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略谈

2015-02-28 08:45:58吴永福
现代语文 2015年23期
关键词:字纸馆子烤肉

◎吴永福

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讲到,“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同样的意境结构。”这里从美学上讲了留白在各门艺术中的广泛运用,并视之为意境诞生的有机要素。留白本是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即在画面上留出空白,但这空白并非一无所有,仍有其表现作用。“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面上的无与有共同构成艺术的境界。

不用说,文学作品中也多有留白的手法。比如张爱玲的《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本来见面招呼,才算开始了相识,但一相识就完了。事情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可能是有了阻碍。再联系有许多人来做媒都没有说成来看,这女孩子或许是在等待喜欢的人,这都可以引发联想。想象的另一个层面是这女孩子后来的遭遇,文中只用极简洁的概述,即被拐卖及转卖。这其间许多难堪的境遇都省去了,但读者却可以去联想。还有就是老了的时候常常说起,会不会很唠叨,像祥林嫂那样,让人由同情变为厌烦甚而嘲讽。文中留下大量的空白,都有待于想象的补充。本来,作者的写作很擅长于细节或场景的描绘,但这里恰是省略了大量的细节,也就是说留出了许多空白。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强调文中所写的那个细节,人生只如初相见,一种相遇的美好。若下文又写了许多细节或场景,尽管从内容上看是丰富了,却有可能冲淡初次相识那个细节的美好。而这正是文中的她念念不忘的,情窦初开,那是初恋的美妙。场景“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这像是一个特写的镜头,给予对方美好的印象,使得对方打破沉默,由陌生而相识。对门住的年青人过来打了一声招呼:“噢,你也在这里吗?”此后她历经风波,仍然记得从前那个春天的晚上,那个打招呼的年青人。但所传导的意趣,或许还包括这个亮相出场,她对自己的衣着及背景也是很满意的,因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对于她来说,那也可以是说人生美好的一个象征。

有趣的是《爱》的开头讲“这是真的”,显然是为了强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而有别于小说的虚构。换言之,若是虚构的,则在许许多多的情爱小说中,这也可能只是个普通的故事,并不见得有多特别。作者为何要作这样的强调,文中并没有明说,这也是一个留白。但从文末引发的感慨来看,也许是要表达一种错位的情爱观。“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关联起作者的经历来,尤其是父母的离异以及自身的遇人不淑,不难看出此种情爱观的依据。爱,即使不是没有爱,至少也是缺乏爱。基于人生难得圆满的感受及认识,爱或许就是一场错位。这仍就是借他人的故事,写出了自己的身世遭际,并由此上升到哲理的认识。

汪曾祺在《思想·语言·结构》中说:“中国画讲究‘留白’,‘计白当黑’。小说也要‘留白’,不能写得太满。……我相信接受美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如果一篇小说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一篇小说要留有余地,留出大量的空白,让读者可以自由地思索认同、判断,首肯。”虽是针对小说创作而说的,但要强调的是读者的接受,就是可以由留白引发许多联想及思考。且以汪曾祺自己的小说为例,比如《收字纸的老人》,由敬惜字纸的传统心理写起,引出一个收字纸的老人,叫老白。“他上岁数了,身体却很好。满腮的白胡子荏,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眼不花,耳不聋。走起路来,腿脚还很轻快。他背着一个大竹筐,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转身就走,并不惊动主人。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也说说话,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小少爷快该上学了吧……”老白住在文昌阁,文昌阁是敬文昌帝君的,把字纸拿到这里来焚烧,也是顺理成章。但为过去读书人所看重的,而今是冷落下来了。老白梦里还会想到以前的景况,而今是所收的字纸里,有他不认得的英文和几何习题。虽是一样投进化纸炉,但现实是变化了。“老白活到九十七岁,无疾而终。”这篇小说要表现什么呢?当然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包括敬惜字纸在内。再就是人不妨安于小事过活,只要活得问心无愧。

再如《捡烂纸的老头》,题材相似,但意蕴有别。小说中先写一家叫烤肉刘的馆子,“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著,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著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馆子的生意不错,附近几个小工厂的员工常来这里吃,还有一个捡烂纸的老头。“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有一次,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并跟同伴小声说了一句什么。他就多心了,跳到店堂当间叫阵,但小伙子没理他。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这是情节的一个起伏,显然关乎脸面。后来,老头死了,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这是防老,还是节俭使然,作者并未明说。老头简朴或简单地过活,仍是值得称赞的。其中尚有一种倔,或许就是要争一点做人的脸面。

猜你喜欢
字纸馆子烤肉
烤肉上的头发
幼儿100(2023年41期)2023-11-21 09:33:26
苍蝇馆子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意林(2023年17期)2023-11-05 21:23:27
敬惜字纸
撕字纸
咏圆规
大名鼎鼎的巴西烤肉
过剩的字纸
文学自由谈(2020年2期)2020-01-02 18:10:14
小吃店
领导文萃(2018年3期)2018-03-12 21:37:24
烤肉自助
苍蝇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