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2015-02-28 06:29
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适用性中小学微课



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杨远李宇梅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的Web 3.0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迅速发展,资源迅速膨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教育领域,“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应运而生。本文在对微课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做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微课的特点、中小学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两者的适用性,在微课的应用上也做了一定概括。

【关键词】中小学;微课;适用性;应用

李宇梅(1973-),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一、“微课”的背景与发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互联网及媒体设备呈现出爆炸式发展,与其相伴的是高度智能的生活方式以及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这一变化同样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了教育领域,传统的优质教学视频所展现出来的冗长、重点分散、资源单一等缺点与当今快速、高效、多元、开放的学习资源要求背道而驰。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以及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MP4等设备)的软硬件设备不断发展,学习在空间和时间上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从封闭、连续、刻板走向开放、随机、灵活。

另外,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视频”大行其道,“微时代”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微”意味着短小、快捷、精炼,与当今社会所追求快速、便捷、开放、即食的生活状态不谋而合。“微时代”对传统的网络信息资源呈现模式、网络交往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在教育领域也彰显出其与时代所契合的独特影响与蓬勃生命力。“微”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相继出现并兴起。

1998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开展微型课程项目,其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将某一学习材料融入一系列半独立的专题或单元中,花费1~2个课时,主要应用于正式学习。美国北爱荷华大学McGrew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皮纳尔大学T.P.Kee教授提出一分钟演讲,为“微课”的产生提供了雏形。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micro-lecture”这一概念,随之可汗学院、TEDed等自主学习微型视频资源网站出现并迅速发展,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在国内,“微课”这一概念在2010年由广州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他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独具特色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最优化组合。经过大量实践的积累以及理论的不断深化研究,他对这一概念进行不断修正,最终形成“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这一定义。但是,各大网站、教育部门以及主流媒体对“微课”的概念给出了各自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微课”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根据对“微课”这一概念的不断发展与延伸,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对微课概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三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完善的发展阶段。

二、“微课”的特点以及与中小学教学的适用性

近年来,“微课”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发展迅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各种形式的微课比赛络绎不绝,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自2011年开始的“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以及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微课大赛。“微课”的应用首先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起来,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逐步探索。中小学之所以成为“微课”探索与实践的前沿阵地,与其自身特点和中小学教学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一)微课短小精悍,播放方便,符合中小学生注意力特点

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与智力均处于不断发展过程,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高,肢体语言丰富,活泼好动,注意力的广度、注意力的分配与注意力的转移都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最突出的表现在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上,一般只有5~10分钟,因此,中小学生的有效学习只能维持较短时间并且集中在某一知识点上。相对于传统精品课的40分钟课堂实录,微课仅有5~10分钟甚至更短,通常只涉及一个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某个教学环节。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符合他们大脑兴奋时间不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认知特点。微课资源容量小,加上与之配套的教案、练习、PPT等材料也仅有几十兆,其视频格式其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flv、wmv等),学习者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如MP4、智能手机、iPad等)在不同环境下查看并保存。这样,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里,学生可以在不同场合进行学习,将课堂中的难点、模糊点重新阅览,完成知识的查漏补缺。

(二)微课主题突出,符合中小学生学习内容主次敏感度不高的特点

中小学生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主次”没有明显的区分意识,反映到学习上表现在他们对学习的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没有明确概念,在没有老师的重点提示下,常常不能发现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课下复习时,对于书本上的内容总是一锅端。微课的设计仅针对学科的某一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重点、考点等)或反映课堂教学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动。微课的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主题明确,教学活动设计指向性强,教学内容力图精简,教学资源的选择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微课中所有因素的设计与制都只围绕着其所要涉及的一个主题而展开,使用者可以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视频中没有繁杂的开场、过多的背景,或者多余的结尾,整个过程直入主题,简单直接。这个特点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学习时间的浪费,使用者明确学习信息(如学习内容、呈现方式、课堂类型等)并迅速获得所需学习材料。因此,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的把握重点内容,有效完成学习。

(三)微课录制形式多样,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生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进入中学后抽象思维有一定发展,但对活泼生动的事物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接受。当学习内容以直观鲜明的形式呈现出来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好。微课的录制形式不拘一格,有PPT带背景声音授课、录屏授课、利用图片授课、边画边授课、实验演示授课、真人对话授课等等丰富多彩的录制形式。视频录制设备也十分灵活,可以是电脑软件(如PPT、Camtasia studio、QQ影音、flash等)、摄像机、智能手机,甚至是MP4等各种具有摄像功能的设备。中小学生不能保持对学习的热情甚至对学习感到厌烦,除了与学习内容的难度有关外,与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也有很大关系,枯燥无聊,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授课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期待值,随着课程吸引力的降低,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微课的录制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其最为匹配的呈现方式,知识的表达会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而理解和学习。另外,多样化的讲授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迎合学生的不同“口味”,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

(四)微课配套资源丰富,符合中小学生学练结合的特点

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过程,学习目标的了解、学习内容的输入、学习结束的练习、获得成绩后的反思都包含于学习过程中。了解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后的练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得到学习结果的反思是对学习整个过程的内化与提高。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到微课,不仅仅包括一小段教学视频,还包括与这段视频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包括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一个资源包,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巩固与提升。从获取学习内容,到进行自我测验,再到查看专家点评,最后借鉴有意义反馈,学生能够有步骤地在一个系统下全面了解、学习和掌握目标内容,高效率完成自主学习。

(五)微课主题性强,符合中小学生分层化的学习特点

随着学生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学习内容也不断深化,自然科学类的学科逻辑性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水平也变高。尤其是那些含有实验推理逻辑的课程,教学内容的演示紧靠课堂上教师的少量示范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其学习个性化的特征日益突出,学习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模式开始表现出各自特点,对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显现出各自的喜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断层,对学习内容的需求也出现分化。统一的教学进度、学习任务与课后作业难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学习内容难度偏高容易挫伤后进生积极性,甚至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厌学等不良心理;学习内容简单则不利于优等生的提高,适度挑战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微课的使用不是泛泛地针对某一个层次的学生,而是明确地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任何对这个知识点掌握不充分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学习。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资源,在自身水平上巩固,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与提高。每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满足与提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微课资源学习包。

(六)微课资源半结构化,符合中小学学习资源不断更新的特点

传统的优质课视频资源一旦生成就不再改变,而微课不同于“学习资源包”将各种资源的简单罗列,它是以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或教学活动为中心,并与相关教学资源的资源结构化组合。在微课中,教学资源与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之间建立了有意义的联系,进而形成了一个主题突出、资源有序、内容完整的结构化资源应用环境。微课一旦生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可以不断进行生长和变化,这便是微课的半结构化框架的开放性。教师在微课的实际使用中,根据教学环境、学生特点(如年龄、生活环境、情感经历)、时间的变化等因素对其中的资源要素(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教师点评等)进行更新,这样微课能够紧贴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保证课程的鲜活性。

三、微课在中小学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微课应该应用于正式的教学课堂中或是应用于课下的预习或复习还没有达成共识,这也恰恰体现出了微课使用的灵活性,用于正式的教学课堂中微课针对不同的学科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文史类学科的课堂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教学增加色彩与趣味性。在社科类学科的课堂中,可以直观演示各种教学环节、实验过程、推导步骤,节省教学资源,在教学环境及教学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种作用尤为明显。微课也可以作为课前预习使用,学生在课前进行观摩学习,提出问题,课上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获得结论,教师组织测验,反思等教学活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慕课模式。在课后,微课作为复习使用,学生可以对课上没有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也选择符合自己思维方式的资源对学习内容进行再次巩固,或是在不同演绎方式下发现新的内容,发散思维,促进学习。在不同的情境下,教师或学生可以对微课可以选择不同的使用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微课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尽管目前对于“微课”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在某些方面,教育部门、各个学者以及不同的主流媒体对“微课”的认识是一致的。如:在形式上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在时间上为5~10分钟,在形式上不拘一格表现方式多样,在传播方式上以网络为主等。“微课”也表现出了其余时代背景相呼应的自身特点,并表现出了与中小学教学高度契合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紧紧把握微课的特点,联系自身教学环境以及所教学生的特点,对微课进行灵活应用,使其最大化地服务于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4):19-21.

[2]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7.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5.

[4]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5]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6]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风,2013:259.

[7]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 (4):10-12.

[7]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8]鲁中义.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9]Normal I. Scagnoli,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lecture [DB/OL] [2014-12-14].http://www.educause.edu/library/resources/7-things-you-should-know-about-microlectures 2014,12,18 21:00.

[10]Shieh,D.These are given in 60 seconds [J].Chronicle or Higher Education,2009,(26):1-13.

[11]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2013.

[12]薛彦平.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3]杨尔波,董瑶.浅析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J].才智,2012,(23):226.

[14]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62-65.

体,极具象征意义。珍视学生的成果,多种方式给予学生机会展示,征集学生的意见,让最美的班徽面世,都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活动的实效。再如,在《电视与生活》的研究性学习后,让学生动手设计电视,并且开展交流展示课,展示学生的设计稿,最后把这些展示的成果汇总成册,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肯定,既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学生的实践效果。

作者简介:杨远(1992-),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144-03

猜你喜欢
适用性中小学微课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探讨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新一代车上转换装置在厂矿企业铁路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