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堂教学的知识增殖的基本条件*

2015-02-28 08:35李世伟
现代教育论丛 2015年5期
关键词:性知识建构价值

李世伟

·课程与教学·

试论课堂教学的知识增殖的基本条件*

李世伟2

知识增殖是指由一个知识引发出若干个有价值的新知识的现象,是借鉴生物学中细胞增殖概念,为促进课堂知识创新而提出的。知识增殖作为学习过程中创新的最主要表现形式,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适切的知识增殖知识观、恰当的知识增殖价值取向、强烈的知识增殖意识、适宜的知识增殖环境、丰富的知识增殖背景、综合的知识增殖能力、有效的知识增殖评价、适切的增殖目标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可能实现知识增殖。知识增殖会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持续提升。

知识增殖;基本条件;知识创新

知识增殖是指由一个知识引发出若干有价值的新知识,是借鉴生物学中细胞增殖概念,为促进课堂知识创新而提出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增殖,将成为课堂价值追求的主流。知识增殖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一系列条件的支持。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一、适切的知识增殖知识观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认知行为。“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权威性,是静止的、既定的、确定不变的,人们对知识应顶礼膜拜,不允许丝毫的质疑。”[1]这种环境下,知识是绝对的权威,学习者往往只能臣服。权威笼罩下的课堂是很难实现知识增殖的。而“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通过对传统知识观的批判,认为知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知识不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是完全中立、价值无涉的,知识是多样化、动态发展的过程,并具有一定的境域性。任何知识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等文化因素之中,不同的文化形态会产生不同的知识类型和不同的知识体系,这也就意味着教育不只是传授既定的知识成果……”[2]。可见,知识不是封闭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要受到时间、空间、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知识是个体与社会文化价值互动的结果,是每一个人在同周遭世界的交往中加以把握的。知识建构并非由外部原封不动地灌输到一个人的头脑中,而是由个人不断组织其经验而得。”[3]“在客观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和个性素质的过程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客观知识,也不是任课教师,而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生是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精神财富与个人素质的最终决定者。”[4]这些观点与知识增殖的知识观是一致的。在知识增殖环境下,教材知识不完全等同于知识,不是学习的全部,而仅仅是思维发展的载体和助推剂,是创新的引燃物,是知识增殖的前提条件。拥有这样的知识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仅仅满足于教材知识获得,而是用动态、发展和创新的视角,来审视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来源与发展、关系与融合、价值与创新等诸多方面。这种情况下,知识的内涵会不断丰富、外延会不断扩展、关系会不断密切、融合范围会不断扩大、价值会不断拓展、形式和意义也会不断改变。这不但会促进知识的发展与完善,而且会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增殖,同时还会促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改变对考试的认识,即把考试作为知识增殖的副产品,进而不断提升考试质量和成绩。因为考试体现的仅仅是知识部分价值,而知识增殖体现的则是知识的全面价值。

二、恰当的知识增殖价值取向

价值观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面对相同的知识、现象或问题,有的人思考很多、收获丰富,并发现很多有价值的新知识;有的人除了知晓提供的知识、现象或问题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收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除了与个人知识经验的储备有关外,还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讲,后者的影响度绝不比前者小。因为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学习结果。不同的人阅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收获,就是因为读者所持有的价值取向不同使然。虽然说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不能完全等同于读《红楼梦》,但其中也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一般来说,“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有三重知识,即表层的‘知识与技能’,中层的‘过程与方法’与核心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不过,中层的‘过程与方法’与核心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大多处于潜隐状态,是一种缄默知识,镶嵌在表层的知识与技能中”[5]。这三重知识是有机的统一体,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追求。一般的课堂教学往往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极少涉及“过程与方法”,更不用说“情感、态度、价值观”了,所以就很难实现全面地知识增殖。中层知识与核心层知识,由于隐匿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之中,需要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实践和感悟方能获得。拥有批判性思维的思想意识与情感和认真踏实与积极主动的态度,再加上创新和知识增殖的价值取向,学生就会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分析、解析教材知识,就会把蕴含在知识与技能中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育人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这样,就会在知识的表层、中层与核心层都实现知识的增殖。

三、强烈的知识增殖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意识先进才能促发行为先进。没有知识增殖意识,就不可能有知识增殖行为,更不可能有知识增殖结果。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知识增殖意识是创新型课堂的必然要求,也是知识增殖的重要条件。教学中应组织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知识、解析知识,以创新的视角来实践知识的价值和发现新知识,通过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课堂评价来强化知识增殖意识。这样,知识增殖会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和自觉追求。并最终演变为一种创新文化。而文化是最高层次的引领。在文化引领下,学生很容易对知识增殖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促使学生积极利用一切资源进行知识增殖,主动博览群书以奠定厚实的知识基础,使所学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背景,使思维更广阔、更发散、更活跃,引发更多创新灵感,使知识增殖丰富多彩。

问题意识是知识增殖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需要不断强化与巩固。学生生成了问题,即使价值很小,教师也要恰当表扬而不能有丝毫的打击。教师在及时鼓励的同时,还要解释或说明该问题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更多赞誉、收获更多成功,从而使问题意识不断巩固和强化。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就会批判性地思考知识,会产生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这会进一步地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涉及的知识、能力和途径等。在问题解决中,知识价值得到综合开发和全面利用,并由此实现知识增殖。问题促进知识增殖,增殖的知识又会引发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知识增殖意识还包括知识的联系意识、融合意识、发展完善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知识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范围既有学科内的,也有跨学科的。课堂教学首先应立足学科内的知识联系,而后再扩展到学科间的联系。知识联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知识联系与融合越广泛、越紧密,知识的相互作用就越强、越清晰,对思维的引燃就大,就越容易突破学科知识界限,实现更广范围内的知识增殖。

四、适宜的知识增殖环境

知识增殖作为课堂创新最主要形式,要求学生不拘泥于现有的条条框框与权威进行平等对话,同时还要敢于突破权威。期间必然会出现一些失误或错误。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学生就要承担被人嘲笑的压力,进而会对知识增殖望而却步。因此,知识增殖需要民主平等、自由安全的环境来激发和维持。这种激发维持不是依靠教师权威的强制,而是通过潜移默化地体验与引领,使学生真切体验到环境对知识增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促使师生自觉地创建和维护知识增殖的环境。

(一)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权威笼罩下的课堂教学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往往是教师和少部分优秀生。在这些少数人占有强势话语权的条件下,鲜活知识会失去丰富内涵,不可能被多维度地理解,学生只能臣服于一元化的权威观点。这里的“权威”既可来自于人,也可来自于知识。前者主要是指教师和优秀学生,后者主要是不容质疑的教材知识观。这将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阻碍知识的多元理解与创新和知识增殖。所以,课堂应打破权威,实现民主平等,把尊重事实和客观真理作为求知标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与知识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对话中进行思维碰撞,启发创新。在充分享有话语权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拥有解析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在解析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逐渐深化、知识的价值会逐渐拓展,知识相互作用会更加明晰。这些都是学习成果,都需要及时展示。展示知识的成果,会增加思维的深度、拓展思维的广度,这既对他人有一定的启迪或引燃作用,还会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瑕疵以便及时获得他人的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学习成果,既有自信的支撑,也有民主平等氛围的促进,能最大程度减少“课堂权威”对学生的干扰和控制,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学生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会激发学生增殖知识的热情。所以,平等的学习氛围是知识增殖的前提条件。

(二)“安全”的学习环境

知识增殖是知识的创新,需要安全的环境。知识增殖的不安全感,既可来自教师也可来自学生。前者主要表现为不能理解和宽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后者则表现为同伴的冷嘲热讽等。因而,课堂上一定要避免这种学习的不安全感现象。否则,很容易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丧失和自我价值的否定,进而扼杀知识增殖。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只有环境安全,思想才能自由,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灵感才会不断闪现并被及时抓住,知识增殖才能顺利实现。环境安全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建构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从多个维度解析知识的价值和发展趋势,并创造性地实践知识价值。知识增殖的成果能促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赢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会使学生真诚地感恩周围人的支持。这种“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课堂教学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拥有更强烈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使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会发自内心地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时提供必要的引领和帮助,真诚地理解和原谅知识增殖中的失误或错误。这些都犹如情感的催化剂,激发学生知识增殖的热情,加速课堂教学的知识增殖的发生,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相长。这样会进一步促使师生形成目标一致的“学习研究共同体”和更强的知识增殖合力。

(三)自由支配的时间

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会有更多机会对知识进行深刻思考和透彻理解,会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建构知识,知识的价值和相互关系会逐渐显露出来,为增殖创造条件。要让学生拥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应充分研究学生的思维障碍和学习困难,在立足学生学的基础上进行精讲,还要让学生远离题海。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思考、研究知识,实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使知识的价值全面呈现出来。知识可分为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是一种描述性、表象性的知识,旨在通过一定的概念符号和数量关系反映客观存在的一些事实或现象,是着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方法性知识是一种综合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程序与步骤。宽泛地讲,方法性知识包括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它着重回答‘如何做’的问题。价值性知识是人们理解、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理想概念或动力源泉,它着重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任何知识都是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的统一体。且不说事实性知识中包含着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即使是方法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也是基于一定的方法和价值事实的知识,方法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同样包含着元方法性知识和元价值性知识。”[4]学生通过自由时间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知识,对蕴含在其中的“事实性、方法性和教育性”的知识获得充分的体验,这必然会促进知识的全面增殖。

(四)自主学习的空间

平等的学习氛围、安全的学习环境和自由支配的时间,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是以教为主,学在教之后发生。这种以教定学的课堂,是不利于知识增殖的。因为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基本被教的内容所限制。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基本都是教师的个性化知识,思维也常常被限定在固定的区域,很少拥有自己的思维余地,更不用说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此时,对教师来讲或许可以实现一定的知识增殖,但对众多学生来说很难实现之。因为学生很少有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与建构。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集体智慧要远远大于教师。虽然教师的知识增殖对教学有一定价值,但这种价值只能建立在引导和促进的基础之上。思维无法代替,教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实现知识增殖。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的知识增殖犹如缘木求鱼。只有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学生才能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透彻解读、创造性建构、广泛联系、充分融合。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体悟出知识里隐含的知识、知识里蕴含的智慧,这就实现了知识增殖。

五、丰富的知识增殖背景

面对同一知识,有的学生认识和理解得很透彻,且运用能力较强,增殖知识很多,而有的学生则不能。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固然复杂,但背景知识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许多知识单独表现出来的价值往往很有限,只有与其他知识产生关联后价值才不断得到拓展与创新。一般来说,知识增殖是体现知识价值的更高形式,是众多知识综合作用的结果。丰富的知识背景能促进知识的关联,诱发知识的融合。而知识的关联与融合会拓展思维,从不同维度满足知识增殖的思维条件,使知识的综合价值扩大,使知识与创新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学生拓展视野并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认识和实践知识的价值,从而拓展增殖空间、提高增殖的含金量。学生的背景知识越丰富,对相关知识的促进就越有力,相应的知识体系就越完善,思维就越深、越广,对知识的理解就越发深刻透彻、建构就越独特,对知识发展趋势的预测就越科学、越明晰,就越容易实现知识的跨学科融合。这种情况下,知识增殖就越顺畅,增殖知识的质量就越高、涉及领域就越广。学生也会因此越自信、越有兴趣、越容易体验到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改变学习困难状况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多读书,以获得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广阔背景知识。所以,实现知识增殖就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以增加知识储备量、丰富背景知识。

六、综合的知识增殖能力

知识增殖是对知识的创新、发展与完善,这不仅是学科素质的重要表现,也是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对知识的独立思考、创造性分析、广泛联系、充分融合、透彻解析和正确检验,没有广泛而又真诚的合作交流,知识增殖的质量与数量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学生而言,知识增殖要具有相应的能力。

(一)自主的学习能力

知识增殖环境下,学是第一位的,教是第二位的。教因学而存在,教因为学才体现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教学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和促进学习知识,因此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知识的实践、感悟、检验、解析与创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逐步提升,对教的依赖性逐渐减少,最终走向独立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教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深化与升华,而不是对课本知识简单重复与搬运。一些思想意识、策略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智慧等,几乎都蕴含在知识的更深层次。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能获得知识本身和现成的结论,不可能走进知识的更深层次,很难实现知识增殖。知识增殖主要是立足课本知识,在透彻理解知识内涵的同时,进入到知识的更深层次。这就需要深入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把知识与相应的背景与情境联系起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尔后利用各自独特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合理建构。

知识增殖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学生没有形成相应的思维能力,不但知识增殖很难发生,就连自主学习也无法顺利进行。知识增殖是归纳、演绎、对比、联系、聚合、发散、创新等一系列思维的产物。归纳思维能促使知识整合,使知识更加精炼、浓缩,不仅利于“认知思维单位”的扩大,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增殖的效率。认知思维单位可以是“知识点”也可是“知识共同体”,前者的思维效率要远低于后者。所谓知识共同体就是以某个知识为核心,联系其他众多知识而形成的知识团体。演绎思维能促进知识还原到不同的情境中去,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促进其价值的多维发展,衍生出更多有价值的新知识,这些新知识通常都是具体事实性知识。对比思维能促进知识之间的异同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辨析。聚合思维能使学生把不同知识的价值和同一知识在不同情境和不同领域里的价值进行分析、比较与整合,这不但有利于拓展知识的显性价值,也有利于挖掘知识的隐性价值,还有利于确立知识的核心价值,以提升知识增殖的质量。发散思维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的不同价值,利于知识创新与增殖。创新思维是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的,不仅能使学生不断产生问题,还能不拘泥于现有的条条框框,另辟蹊径地发现知识的新价值或新知识。综合运用这些思维,能使学生从不同维度促进知识增殖。知识增殖需要思维的连续性,连续性能够保证思维畅通,以便及时抓住灵感,实现知识增殖。要实现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就必须使学生有强烈的“主题”意识,知识增殖要根据相应的知识并围绕预定的主题进行。追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连续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有了确定的主题就能基本保证学生在追问中不容易岔开主题。追问者既可是他人也可是学生自己,在合作学习中追问者通常是他人,在自主学习中追问者是学生自己。知识增殖还需要学生思维的跨越性,跨越性促使学生思维面更加宽广,一般不会局限于某一领域。因此,教师要创建适宜的思维环境,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使学生逐渐具备与知识增殖相适应的思维能力。

(二)知识的联系与融合能力

表面上看,知识增殖是由某个具体知识引发的,通过对学生思维过程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知识增殖是以某一知识为核心的“知识共同体”作用于思维的结果。特别是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意识、策略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智慧等,仅靠单个知识是很难表现出来的。知识共同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般来说随着学习进行,其容量会越来越大,对思维速度的促进和质量提升也越来越明显。无论怎样,知识共同体对思维的促进作用要比单个知识大得多。知识共同体引燃的思维很容易诱发创新灵感,而创新灵感是实现知识增殖的重要因素。要促进知识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就必须广泛联系知识,促使更多知识充分融合,因为知识共同体就是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结果。通过广泛联系,知识会及时融入到相应体系中,相互作用会更直接、更明显,知识共同体的容量也会越来越大,对学生思维的促进和引燃会更有效。可见,知识联系越广泛,涉及的知识就越多;知识增殖的空间就越大、数量就越多、质量也越高。而知识的联系必然促进知识的融合。知识的融合是指依据内在关系,把众多有关的知识充分融为一体。这是以理清知识关系为前提,以知识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在一定程度上讲,融合是知识关系的深化与升华,是促进知识杂交的重要途径。知识杂交既可是近缘的,也可是远缘的。知识杂交也会产生强大优势而促进创新发现。被融合的知识既可以是学科内的(知识关系一般直接而又密切),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知识关系通常间接而疏远)。前者属于近缘杂交,后者属于远缘杂交。对学生来说,近缘杂交增殖的大都是学科内知识,创新度相对低一些,大多都在已知范围内;远缘杂交增殖的一般都是跨学科知识,创新度要高一些,有时甚至涉足未知领域。从创新类型来说,前者的知识增殖大都属于准创新,后者更容易在未知领域里的进行知识原创,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真创新。知识融合既促进学生在学科内知识的高度概括,也促进学生在不同学科知识的充分整合。这是更高层次的归纳思维,会促进众多知识相互作用、相互杂交,这不仅会衍生出一些高质量的知识,还会促使知识更加浓缩与精炼,促进学生思维更快速、更敏捷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种归纳思维增殖的知识,会增强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使其从更高远的角度实现知识的多元增殖。知识的融合还能促进学习逐渐从“术”的层面转向“道”的层面,从而进入学习的更高境界。

(三)知识的检验与解析能力

无论何时,学习都不能是拿来主义。否则,学习者就彻头彻尾地成了知识的奴隶。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产生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的,是很难实现知识增殖的。而在批判性思维的引导下,必然会淡化权威敢于质疑。因而,知识在理解、建构和运用之前,必须要经过检验。这不仅是对质疑最有意义的回应,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更是知识增殖不可或缺的能力。检验不是重复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而是对知识价值和正误进行科学合理地证明。对知识的检验分为理论检验和实践检验。理论检验的证据既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其他文献资料。教材是获得论据的最重要、最直接、最高效的资料。教材在呈现知识时,通常都会提供一系列论证和检验的材料,这些材料有的是图片、有的是数据、有的是文字说明或解释、有的是直接提供论证与推理过程等。所以,阅读教材不仅要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知识,还要读出其中对知识的论证检验。当教材提供的资料,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检验需要时,就需要从其他方面来补充。搜集检验证据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众多知识信息,会引发更深的思考,会产生更多的新认识。检验知识过程中,学生会联系众多知识,运用各种能力,通过搜集的论据来论证知识的正误及其价值。这必然拉近知识与思维之间的距离,促进思维拓展和知识增殖的实现。

要实现知识增殖,仅对知识进行无声地理解与建构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对知识进行有声地解析。解析不仅会涉及知识的内涵、外延、来源、发展、条件、情境,还涉及知识的价值、联系、融合、完善、创新等。通过解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模糊变得清楚,对知识的建构由混沌变得条理清晰,对知识的运用由简单模仿变为创造性运用,思维由狭隘变得发散,创新由单一变得综合。此时,知识的各种价值就会自然地凸显出来。知识价值包括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知识的显性价值较容易发现,一般与物质层面的关系较为紧密,如用知识解决某个问题,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等。知识的隐性价值不易被发现,通常与精神层面的联系较多,如知识促使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正向改变,促进道德品质不断提升等。解析能把融为一体的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分解出来,更有利于知识的全面增殖。可见,解析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创造性建构,会加快学生对知识的透彻理解,会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及时内化,会诱发学生对知识的不断创新,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多元增殖。可见,解析是优化知识、深化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是知识增殖的重要能力。

(四)知识的创新能力

知识增殖本身就是创新。知识创新可以分为价值创新和本体创新。价值创新就是突破常规地发现知识的新价值、解决更多的新问题。这种创新不仅能使知识得到创造性地实践运用,而且还会使蕴含在知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智慧充分显露出来,并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道德品质,同时还能增长学生的学习智慧。蕴藏在知识中的精神能量,随着价值创新逐渐呈现出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态度得到端正、价值观得到正向改变,进而使灵魂得到净化、道德得到提升、灵感得到激发、创新得到发展等。知识本体创新指的是理论创新,也就是发现有价值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知识创新最明显、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学生能发现教材“空白处”的知识。现行教材的众多知识在呈现时都留有许多“空白处”,为知识增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个增殖空间随着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理解和建构知识的不同而不同。教材提供的图表、数据、插图蕴含着知识增殖资源,知识的内涵变化、外延拓展、价值拓宽、关系建构、融合范围扩大、发展趋势预测等方面,也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增殖资源。挖掘这些增殖资源是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充分体现了师生的智慧。学生要发现教材“空白处”的知识,必须透彻理解知识的内涵、全面分析知识的来源、合理预测知识的发展、全面建构知识的关系、广泛融合知识、全面实践知识的价值等。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有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是知识增殖的重要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知识增殖的数量和质量。解决问题不仅会巩固知识,还会促进知识增殖。因为问题的解决,往往会诱发出一些有价值的新知识。增殖的知识又会进一步拓展思维,促使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产生。“读书要读空白处”既是学习能力,也是知识增殖意识,还是思维发展方向和创新策略,它会促使师生在研读课本的过程中,向知识价值更深处漫溯。增殖的知识会促进“源知识”(即引起知识增殖的知识)的创造性理解和建构,加大“源知识”价值的开发,促进“源知识”深度创新。增殖知识会使课本不断变厚,但不会加重学习负担。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学生思维的产物,其发现者就是学生本人。发现“空白处”隐含的知识,不但能厚实基础,而且会促使学生精炼地归纳概括,使知识进一步浓缩,使增厚的课本变薄。这会进一步促使学生从更高、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为建构完善、广泛的知识体系奠定基础。此时,知识间的屏障会被逐渐打开,进而实现知识的跨学科融合与增殖。

(五)合作交流能力

在合作中发展、在合作中共赢,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合作交流之前必须要有独立的学习成果,要有供他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合作中有底气,才能自信地展示自己,否则就只能当听客或看客。在课堂教学的合作过程中,无论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多丰富与多优秀,都要认真而又谦虚地倾听他人,否则就很难分享到别人的优秀成果,也就很难引燃思维、促进创新。即使他人的学习成果,有些不足甚至是错误,学生也要真诚理解,在适当的时候、在不伤害他人自尊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合理的建议以帮助其矫正,使所有的合作者都拥有尊严、都获得进步。当有不一致的认识时,要先反思和检验自己的成果,即使正确全在自己这一边,有时也要暂时作出一定的妥协,这是一种素养、一种智慧、一种更好的坚持,使合作得以进行下去,并最终发现正确所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包括倾听、理解、尊重、妥协、配合、表达、坚持、担当等诸多方面。倾听是合作的前提,理解是合作基础,尊重是合作的条件,妥协是合作策略,配合是合作的表现,表达是合作的促进,坚持是合作的延伸,担当是合作的保障。知识增殖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开端的,是基于学生个体性知识经验的,因此必然是个性化的。而合作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实现资源共享,启发思维,引燃创新,使知识增殖丰富多彩。

七、较高的课堂效率

较高的课堂效率包括教与学的效率,归根到底还是学的效率。因为教最终是为了学。要提高为了学的教的效率,就必须改变传统意识和理念,树立服务和帮助学生的意识并提高针对性。教的效率高了,教师会有更多时间来研究学生、研究知识,以便更好地引领知识增殖。知识增殖是以深入思考和创造性建构为基础的,这就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为保障。如果学习效率不高,学生拥有的时间,仅能掌握一些最基础知识,是很难实现知识增殖的。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等密切相关。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再加上综合的学习能力和厚实的知识基础,学生一般都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学的效率高了,学生才会有充裕时间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内在关系、潜在价值、发展趋势等,才会从不同角度实现知识增殖。

八、适切的知识增殖目标

目标引领不是强制而是无声无息地渗透。以往课堂教学目标关注的不是知识创新而是应试。目标定位的偏差使知识价值偏离了正确方向,很难见到知识增殖的痕迹。解答试题体现的仅仅是知识的部分价值,而知识增殖体现的是知识的全面价值。所以,应以知识增殖的理念来应对考试。知识增殖目标是对课堂教学创新的引领。但这种引领要适切,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知识增殖目标的适切主要表现为立足学生的基础与“现有发展区”,充分关注其“最近发展区”,不断展望其“将来发展区”,使学生只要稍微努力学习就能看到希望、就会实现知识增殖,让学生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真切体验到知识增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感受更多的成功与快乐,从而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并充满希望。因而适切的目标应体现以下要求:一是目标要基于知识的全面价值,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的价值创新。二是目标要基于知识的联系和创新,以促使知识不断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实现知识融合。三是目标要具有多维度,除知识外,还应包括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为任何知识都是由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构成的。四是目标要扎根于思维创新,既给学生明确的思维导向和方法,又不限制其思维发展。五是目标要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学生一看就知道怎样实现知识增殖,如某知识能与哪些知识融合,产生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能在哪些情境体现知识的不同价值,能在哪些方面实现知识增殖等。

九、有效的知识增殖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多关注知识的应试价值而轻视创新价值,这样,必然阻碍创新、扼杀知识增殖。知识增殖的环境下,把知识增殖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并在评价体系中占重要位置,这将会使学生充分重视知识增殖。学生实现了知识增殖,教师应及时表扬并在班级范围内公开展示增殖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这既是价值引领,又是教学的文化建设,会不断巩固和强化知识增殖价值观。这样,能激发学生潜能、拓展他们的思维,使学生拥有持久的创新意识和知识增殖原动力。

总之,知识增殖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需要一定条件来支持。当这些条件具备的时候,知识增殖就会悄然发生,最终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文化。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文化的引领下,知识增殖会成为课堂教学靓丽的风景,推动创新持续进行。

[1][2] 李柯柯,扈中平.教育中“身体”的解放与自由[J]. 教育实验与研究,2015(1):12-17.

[3][4] 廖哲勋. 评新课改中不同知识观引发的激烈争论[J]. 课程·教材·教法,2014(12):15-19.

[5] 李润洲.三维教学目标达成的知识论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22):6-11.

On the Essential Conditions of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LI Shiwei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is the phenomenon that one kind of knowledge creates several new kinds of valuable knowledge and it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biological conception of cell multiplication to promote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class. 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innovation in learning process,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requires certain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appropriate concept on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the suitable value orientation of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the strong awareness of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the suitable environment of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the rich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ence of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on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and the practical goal of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Only when these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can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 be realized and the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will be sustainably promoted.

knowledge multiplication;essential conditions;knowledge innovation

G420

A

2095-6762(2015)05-0007-08

(责任编辑 吴全华)

2015-08-27

李世伟,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魏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徐州,221120)

* 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促进初中生学科知识增殖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D/2011/02/5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性知识建构价值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哄骗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