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作文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15-03-01 07:06郑炯姣李秀梅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题材作文评价

郑炯姣,李秀梅

(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200126)

一、翻转课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1](P46~51)相较于国内,翻转课堂在国外已经兴起了好几年,其基本的做法是:由教师提供教学视频或上传相关教育资源,进而组织引导学生观看学习。通过现代化的网络交互平台或者传统的笔记反馈等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学情。视频中提及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可在课前进行测试,课堂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讲解,而是完成如操作实验、课堂讨论等活动性、探究性工作。课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学习过程、成果进行多元化评价。

1.教师制作视频或者上传相关教育资源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整体情况制作一些时间短、信息明确的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针对一到两个特定的问题,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

2.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或者相关教育资源

学生自主选择观看视频的方式,完成信息的主动加工。如: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视频的侧重点;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调整观看视频的次数和速度;进行无缝学习,不受场所、时间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3.通过现代化的网络交互平台、传统的笔记反馈等方式,教师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比如在美国石桥小学的数学翻转课堂中,教师在学校使用Moodle系统跟踪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过程,可以判断哪些学生完成了网上视频学习并完成了测评,从而了解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如柯林顿戴尔高中,学生课前笔记记录视频观看中遇到的困惑,课堂上教师就会着重讲多数学生有疑惑的概念,对学生笔记中的疑问给予及时反馈。翻转课堂基本实现了以学定教。

4.课前学习效果反馈

教师以视频为准则、依据,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学习视频或者学习网络资源后完成。根据学生的测量结果,检测学生在课前学习活动的效果,检测其知识掌握的程度。

5.课堂时间主要用于课堂讨论、操作实验等活动性、探究性内容上

在课堂中,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来掌控课堂。他们可以选择更自由、更个性化的学习形式:可以小组讨论,可以独立完成,可以同伴讨论,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参与课堂。

课堂交流提倡同伴互助。学习者如果产生问题,可以及时询问学习伙伴,解决问题。教师大部分时间会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给予有困难的学生一对一的指导,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学习者不再独自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信心与自主性。

6.学习成果评价

翻转课堂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内容是多元的。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平台交流中的表现(发帖、回帖数);课前观看视频、学习材料后,完成针对性练习的成绩;课前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课堂上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课堂上学生在小组协作探究式活动中的表现;完成任务后的成果展示。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颠倒,实现了以学定教,充分促进习得知识内化、个性化学习、多元全面评价等效果。

那么,我们能否将翻转课堂的形式运用到作文教学上,以达到翻转课堂的良好效果呢?笔者尝试从作文教学入手,以解决作文教学目前存在的困境。这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姑且称之为“翻转式作文教学”。

二、翻转式作文教学的操作方法

受到翻转课堂的启发,翻转式作文教学不再像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课堂主讲、分析范文,教授作文学习方法,而是将这些学习内容放置于课前,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生共同讲评、分析例文,课后由师生共同制订评价标准,对作文学习的整体过程进行多元评价。

1.课前观看视频或其他资源

教师在班级的公共邮箱里发布课前需要观看的视频、阅读资料等资源,作为课前任务预先布置,第二天再进行写作。比如《炎夏》一题,在网上发布炎夏里的人、事的照片、视频,如炎夏里的快递员、保洁工人的相关照片;炎夏炙热的大地、聒噪的蝉鸣、空荡荡的球场等场景录成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照片的过程中,会发现丰富的生活资源就在他们身边,只需留心观察。学生还可以在公共邮箱进行讨论,交流这个炎炎夏日中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作文学习中,学生不愿意写作文、害怕写作文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无物可写、无言可发。翻转式作文教学借助网络交互平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素材,并提供给学生思维碰撞联想的平台,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素材。

2.课堂写作,教师随时进行指导

课堂写作过程中,教师在教室时不时走动,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答,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孤单的写作者,当他们在写作中遇到困难,如没有题材、不知如何构思布局时,他们可以随时得到教师、同伴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从而提升写作的信心。

这个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及时解决每位学生的写作障碍,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3.根据学生习作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确定讲评目标

在制定习作《炎夏》中,原先预设可能会产生的问题环节在审题阶段。因为,这个题目在审题上设置了一个障碍——“炎”,不是一般的夏天,是有鲜明特点的。文章里有没有“炎”是判断其优劣的关键。果然,这次习作全班30人,共16人没有点明“炎”。由此,确定《炎夏》作文讲评的主题——审题。当然,如果预先设计的讲评目标和学生实际作文暴露出的问题不一样,应以实际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的作文写作会因人而异地产生很多问题,无论是传统的作文教学还是翻转式作文教学,都力求每次作文训练解决一个问题。而这个目标的确定必须是按照学生写作的实际问题来确定,根据学生的学习难点来确定教学目标,才是符合学习规律的,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4.师生共同点评修改例文

把什么样的文章作为例文应由学生决定。把作文收集上来以后,将习作贴在教师的布告栏中,每位学生进行投票。每位学生有3票,最终得票数最高的学生成为本次的例文,进行全班讲评。

讲评同样以学生为主。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与别的文章相比,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成为例文。或者不认同该文章的想法,也可以交流碰撞。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点明这次习作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次讲评的目标制定星级标准。如,审题:

★:完全偏题

★★:不完全偏题,但有偏题之嫌

★★★:只达到切题的标准

★★★★:切题,多处点题。但要么过度点题,要么点题不足,分寸感把握不好。

★★★★★:点题点得恰到好处,自然连贯。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根据作文训练的目标,确定课堂活动的目标,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探究作文写作的标准、要求。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5.课后评价

在讲评课后,全班都需要有一个反馈。完成作文讲评课后,学生需要修改或者重写他们的文章。修改或者重写以后,按照课堂上制定的星级标准,教师评星。评到五颗星的学生获得奖励性作业,如免测验作文、免随笔、以读代写给他们开阅读书目、在TFT阅读课上展示读书收获。低于三颗星的学生有两种选择:(1)重写。重写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小组评议能否通过。(2)完成替代性的任务:以读代写,在读书笔记或者TFT阅读课上展示读书收获,经小组评议打出星数,该星数则为本次习作最终星数。

翻转式教学的评价主体、内容都是多元的。除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成为评价主体之外,评价内容还延续到了作文课之后。课后评价的意义在于:鼓励学生运用课堂所探究的结论性内容,进一步促进知识内化;以读代写,通过多阅读的方式,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三、翻转式作文教学的实施目的

翻转式作文教学旨在通过翻转的方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内化运用多元的观察方法,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修改作文,从而契合新课标的培养要求——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作文修改能力。并同时实现个性化教学,做到以学定教。

1.通过观看视频,激活生活体验

学生现在的作文大多存在言之无物的问题,新课标更是提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文本来就是记录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方式,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并不是生活不丰富,而是不会观察。通过观看视频,直观地了解:生活多么丰富多彩,一草一木皆文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他们更多的联想,触动他们多观察大自然、日常生活中的花草树木、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久而久之,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关注生活中微小的变化。

案例1:《街头一瞥》作文讲评课——立意训练

(一)课前准备工作

公共邮箱中上传街头形形色色的人、景、物的照片。街头的警察、匆匆的行人、相伴归家的老夫妇、街边小道、街心花园、低垂的荷花、柳絮纷飞的场景……

课前学生任务:仔细观察、阅读这些照片,并思考你在街头还看见过什么?

(二)课堂反馈、写作

(1)课堂交流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说说你在街头还看到了什么?

(2)课堂完成写作,教师必要时在教室里走动,接受学生一对一的询问。

(三)写后讲评

课前活动:

将所有作文在教室内展示出来,向每位学生派发积点卡,可以有三次投票机会,投给最喜爱的三篇习作。选拔出得票最高的一篇。胜出的学生可以获得下一次考试作文的免写权。

课堂活动:

(1)印发例文,小组讨论:这篇文章胜出,是不是名至实归?在和其他文章的比较中,明确这篇文章的特点。

例文略。

(2)探讨这次作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立意。师生共同制订星级标准。

(3)小组讨论如何修改文章。

4人一小组,每位组员给其他成员写至少一条修改意见。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修改作文。也可以与教师单独交流,进行个性化指导。

课后评价:每位学生(除例文外)修改或者重写自己的文章。教师公布修改后的评价规则,详见上。

2.重复已有知识,内化观察方法

除了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以外,观察方法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很重要的技能之一。《听潮》这篇课文从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多个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不同的感官产生不同的感受,他的观察是用心灵、情感在观察。这篇文章是观察方法的一个很好的示范。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我们曾仔细分析过作者描写潮水的写作方法:多角度描写。在写作中,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最直接参与的感觉器官都是视觉,人物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景色的形态、颜色、动态发展等等的描写即是。但是,观察并不只限于此,还需要充分调动其他的感官,培养学生用眼看、用嘴尝、用耳听、用鼻嗅、用身体感受的意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用情感体验的多角度观察方法,通过反复训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观察意识。

案例2:《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文指导课——描写训练

(一)课前准备工作

(1)公共邮箱中上传一段海水涨潮的视频,如何描述海水涨潮的声音?

(2)上传《听潮》当中的一个片段,为这个片段作批注: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把这几幅画面表现出来?

(二)课堂反馈、写作

(1)课堂交流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明确作者使用的表现手法:借助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等多角度进行观察、描写。

(2)课堂完成写作,教师必要时在教室里走动,接受学生一对一的询问。

(三)写后讲评

课前活动:

将所有作文在教室内展示出来,每位学生派发积点卡,可以有三次投票机会,投给最喜爱的三篇习作。选拔出得票最高的一篇。胜出的学生可以获得下一次考试作文的免写权。

课堂活动:

(1)印发例文,小组讨论:这篇文章胜出,是不是名至实归?在和其他文章的比较中,明确这篇文章的特点。

(2)探讨这次作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描写。师生共同制订星级标准。

(3)小组讨论如何修改文章。

课后评价:同上。

3.通过多元化评价,实现个性化教学,提升修改作文能力

翻转式作文的评价过程分为:课前评价、课堂评价、课后评价。贯穿作文训练的全部,而非单一的评价方式。

(1)课前评价

课堂讲评学生已完成的作文前把所有的作文贴在教室里,给学生发点赞券,每人的券数都有限定——根据对作文的整体判断贴点赞券——对得到最多点赞券的进行奖励。每位学生挑选3篇习作,写评价修改意见。

(2)课堂评价

学生评价课前评选出来的好作文。教师根据本次作文训练中最集中的问题,确定通关主题。如果没有集中的问题,那么生生讨论交流修改意见,进行文章修改。师生共同制订对于该通关主题/作文整体的评价标准,表决通过。根据这个标准,每个人给至少2~3个同伴评星,然后计算每个人得到的星数,低于3颗星的,基于修改意见重写。

(3)课后评价

3颗星以上的可以自选修改或者重写。低于3颗星的学生有两种选择:①重写。重写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小组评议能否通过。②完成替代性的任务,如以读代写、完成读书笔记或者TFT阅读课上展示读书收获,经小组评议打出星数,该星数则为本次习作最终星数。

课前、课堂、课后评价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都不再是单一由教师决定,而是由全体学生以及教师共同参与评价。通过游戏化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具体地评价分析优秀文章、自主发现优秀作文的标准、讨论探究如何修改自己或他人的文章,在探究运用的过程中,将作文训练的目标真正内化。

4.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在实行作文教学时,我们会根据学情,调整作文训练的目标。在进行作文序列设计时,预计以《我想说说心里话》这个题目训练学生如何选材——真实、新颖、深刻。在前4次的作文训练后,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在作文讲评后的二次创作中,会重新换题材,重写一篇。发现这个现象以后,笔者在学生中做了一次小型的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的结果:在重写作文的学生中,有68%的学生可能会重新更换题材。也就是说,当他们二次思维过后,会认为当初的题材并不是最佳题材,还有更好的题材可以使用。但是,认为根本问题在于题材选错了,如果不换题材就没法写好的学生只占了41%,也就是还有59%的学生问题在于不知道怎么用好一个题材,而并不是简单的选材问题。笔者认为,这两个数据实际说明了文章的构思存在问题,不知道怎样选择更合适的题材,不知道怎样运用材料。基于这样的主要问题,我们调整了教学目标,不再进行原先的选材训练,而是确定了新的教学目标:进行一次作文构思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就某一个作文题展开构思,将这个抽象的思维过程具体化、过程化。

案例3:《我想说说心里话》作文指导——构思训练

(一)课前准备工作

(1)就《我想说说心里话》进行写作构思,列提纲,上传至公共邮箱,师生共享。

(2)分组讨论并修改每位学生的构思,选择出改动最大、最有成就感的构思作为全组的成果,做成PPT,准备课上交流。

(3)分组标准——异质分组。根据本学期的作文训练序列产生的总星数,异质分组,每组6人,共5组。确定组长。

(二)课堂反馈、指导

(1)数据导入

1)分析在作文选材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①四次作文中,有23个学生或多或少都重新写了作文,共56次。其中,换题材的次数是38次,比例高达68%。

②认为作文根本问题在于题材选择上的学生人数达23人,比例是41%。

分析得出:题材对于一篇文章的影响是很大的。可能这个题材本身就不太好,还有一大半的可能性是不知道怎么去运用这个题材。

2)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有限的写作时间里构思出好的题材,以及如何去运用这个题材——本课的学习目标。

(2)选材构思

在四次的通关训练中,有很多学生都更改了题材(板书)。展示若干题材的改变,说一说,哪一个选材更好?为什么?

(3)立意构思

1)是不是选择好了材料之后,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了呢?不一定。阅读《我的另一片天空》。作者选择的素材是她参加栾川助学行动,看到大山里孩子们的学习情景。根据我们之前讨论的选材要求,作者的素材真实、有感染力、切题,不失为一个好的素材。但是文章对素材的运用,是不是用好了?

2)发下文章,阅读例文。

3)小组讨论:文章整体对于这个题材的运用,有没有问题?

4)这个素材,要用好你会怎么用?

立意要唯一、明确。

(4)课堂构思训练

1)根据通关星级卡的结果,异质分组,每组6人。

2)各组就某一个构思进行展示,对比最初构思与改动构思。

3)其他小组质疑,评价,并调整修改,交流。

4)师生共同制订构思的星级标准。

(5)课堂小结

拿到一个作文题,应该怎样进行写作构思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首先,要考虑选材,在素材库中,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选择一个比较新颖、有感染力的题材。其次,思考你要用这个材料表达什么?也就是文章的立意。不同的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不同的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的立意,但必须要围绕立意。这样的思维过程共同构成了对一篇文章的构思。

(6)布置作业

以《我想说说心里话》为题写作。写之前,列提纲。标注题材、立意,展示你的构思。

(三)课后修改

根据课堂要求,课后学生自行修改或者重写。再次进行课后评价,规则同上。

四、翻转式作文教学的价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在翻转课堂风靡全球的大背景下,如何将翻转课堂的理念融入作文教学这块阵地,更有效地提高作文学习的效率,激发学习作文的兴趣热情,探索出适合中国学校学生学习作文的模式,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翻转式作文的主要研究价值在于:

1.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写好作文是中考获得语文高分的一个必备条件,是语文综合实力的一种表现,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写好作文、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可以更好地发现生活、与人沟通交流,这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有利条件。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网络世界的冲击。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去粗取精,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专业特性的一线教师,这样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需求。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常常感到作文教学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的知识体系,可以更深层次地阐释问题。从作文本身的特点来看,作文学习应该是序列式地发展,作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但是,我们的翻转式作文研究只是针对某一个阶段,为作文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还没有衍生出一个贯穿初中阶段的序列训练。这一缺失也为翻转式作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 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课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猜你喜欢
题材作文评价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