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发现 空间理解*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2015-02-28 07:25朱雪梅杨慧萌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道街道规划

朱雪梅 杨慧萌

时间发现 空间理解*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朱雪梅 杨慧萌

阐述了《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的研究方法及主旨。开篇回顾分析了五大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指出五大道地区对城市贡献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它的街区、建筑和环境鲜明人性化的尺度。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分析五大道,通过对建筑类型、街廓肌理、街道与街巷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和延续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并以此指导保护规划的编制,指引未来新要素以何种形式更好地融入五大道的历史环境并保持街区的生命力。

五大道 | 城市形态 | 历史街区 | 保护规划

朱雪梅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杨慧萌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五大道”并不是指五条道路,也不是它历史上的称呼。1900年庚子事变后,天津的英租界被拓展到墙子河(今南京路)之南,当时的英国工部局就把这一片区域规划为居住区,自1901年开始兴建,至1935年初步形成规模,最终发展形成了由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组成的英租界高级住宅区。解放后,“五大道”才逐渐成为这片区域约定俗成的地名。

1 “保护”之外的挑战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191.7hm2,在上世纪90年代即被天津市总体规划确定为14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加以保护(图1)。

如今,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天津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这得益于多年来,其保护和建设始终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有序进行:早在1994年编制了《五大道地区建设管理保护规划》,第一次将五大道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地区,提出了保护、建设、管理的整体思路,制定了新建建筑檐口高度不得超过12m等具有前瞻性的管理规定,对五大道整体尺度的控制、遏制大规模拆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00年编制的《五大道地区整治规划》有力地促进了震后16万m2违章建筑的清理;2007年编制的《五大道地区城市设计》,对于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划常常着眼于低空鸟瞰的尺度上发生什么或者应该怎样运作,却很少涉及人眼在地面上看到的尺度。

从统计数据来看,五大道核心保护范围内的2 144幢建筑中,1978年以后建设的建筑数量已占到30%,可见五大道始终以一种温和低调的方式持续进行着更新。这些项目满足了已有规划的全部要求,在俯瞰之下,它们与五大道融为一体(图2)。然而,倘若站在人的视点重新审视,仍能发现许多新的问题,如:缺乏建筑和环境的精细化研究(图3),单纯的退线规定使新建筑失去了主立面并与历史环境脱离(图4),街巷的连通性较差、缺乏活力(图5)等。五大道的历史街道、历史建筑还在,但幽雅的氛围、独特的品质已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图1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区域位置

图2 五大道鸟瞰

2 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专项研究

五大道地区对城市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它的街区、建筑和环境鲜明的人性化尺度,和目前普遍性的城市大规模开发相比,这片曾经的英国租界高档居住区延续了英国城镇体系的一系列做法,邻里花园、学校、公共设施、体育场地分散设置在居住街区,可亲可触,体现了亲好邻里的初衷。想要继续维护这种氛围,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五大道地区在过去上百年间发展出了哪些因素、格局和特点,从而造就了这种令人动容的生活品质。

今天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五大道,既是城市文化在空间上的展示,也反映了一个社会随着时光变迁对多元化文明及审美理解的差异。五大道历史上一些约定俗成的关系结构和空间特点集中反映在建筑类型、街廓肌理、街道与街巷3个方面,本次研究试图采用城市形态研究的一些可行又显而易见的方法,把空间和时间对应地联系起来,从城市形态——而非文典掌故或者纯建筑保护的角度认识和进一步发现这个地区,并以此指导保护规划的编制及街区未来的有机更新。上述研究的结论成为下一步科学规划的重要依据,并将决定未来新要素以何种形式更好地融入五大道的历史环境并保持街区的生命力。

2.1 建筑类型研究

从城市形态学角度和从风貌保护角度去理解建筑是有本质区别的。风貌建筑保护工作对建筑的分类是针对建筑的保护价值进行的,趋向于对建筑体量、风格及建设年代区分并作评价。而城市形态学更关注建筑与街区、私有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联动关系,而非建筑外檐或内部流线的差异。

以城市形态学视角抽象出的建筑原型能够区分出建筑在街区内的布局规律,进而引申为城市形态管理和控制对建筑群体组合方式的影响。

建筑原型之间可以从建造格局即各户之间的连接关系、停车与院落或建筑物的关联程度、建筑强度与密度、公共入口与各户进入家门的方式等方面来比较。

在城市形态学的范畴内看待城市建筑,并不需要某一种类型学逻辑“覆盖”所有的建筑,而是用一种最显现直观和有代表性的“标准”来划分某一种类型和其他同此标准下衡量的类型。以进入每户的方式以及与邻居共享公共空间的程度,可以将建筑分为“直门对街型”、“走廊入户型”和“合用门户型”。直门对街型每一户的门独立对街道,一个门牌只针对一户;走廊入户型是多家住户通过楼梯、走廊进入各户,楼梯和走廊完全属于全体住户,另外所有单元共用一个对着街道的公共入口;合用门户型则是2—3户共同通过一个固定的入口、通道进入各户,该入口和通道(走廊和楼梯)不会被外人使用,因此较为私密(表1)。

图3 缺乏建筑和环境的精细化研究

图4 退线规定使新建筑失去了主立面并与历史环境脱离

图5 街巷的连通性较差、缺乏活力

用形态学的方法可以将建筑按照空间组合方式分为门院式、里弄式和院落式3种原型(表2),通过少量化的原型研究提炼出建筑空间组合的内在逻辑,使之成为指导建筑更新的依据。

在现场真实场地中进一步验证这些建筑原型(图6-8),通过研究形制比较整齐的建筑组合能够具体说明门院式、里弄式和院落式的细节特征,并成为指导嵌入式建筑与周边连接方法和它本身细部做法的依据。

例如里弄式住宅(图9)以底层院落和行列之间的窄小通道作为内部活动的安全地带,在未来街区更新中巩固这种规律并挖掘所在地块的独特个性,令新的建设符合历史风貌的同时,贴近使用者的需求,既保持了文化与传统的连续性,也提供了创新和变化的可能。

此外针对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通过建筑原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规划控制中应当突出建筑类型本身的特质,根据环境恰当选型(图10),延续建筑划分,并贡献街坊内部的联系通道(图11)。

表1 城市形态学指导下的类型学建筑分类表格

表2 通过类型学发现建筑组合的原型

2.2 街廓肌理研究

五大道核心保护范围有1.2km2,用地大约长2 130m、宽720m,包括了由长向的6条道路分割出的5组100—150m宽的街廓,以及短向的7条道路分割出的6组200—300m长的街廓(图12)。

五大道的街廓形态以长方形为主,在核心区39个街廓中,长方形的街廓就有27个。这些街廓的尺度大约为100m×300m,是一个兼顾小汽车出行和步行环境的中小尺度的街廓。这个尺度上的兼顾有着明确的目的地指向,东北至西南方向倾向于机动车通行,道路交叉口间距相应较大,约为300m,而西北至东南走向道路的路口间距则以100m为多,更适合步行距离。在这些长方形的街廓中,每个街廓单元容纳的产权地块从15个到30个不等,占地面积小到500—600m2,大不过3000—4000m2,每个产权地块的形状和面积都不尽相同但却相近,建设规模由几百到几千平方米不等却秩序井然,是一个土地完全市场化零售、直接面向终端业主、分散建设、各由主便的运作模式,它外化在建筑布局和体量上,使得整个街区看起来细腻而生动,有别于当今的开发地块所造成的体量上的巨大反差和单一的效果。这种外紧内松的布局方式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条件下成为用地布局的主导方式。

研究对五大道地区56个街坊的街廓尺度、图底关系、空间私密性等一一分析,展现了不同发展时期城市形态变化的轨迹及成因,对近年新建设进行了反思。例如研究发现,五大道历史上创造积极空间的方法是运用低平的建筑群形成较密集的形态,借用建筑或围墙围合出私人或公共活动的空间(图13)。而地震后新建的很多建筑忽视了这一原则,导致出现了难以使用的消极空间(图14)。

图6 五大道建筑原型分类——里弄式

图7 五大道建筑原型分类——院落式

图8 五大道建筑原型分类——门院式

图9 里弄式建筑的院落及通道

图10 突出建筑类型本身的特质并根据环境恰当选型

图11 延续建筑划分并贡献街坊内部的联系通道

此外,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到现代后发现,由于巨大的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使得目前城市开发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从五大道建设控制地带的项目上便可印证,新的开发更倾向于一个街廓单元只有一到两个产权地块,建筑四面临街,内部形成大院,这种由开发商整体开发再二次销售给终端业主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模式成为近年的主流,它与历史上的开发建设模式是如此不同,需要我们在城市更新和传承中进一步加以研究。

图12 五大道街廓肌理

图13 历史建筑借用围墙形成私人活动空间(城市景观细腻生动)

图14 地震后新建建筑:(忽视了传统建造原则,导致出现了消极空间并破坏了历史街道的品质)

2.3 街道与街巷研究

由马场道确立的道路走向决定了五大道地区的路网结构与基本格局。由于东北—西南方向是主要的联系方向,交通流量较大,道路交叉口间距也相应较大(约300m),而用于划分居住区的西北—东南走向的道路,其路口间距则以100m这一西方城市中较常见到的街区尺度为基准(此尺度较利于建筑的组合排布)。这一格局深刻地影响着五大道历史街区内街道与街巷的环境与整体氛围。

研究对五大道39条道路的临街建筑类型与功能、街道限定元素、交通组织等进行分析,确定了每条街巷的性格特征,保证未来保护与更新能够提升街道品质且符合其本真的历史价值。下面以睦南道为例做一简要介绍。

图15 睦南道区位及临街用地性质

图16 研究建筑类型分布

图17 街道限定元素类型分布

睦南道位于五大道中部偏南(图15),全长1 950m。其沿线的建筑,除少数位于道路交叉口的餐饮店、位于西南入口位置的一座医院及若干小型办公建筑外,几乎均为居住功能,可以说是五大道历史街区内保留居住功能比例最大的街道,因此也是最能展现五大道本真性格的一条街道。

由城市形态学视角出发的对建筑布局模式的抽象及布局规律的研究,将建筑作为城市要素,探讨建筑与建筑、私有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联动关系,有助于我们通过形态特征的研究来了解建筑与街道的关系以至整个街道内在的精神品质(图16)。经统计,在睦南道两侧临路的104个产权地块中,采用门院式建筑布局方式的地块有76个,采用院落式布局方式的有16个,采用里弄式布局方式的有3个,其他布局类型地块5个,开放空间或空地等4处。门院式布局模式是街道两侧建筑布局的主要类型,占总量的73%。

图18 24号街坊历史文化保护图

图19 24号街坊规划用地图

图20 24号街坊建筑类型分类示意图

图21 24号街坊建筑与环境控制引导图

图22 24号街坊现状鸟瞰

图23 24号街坊更新鸟瞰

在产权地块的临街面宽尺寸方面,门院式布局地块的面宽介于7—77m之间,以20—30m为主;院落式布局地块的面宽介于24—148m之间,以30—40m为主;里弄式布局地块的面宽介于37—59m之间;其他布局类型地块面宽介于38—99m之间;睦南花园的面宽约为110m,临近桂林路的口袋公园面宽约23m。在1 950m长的街道两侧分布的104个地块,其平均面宽约为37.5m,考虑到南北方向道路的间距约100m,每个产权地块的进深约50m,地块形状近似于正方形。此外,道路两侧共设地块出入口118个,约合每个产权地块有1.13个出入口,出入口间距约为33m。

门院式布局模式以围墙围合地块,并以一个或多个出入口直接面向街道,产权地块内的公共交流较少,而直接与街道对话。出入口的总量虽多,但由于每个居住单位内的住户较少,不会产生较大的出入交通。而街道两侧的产权密度不高、产权地块面宽较大。这些要素的存在,决定了睦南道的安静、私密的整体特征。

通过实地的考察与统计,发现实墙围墙是睦南道街道最主要的空间限定元素(图17),约占街道全长45%,透空围墙约占15%,建筑直接临街约占5%,绿地约占8%,其余为出入口及道路交叉口等。围墙成为最主要的街道空间限定元素,是与前文提到的该街两侧建筑以门院式布局方式为主(约73%)的特征一致的。围合院落的围墙在营造街道空间特色中,对强化睦南道“安静、私密”的特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五大道地区的特色之一。

3 研究应用及实施效果

首次为五大道2 514幢建筑建立三维数字模型,突破以平面和指标控制为主的规划手段,建立三维立体的规划管理系统,可对建设项目进行三维空间审核并动态监控,为全方位、立体化、精细化的规划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研究报告经整理,出版发行了专著《中国•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图24 先农大院改造前

图25 先农大院改造后

2010年,研究的主要成果已转化为《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且已应用于天津14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

以本研究为基础编制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秉承“整体保护、有机更新”规划思想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五大道的历史核心价值,从单纯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到遗产保护与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对物质空间环境的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设计指引(以24号街坊为例,见图18-23)。该规划于2012年4月获得天津市政府批复。现已成为街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各专项规划的管理依据。

在研究及规划指导下,2013年9月,先农大院一期改造已经完成,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依据研究确定的保护要求,街区内的建筑、空间、肌理、环境等保护要素进一步得到了精细、合理的修复(图24,图25)。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天津展示城市文化特色、实现城市有机更新的示范街区。

4 结语

历史街区是历史建筑集中的地区,随着城市的发展,有很多需要整治和改造的部分,这是城市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然而,1990年代以来,许多大城市的老城区经历了数轮“大拆大建”,大批能够体现城市历史的老城区面临消失的境地。另一方面,经历了上述经验教训之后,为数不少的专业人士难以把握取舍的尺度,将“保护”理解为“绝对保护”——或许是担心历史建筑遭到进一步破坏而无奈采取的权宜之计,但棘手的问题是,“绝对保护”并不能使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免于衰败,不仅历史建筑不断老化破损导致其价值迅速降低,甚至涉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其他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城市随时间流逝而发生的空间演变、形态表征以及它所代表的社会文化意义,从本质上反映出城市丰富的历史价值和错综复杂性,需要我们持续不断、深入耐心地研究和体会。在当今的中国,历史保护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但就具体的手段和方法而言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空间。

References

[1]朱雪梅. 中国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ZHU Xuemei.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Historic Area, Wudadao Tianjin China[M]. Nanjing: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13.

[2]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R]. 2012. Tianjin Urban Plan and Design Institute.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Wudadao Historic Area,Tianjin[R]. 2012.

[3]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五大道地区建设管理保护规划[R]. 1994. Tianjin Urban Plan and Design Institut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of Wudadao Area[R]. 1994.

[4]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五大道地区城市设计[R]. 2007. Tianjin Urban Plan and Design Institute. Urban Design of Wudadao Area[R]. 2007.

[5]周俭,张恺. 在城市上建造城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ZHOU Jian, ZHANG Kai. The City Built on City[M]. Beijing: Chinese Building Industry Press,2003.

[6]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Tianjin Historic Buildings Protection Committee, Tianjin City Land Resources and the Housing Authority. Tianjin Historic Buildings[M].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2010.

[7]牛一兵,王宏. 天津小洋楼[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NIU Yibing, WANG Hong. Tianjin Western-Style Buildings[M]. Tianjin: Tianjin Education Press,2011.

[8]郭长久,孙华起,杨族耀. 五大道的故事[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GUO Changjiu, SUN huaqi, YANG Zuyao. Stories in Wudadao[M]. Tianjin: Baihua Literature And Art Press, 2009.

Rediscovering Heritage and Understanding the Place by Studying City Form:The Conservation and Renovation of Wudadao Historic Area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methodology and main purpose oft he Research on Conservation and Reneration of Wudadao Historic Area. In the beginning, by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udadao area,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s that Wudadao area contributes to the city is its human-friendly blocks,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Then Wudadao area has been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urban morphology. The author has found out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historic district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building typology, block fabric and street & alley form. All these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ompilation of conservation plan, teling us how to bring new elements in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Wudadao area to keep vibrant in blocks.

Wudadao | City form | Historic district | Conservation planning

1673-8985(2015)02-0060-06

TU981

B

猜你喜欢
大道街道规划
幸福大道宽又阔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热闹的街道
美乃大道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热闹的街道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