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明川,曲士英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职素质教育的思想文化诉求①
鲁明川,曲士英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一种教育,是一种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高职素质教育显然不是简单的“技能教育”,有其逻辑自洽的思想文化诉求。思想文化素质在高职素质教育诸多内容中,居于主导和首要地位,它规定着其他素质的性质与方向,直接影响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加强高职素质教育,须重视其内在的思想文化诉求,深化教育改革与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思想境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才。
高职素质教育;思想文化;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各条战线输出了大量技能型职业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探寻高职素质教育的思想文化诉求,对于正确认识并深入推进高职素质教育、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是国家战略
素质教育最早是针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应试教育提出来的,199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为保障素质教育在高校的顺利开展,成立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专门机构,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提高组织保障。199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各类各级教育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了各类教育改革的方向,初步具有了国家战略的性质。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不再是一个学校、一类教育的单方面的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国家战略,成为了一种政府行为和国家行为。
(二)素质教育是提高高职人才质量的关键
高职教育培养的实际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多的关注“技能型”,淡化甚至忽视“高素质”,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培养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好时期。但与此同时,高职教育中经济化、实利化、工具化的倾向也愈加严重,在这种思想理念的引导下,不少高职院校教育培养出来了大批“技术精湛”的职业人才,但在个体存在价值和精神境界方面缺少了思想追求,成为了肉体化的生存个体,“技术精英”违章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高技低品”的人才窘状屡见不鲜。为此,各高职院校显然不能仅仅“授技于人”,还要“授教于心”,高职教育“要始终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将高校素质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结合起来”[1],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主题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与一般本科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职业型和应用型。为此,各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方面纷纷较大人、财、物的投入,提高专业教育覆盖面和时间比,想方设法办出特色。就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高职人才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而言,加强专业教育无可厚非,也十分必要。但就此认为,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主题,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办好专业、培养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人才就完成了高职教育的使命,显然有点片面和武断。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立足于人的发展,一个人的素质一旦形成,短期内很难改变,正如中国高教学会瞿振元指出的那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伴随着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一种活动”[2],因此,素质教育具有典型的根基性、全局性和长远性。而高职教育中的专业教育,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技术教育”,我们知道,高职的专业教育具有枝节性、局部性和短暂性,无法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决不能把素质作为一种补充,而是应该将其视为主题并不断深化,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不断“迎来春天”。
(四)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
回顾高职教育最近30年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已经基本完成了“大兴土木式”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规模办学。着眼高职教育未来,规模扩张显然不再是其发展的方向,深化改革、实现内涵发展是目前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任务,内涵发展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内涵发展的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泛,主要侧重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软实力”的打造,素质教育是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缺少了素质教育,高职教育无法真正实现内涵发展,高职教育也将偏离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为此,高职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实现育人与育能的统一,不断丰富高职教育的内涵,推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思想素质,关注做人的高度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缺少了正确的思想,做人的许多必须和必备的品质就无从谈起。在人的素质体系中,思想素质居于主导和首要地位,它规定着其他素质的性质与方向,决定着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具有高尚的品德,真可谓有德有才是正品,德才兼备是佳品,德是最为重要的。思想素质关涉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做人的高度,思想素质是高职素质体系的首要内容。
(二)文化素质,关注做人的厚度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重视人才的技能,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转型,“有技无文”的培养模式束缚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有“一技之长”,还要有深厚“文化内涵”,文化素质已成为衡量人才高低的重要标准,这也是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3]文化素质与人们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文化直接相关,读书使人懂得明理、修身,离开了一定的文化素质,人容易迷失方向和偏离轨道,正所谓无知无识、胆大妄为,直接影响到做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抛弃“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片面观点,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厚度,文化素质是高职素质体系不可或缺内容。
(三)职业素质,关注做人的深度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职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将来的谋生之道,是否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其做人、做事的深度,成为其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无论何时,高职素质教育决不能抛开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高职素质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身体素质,关注做人的长度
无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进行什么样的教育,都必须以身体素质为前提,离开了健康的身体,一切关乎人的活动都失去了基本对象条件。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自然不能忽视教育对象的身体素质,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身体,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关系重大,而且影响到其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时间长度和贡献度,是其做人长度的重要体现。因此,高职素质教育决不能轻视甚至忽视身体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是高职素质体系最基本的内容。
(五)心理素质,关注做人的宽度
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总会面临一些压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正确处理这些压力的关键因素。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砥砺愈挫愈奋的精神,练就坚忍不拔的意志,发展强健丰满的人格,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对人对事,以积极的心态工作生活,悦纳自己,包容他人,热爱生活,客观思考,拥有更加和谐的人际氛围和更为宽广的人生道路,最终实现学生的健康成人。可以说,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做人宽度,心理素质自然应该是高职素质体系的重要内容。
(六)创新创业素质,关注做人的强度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典型特征,创新创业是高职学生职业性直接表现。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是否具有创新创业素质,成为了高职学生能否立足社会并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为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培植学生敢于创新创业的勇气和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学生善于创新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成长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高职教育发展也遇到了“新常态”,高职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素质已经成为高职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
(一)历史传承:思想文化素质教育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也就在此时,素质教育成为了中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众多学者、专家撰文讨论素质教育问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时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潮。处于起步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素质教育强大的冲击波影响下,自然不能回避素质教育问题。诸多高职院校从建校之初就积极参与到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校风校训、办学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设定。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多个层面大力扶持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有了突飞猛进发展,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坚持思想文化教育是正确的,是必不可少的。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二)政策解读: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和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诉求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我国的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现代职业人才,对高职教育思想素质倾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些要求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强化思想文化教育,自然是高职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现实反思:高职教育的现状呼唤思想文化教育
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一些突出的问题也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日益凸显出来。一是不少高职院校在工具理性的驱使下,过度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素质教育成了单向度的“技术教育”,思想文化教育严重缺位,素质教育的单一化、形式化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可度,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二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部分高职院校不顾实际走上了盲目扩张的道路,学校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学生的“精细化”培养上,而是在学生人数和学校规模扩张方面,盲目设置一些“热门专业”,校内专任教师身兼多个专业、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师资力量不足的聘请外校教师甚至是在校研究生担任“专业教师”。这样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运行,最终导致了规模扩张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之间关系的失衡,出现招生规模化、专业同质化、上课大班化、师生交流陌生化,“学生理想的教育、激情的激励、健全人格的塑造均告阙如”[3]。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注重自身思想素质的提升,职业院校常有“技高品低”的学生新闻事件进入大众视野,使人们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甚至高职教育产生了怀疑。面对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大发展时期,反思高职教育的现实,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思想素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绝不能培养“有才无德的危险品”,必须加强思想文化教育,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四)学生发展:可持续职业能力的提升少不了思想文化素质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学生通过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实训,基本都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拥有“一技之长”,成为一名“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但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仅仅拥有“高人一等”的“高技能”,没有“胜人一筹”的“高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是远远无法胜任工作并取得良好职业发展的,也无法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和员工职级晋升时,除了关注其专业技能外,还要对其思想品质进行多维测评与考量,对那些思想偏激、缺乏政治热情甚至诋毁国家和政府的、道德修养有污点等思想素质存有“黑洞”的应聘者或员工,都是坚决实施“一票否决制”,思想过硬已经成了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大量的案例已经证明,那些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发展迅速并成就自己事业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当年学校只会“运斤成风”的“技术精英”,而是那些“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因为技术技能具有典型的操作性的特点,学生在大学里没有掌握好的技能在其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也能练就一身本领,而思想素质是诉诸于人的大脑和心灵的内在品质,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大学时期是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提升。为此,从学生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的视角来思考高职素质问题,思想文化教育是高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五)品牌树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缺不了思想文化素质教育
随着百所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的开展以及验收的陆续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后示范”时期。内涵建设、品牌树立成了这一时期高职院校战略发展的方向。为此,各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积极牵头组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要素”为一体的政、校、企一体化高职教育集团。汇聚社会多方力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实现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规模基础上,加强品牌建设,提升高职教育内涵,增强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证书认定、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的竞争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化高职教育品牌。因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和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需要,大批量的国内外师生交流访问考察成了常态,在交流访问中,学生最先表露的并不是专业素质,而是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思想素质,学生的思想素质表现直接影响到访问者对学校的第一印象以及学校品牌的认可度,可以说,学生的思想素质是一个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品牌知名度的第一表征,学生的内在思想素质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品牌树立的关键。除此之外,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高职教育生源结构将会发生巨大变化,正常的高中应届毕业生比例将大幅下降,非全日制学生和全日制超龄学生(如退伍军人)在高职教育的比重将逐步提高,据估算,到2020年,可能有60%左右的高职学生是超龄学生。非全日制学生和全日制超龄学生,有其特殊性,他们比正常全日制大学生大3-5岁甚至10多岁,社会阅历丰富,其思想素质表现对年轻的大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水平,这将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品牌树立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品牌树立的重要内容,缺少了学生的高水平的思想素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品牌树立自然成了“天方夜谭”。
(六)社会期待:思想文化过硬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社会对大学生有着普遍的较高期待,大学生成了社会大众特别关注的群体,每次贴上“大学生”标签的社会事件,总能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些关注和讨论中最激烈的往往都是关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在大多数人看来,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可谓博学强知,堪称社会精英,思想素质理应“高人一等”,在一些大是大非的政治立场选择和日常生活的道德取向方面,大学生应该发挥出引领社会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少数大学生的思想表现让社会民众大失所望,少数大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政策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等。在日常生活中,少数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对他人和社会缺少基本的道德关怀和社会责任,在一些是非明显、善恶易见的社会话题讨论中认识不清,导致社会哗然甚至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损害了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应有形象。“先成人、后成才”是社会大众对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期待,思想过硬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前提要求。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一线人才,社会对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充满期待。为此,高职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学生群体中不良素质表现的诸多问题,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大众的基本期待,只有这样,办人民满意教育、办人民放心教育方为可能。
[1]曲士英,王琦.立德树人视野中的高校素质教育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11):54-55.
[2]瞿振元.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5):5.
[3]周建松.抓好基本建设 推进高职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35-36.
[4]郑家茂,李昭昊.回归本位,大学教育的文化自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79.
(责任编辑:于翔;责任校对:杨玉)
Discus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Demand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LU Mingchuan,QU Shiying
(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Quality education is,after all,an education about fostering what kind of people and how to foster people,it is also an education that enables students to behave.Obviously,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s not merely“technical education”,but has it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demand of the logic consistency.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ducation is,among the numerous contents,in a leading and primary position,which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 and direction of the other qualities and influences directly th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growth and success.To strengthen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it is necessary to put emphasis on the internal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appeal,deepe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exploration,promote students’ideological grade and level,to foster qualified modern professional personnel for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ideology and culture;personnel fostering
G710
A
1674-5485(2015)12-0073-05
①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14JDSZ2046);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专题组式教学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jg2015317)。
鲁明川(1981-),男,安徽定远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曲士英(1961-),男,黑龙江庆安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