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分析

2015-03-01 06:16陈冀东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志愿者辅导员

陈冀东



“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分析

陈冀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广东 深圳518055)

采用实证分析法,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和完善文化育人体系,积极探索和完善课内“文化育人”教学体系,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辅导,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树立典型和表彰先进,发挥优秀学生群体的示范作用,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志愿服务、奉献他人、提升自我”意识,培育“感恩奉献”精神,将文化育人理念转化为一种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学生工作模式

大学是怎么发挥其价值功能的呢?著名的熔炉理论把大学比作一个大的文化熔炉、价值熔炉,让大学生在其中经受熏陶、锤炼,铸造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优秀人才[1]。当前,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之余,越来越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任务。众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讨“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模式,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并实施“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系统改革,这一举措对于营造文化育人良好氛围,实现文化育人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文化育人”新思路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将“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一切教学、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坚持党委、行政协同推进,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探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把文化育人融入到教学、管理全过程,贯穿到课内外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切实发挥文化的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和实践功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育人实效[2]。党政班子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通过召开院务会、党委会、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分析研究具体工作,通过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员工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查找不足,制定和实施党委、行政协同推进“文化育人”工作方案。各专业(实训室)将“文化育人”作为专业研讨重要内容,并结合教师自身社会经验,对如何将“文化育人”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进行探讨;学工办召开“文化育人”辅导员专题研讨会,制定了“以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和学院志愿者服务中心为平台,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为抓手,重点在院校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新兴媒体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的工作思路。全院学生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平台,以主题班会、年级大会、党员大会等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文化育人之我见”大讨论,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校“文化育人”办学理念。

二、构建和完善文化育人体系,不断夯实学生工作基础

(一)成立“文化育人”工作小组

为积极探索文化育人道路,全面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成立“文化育人”工作小组,由本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学生工作团队作为小组成员参与具体工作,同时邀请一些校内外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作为团队的重要补充,共同组建知识层次多样、阅历经历丰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育人工作团队,从源头上夯实文化育人的基础。

(二)开展“文化育人”业务培训

辅导员作为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和主要实施者,其自身职业素养高低对育人理念的实现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党政班子高度重视辅导员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定期组织全体辅导员认真学习《学校文化育人实施纲要》等指导文件;同时,认真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如开展“群众路线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应急预案处理”、“辅导员谈话技巧”等主题鲜明的“辅导员工作论坛”。通过实施“导师制”对新入职的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传、帮、带”制度[3]。

(三)制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

建立辅导员每日轮流值班制度和《值班登记手册》,按时走访宿舍,对晚归、旷课等违纪处分及学习、生活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类主题班会、班级和社团活动。对违纪学生,按照学校相关处理规定和程序,认真做好违纪处分工作。针对考风问题,考试周前,为杜绝考试作弊,开展专题年级大会,严肃考风纪律。辅导员老师组织召开年级大会、班三角会议、主要学生干部工作例会,要求各班学生干部每天轮流到学工办填写《班级每日情况登记表》并汇报班级特殊情况;一旦发现或发生突发事件,按照《心理异常学生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和《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和处理。

三、以教学计划修订为契机,完善课内“文化育人”教学体系

在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坚持每年给所有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专业内涵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忠诚度,强化学生的情商、专业核心能力、基本素质、创新意识和社会能力。通过对学院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配置,加强文化艺术类课程建设。将文化育人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开设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安全知识、计算思维、网络营销等专业文化课程,向学生介绍世界著名计算机公司的发展历程,从公司兴衰成败中介绍大型软件的开发过程和技术演变等,努力拓宽学生专业领域文化素养。通过开设诸如电影欣赏、摄影技巧、人生感悟等文化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完善文化知识领域课堂。通过学院学生“多维讲堂”等平台,邀请校内外各领域专家、优秀校友来校进行讲座,积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通过分批次带领学生参观对口优秀IT企业,从专业技能、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将企业文化与学生培养相结合。

四、发挥品牌项目示范作用,强化学生活动文化育人功能

(一)重视和支持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依托学生专业社团或创新工作室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工程,打造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明星社团,努力提升学生社团的成员覆盖面和技术内涵,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强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文化育人功能。建立书院制,鼓励不同背景、不同年级的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就是要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满足学术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达到个人修养和专业技能均衡而又全面发展之目的。以书院制度和社团单位为立足点,强化并推动学生学术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道德水平。此外,随着学院社团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各项活动的全面开花,通过整合文化素质类社团,搭建文化素质拓展平台,增加社团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辅导员队伍要把育人工作当成一种“铸就人性美德”的工程,立足长远,向学生的思想注入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浸润于灵魂和精神,将学校的这种理念烙刻在每一位学生身上,一代接着一代持续传承下去。

(二)努力实现志愿者活动全员化、常态化

依托志愿者服务中心组建校内外志愿服务分队,联系和建立居民社区、武警中队、小学、企业等志愿服务基地,聘请“校外志愿者指导师”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指导和管理。修订和完善“志愿者活动项目申报、志愿者时认定工作流程”等规范条例,通过“志愿者经验交流会、先进事迹展、志愿者活动调查报告”等形式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示范作用,通过年级大会、团组织生活会、班干例会等形式继续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加入志愿者团队。通过完善志愿者评优体系,继续鼓励基层组织、普通学生自发申报、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力争实现志愿者活动的全员化、常态化。

(三)打造立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重视和关注主流媒体、特别是新兴主流媒体阵地。积极利用众多网络工具和新兴媒体如QQ、飞信、微博等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学院E报、院刊快讯、各类奖助学金获奖感言(年度刊)等对学生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关注主流媒体学生动态,并针对突发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正面回复和必要的处理,打造成为学生抒发情感、反馈问题、宣扬主流的良性互动平台[4]。

五、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培养学生自助自律能力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主要应全面体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上。严格按照学校《提升党的发展对象培养质量工作方案》精神,调整党员发展对象的培养要求和工作方案,按照“1+6+1”培养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着力对学生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进行培养教育、考察考核,继续开办好学院积极分子培训班,向党组织推荐合格、优秀的共产党员,并号召和要求他们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学生党员的“自主管理、志愿服务、奉献他人、提升自我”意识,并以他们为典范在全体学生中积极弘扬“感恩、奉献”精神。

六、存在不足与未来展望

(一)存在不足

当前学生工作队伍体系中,鲜有设置专职文化育人工作人员,文化育人的主要实施队伍主要由辅导员兼任,而传统学生工作中辅导员需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缺乏足够的思考和钻研,而学校的主要精力大都专注于技能培养,在文化育人方面经验欠缺,导致目前文化育人工作难以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上升,工作机制在实践经验到理论创新的上升环节中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辅导员岗位相对专职教学团队人员流动较大,也制约着文化育人工作探索初期传承性和稳定性不足。高校应当考虑增设文化育人专职人员,开展和组织文化育人主题交流及培训活动,注重文化育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力争在一定范围内稳定文化育人的专职岗位,打造专业性和专家性的文化育人工作团队,并在办公场地、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二)未来展望

高校的校园文化既要建设一个文化环境,更要建立一个教育环境,如何在地域文化、国家文化、世界文化的大环境下,整高校文化资源,创新校园文化载体,丰富思想育人途径,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值得高职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今后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可以把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切实融入,并结合学科特点使传统文化真正的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1]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8).

[2]龙兴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路径浅析 [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3]陈恬.推进高校文化校园建设及文化育人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2013(9).

[4]王彦民.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理论探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2(2).

(责任编辑 王傲冰)

Analysis of Practice Mode of Students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ducation

CHEN Ji-dong

(Shenzhen Polytechnic Colleg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Taking Shenzhen Polytechnic college as the example, using empirical analysis, the paper constructed the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and explored the in-class "cultural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strengthen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work hard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planning guidance, strengthening students' awareness of safety education, and carrying forwar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ypical the advanced, outstanding groups of students’ exemplary role,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autonomous management, volunteer service, dedication to others, self-improvement" is strengthened, thanksgiving dedication spirit is cultivated, transforming the culture education idea into a university spirit and concept.

vocational college; cultural education; student work mode

G715

A

1008—6129(2015)02—0049—03

2015—02—16

陈冀东(1982—),广东深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志愿者辅导员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