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的“誓愿”:专制文化的悲剧——《窦娥冤》思想的再解读,兼与王小琴老师探讨

2015-03-01 02:43程时进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窦娥冤关汉卿窦娥

窦娥的“誓愿”:专制文化的悲剧1
——《窦娥冤》思想的再解读,兼与王小琴老师探讨

程时进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安康725000)

【摘要】窦娥临刑发下的三桩誓愿,为证明自己的千古奇冤,却祸及无数无辜同胞.表面看来是反映了作者关汉卿的思想局限性,实质上却反映了封建文化的局限性.窦娥的悲剧实质上是封建专制文化的悲剧.

【关键词】窦娥的誓愿自主意识缺乏专制文化悲剧

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一直被认为是关汉卿的著名剧作《感天动地窦娥冤》情节发展的高潮,也是表现窦娥反抗精神最强烈、最能体现作品批判意义的部分.可是,我们试想象一下后两桩誓愿应验之后的情景:“六月飞雪”之后,正值生长关键时期的庄稼尽被冻死,秋粮只会绝收,人们以何度命?飞雪甫过,亢旱又至,举目四望,但见田地龟裂,满目荒凉.大灾之后再有大疫,同胞如何生存?只会留下“万户萧索鬼唱歌”了.尽管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却也让人不寒而栗.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年第4期刊登了浙江省江山市高级中学王小琴老师的《用当下眼光审视“亢旱三年”——对〈窦娥冤〉的深度解读》一文,正好也探讨到了这个问题.笔者也试对窦娥的“六月飞雪”及“亢旱三年” 两桩誓愿,进行更新,或曰更深度的解读,以期和王老师及同人深入探讨.

一、思想局限:自主意识的缺乏.

王老师据此情节分析剧作者关汉卿的思想局限性认为:“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作者痛心疾首; 面对窦娥的滔天冤屈,他也深表同情.但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最终只能依靠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关汉卿也想用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突出窦娥坚强不屈的性格,反映人民群众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强烈愿望.但这恰恰体现了关汉卿的软弱之处,不敢直面强权———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却设计出‘亢旱三年’这个情节,从而让我们看到城门失火、殃及无辜池鱼的悲剧……窦娥的反抗在很大程度上连对施暴者的报复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对无辜弱者的迁怒.”

这段话不无道理.可如果从更广的视域来看,其实,这不仅是关汉卿的思想局限性,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普遍思想,那就是,长期的专制统治,致使广大人民(包括一般文人)形成了对统治阶级官僚阶层的高度依赖思想,自主意识严重缺失.李宗桂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分析这种思想的成因时论述道:“唯上是从、犯上就是作乱的群体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促进官僚政权系统……的巩固”“奴化了人们的思想,消解了人们的求实精神.”[1]“群体拥有巨大的道德政治权利,个体则只有享受道德政治义务;而且,这种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不协调,最终是以个体欲望的自我收缩而得到解决,这种状况,对于个人自由的发展,对于自信、热情、进取等精神品质的形成,特别是对于独特的个性的形成,起了消极作用.”[2]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对这种民族心理作了精辟的概括:“中国人只知道政府是人民的父母,谓之‘父母政府’,或者是‘贤能政府’.他们将照顾人民之权利,一如父母之照顾子女,是以吾们人民把‘便宜行事’的权利交托于政府,便予以无限的信任.在此等人手中,吾人付托以数千百万资产,从不问其开支报告;吾们又赋予此辈以无限政治权力,亦从不计及自卫吾人之权力.吾们只把他们当作圣贤君子对待.”[3]大家都熟悉西汉刘向《说苑·政理》中记载的“愚公谷”的故事:“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齐桓公回去告诉管仲后,“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该故事尽管从叙事者的角度来看,是在赞扬管仲能够见微知著,具有突出的责任意识和理政能力,但另一个角度则说明了国人对官僚阶层依赖思想形成和产生的历史的久远.因为对政府的高度依赖性,因为缺乏自主意识,就只能依赖“清官”.而中国人自古就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自从西汉董仲舒之后,这种思想又和政治管理融合在了一起,并迅速成为主流的统治观念之一,这就又使国人产生了对“天地”的依赖和信奉的思想.包拯和海瑞的形象在国人心中一直崇高伟大,对侠士的崇敬心理,善恶有报的观念,很大程度上都是这种思想的反映.更可况“元朝常常被史家认为是野蛮黑暗的时代”[4],关汉卿“最终只能依靠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表达自己及广大人民的期冀和理想,这正是王老师所说的关汉卿“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不敢直面强权”而设计出这样的情节的深层原因.

二、人物形象:专制文化的悲剧.

王老师认为:“在生死面前尚且还能想到他人的窦娥,会发出‘亢旱三年’的誓愿吗?不,不是誓愿,是诅咒吗? 窦娥自己来自底层,她不会不知道楚州亢旱三年意味着什么:她能想到她的家乡楚州,三年将会颗粒无收;她能想到那些与她朝夕相处的乡亲们将面黄肌瘦、形销骨立、卖儿卖女;他们将背井离乡,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将会出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景象.而她想惩罚的人却仍然高居殿堂,手中的皮鞭仍然上下飞舞、继续敲骨吸髓,只是这个地方不叫楚州罢了.所以我认为,第三桩誓愿这部分情节不符合窦娥这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从浅层意义上看,窦娥的誓愿似乎是有些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但如果深入考察分析,其实是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那就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自私心理”和旁观者心态.正如林语堂先生所总结的:缺乏“公共精神”.但这种“自私心理”不同于西方或现代意义上的、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私”;而是“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5]鲍鹏山总结道:“非公民社会,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的芸芸众生既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更不具备保护他人维护正义的能力.邪恶肆虐之时,普通人就是鲁迅先生所沉痛揭示的两种人:一,被蹂践的示众材料;二,沉默不语的看客.”[6]

这种心态下的国人,缺乏是非观念,有的是对其他人、对同胞的漠视.而一旦自己受到伤害或遭遇冤屈,他们想到的往往就只是自己的冤屈,或者只想到为自己明冤昭屈,而不会顾及其他.就会产生“若有人负我,我就要负天下人”的心理.尤西林在《漫谈社会转型中的公德与私德》中对此分析得很具体到位:国人“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的道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觉察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漠和自保”[7].加之对统治者管理者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而管理者的管理如何,是要靠政绩的,管理者若是违背了良心,或曰天理,往往想到的是对他们的管理政绩予以惩罚,可以说针对的是官僚阶层,而不是个人.谁来惩罚?不是上级管理者,就是“天意”了.正是这样的民族心理,使得窦娥只想到为自己昭明冤屈,而不会想到他人的命运.因此可以说,窦娥发出这等与其说是要为自己昭明冤屈,不如说是漠视同胞的生命以“报私仇”“泄私愤”的誓愿,恰恰是合乎作为中国专制文化背景下的“窦娥”的心理和性格特征的.恰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期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人可怕的“自私心理”和漠视他人生命的旁观者的“看客心态”.正是这种民族心理,使得作品如王老师所说的:“情节设计导致歌颂的对象善恶不明.”“愚公谷”故事中的愚公所遭遇的情形,王老师所举的小说《柳毅传》的事例,不也都印证了这一点吗?从这个角度来看,窦娥的冤屈,反映的是下层老百姓面对黑暗的元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而窦娥的貌似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两桩誓愿,则更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专制文化所带来的民族心理的悲剧.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不受创作者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更何况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专制史,形成了独特而又比较稳固的文化背景.因此,以整个民族文化为大背景去解读作品,将一定会有更深广的发现和认识,这也是现在文学作品解读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视角.

参考文献

[1][2]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279,285.

[3][5]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5:209,172.

[4]刘洋.强权制度下礼教的解体与重构———〈窦娥冤〉悲剧主题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6]鲍鹏山.主持正义的成本核算[J].散文选刊,2014(2).

[7]尤西林.漫谈社会转型中的公德与私德[N].学习时报,2013-08-28.

猜你喜欢
窦娥冤关汉卿窦娥
关汉卿
窦娥冤
戏词救命
话剧《关汉卿》:半个世纪的历史回响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谁杀死了窦娥
谁杀死了窦娥
关汉卿巧言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