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表达特质,提升运用能力
——浅谈说理文的教学策略

2015-03-01 08:22江苏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章郭小学226661周月琴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2期
关键词:辨析特质事例

江苏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章郭小学(226661) 周月琴

把握表达特质,提升运用能力
——浅谈说理文的教学策略

江苏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章郭小学(226661) 周月琴

说理文的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前后照应,引导学生把握说理文的整体框架;对比辨析,让学生明晰说理文的典型价值;元素提炼,使学生感受说明文的叙述特点;实践运用,体会说理文的表达方式,从而提升教学效益。

阅读教学 表达特质 说理文 策略

说理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虽然较低,但它对提升学生思维辨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高年级学生从形象性思维向抽象性思维过渡。在苏教版教材中,《说勤奋》一文是第一篇说理文。如何紧扣说理文表达的特质,展开有效教学呢?

一、前后照应,把握说理文的整体框架

说理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提出观点,通过事例的呈现和逻辑的论证,最终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基于这一点,说理文常常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布局全文。

师:请同学看看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生:作者的观点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师:这是作者一开头就直接点明的。这个意思还在哪里出现?

生:最后部分,作者又说“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师:这是作者在总结自己的观点。前后说两次,这样写重复吗?

生:作者开门见山,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是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而在举例论述之后,作者再次强调,这是与开头呼应,这并不是重复。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梳理,探寻出说理文“总—分—总”的基本结构,并结合说理文的文体特点将其转化为“亮出观点——事例论证——提升观点”的表达顺序,实现对说理文结构的整体把握。

二、对比辨析,明晰说理文的典型价值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生动典型的事例是论证观点的主要方式。因此,感知说理文表达特质就必须从事例入手。

师: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举出了哪两个事例?

生1:司马光通过勤奋写出了《资治通鉴》。

生2:童第周通过勤奋不仅成绩有了进步,还完成了高难度手术。

师:作者为什么要举这两个事例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思考:这两个事例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是在告诉读者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勤奋都是成功的关键。

这篇课文中的两个事例各有侧重。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思考,却不是学生能够看出来的。这两个事例的运用就充分凸显了说理文言之有据的特点。这样的教学为学生以后学习说理文指明了方向。

三、元素提炼,感受说明文的叙述特点

说理文对事例的运用除了注重典型之外,在表现手法上与一般性的记叙文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一般性记叙文注重对细节的刻画,旨在凸显人物形象;而说理文中的事例注重对事件元素的提炼,常常选择与说理论点相契合的要点,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说勤奋》中的两个事例时,教师就尝试让学生透过文本语言为人物加上动作、语言,甚至是心理描写。随后,教师反问:“这样描写更加生动翔实,为什么作者没有写呢?”学生在对比后意识到: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对事件进行适当的取舍,从而能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文体的不同,作者选用材料的视角和标准也完全不一样。通过这一板块的教学,学生明白了说理文文体特色,更懂得了根据写作要求合理整合素材的道理。

四、实践运用,体会说理文的表达方式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说理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体悟其表达特点之后,还要引导他们进行表达实践。于是,教师展开了这样的教学——

师:老师家有个邻居的小孩非常聪明,但就是贪玩,每次开始学习都非常优秀,但时间一长就不能坚持,常常半途而废。你们能劝劝这孩子吗?

生:我们可以说说李白铁杵磨针的故事。

师:能说一些现代人的故事吗?

生:姚明!姚明刚进入NBA时并没有得到认可,正是凭借自身的勤奋与坚持,才站稳了脚跟,成长为一名篮球巨星。

说理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而且要让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说理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说理,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责编 韦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22-034

猜你喜欢
辨析特质事例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