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寒山”意象

2015-02-28 09:01
关键词:禅境寒山唐诗

贺 莉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中国古典诗歌含蓄隽永的意境之美建立在自然鲜活、富有生命力的意象基础之上。如果把中国古典诗歌比喻为宇宙中的灿烂星空,唐诗无疑是最迷人美丽的银河,而铺洒其中的星辰就像一个个闪烁着自己独特光芒的意象,共同织就了天河深邃壮观、瑰丽奇伟的胜境。“寒山”意象正是这样的一粒星辰。

一、唐诗中的“寒山”意象书写

“寒山”意象的文学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楚辞·大招》,《大招》通篇内容为招魂辞,第二段辞述招魂归来,不要在东西南北游荡,因为四方充满着种种凶险怪异的形象,其中“北有寒山,逴龙赩只”。[1]历来关于此句的注解重点在“逴龙赩只”,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神名,一说山名,至于“寒山”的解释则相对稳定:北方寒冷之山。汉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寒山”意象逐渐增多,魏晋南北朝的山水诗歌和辞赋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冷落寂静的山”的典型景象及其蕴含的情感意味,谢灵运、鲍照、谢朓、庾信等人的作品中都有迹可循。

但是,“寒山”意象的成熟还是在唐代,据对《全唐诗》的不完全统计,唐诗中写到“寒山”意象的诗人不少于66位,涉及诗歌不低于157首。这些诗歌为寒山意象确定了三点基本内涵:“(一)传说北方的终年寒冷的山。也泛指冷落寂静的山。(二)地名。指浙江省天台县的寒岩。”[2]更准确地说,指唐代诗人寒山创作的以天台山寒岩为原型的诗歌意象。(三)特指唐代隐居诗人寒山或寒山子。第一点在唐诗中被扩大普及到各种诗材和诗体(乐府、古风、绝句、律诗)中,后两点则是唐代隐居诗人寒山以自己的独特生命修为和带有浓郁禅境象征意味的诗歌创作定格于诗歌史。

意象的创造离不开诗人个性的激发,离不开诗歌传统的浸润,同时也与特定时期的流派诗风或者诗人群的交往唱和所带来的影响有关,唐诗中的“寒山”意象与唐诗体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盛唐诗人李杜、高岑、王孟;中唐诗人刘白、姚贾;大历十才子中的六位(钱起、韩翃、卢纶、崔峒、司空曙、耿湋)都曾描摹过寒山的剪影。而王维与裴迪的同咏;大历诗人们的交游与唱和;寒山、拾得、丰干的传奇往来;周贺(清塞)、贾岛、无可、皎然、齐己的诗僧身份等等都为他们笔下“寒山”意象的峰回路转、山鸣谷应提供了群体的文化土壤。

唐诗中塑造了“寒山”意象的诗句形式有三言、五言和七言三种,其中五言数量比例最大。在五言诗句中,“寒山”意象出现的位置也有三种:一二字、三四字、四五字,以前两种含义的寒山意象为例,“寒山”字眼出现在句子开头的形式最多、三四字形式居次、四五字形式再次,说明诗人笔下的寒山更多的是以写景叙事抒情的主语推出。

唐诗中出现的“寒山”意象囊括了上述内涵的三个方面,但第三层含义仅在寒山、拾得、丰干、李山甫、贯休、齐己等少数诗人的少数作品中使用,主要作为人名代指符号,专指初、盛唐时期以“寒山”自称的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隐居诗人及其言语和诗偈,而且该符号多出现在通俗诗的名目下,缺乏意象的意蕴特征,严格说来不算意象,因而只作为统计对象,不作为论述对象。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前两种意义上的“寒山”意象内涵在唐诗中的呈现,根据其在文本意境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将之区分为表示“秋冬之际寒冷之山”的普通意象与带有“比喻或象征佛禅之境”的特殊意象两种类型。

二、“寒山”作为“秋冬之际寒冷之山”的文学意象书写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

(裴迪《鹿柴》)

崷崪空城烟,凄清寒山景。

(岑参《郊行寄杜位》)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

(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晚菊临杯思,寒山满郡愁。

(杨巨源《登宁州城楼》)

茫茫古木连穷巷,辽落寒山对虚牖。

(王维《老将行》)

何处邀君话别情,寒山木落月华清。

(施肩吾《秋夜山中赠别友人》)

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刘沧《咸阳怀古》)

塞叶声悲秋欲霜,寒山数点下牛羊。

(沈彬《塞下三首》)

唐诗中的“寒山”是诗歌所营造的整体意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常是诗人游目骋怀时的即见景象之一,而且带着寒气与冷意,因而自然成为秋冬季节常见的景象写照:“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卢司户》)、“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皇甫曾《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暮雪重裘醉,寒山匹马行”(韩翃《夏侯校书归上都》)、“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卢纶《冬夜赠别友人》)、“日隐寒山猎未归,鸣弦落羽雪霏霏”(刘商《观猎三首》)、“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司空图《率题》)、“已知庐岳尘埃绝,更忆寒山雪月深”(李山甫《赋得寒月寄齐己》)。只有少见例外将寒山与初春季节相连,如“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李益《春夜闻笛》)、“疏钟关路晓,远雨寒山春”(姚鹄《塞外寄张侍御》)。

唐诗中的“寒山”是一个主客互渗、情景交融的文学意象,从景象的方面来看,寒山的外在形态虽然稳定单一,但视角不同,同样可以“马首寒山黛色浓,一重山尽一重重”:作为远景拉开距离、遥视眺望,作为近景徜徉散步、流连忘返;可登高俯察,亦可临隅仰视;特别是远眺和登高的宏大视角,便于将万千景象囊括进来,构成一幅自然宇宙的缩影图。唐诗中与“寒山”搭配的景象按数量排列依次为风、云、月、水、雪、路、林、霜、雨、鸟、竹、野、烟、寺、僧、钟、磬……其中与“白云”意象的亲近、与“月亮”意象的联姻、与“雨”意象的关联、与“古寺”意象的呼应等都与诗境自然贴合,特别是“寒山”高大突兀的视觉特征与“秋水”低缓潺湲的听觉特征构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项,二者共通的凄清的情感蕴含常常被唐代诗人随手拿来作为景象对举的天然佳偶:“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鸿胪”(杨炯《和酬虢州李司法》)、“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刘长卿《斑竹岩》)、“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刘禹锡《罢和州游建康》)、“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寒山酌白云”(杜荀鹤《山中寄诗友》)。色调方面,因为与秋冬季节、山林河水以及常见的感伤情怀联系密切,所以诗人更多地表现出对青绿冷色调的偏爱和暮色暗色系的钟情。

寒山景象最典型的外在空间特征是空、远、深,空与深往往是身处其中或想象世界中对山的印象,远则是拉开距离对山的遥观印象。好几首唐诗中的“寒山”在不同版本中干脆作“远山”或“空山”,例如王维的“寒(一作远)山天仗里”(《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刘长卿的“寒(一作空)山独见君”(《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杜甫的“翠华想像寒(一作空)山里”(《咏怀古迹五首之四》),刘长卿的“寒山摇落空残垅”(一作“空山寂寂开新垅”)(《哭陈歙州》)、李白的“寒山秋浦月”(一作“空山满明月”)(《清溪半夜闻笛》)……说明在诗人或者诗选者看来,二者有着完全相同的格调乃至完全可以互相替换。

从情象的方面来看,综观描写了“寒山”意象的唐诗,尽管从写景记游、写人记事到应制奉和、酬赠唱和,从边塞征战、歌舞宴饮到谪宦生涯、羁旅行程,从登高临眺、交友送别到田园归隐、问道修禅,从咏物言志、感时伤乱到离人血泪、悼亡哀思……题材不一,但除了应制酬和与咏物言志的诗歌外,其他作品的情感基调更多地倾向于两个方面:失意人嗟老伤卑、壮志难酬的忧伤怀抱,逃离者弃绝尘嚣、耽于世外的隐居幽情。聊举数例: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多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杜甫《客亭》)

终岁山川路,生涯总几何。艰难为客惯,贫贱受恩多。暮角寒山色,秋风远水波。无人见惆怅,垂鞚入烟萝。

耿湋《邠州留别》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颜衰重喜归乡国,身渐多惭问姓名。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卢纶《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缙云讵比长沙远,岀牧犹承明主恩。城对寒山开画戟,路飞秋叶转朱。江潮淼淼连天望,旌斾悠悠上岭翻。萧索庭槐空闭合,旧人谁到翟公门。

(刘长卿《饯王相公出牧括州》)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扉带郊郭,稼穑满东菑。倚杖寒山暮,鸣梭秋叶时。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李颀《晚归东园》)

秋冬季节万物开始凋零,山林树叶落尽,秋风冬雪袭人,天然一种暮气沉沉、荒凉肃杀之景,自然适合借来比拟人生道路的坎坷挫折、偃蹇困顿,抒发主体孤独凄清、伤感落寞的情绪和情感,二者的情景相生为寒山意象的产生提供了内在的客观基础和情感逻辑。

当然,秋冬之际的寒山景象固然萧条冷落,但并非总是与内敛逃避、低回感伤之情相连,有时诗歌的创作主旨和诗人的创作个性也会为它涂抹些许亮丽的色彩和积极的情愫。比如奉和应制之作中的寒山就被洒上晴光,高歌清音,在圣君贤臣的辉映下洋溢着喜气颂声(张说《奉和登骊山瞩眺》、王维《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寥落的寒山依然抵挡不住老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王维《老将行》、耿湋《上将行》);杜荀鹤的两首秋日寄友诗作(《秋日山中寄李处士》《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虽然都是借秋日萧瑟的山景寄托自己的寒微身世和潦倒仕途,但诗人并未放弃自己的报国之志,时时憧憬着“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但得中兴知己在,算应身未老樵渔”;杜甫的《北征》《西阁夜》等诗虽刻画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破败、凄凉景象,但诗圣笔下的一草一木皆是其忧国忧民情怀的载体,读他的寒山意象因而少了几分消极感,多了几分钦佩情。

三、“寒山”意象与禅境的创构

(一)“寒山”意象与禅境的内在关联

抛开诗人被动的应制奉和之作,当唐诗中秋冬之际的寒山与周遭的禅寺或道观联系在一起时,伴随着钟磬悠悠,读者开始感受到寒山意象中的禅意绵绵。这意味着作为情景交融的普通寒山意象开始悄悄向佛禅之境象征的深层寒山意象过渡转移。

寒山与寺庙、道观及其附属的钟磬的连接是自然的。“自古名山僧占多”,而荒山与古刹更是有着外在形态与内在意蕴的天然相通,所以诗人笔下的寒山往往环绕着寺观,寺观的钟磬则在寒山中余音袅袅。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崔颢《游天竺寺》)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青松临古路,白日满寒山。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刘长卿《宿北山于禅寺》)

近来惟一食,树下掩禅扉。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贾岛《崇圣寺斌公房》)

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细和丘籁尽,疏绕悬泉发。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皎然《妙喜寺达公院赋得夜磬送吕评事》)

古寺钟磬的声音清脆悦耳、悠远绵长,有时借助风力甚至有惊天震耳之势,但诗人却要泯灭机巧之心,保持泠然心境,努力超脱物外,直至“寂历无性”。这时的寒山古刹连同诗人一起,都融化在一种空无的禅境中了。

寒山意象与禅境的关联还离不开唐代士人隐居生活流行的影响。唐代科举制与举荐制并行,受时代风气的感染,执著于功名却失意科场的诗人们纷纷觅起“终南捷径”,尝试隐居以求援引而至跻身仕途。但时代的动荡、出身的寒微以及命运的捉弄又常常令士子们处于儒与道、入世与避世、报国与隐退的两难宿命轮回中,寒山子“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王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白居易选择了中隐之路,大历诗人们走向了流连山水、追慕隐逸……另外,唐朝作为诗歌的盛世,诗人的数量可观、身份多元,其中盛唐之后的重要诗人普遍受到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影响,诗僧更是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全唐诗》收115位僧人的诗篇),他们退隐山林禅寺,观行云流水、叶落花开,觅佛智禅意、写佛理禅境,其中自然就包括他们从“寒山”意象中感悟到的禅机。

(二)寒山子与“寒山”禅境象征之意象的开拓

但真正以系列诗篇确立了“寒山”意象禅境象征含义且文化名片最奇特(“不知其名氏”)、诗歌创作最随性(“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人生结局最神秘(“十余年忽不复见”[3])、内外影响最落差(国内千百年来“会人稀”“知音寡”,日本与当代欧美“寒山热”“流天下”)的诗人却是身兼彻底的隐逸者、模糊的诗僧(《全唐诗》将寒山列在释家诗之首,收录其诗歌303首)、贫人风狂之士、传说中的菩萨化身等多重身份的寒山子,他将自己的生命与信仰托付给寒山的荒岩古洞,与之同坐同化,以35首诗歌的数量对“寒山”浓墨重彩,定格了唐诗中“寒山”及“寒山道”意象空疏幽眇的禅境。

寒山子诗歌流传下来的有313首(据项楚《寒山诗注》),在内容、语言及风格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至云‘不烦郑氏笺,岂待毛公解’,又似儒生语。大抵佛语、菩萨语也。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戒。”[4]其中“寒山”意象共出现38次,其含义可细分为两类:一类特指人,即诗中或自称或被他称为“寒山”或“寒山子”的隐逸诗人,一个求佛问道的隐居修行者形象。这层意义的使用出现了10次。一类特指地方,即诗中寒山子隐居生活的所在——“寒山”,该层意象塑造的显著特点是:诗人对这处深山老岩周遭优美寂静的风景描写总是与禅理的阐述、禅境的营造和禅趣的表达水乳交融,因此成为诗人笔下最具个性的意象建构,也成为寒山诗中最具艺术价值的部分。该层意象被作者墨笔勾勒过28次,其中单一的“寒山”意象21次,而与道、路组成的复合词“寒山道”与“寒山路”意象7次,后者作为体现诗人乐在其中而世人难以企及的禅境的象征意味更加浓郁。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八十一)[5]222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

(二零二)[5]521

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方知摩尼一颗珠,解用无方处处圆。

(二零四)[5]224

这三首诗从隐居地寒山入手,虽然也写到某些景象,特别是月华与月轮,但一来这些意象本就是读者熟知的佛性的象征,如第一首诗中,碧涧、泉水、寒山、月华,四个典型澄澈意象浑然一体,空寂禅境跃然纸上;再者诗人的笔触并没有在这类景物上过多停留,而是很快转向将自己对佛法、佛理的感悟更加直白的表述出来,默知、观空、无价宝、摩尼珠,前两者意味着冥思返照,是方法,后两者代表真如佛性,是实在。很清楚,这三首诗侧重表达的是禅境与禅悟,寒山及月亮仅仅是引出禅境与禅悟的话头。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联谿难记曲,叠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三)[5]21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九)[5]40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溪长石磊磊,涧阔草濛濛。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二十八)[5]79

以上三首则集中刻画了“寒山道”的意象及其象征含义,它不是世俗意义上普通的山间小道,不仅曲折艰险、难觅人踪,更重要的是,你若仅仅抱着探幽揽胜的玩赏心境去追踪它的话,定会迷失方向,因为它与人间世俗之心、红尘之境绝缘。“寒山道”通向的是佛教徒和禅修者心目中超脱自由的空无之境,是证得本性真如的自在之境。

可重是寒山,白云常自闲。猿啼畅道内,虎啸出人间。独步石可履,孤吟藤好攀。松风清飒飒,鸟语声关关。

(一六五)[5]432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三十一)[5]86

在“寒山”意象的禅境诗中,这两首颇为独特,通篇似乎缺少直接阐明禅境的语句(虽然有注者认为前首诗中的“畅道内”疑为“畅道曲”之误,后者指“歌唱禅悦生活的歌曲”),而是侧重罗列种种寒山隐居环境中的景象,但无声胜有声,偏偏这样的诗句组合更加禅意盎然,每一个景象的背后都透露出浓浓的禅味,成为表达禅意的最佳对应形象。前首自在无心、怡然自得的禅境充溢在“白云闲”“猿啼虎啸”“松风鸟语”之中;后首更因为重叠手法的运用和冷色调词汇的排列,令禅境自然透射出一股冷寂之气,成为寒山禅诗的代表之作。

经过寒山子的行为修炼和诗歌实践,皎然所概括的“寒山”空、幽、寒、翠特征中所蕴含的空无、寂寥、幽谧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开掘,与禅宗佛教所追求的那种出世、虚无、幻灭的精神相契合,“寒山”终于升华为表达禅理、禅悟,寄托禅趣、禅悦的典型意象之一,从而丰盈扩充了传统“寒山”意象所蕴含的格调和意境。寒山子也因为其人、其居、其心境与寒山的水乳交融而成为这一意象的最佳代言人,为诗歌意象史奉献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三)皎然的“寒山”意象与诗境和禅境理论

除了寒山子之外,诗僧皎然对于“寒山”意象也是情有独钟。他的《南池杂咏》组诗中有专咏“寒山”的一首,是唐诗中不多见的以“寒山”为题的诗作,他还创作了五首包含“寒山”意象的诗歌,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敭上人房论涅槃经义》和《闻钟》,因为其中的“寒山”意象不仅成为皎然“造境”的对象,而且为皎然的“境”概念和“取境”说提供了立论的意象启发。

“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翻译推南本,何人继谢公。”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

“境”在皎然诗歌中是一个高频字眼,三十余次的使用不仅有对“境”的单独强调,更以复合词汇“灵境”“绝境”“胜境”“心境”“禅中境”“真境”“幽境”“俗境”“造境”“天境”“人境”等构成了“境”的不同形态,其各自的意指自然也有差别。“诗情缘境发”一句经常被研究者们与皎然诗歌理论著作《诗式》中提到的“缘境(景)不尽曰情”并论,认为它们系统概括了皎然意境理论中关于情(境)与景、物(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诗情是外在物境激发的结果,物境是诗情产生的基础,情寓物境中;另一方面,情是对景、物(境)的超越升华,景、物(境)有限而情无尽。

“物境”与“情境”在唐代另一部托名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划分,二者相生但又超越的关系也被许多诗论家所关注,诗歌创作与鉴赏中的景语、情语之别也在在可见。但是,正如孙昌武先生所指出的:“作为佛教徒的皎然,是有意识地运用佛家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来阐明诗歌理论、指导诗歌创作的。”[6]102-111“他所谓的‘境’,从根本讲,不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而是主观缘虑的产物。”[6]102-111按照这种思路,从“诗境与禅境”融合的角度去品评、阐释上述两首诗,我们也许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其文字表面看似矛盾背后的诗、禅有机的融合,并且进一步感悟意象的选择与诗境、禅境建构的内在关系。

对《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敭上人房论涅槃经义》一诗的解读和理解常常有两层忽略:因为“诗情缘境发”富有理论色彩的简练概括而常常被人单独提及,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后句的“法性寄筌空”。其实作为一联并置,诗人创作时的诗心是不可能将二者割裂的,它们正是对诗境与禅境的有意关联:诗情要靠缘虑后的境象的激发,法性则寄寓于空无之中。二者的共性何在?如果再次忽略了前一联“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的存在,大约只能得出二者区别的结论,但从前一联所取的四个意象(境象)并结合《闻钟》一首对它们(“古磬”被相通意象“远钟”所替换)的阐发来看,皎然心目中最高逸的诗情、诗境其实与禅宗真性自如所追求的“万法皆空”的境界恰是一致的,“他所取的‘境’,所要表现的‘万象’,又与佛家的‘法性’‘真如’‘佛性’等等即体现了绝对不变的‘绝对真实’的精神本体相通。”[6]102-111寒山子诗歌中“寒山”“月轮”意象的禅境象征意义已说明了这一点,皎然以诗僧的身份选择这些意象以表达超尘绝俗的诗境和禅境显然也是自觉的。

退一步说,即使“寒山晓月”“古磬清霜”“好风远钟”诚然都是有形有色、有声有迹的物境,但在永夜打坐的老僧“泠然心境”的缘虑后,主体对这些物境已经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正如皎然在《诗式》中所说:“夫境象不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实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对虚,亦可以对实。”[7]这是在论诗境有虚实,却与禅宗“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境界不谋而合。诗境虚实相生,“法性寄筌空”,同样寄寓于花草万物之中。诗境与禅境、诗情与禅思就这样凭借意象又超越意象,彼此融通应和。

经过唐诗的锤炼,“寒山”定型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在后代诗人骚客的笔下被继续反复咏叹。不管是秋冬之际的冷落寒山还是禅境象征中的幽寂寒山,以诗意的心绪沉浸其中,总能给我们带来一分冲淡疏散、蕴藉空灵的享受和启示。

[1] 王逸.楚辞章句补注楚辞集注[M].朱熹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13:216.

[2] 张忠纲.全唐诗大辞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615.

[3] 李昉,等.太平广记:二册5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1:338.

[4] 永瑢,纪昀,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065册[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7:30.

[5] 项楚.寒山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 孙昌武.论皎然《诗式》[J].文学评论,1986,(1).

[7] 皎然.诗式校注[M].李壮鹰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374.

猜你喜欢
禅境寒山唐诗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寒山化育一身诗
Poet’s Peak
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寒山与寒山诗
书法作品欣赏
唐诗赏读
读《廓如明圣应相让,心寄空澄天地宽》悟禅学
禅境与诗境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