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丛慧
《老子》校勘记三则
□王丛慧
出土文献中《老子》出土的版本最多,主要有马王堆汉墓甲乙本《老子》,郭店简《老子》和北大汉简《老子》共四种,本文利用出土的这四种版本的《老子》和通行本的《老子》相互对校,发现通行本《老子》的三则错误:通行本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应依简帛本作“无名,万物之始”;通行本第五章的“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应依简帛本作“多闻言数穷,不若守于中”;通行本第八十章的“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应依简帛本作“使民重死而远徙”。
《老子》;简帛;通行本
出土文献对于校勘传世古籍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出土文献中《老子》出土的版本最多,一共有四种版本,分别是马王堆汉墓帛书的《老子》甲乙本,郭店简的《老子》本和北大汉简的《老子》本,这四种版本的出土给校勘通行本的《老子》带来了广阔的研究空间,进而能更科学地还原《老子》本来的面貌;同时也有助于研究老子的思想。下面三则是利用简帛本的《老子》来纠正通行本《老子》的错误,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但是由于郭店简《老子》本与本文所谈到的三处错误并不相关,实际上是利用其它三种出土的《老子》来进行校勘的。
一
通行本《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一段文字简帛本可以与之对应。但马王堆帛书甲乙本《老子》:“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和北大汉简《老子》:“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中的这一句却与通行本相异。在这里共有两处问题,一是通行本的“无名”后面是“天地”,而简帛本的“无名”后面是“万物”;二是句读问题,即这两句该如何断句的问题。下面分别论之。
(一)是“无名天地之始”还是“无名万物之始”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运用陈垣先生的“本校法”和“他校法”来解决。通行本《老子》第二十一章:“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王弼注:“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从王弼的注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无形”的时候,万物才会开始,而不是天地。再如通行本《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王弼注:“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与无也。”从注语可知,天下的万物是以有为生,而无又是有的根本,所以无才是万物的开始。这一点王弼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句下注释的就表达的更为清楚:“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与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可见,王弼自己也认为无名始于万物。《史记·日者列传》:“居三日,宋忠见贾谊於殿门外,乃相引屏语相谓自叹曰: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此老子之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司马迁所引《老子》的这一句也是“万物”。而简帛本《老子》的出土,无论是马王堆的《老子》甲乙本还是北大汉简的《老子》本,这一句均作为“无名万物之始也”,可见通行本中的“天地”应该是后人妄改的。
(二)这两句该如何断句
对于这一问题各家观点不一。不外乎分为三种:一种是像通行本那样,“无名”、“有名”均不与后面断开;一种是将此句断为“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如司马光的《道德真经论》,王安石的《老子注》皆是如此;还有一种是将此句断为“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如:魏源的《老子本义》,蒋锡昌的《老子校诂》等均认为“无名”、“有名”应与后面断开。本文同意第三种断法。因为“有名”、“无名”实为《老子》中的特定用语,不能将其随意分开。通行本《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王弼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道”和“名”指的就是事物的造形,以此来推的话,“无名”、“有名”和“无形”、“有形”是同义词。而且“无名”和“有名”经常出现在其他章节当中。如:《老子》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老子》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老子》第四十一章:”道隐无名。”《老子》第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怠。”由此可知,“无名”、“有名”实不应该断开,故这一句可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二
通行本《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相应的话同样也出现在简帛本当中。马王堆甲乙帛本和北大汉简本均作:“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简帛本的“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和通行本的“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到底哪一个更合理呢?
首先我们先必须弄清楚“言”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历代学者都将“言”字解释为“声教法令”,如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译及评价》认为:“言,意指声教法令。”“言”字在上古确有“政令”的意思,如《国语·周语》:“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韦昭注:“言,号令也。”但是本文经过穷尽式的调查,发现在整本《老子》中“言”字共出现了17次,没有一个“言”字是“声教法令”的意思。如:
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十七章:由其贵言。
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瘕谪。
第三十二章: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第四十一章:故建言有之。
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第六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第七十八章:正言若反。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这里的“言”字大部分都是作名词“言语”来讲,只有少数的“言”字是作动词的,如“知者不言”。所以“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中的“言”字训为“法令”是不妥的,若直接训为“言语”就更与文义不合了。后人硬把“言”字训为“政教法令”是强为之解经了。而简帛本中作“闻”字,就比较合理了。“闻”在这里就是“见闻、见识”的意思,“多闻”即见多识广。老子认为见多识广,就会增加智慧,有了智慧,就会加快走到尽头,所以还不如保持虚静。这和老子其他章节反对智慧的思想是一致的。如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人义。智慧出,有大伪。”老子认为只要人们有了智慧,就会出现虚伪狡诈之事。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民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可见老子认为放弃了智慧,对人民就会有利百倍。第六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一章就更能表示老子反对智慧的思想了。《老子想尔注》本也是亦作“闻”。由此可见通行本的“言”字是后人妄改的。应依简帛本作:“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三
通行本《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和北大汉简《老子》都可以与其对应。但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送(徙)。”北大汉简《老子》四十三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人之氣(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遠徙。”这里的一处异文是通行本的“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有“不”字,而帛本和简本中没有“不”字。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认为:“远与重对言,作动词用,远徙尤言避免迁徙。”本文同意这种看法,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是如果有“不”字的话,与后文的文义不符合。“不远徙”就是不向远处迁徙,但言外之意老子还是同意迁徙的,只不过不同意“远徙”罢了。既然同意迁徙,那人民又怎么能安居乐业,这与后文的“安其居”之义相悖。二是从老子的“无为”思想来看,老子也不会同意迁徙的。首先我们要理解老子提出“无为”的原因。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紧密相关的。当时不义的战争非常多,给人民造成的伤害也非常大。这一点高从容先生在《略论老子无为思想》一文中表述的很清楚:“西周末期,天下诸侯互相攻伐,战乱频仍,社会极为动荡。春秋计242年,列国军事行动达483次,朝聘盟会450次,而这些朝聘盟会大多也是军事行动的前奏或后续;周朝有140多个诸侯国,绝大多数小国在春秋时代被灭亡。大国之间也战争不断,战争规模也很大:“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孟子·离娄下》)各国诸侯内部也矛盾百出,战斗不休。“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些错综复杂的斗争所造成的灾难也最终都落到了劳动人民的身上。”可见当时的斗争有多么激烈,而这些战争会使人民不断地迁徙,人民也就无法安居乐业。所以老子提出“无为”的思想,是想让统治者减轻赋税徭役,减少战争,不再压迫人民,让人民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环境当中。老子反对迁徙的实质是反对统治者的暴政和他们发起的不义的战争。如果没有了这些战争和压迫,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也就不用迁徙了。可以说《老子》第八十章是老子按照“无为”的思想,给统治者设计的理想王国。通行本中说的“不远徙”并不符合老子所构想的世界,这里的“不”字是衍文,应该依简帛本作:“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远徙。”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2003年。
[2]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
[3]高从容:《略论老子无为思想》,《绥化学院学报》2005(4)。
[4]毛远明:《帛书〈老子〉和通行本的文字差异》,《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2)。
[5]石云:《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黄瑞云〈老子本原〉述评》,《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4(4)。
[6]黄克剑:《“有”、“无”之辨——《老子》第一章再读解》,《哲学研究》2012(7)。
(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研究生)
[责编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