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动力

2015-02-28 04:54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实验小学王学芳吴国良
新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太湖校本人力资源

□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实验小学 王学芳 吴国良

人力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动力

□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实验小学 王学芳 吴国良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它对于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创建办学特色、提供适切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我校以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其作为校本课程的载体充分显现了其基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特点,重视的是学生能从这种实践活动中形成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体现的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鉴于此,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资源以物质的方式已然存在,只是未能直接为学生感知、体验、内化。要盘活已有资源,利用现有资源,“人”的因素是关键,“人”的认知、技能、智慧等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支持协调作用,因此,人力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力量,整合人力资源是实现校本课程效益最优化的一种策略,是有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个抓手。

一、起源院观照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

1.解读课程“太湖文化”背景为独有基石。学校教育学科科类己近多元,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的纳入,是教育与时俱进所引发的新的价值取向,它非学科领域,是基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重视的是学生能从这种实践活动中形成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体现的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基于此,我们选择“太湖文化”这一主题,它是我校作为太湖流域的一所农村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选择,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有基石。我们有丰富的太湖物产、太湖人文、太湖习俗、太湖环境,我们把包容整个太湖文化的大社区、大环境,作为我们情境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让学生从中亲历、发现、研究、提炼,努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整合性、开放性、自主性、过程性。

2.整合人力资源,课程的应然追求。我校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开发和利用太湖文化课程资源,努力构建了具有乡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走进太湖文化”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范围;“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与生活”是课程实施的前提;“主体性活动项目”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获得过程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鉴于如此的课程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大课堂,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愿景需要,整合各类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应然趋势。整合人力资源已不仅仅是我们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教材中的体会,早在历经综合实践活动试验期内,我们就深切体会到各类人力资源对于这一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在前期我校太湖文化之《蟹趣》《茶道》《丝韵》《湖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在揉入太湖区域文化资源的同时也融入了如:“访一访:请你设计一张调查表,调查家乡人一般用哪几种茶来招待亲朋好友。”“学一学:熏豆茶中最重要的原料就是熏豆,而以我们太湖这一带的熏豆最为考究,它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向有经验的太湖村民讨教一下,学一学”等等各类人力资源利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立足实践放眼发展,我们力求在人力资源整合中更好地开发实施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提升办学品位。

二、定位院盟生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

立足本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无比丰富,而作为课程重要保障力量的人力资源,其内涵也是丰富多样的,绝非局限于教师或学生单一的要素,其范围更为宽泛、其内容更为充实、其意蕴更为丰盈、其功能更为全面,其本义是指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智慧等体现价值、发挥作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内的人力资源特指能为课程实施所依附、承载、利用的人力乃至于拟人力教学资源。需要课程实施者用心发掘,使其潜在的功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整合人力资源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这几种形式根据其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性质而系统地、联系地、整体地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从而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并同步体现在学生研究性活动、教师活动指导的过程中,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追求整体效益最优化的一种手段,更是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整合内、外型人力资源。即整合校内人力资源和校外人力资源,校内人力资源主要由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指导教师、负责课题研究和实践指导的教师中心团队和学生组成。课程实施中我们努力优化校内人力资源。一是加强学习培训,组织教师进行研训,主要形式有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网络培训、自我研修等,通过校本培训使之确立现代课程观、现代活动观和活动主体观。二是加强团队建设,成立校本课程实施中心组和指导组,深入课题研究,加强项目攻关,优化过程指导,每月一次例会,学期一次总结,学年一次表彰,引领全校教师共同研究实践。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学校制订《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从目标确立、过程监控到成效检测均有明确的界定;学校出台校本课程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有所作为;学校搭建校本课程研究平台,进行成果评比、骨干评选等,使优势效应得到发挥。校外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储备校外人力资源:校外人力资源结构复杂,成分多元,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即不拘泥于某一科任教师,而是集中“大家智慧”、整合“多元智能”对课程进行整体实施。学校加强与街道社区、专业站所、文化部门、典型个体、地方市场的联系,一则为学生提供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的场所,二则为学生找到合适的校

外辅导老师,三则为校本教材的编写及实施寻求支持补助。整合校内外人力资源,为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可能。

整合虚、实型人力资源。即整合实体型和虚拟型两种人力资源类型。实体型人力资源指具体存在、以“人”为主体的各种资源,其主要由指导教师、同伴友人、社区村民、技术能手、市场商户等组成,在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示范指导的同时,能给予建议和评价。虚拟型人力资源指隐性存在的、以“物”为主体的资源,主要指图书馆、互联网、展厅专室、实践基地等。学校开辟图书馆、微机房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信息来源;学校设置“走进太湖文化”展厅、成立“太湖风物”综合养殖基地为学生拓宽认识渠道;学校建立“解读太湖文化”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智力支持。在实施过程中两种人力资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虚实相生,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为有效的学习条件。

整合知、能型人力资源。即整合知识型和技能型两种人力资源类型。知识型人力资源主要通过传授知识经验、提供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我校在课程实施中,以指导教师、社区专家、地方学者组织开展的专门讲座、专场咨询、交流互动、实地采访、信息调查等为主要形式,为学生获得最直接的课程知识创造条件。技能型人力资源则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提供技术示范、操作演示、动手实践等技能指导。技能型人力资源的纳入弥补了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实施者知识单一、技能有限的不足,如村里的养蚕好手、田间的专业菜农、湖畔的养殖大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现场指导可以使学生经历从知识、技能到情感的转变升华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整合稳、变型人力资源。即整合稳定型和随机变化型两种人力资源类型。稳定型人力资源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定期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知识传授、技能启蒙功效的任课老师、校外辅导员等,教学频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如学校定期邀请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为学生做蚕桑知识讲座,养殖专业大户进行专门指导等。随机型人力资源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生成的状况下,适时聘请专业人员作为学校课程“特邀嘉宾”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攻坚克难”,这类资源与其说是在自然生成中,不如说是由学生在常态学习中的探究意识促成的,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体现。这两种人力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穿插利用不可或缺。

三、优势院统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实效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整合各类人力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对于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课程实施的成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一,服务于课程。人力资源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现实,应该为课程实施推进、学生学习发展提供支撑。(1)依据不同功能服务于课程实施——有知识技能的社区工作人员是老师、擅长耕地种菜的农人是老师、有多年养蚕经验的村妇是老师……借助人力资源,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入社会生活情境,参与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学生理解社会生活情理,积累社会生活经验,认知社会各类角色,学会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形成发现问题的意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综合性研究学习的能力。(2)依据课程特点发挥其最佳功效——“生活即课程”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时空设置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调控使用,这给人力资源的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①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随时引入社区人员、草根能人等校外稳定型人力资源;②根据课程研究生成的需要,不定期引入以家长、专业人员为主的随机型人力资源;③根据课程拓展的需要,结合地理环境、季节变换等因素选择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达到活动最佳收益。

第二,被选择于课程。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人力资源视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学习技能、一种可供利用的教学手段,让师生自主地、适当地选择人力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在“太湖民风民俗”这一主题教学中,学生懂得本地的传统风俗习惯可向老一辈咨询,各地的礼节民俗风情可上网查询,具体的表现场景可向当地的摄像师一探究竟……在参与过程中,人力资源的被选择成为学生完成某种学习或研究的途径方法之一。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时空跨度大、社会实践性强、课时安排弹性大等特点决定了师生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这也练就了师生主动学习、主动选择的能力。如“太湖蚕桑文化”主题的学习应当结合本地生产季节进行,必要时必须打破课程计划,才能使学生在亲力亲为中学会研究学习。

第三,升华于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学习,整合人力资源不仅仅让学生获得活动的经验技能,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品格,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塑造完满个性,即为人的成长发展服务。人力资源在校本课程中的整合,对课程、对学校、对教师有着隐性的发展价值,它指向于:

(1)实现课程独特价值。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小学整体课程架构的概念,在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的同时通过整合优化各类人力资源,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出校本课程的“味”来。

(2)实现学校个性办学。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通过几年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生活、实践、特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词。整合人力资源是开展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必不可少及行之有效的手段和策略,它为综合实践活动注入了活力,为学校发展打上了个性的底“色”。

(3)实现教师主体发展。在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整合人力资源不仅让教师理解当今多元文化的知识和能力;还有为学生联系现实世界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展示无限广阔的虚拟世界的能力。校本课程中整合人力资源能进一步激活教师观念转变的内需性和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整合人力资源能有效服务于校本课程,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更为直观的技能技巧,使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时空扩展到最宽范围、效益放大到最优状态。整合人力资源还为课程注入活力、为学校打造品位、为教师增加动力,使学生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丰富人生体验,增强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推进了校本课程的建设发展。

猜你喜欢
太湖校本人力资源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太湖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