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
(都昌县委党校 江西都昌 332600)
浅谈县级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及对策
张君
(都昌县委党校 江西都昌 332600)
近年来,县级党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如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弱,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这些已成为制约党校教师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加强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县级党校师资 建设 对策
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党校,其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县级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和人才建设,切实为县级社会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党校自身建设,尤其是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但目前大多数县级党校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阻碍着党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和提升。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大多数县级党校教师的年龄分布在45岁-55岁之间,青年教师人数少,学历也普遍是大中专文凭,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县级中学老师,这些老师大部分从事政治、历史、中文等教学,而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律等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党校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这就无法满足当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当今的市场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干部对知识的需求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县级党校从事教学人员数量少数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学校行政后勤人数甚至比从事教学工作人数多出几倍。
(二)在教学工作上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手段单一
县级党校教师对外学习参观考察以及下基层锻炼的机会少,获取教学资源大多来源于报纸、书刊、网络等媒介,这限制了他们的理论高度,导致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轨。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依然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授课方式,大多党校老师上课讲的口沫横飞,台下学员有的睡觉,有的玩手机,而如今在党校培训的干部趋于年轻化,很多干部反应课堂没有灵活性,课堂枯燥无味,在党校培训也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真正有价值意义的很少,他们更喜欢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这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干部培训需求。
(三)教研水平落后,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
学校领导在科研的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上严重不足,学校没有给老师明确的课题研究方向,教师调研的机会少,对科研的兴趣普遍不高,学校老师平时写论文也都是为了评职称,真正乐于从事科研的人屈指可数。在科研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少,这也与学校缺乏相应配套的科研激励机制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息息相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党校整体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笔者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知识结构,打造博才师资队伍
党校老师教授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身就要有“一桶水”的知识容量。现在进入党校学习的干部趋于年轻化,学历大多在本科以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员能从更多渠道获取学习信息。这些都在考验党校老师的深厚理论知识功底。因此,党校老师特别是县级党校老师要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制定好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并切实实施下去,如多读书、多看报,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和新闻,及时更新理论储藏研究,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博学多才。
(二)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扩充学校师资库
党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其工作性质比较独立和封闭,平时的工作和县委、县政府、乡镇等部门联系的少,学校教师深入基层的机会更少,然而大多数老师缺乏实践经验,现在参与干部培训的大多数学员来自乡镇基层,老师授课的内容多是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这也无法适应新时代干部培养的需求,这就要让党校教师“走出去”深入基层锻炼,选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外学习或挂职锻炼,去省级党校听课,开阔教师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引进来”通过聘请优秀教师到校讲课,邀请领导干部参与党校教学工作和引进高校人才等方式来扩充学校师资库,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品牌”特色的教师队伍。
(三)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加强学校科研力度
很多县级党校的科研水平落后,学校没有相关的科研激励制度。其实主要原因是领导不够重视科研,他们认为科研不能为学校带来创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当前形势之所需,对于党校而言,更是缺一不可,科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可以为科研提供研究素材。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投入,鼓励老师参与科研工作,学校领导在学校建立科研激励机制,把科研成果纳入到干部提拔的考核体系中,对于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金鼓励,调动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铁建聪.对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技风,2011(2).
[2]米村美.浅析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消费导刊,2011(7).
[3]樊建红.,韦忠周.加强县级党校师资建设适应干部培训工作需要[J]企业导报,2011(10).
张君(1987-)女,江西都昌县人,硕士,江西省都昌县委党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