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三贴近"的内涵要求和立论基础

2015-02-27 17:59:21陈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三贴近职院西藏

陈玲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西藏拉萨 850030)

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三贴近"的内涵要求和立论基础

陈玲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西藏拉萨 850030)

增强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即"三贴近"理念。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三贴近"理念就需厘清"三贴近"的内涵要求,把握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三贴近"的立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 三贴近 内涵要求 立论基础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一文件指明了要用“三贴近”的理念来指导和统领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凸显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又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育人要求。

一、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三贴近”的内涵要求

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三贴近”就首先需要全面分析“三贴近”理念的现实要求,这是进行研究的一个前提。在笔者看来,“贴近实际”更强调的是贴近社会现实,这个社会现实需要从世界、中国和西藏三者着眼。从目前来,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是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牢牢把握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手段、方法、内容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最后,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处在当今世界、当今中国这一大环境中,又立足于中国西藏这一小环境中,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与内地高校有其共性,而其个性则是作为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在内容上“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马克思主义“四观”等关于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占相当比重,在目标上则是侧重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就需贴近世界、中国和西藏三者的实际,不能脱离西藏实际,也不能过于囿于西藏实际。

笔者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贴近生活”就是贴近学生所存在的、所参与的、所体验的形形色色现实生活,这一生活里有学生亲身处理的各种事、交往的各种人,有学生所亲见的这个社会、这个校园、这个班级甚至这个宿舍里发生的各种人和事,这个“生活”里有衣食住行,有吃喝玩乐,有喜怒哀乐,有亲情、友情和爱情,有情感体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有道德、有纪律、有规则、有法律,是现实的生活,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就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个“生活”有着同中国各地一样的内容,但也有着西藏独有的色彩,这就是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塑造下的西藏生活。因此,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生活”就要立足中国,紧密结合西藏人民生活实际、藏族学生生活实际。

笔者以为“三贴近”中最重要的是要“贴近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都是直接指向学生。要“贴近学生”就必须对“学生”有一个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与时俱进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怎么“贴近学生”。当前以“95后”为主体的中国大学生有着与“80后”、“90后”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特点,由于他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的信息时代,在此环境下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就显得更加直接、开放、率性,虽然存在冲动、敏感、冷漠等不足,但喜欢突发奇想、善于接受新东西、正义感强等优点。就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个“学生”虽有着与内地高校“95后”学生的共同特点,但因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族特性等因素,这些“学生”又有着自身特征,竞争意识不强,依赖思想严重,组织纪律意识欠缺,自由散漫,热情好动,能歌善舞等。因此,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学生”就需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在把握“95后”学生共性的基础上,立足于“95后”藏族大学生个性,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和养成学生的良好品格为重点。

二、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三贴近”的立论基础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西藏培养更多“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用“三贴近”理念来指导和统领藏职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挥藏职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需要坚持“三贴近”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其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大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政治态度,实现对国家政治信念和价值观的普遍性认同。目前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与社会现实、实际生活和学生实际有一定的脱节,没能实现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将理论话语体系转换为生活话语体系,说教成分大,对理论阐述和现实批判能力不足,对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相对欠缺,无法将知识体系转换为信仰体系,致使部分西藏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滞后于其知识能力技能的发展,人文知识匮乏、价值判断能力低下和价值取向错位。因此,要充分发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就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理论话语体系向生活话语体系的转换。

2.增强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需要坚持“三贴近”

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也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今世界形势、中国现实和西藏实际密切不够,与学生所存在的、所参与的、所以体验的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个人生活密切不够,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做人做事、道德规范密切不够,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特点密切不够,致使藏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不够多样、内容不够丰富、手段不够新颖,吸引力、感染力不足,教育效果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不相一致,直接影响了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要增强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世界、中国和西藏三者的实际,立足中国,贴近西藏人民生活实际、藏族学生生活实际,贴近藏族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所为、所需,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索信息化基础上的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模式。

3.实现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坚持“三贴近”

“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当下“立德树人”就是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德,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建设者和接班人,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目前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斗争教育,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中国梦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相对不足,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相对不足,注重显性教育,日常隐性教育相对不足,注重线下教育,线上教育相对不足,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因此,要实现藏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坚持“三贴近”,从内容、形式、手段、方式等方面贴近世界、中国和西藏三者的实际,立足中国,贴近西藏人民生活实际、藏族学生生活实际,努力做到思想贴近、载体贴近和行动贴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社会所接受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掌握作为社会人的做人做事准则,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德自信,帮助大学生自觉做到“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相结合,自觉将增长才干与锤炼品格相结合,自觉将理想信念与艰苦奋斗相结合”。[1]

[1]沈壮海.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J],中国教育报,2013(5)

猜你喜欢
三贴近职院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学与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诺奖得主霍夫曼团队落户深职院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论广播电视如何守护主流媒体公信力
新闻爱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55:43
德育工作中的那些事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西藏:存在与虚无
剑南文学(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36
全国劳模、“金牌工人”窦铁成受聘陕铁职院专业带头人