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伯尔《女士及众生相》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2015-03-01 07:28郑小雪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6期
关键词:伯尔众生相女士

郑小雪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浅析伯尔《女士及众生相》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郑小雪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海因里希. 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获奖得者,是战后德国最重要、最多产的的作家之一。伯尔的早期作品多以战争为题材,表达他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如《火车正点》(1949)。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他的视野扩展到更广开阔的社会,以生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通过他们的遭遇和命运,批判和揭露社会的不公,他也因此被称为“德国文学的良心”。《女士及众生相》(1971)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伯尔 作品 艺术表现手法

引言

1963年以后,伯尔的作品一反以前低沉压抑的情调,对社会的罪恶表现出强烈的愤懑情绪。在长篇小说《小丑之见》(1963)中,作者以一个滑稽演员在爱情与事业上的失败为主题,对天主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因而招致教会人士的反对。伯尔这种不妥协精神,在197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女士及众生相》中达到了顶点。它以一个横遭迫害的劳动妇女为主线,塑造了各种典型人物,对西德的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的批判。西德评论界赞扬这部作品是伯尔全部创作的结晶,称它是1971年度的"欧洲之书"。

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如果把伯尔和二战以后德国的文化思潮和我国"文革"后诸多形态放在一起相比照,不难看出有一番文化意趣蕴含其中,这应当是我们今天重新打量伯尔时所不应忽视的。

一、伯尔与废墟文学

22岁那年,考入科隆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的伯尔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他先后在法国、苏联、罗马尼亚等地打过仗,之后被盟军俘虏,1946年获释回到故乡,这场战争不仅破坏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更给德国人民带来无尽苦难。为了生存,伯尔在哥哥的铺子里做过木匠,到科隆市政府当过小办事员,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经历了种种苦难挣扎,这一切促使伯尔产生了提笔的勇气。

这一时期,重新建立起来的德国文学被人们称之为“废墟文学”。所谓的“废墟文学”,伯尔曾解释道:“我们所描写的人们都生活在废墟之中,他们刚经历了战争,男人和妇女都在同样的程度上蒙受了创伤,儿童也是如此。作为作者,我们感到自己同他们如此息息相通,因而彼此间神似貌合,犹如一人。因此,我们写战争,写回乡,写自己在战争中的见闻,写回乡时的发现及所见到的废墟等,于是出现了与这种年轻文学如影随形的三个口号:战争文学、回乡文学、废墟文学。”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伯尔的创作视野逐渐拓宽,他的创作开始以战后德国经济恢复时期的普通市民生活为题材,通过各种人物的遭遇来揭示当代德国人的命运。

二、伯尔与“小人物”

伯尔有“小人物”作家之称。他的小说多半表达对小人物命运的同情,而这种同情的出发点又常常是宗教人道主义。在文学上他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形象的影响。伯尔40年代的短篇小说已显示出他的创作才能,他善于用平淡无奇的小事来揭示现象后面的本质。50年代开始,伯尔的作品已完全介入联邦德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小说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小人物,作家怀着深深的同情描写他们在富裕国家的遭遇和命运,以揭露社会的不公正。他对社会的批评和揭露使他成为“一个令人不舒服的作家”,但正像联邦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在1985年伯尔去世时致伯尔夫人的唁电中所言:“无论思想在哪儿受到威胁,他总是奋起维护。他好争吵,令人不快,他既叫人反感,又赢得别人尊敬。我们将因为再也听不到他那充满无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警觉性的时时告诫我们的声音而惆怅。”50年代。伯尔的小说开始直接揭露繁荣富裕背后的种种阴暗面。

三、《女士及众生相》内容概述

《女士及众生相》首次出版于1971年,是伯尔全部创作的结晶,被瑞典文学院誉为“臻于顶峰”之作。小说以采访者(作者)访问女主人公莱尼的二十多个朋友的形式,描写48岁的莱尼从30年代到1970年的生活经历。该作品通过善良正直的女主人公莱尼32年的人生经历,讲述了在当时社会一个敢于坚持自我意识、自我选择的人结果只能遭到社会迫害的悲惨命运。

莱尼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中,漂亮活泼,她从小反感学校那一套生硬枯燥的教育。她17岁时,遇到了从部队回来休假的表哥艾哈德,两人一见钟情,但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艾哈德入伍,结果因叛国罪被处死。之后,莱尼变得郁郁寡欢。有一次在父亲举办的舞会上,她被轻浮的阿洛伊斯勾引,糊涂失身,随后两人结婚。婚后第三天,阿洛伊斯上了战场。莱尼为生计去做花圃工人,她同俄国战俘波利斯同居,生下儿子莱夫。战争结束后,波利斯被美国兵抓走,死于一次矿井事故中。莱尼带着儿子艰苦度日,结果她的儿子因为故意涂改汇票被捕入狱。后来,她不顾别人的鄙视和嘲笑与一个土耳其人同居,两人过着平静的日子,但她仍满怀期待地等着儿子出狱。

莱尼是一个小人物,虽系营造业老板之女,但她要自力更生,她的处世原则是按自己的本性生活,不顾忌环境和他人的看法。她的本性促使她在纳粹期间帮助犹太人逃生,战时她与苏联战俘同居,战俘死于矿井后她又与客籍工人共同生活……总之,她是一个反对功利、偏见、有人道精神和正义感的善良女性。她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会弹琴唱歌、会背诵名师名篇,能理解卡夫卡……她漂亮动人,可是她一生坎坷,原因是她不去适应传统的社会价值尺度。通过莱尼,伯尔写了人的天性、本性和社会的对立。

四、《女士及众生相》中的写作艺术手法

1.叙述结构

《女士及众生相》在叙述结构上可谓独具匠心。整篇小说虽然在写莱尼的身世和经历,但作为主人公的莱尼却几乎没有直接出场,有关她的一切基本都由一位虚构的“笔者”即记者通过采访形形色色的人物或收集各种材料得来的。他们在采访中往往聊自己的经历,表明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因此这次采访记录自然反映他们的个性,清楚地勾勒出他们的轮廓,形成一幅一莱尼为中心的画像图。

这样的叙述结构是为了营造一种客观叙述的艺术效果。因为小说庞大的情节线索和复杂的叙事体系会给阅读带来困难与障碍。所以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笔者”去进行广泛采访:从军政界的高级官员到社会底层的妓女,从循规蹈矩的中产阶级到大发横财的投机奸商,从本国的退伍军人到苏联战俘……广阔的视角不仅让读者看到了莱尼的人生经历,同时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众生相”。

2.语言文字

在语言文字上的运用上,《女士及众生相》也颇具特色。为了表明叙述的真实性,“笔者”干脆把他探访的对象的谈话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作者又安排在整个叙述过程中“笔者”对莱尼和“他们”的所作所为从不妄加评论,如果实在忍不住要说几句时,也会在后面用括号注明“笔者语”,或者对读者加以暗示,如第三章在介绍莱尼父亲老格鲁伊腾的情况时,“笔者”在采访服侍过莱尼家几代人的女仆马尔娅时,就提示读者,“对于马尔娅.范.多尔恩谈到的有关老格鲁伊腾的情况,人们得留点心,因为她和他岁数差不多,又来自同一个村子,所以不能排除她曾爱过他,至少对他有过意思,因此先入为主。”

3.艺术结构

《女士及众生相》在艺术结构上是成功的,初读像是随意写来,穿插过多,显得臃肿,实则筋络相连,息息相关。全书共十四章。第一章至第十章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莱尼的身世。第一章介绍莱尼的现况。从第二章开始,小说就回过头来写她成长的过程和重要经历。第九章后半部分和第十章与第十一章衔接,写霍伊洛祖孙逼莱尼搬家迁,清洁工人制造交通事故阻止强制搬迁的经过。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是结尾部分,仅是为了介绍莱夫的情况和交代一些有关人士的归宿,篇幅都比较短。小说的结尾非常突兀,给读者留下一个发挥联想的广阔天地。

小说的主要内容由众多人物的回忆、插话、追叙组成,这种多视角的叙事手法使得时空、情节经常出现大幅度的颠倒、跳跃,由此既塑造一出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又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模式,因而堪称一部经典之作。

结语

《女士及众生相》是一部人物繁多、内容丰富的小说,它以构思独特的结构、缜密而生动的故事情节,描写女主人公莱尼的人生坎坷,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动荡对于人生的波及,寄寓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伯尔深切同情社会上失意落魄、遭受凌辱和压迫的人们。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的作家,他总是把人作为衡量事物的尺度,以此来暴露人生的痛苦,控诉违背人性的社会。

猜你喜欢
伯尔众生相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美国副总统伯尔受审记
女性主义视域下《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研究
浅析海因里希?伯尔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王惠君女士书画作品选登
全年目录
女士找茬
用知识填补身体的饥饿
海外华人寻偶众生相
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