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226100)(特级教师) 吴建英
课程改革以后,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相继增加了文言文选文。文言文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绝不是选编者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慎重思考后的科学抉择。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经典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源”。让儿童在“人之初”回到源头,学点文言文,了解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成为学习记忆和文化记忆,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中的一部分,以其思想的博大精深、语言的古朴典雅、风格的异彩纷呈而成为中华文化殿堂里一笔宝贵的财富。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价值何在?
南怀瑾先生说:“中国文化宝库需要一把钥匙打开,就是古文。”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也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就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户、铺开一条通道,让他们去感受精深博大的中国文化,获得民族的文化基因,产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他们成为文化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一个民族的语言能体现自己民族的精神。经过历史筛选,那些不朽的经典文言文,表达古人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弘扬古代英雄的精神,给人以美的震撼、心灵的洗礼。浸润其中,会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感染,提升他们的志气、品性和修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典文言文,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贾宝泉先生感叹:“古典文言文是不朽的文字。”文言文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品味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感受民族语言的魅力,汲取其精华;又可以收到探本溯源、察古知今、积累运用之效,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根据文言文与儿童特点,彰显古文化魅力,实现以上教学价值呢?
小学生初学文言文,常常觉得深奥、难懂,这是因为年代的隔膜所造成的。教学中,教师应着力营造浓厚的古文学习氛围,使课堂弥漫浓浓的古味,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如,在《伯牙绝弦》教学中,可出示《伯牙鼓琴图》,在古色古香的图画中介绍主人公;可将古文设计成一幅竹刻卷轴,让学生吟诵涵咏;可播放《高山流水》的片段,让学生在古音古韵中想象感悟;还可呈现无标点、竖排、繁体字的课文让学生反复吟诵,既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体验古人的读书方法,又让他们觉得兴趣盎然。这些做法,不是简单的历史轮回,而是一种古文教学价值的确认,是一种文化的提升。
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是在一种“弱语境”下学习语言的过程,要学好,就应以诵读为主。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美,“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就是说,要让学生在丰富多样、充满情趣的诵读中,感知古文一唱三叹、回环婉转、抑扬顿挫等韵味,实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教学旨归。
1.范读——初读文言文,学生一般都存有畏惧情绪。此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音韵优美的教师范读就成为学生感受音韵之美的“见面礼”。正如叶圣陶所说:“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
2.对读——教师可以先读或说译文,然后再给学生读原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接着,进行文白对读,感知文本大意。文白对读,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3.思读——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思考阅读,学会运用变通的方式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质疑。思读,使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得到增强。
4.自读——在基本了解内容后,要强调学生个性化自读,入情入境、反复吟诵,做到“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读到文章脱口而出,韵味十足。
5.趣读——古人吟咏诗文之情状是“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教学中,可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如古人一般,采用表演读、拍手读、跺脚读、快读、慢读、辩读、转换角色读等多种趣读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感受无穷的乐趣。
6.品读——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仔细揣摩,在想象、对比、感悟中,读出情趣理趣、韵味意味。
古人与今人虽相隔遥远,但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却是相通的。教学中通过“穿越”,化身为古人,进行角色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物心理进行揣摩,对人物情感进行体验,从而变阅读古文为经历生活,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悟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实现与古人的“心灵相通”。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通过“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如此难得的知音,你就是伯牙,你最想说什么”“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等待你的却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你会是什么心情”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同身受,与伯牙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就能和伯牙产生共鸣,更深地感动于“知音”之情,领悟到“知音”的文化内涵。
经典文言文,语言精辟洗练、晓畅准确,而又神形兼备、蕴涵深厚,令人回味。教学中,应通过品味,引导学生深入语言内部,感悟古言神韵,发现其内在的“美丽”。只有让学生感知“言”,积累“言”,仿照“言”,创作“言”,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才能真正达到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之目的。如,《东施效颦》一文,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每句都蕴藏着不同的写作方法。其中,第二句就借“邻居们的躲避”反衬出东施效颦的丑陋形态,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相当巧妙。特级教师姜树华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语言的秘密,领悟作者的表达智慧,品悟出侧面描写的妙处。随后,姜老师又出示《陌上桑》片段加以佐证,让学生又一次受到古典语言的熏陶。最后,让学生大胆想象村子里其他邻居的反应,扮演角色表达出来,学以致用。课堂上,学生在学故事,更是在饮一杯语言的琼浆。
简单地说,“言”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等,“文”指对文章主题与思想的把握。经典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语言精练典雅,更在于语言背后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言”是基础,“文”是最终目标,二者相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最终由“文言”之径通向“文化”之殿。如,《伯牙绝弦》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东方的文化品质——知音文化。如何将这种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呢?教学中,可抓“言”品“文”得“意”:从两个“善”字,引领学生品出伯牙与子期的心领神会,相互呼应;从“志在高山”对“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对“洋洋兮若江河”,品出子期已经走进伯牙的内心,对伯牙的了解已经到了极致;从“所”和“必”,品出伯牙所想的,子期必定领会,两人已融为一体,这才是“知音”的最高境界。这样,古文意蕴——对“知音文化”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