胆言说,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个性化”并不是学生真诚话语的自然流露,更多的是他们在戴上特有面具后的刻意表演。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元感悟,另一方面更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核,把握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形成真正的价值倾吐。
如在教学《嫦娥奔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仙丹从何而来?现在真正的主人是谁?从而使学生对蓬蒙的行为形成正确的感知与理解,对人物形成基本的人物定性,凸显出嫦娥和后羿智慧的英雄形象。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穿越历史的藩篱,沉浸在相应文本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以自我的真诚心态与文本、与作者、与彼时彼地的文化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把握文本的价值定位,获取最为真切的认知感受。
(责编 刘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5)2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