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堂”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面临的挑战及对策①

2015-03-01 07:08毕冉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12期

毕冉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互联网+课堂”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面临的挑战及对策①

毕冉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在经历一场全新的变革。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的结合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数据处理能力、信息采集和有效利用等带来了挑战。相关对策建议是:转变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数据意识、掌握数据处理技术以提升数据操控能力;增强挖掘、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培养数据素养。

“互联网+课堂”;高校教师;职业能力

一、前言

在“互联网+”伊始的今天,互联网及互联网背后隐藏的大数据将对社会各个领域及传统行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洞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人们的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网络对于教育的影响不仅在于为教育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还将数学运用到教育网络资源数据统计中,从而达到对教学和学习科学评估和测评的目的。针对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我国教育部已经将发展网络教育作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1]。互联网会使教育更加个性化、更加普及,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估方式、教育者的角色、教学思维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等产生重大影响。[2]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设备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或信息、参加各种讨论和交流,课堂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不再是权威。这使得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旧的格局被打破,催生高校课堂教学颠覆性的变革,高校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适应互联网信息时代对高校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

(一)“互联网+”的概念

最近,“互联网+”成了社会各界追捧的热词。什么是“互联网+”?通俗来讲,“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概念是腾讯创始人兼CEO马化腾于2013年首次提出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正式提出中国各行业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马化腾在他的新书《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指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新的DNA,与各行各业结合之后,能够赋予后者以新的力量和再生的能力。每一个社会细胞都需要互联网这种营养,互联网与各行业共存亡。如果我们错失互联网的使用,就像第二次产业革命时代拒绝使用电能。[3]互联网把新的能力注入到各行各业,推动其优化、创新,使其实现新生。“互联网+”与各行业衔接越紧密,社会经济消耗就越少,效率也越高,得到服务和受益的人就越多,目前“互联网+”在商业、交通、金融、服务、教育等行业正井喷式发展。

(二)“互联网+课堂”教育

1.含义

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及大数据的出现将掀起人类教与学的又一次变革。“互联网+课堂”教育,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以常规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在课堂之外学生和教师通过搜索网上相关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其二,课堂教学平台建在互联网或校内局域网基础上,采用网络软件进行教学。这种网络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既能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进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4],如网络教室、校园网教学平台等。其三,将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互联网的数据建模(主要包括学习者的知识、行为和经历建模、学习者建档、领域知识建模、趋势分析、学习组件分析和教学策略分析建模等),获取优质的课程资源和数据资源,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改进教学的教育模式[5]。大数据下的教育使教师从根据主观经验教学转向依据大量数据的客观分析进行教学,学习者对自我发展的认识从依赖教师有限理性判断转向对个体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从而使传统的集体教育转向对学习者的个性化教育,使教育科学化、管理职能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

2.特点

“互联网+课堂”教育模式特点:其一,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其二,为个性化教育指引方向,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的优势潜能,在课堂教育之外为学生量身定制符合学生自身学习特征的教育方案、教学管理,培养出符合信息化变革的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网络背景下,学生校园卡的使用、选课、在线学习、互动和社交等都会留下一系列的数字网络痕迹,这些数据被挖掘、整理和分析,可以找到适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其三,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往的教育决策大部分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理念和经验“即兴”做出的。互联网和教育结合后,教育中的许多信息包括:学生入学程度、社会背景、教师的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学生学习成绩等都可以被采集和整理作为教育决策的依据,帮助教育决策者更好地对教育系统进行调控,做出客观科学的教育决策。其四,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新视角。未来大数据时代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将无时无刻不记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次数、练习中修正答案的次数、提交作业的情况等都被教师收集作为学习成绩评价的因素加以量化,形成过程性评价,摒弃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仅凭一张试卷的成绩作为评价方式)带来的弊端。

三、“互联网+课堂”教育将给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课堂”背景下,网络教育信息及网络数据急剧增长,教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对于高校教师,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入融合,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如果说“互联网+”是2015年兴起的新鲜事物,大部分高校教师并不了解“互联网+”会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潜藏的危机,那么近两年兴起的微课、慕课(MOOC)、翻转课堂就是互联网时代在教育领域引发变革的前奏,它使信息化教学面临新的环境,其资源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等都将发生新变化[6],高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与课堂教学活动相关的挑战

在“互联网+课堂”背景下,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所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首先,教学观念受到挑战,如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质量关、教学评价观等。其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到挑战,观念变了,随之而来的是方法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课堂期望。再次,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对象服务的,教学方法变了,教师角色也必然改变。最后,知识面和知识结构的挑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的变化都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迎接挑战。

(二)互联网下大数据方面的挑战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大数据是一场革命,海量的数据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教育部门、商业部门还是政府,几乎所有领域都将卷入这种进程。[7]

根据美国著名的课堂观察应用软件开发商Classroom Observer的研究,在一节40分钟的普通课堂教学中一个学生所产生的全部数据约有5-6 GB,而其中可归类、标签并进行分析的量化数据约有50-60 MB,这相当于他在传统数据领域中积累5000年的数据总和。[8]如此海量的数据,如果不经过专业提炼、研究分析,那么互联网数据统计功能带给教育的价值就是空中楼阁。处理这些数据,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这将给高校教师带来巨大挑战,这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必将迎接的挑战。美国2014年已将数据能力纳入了获取教师资格认证的一项必要技能。

(三)信息素养方面的挑战:

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历史性变革,以往一直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化革命正在逐渐改变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每一细胞。互联网时代,各种教育信息纷至杂来,充斥着教育工作者的眼球,其特点是信息量大、种类繁多,价值密度低。找出哪些信息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信息对教学科研更有价值、了解通过什么途径更有效地搜集信息、有哪些好的学习信息可以利用、如何辨别各种信息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应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获取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又一挑战。

四、“互联网+课堂”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发展面临新形势。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及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教师当务之急是提高课堂操控能力、培养数据素养、增强信息意识。

(一)提高课堂操控能力,全方位迎接挑战

提高课堂操控力,教师首先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犹如灯塔,指引着课堂教学的航向,影响着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优化,是高校教师应对挑战的首要环节。其次要有广博的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便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最后要改进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1.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作为高校教师,能否应对互联网带来挑战关键在于更新多年来已经习惯了的、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帮助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选择信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强化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上课,课上希望学到什么样的内容,希望自己在班集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在教学中,从注重“教”转移到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自身特点和个性需求,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发挥学生潜能,课堂上更多地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2.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

互联网普及前,教师和课堂在学生知识获取中占极大比重,对其影响也最为显著,因此教育者对于学生的控制总是有着充分的自信。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获取信息工具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教师要满足或者引领学生的知识需求,必须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了丰厚的知识,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才能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让学生收获丰硕,教师才能体现出为人师的价值。为此,高校教师必须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增长知识与见识。不仅要精通所教授的学科体系内的知识,还要有广博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比如教英语的教师要掌握中西方文化、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学等;教建筑学的老师要掌握环境、宗教、艺术、历史等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不仅做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历史典故、哲学艺术等信手拈来、旁征博引、高屋建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感觉上一堂课如同听一位大师的讲座、上课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的成长、灵魂的荡涤,如此才能把学生从网络世界中拉回课堂,喜欢上课堂。同时高校教师还要了解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如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学会使用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先进的教学软件(如音频、视频软件的剪辑)。

3.改进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的需求,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和弊端,可以利用校园网、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及其他网络资源的便利,构建“课堂教学+网络辅导+学生自学”三位一体的网络化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搭建一个独立的教学信息化平台,学生通过校园卡登录该系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终端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平台内容包括3个模块,课本章节知识解析模块、答疑模块和测试模块。课本章节知识解析模块内容是教师的电子版教案(包括知识结构搭建、知识点解析、案例、素材等);答疑模块主要用于师生答疑及问题反馈;测试模块是根据每堂课知识点出的测试题。第二步,根据网络教学模块,教师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进行教学。课前要求学生利用知识解析模块(教师上传的电子教案)提前预习课堂上将要讲解的内容,记下有疑问或不懂的知识点等待课上老师详解。课中教师设计引人入胜的情景导出课堂教学内容,搭建知识框架,用提问或小考的方式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对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给予详细解析,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分析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及价值,根据章节知识要点设计一些任务或提出一些问题,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头脑风暴法等让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益,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期间教师要在班级里巡视,对各组讨论或倾听、或给予相关指导,讨论结束后根据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和拓宽学生思路,最后总结本课重点、难点,给出下一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课后要求学生重温章节知识解析模块,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完成测试模块中的课后测试,并自己对照答案找出对错,有疑问的到答疑模块向同学求助与同学互相讨论,同学不会的问题可以求助老师答疑。这种教学模式立足课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低效、枯燥的问题。

(二)培养数据能力,提升数据素养

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一方面,学生在线学习时,会留下大量学习行为方面的数据,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的课堂信息都可以实时转化成各种数据反馈给教师。教师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学生设计出更具实效性的学习环境、开发更适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因此,教师的数据能力是未来高校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对此,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1.有数据意识

对教学和学习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善用数据,并重视数据在课堂教学及科研中的价值,善于从数据的视角理解、评价和调整教学过程。一方面,从直观上来讲,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细心记录学生到课率、课堂参与度、平时小考及作业的成绩、课堂积极性等,来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以改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从微观来讲,在互联网大数据教学背景下,教师留意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过程中留下的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通过数据技术分析了解学生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哪些学习资料使用频率高、哪些学生学习态度好等,据此或调整教学、或督促学生。

2.了解数据处理技术

“互联网+课堂”背后的大数据处理需要高效实用的数据处理知识和技巧。随着互联网中的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到教育中,对高校教师数据处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常规数据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大数据的需求,因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一方面,要了解与数据处理相关的技术,如遗传算法、数据挖掘、回归分析、分类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学习、数据融合与集成、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网络分析、空间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9]。这些技术在大数据处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对这些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要学会简单使用Matlab、Maple、Mathematica等数据处理软件。

3.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高校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数据分类汇总,优化数据,剔除问题数据,会利用相应的数据技术及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饼状图、圆柱体图、散点图、曲线图等生动展示出来。了解和解析这些数据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有效性,找出数据背后隐藏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及教师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理清发展趋势,进而反思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使高校教学科学化、数字化。

提高高校教师的数据素养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也是高校乃至整个国家教育系统观念更新和体制转变的过程。[10]数据素养的发展是个复杂的长期的内化积累过程。美国许多高校如西俄勒冈大学已经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就开设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课程。我国部分高校也在循序渐进地推出类似的课程,有的高校请一些专家专门为教师做数据处理方面的讲座,这些都在为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也表明高校教师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已经逐渐受到重视。

(三)培养信息能力,增强信息意识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要具备获取、评价、分析、管理、整合、交流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及时地掌握精确、先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

1.能准确定位和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

根据自己的教学及科研需求找出恰当的检索词进行检索,并根据检索结果,再调整检索策略,达到最佳检索效果,以便在海量信息中快速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

2.掌握信息获取渠道

除了一些常规网络学习渠道外,还要了解一些专题性教学资源、在线语学习网站,辅助高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如网址为http://www.Couk/corpus/CorpusSearch.aspx(在线语料库)、http://www.you tube. com/(在线视频资源)、http://onlinebooks library.upennedu/(在线电了书库)等教学和学习网站,指导学生利用先进的学习网站获取知识。同时学会利用网络服务系统,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证体系、各高校间的馆际互借、图书馆文献传递等获取信息。

3.掌握处理和呈现网络信息的相关技术

最简单的如PowerPoint、flash、Java、dreamweaver、Photoshop等,稍复杂一点的如Endnote、Spss等。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最前沿的信息检索技术,如利用新兴技术把握各学科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的万方软件创新报告的服务系统,了解文献管理软件如Zotero、Noteexpress、Endnote等应用。

4.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网与cemet和chinanet连接的远程链接功能

利用高校校园网等检索国内外各高校前沿的教学和科研资料及信息,指导教学、科研活动。了解提供全世界知名高校优质课程的智能平台:Coursera、Edx、U-dacity等。

5.了解网络视频制作的相关工具

如录制网络媒体语音的工具Total Recorder、扫描非网络文本工具OCR、截图工具Snalt、视频编辑工具Sony Vegas Adobe Premiere、语音编辑工具Cool Edit Total Recorder等,这些工具是微课制作必不可少的常用工具,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将大大增强信息的处理能力。

如果高校教师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科研效率。教师信息能力的提高途径:一是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科研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积累、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并将这种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传授给学生。二是高校要重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能力。

[1]林莉君.教育部将探索在线教育学籍学分等制度改革[EB/OL].http://www.edu.cn/focus1658/ 20130604/t20130604-95347R.shtml.

[2]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188-92.

[3]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4]蒋阳建.网络时代对英语语言教学的推动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12):26-27.

[5]张进良,李保臻.大数据背景下教师数据素养的内涵,价值与发展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4-19.

[6]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8-13.

[7]刘建明.“大数据”不是万能的[EB/OL].http://news.hexun.com/2013-05-06/153794057.html.

[8]张韫.大数据带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EB/OL]. http://www.age06.com/Age06.Web/Detail.aspx?InfoGu-id=ec46cae7-e39b-4da1-ae0f-980fe4d689.

[9]李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152-154.

[10]]Diana Nunnale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Build Data Literacy:The View from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vider[J].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Policy Studies,2013,(2):16-20.

(责任编辑:杨玉;责任校对:赵晓梅)

College Teachers’Vocational Abilities in the Context of“Internet+Classroom Teaching”: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

BI R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zhou Liaoning 121001)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arrival of the big data era,education is going through a brand-new reform.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internet expands time and space of the education,whi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but also brings the new challenges to the teacher,such as 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excavating,analyzing and using the data and network information.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change teaching idea,updat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chang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capacity;develop data consciousness and master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data manipulation;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on mining,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use of information to cultivate network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Internet+Classroom Teaching;college teachers;vocational abilities

G451.2

A

1674-5485(2015)12-0050-06

①2014年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高校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改革与翻译能力培养研究”(WYYB014113)。

毕冉(1980-),女,辽宁朝阳人,辽宁工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