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维捷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基于酒店“中外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彭维捷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中外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的特色是通过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实行模块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计划要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论文以S大学和上海某知名酒店管理学院中美合作办学酒店管理项目为例具体分析了生源、课程设置、教材、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生源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编写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用教材、建设稳定的高素质项目师资队伍等对策。
酒店管理 双证式 培养模式
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高等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方面的任务紧迫而繁重。截至 2011 年年底,全国开展酒店管理教育的旅游院校 (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 2208 所,其中高等院校 1115 所,中等职业学校 1093 所,这些旅游院校为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的旅游教育起步较晚,教育的理念、方法较为落后,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中国旅游教育必须要加强旅游教育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与国际旅游教育接轨,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中外合作办学是实施中国旅游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1]
目前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培养的学生,在国内缺乏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情况下,毕业后除学历、学位证明(书)外,几乎没有任何行业与企业管理方面相关的资质证书,使得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择业时较为困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开始探索“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按照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制定教学计划,并将职业技能取证的理论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一般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体比例达到 6∶4,并把先授课后实训和授课实训相互渗透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具体方式。为了更好地实施“双证式”制度,学校会注意正常教学时间与职业技能鉴定时间的协调,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试时间进行排课,做到结课考试即技能鉴定考试和一个课程体系结束后即可参加行业资格认证。如此一来,便能尽可能的使较多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时能够“双证”在手,提高他们在行业中的竞争力。[2]
1.改善生源质量,加强学生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酒店管理项目是为我国酒店业发展输送高素质管理人才。但是,项目要想达到最初的培养目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保证较高的生源质量。在招生过程中,三峡大学酒店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果不能通过提高录取分数线的方式获取优质生源,至少要对报考学生的高考外语成绩设定一定的限制,以确保学生的基本素质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在生源质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项目教学、教务及学生管理人员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特别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及时间管理的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各类学科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和学习的动力,现生源由“低”向“高”的转变。
2.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由于中外合作项目对学生雅思成绩的硬性要求,所以在项目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语言类课程所占比重大,专业课程所占比重小的情况,结果出现花大力气解决了语言问题,却无形中忽视了专业学习的进程和深度的问题。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中, 语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中方课程与外方课程的衔接至关重要。根据三峡大学酒店管理中美合作项目现在执行的课程体系,笔者有以下建议:减少外方课程体系中的边缘课程,如电影导论、文学遗产、生物导论等,增加酒店管理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后两年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尽早开设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专业能力,将第三、四、五学期开设的接待业、酒店运营管理、酒店服务管理、国际酒店业等专业核心课程可提前到第一、二学期,为后期更为系统细致的酒店管理知识学习打下基础;科学设置双语教学课程,对于理论性强的课程及核心专业课,不必强求外语教学,应始终以保证学生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为根本。
3.编写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用教材
中外双方教材的编写风格差距比较大,中国教材重理论,强调理论体系的构建,国外教材重实践,强调具体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两种风格各有其优劣势,合作院校可以不完全照搬中方或外方教材,而是深入调查与分析国际酒店业的发展态势以及酒店业的人才发展需求,同时结合各自教材编写的优势共同设计开发既适合我国酒店业发展需求,又符合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发展要求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教材。对于编写专用教材有困难的项目,针对原版教材语言与专业知识难度大及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的问题,专业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讲授教材内容,同时在教学中加入我国酒店业发展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知识架构,使学生在学习国外的酒店管理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我国的酒店管理发展现状。
4.建设稳定的高素质项目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授质量。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加强师资培养,是国内众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升教学质量的共同举措。针对三峡大学酒店管理项目的师资现状,首先要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聘请美方教师承担一至两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或者举办讲座,使得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正宗的国外教育,充分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和优势。除了聘请外方教师外,还要邀请我国酒店业界的管理人员进入课堂,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以及管理理念。其次,要采取“送出去”的方法,积极选派我方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老师到国外访问、讲学、进修,促进中方教师对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以及语言水平的提高。
5.学分互认,资源共享
中外合作办学,其优势就在于资源共享。对教师而言,可利用网络平台,所有院校可上传或下载教学相关信息资料,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资料、教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教师可选参考文献
读罗瑞特为教师发展提供的网络课程,包括专业进修和学历深造,并获得学费减免;每年,学院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赴国外合作企业或大学参加培训专业和教学技能。同时,合作大学定期安排资深教师来学院监督教学质量,提出改善建议,利用用资源共享,最大化优化资源的使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酒店专业人才。
[1]龚怡祖. 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10)∶ 10
[2]姜大源. 论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 [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